APP下载

医院数字化学习环境及科研环境建设

2015-02-13余春华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信息学教研个性化

余春华 尚 武

(武汉市儿童医院 武汉 430016)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武汉 430060)



•医学信息组织与利用•

医院数字化学习环境及科研环境建设

余春华 尚 武

(武汉市儿童医院 武汉 430016)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武汉 430060)

介绍数字化学习环境和数字化科研环境的内涵,分析医院建设数字化学习环境和科研环境的策略,包括医院图书馆员参与科研知识服务、医教研人员参与共建、创建个性化科研信息环境等方面。

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科研环境;建设

1 引言

信息技术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为支柱。在教育与科研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后,必然引起教育和科研的变革。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网络课程和教学专题网站等数字化技术逐步走进医院,学习环境和科研环境建设已步入数字化时代。因此,医院要加强数字化学习环境和科研环境建设,掌握最新医学信息和学科动态,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2 数字化学习环境及科研环境概述

2.1 数字化学习环境

2.1.1 内涵 数字化学习环境(E-learning)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将信息资源数字化,实现数字化的信息管理和沟通传播方式,从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1]。这种学习环境,经过数字化信息处理,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为了适应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数字化学习环境包括网络学习平台、学习活动、学习资源、学习支持服务和学习共同体等基本组成部分。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学生依托学习平台,利用学习资源,借助学习支持服务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则通过搜集和设计学习资源、组织学习活动、监控学习过程和指导学习方法来督促学生学习,同时师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2]。

2.1.2 网络学习平台 (1)网络传输体系。指互联网和校园网,一般由接入模块、交换模块和服务器构成。目前常见的服务器有Web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和E-mail服务器等。(2)网络教学系统。教学功能系统,是开展学习活动的主要空间,提供开展教学活动所必备的网络功能,学生和教师登录客户端即可应用系统[3]。(3)应用工具。学生、教师常用的系统应用工具都已经嵌入网络平台,包括邮件工具、文本编辑工具、知识管理工具和实时交流工具等。网络学习平台是实施学习活动、发布信息资源和开展学习支持服务的载体,是网络学习环境的基础条件[4]。

2.1.3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是指师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操作总和。学习活动的力度是相对的,大的学习活动可以分解为若干小的学习活动,其要素包括活动目标、任务、规则和评价。不同学习活动的序列构成了不同的学习模式,如教师实施教学包括前期活动、角色活动、后续活动和教学考核等[5]。

2.1.4 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素材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分为结构化学习资源和非结构化学习资源。结构化学习资源是教师精心设计、按预定结构编排的学习材料,通常有明确的来源、良好的结构和稳定的内容,如课件、教学视频、测试题、FAQ等;非结构化学习资源是指那些来源不确定、结构不清晰、内容不稳定的信息资源,多是学习者自己生成的未经明确设计的信息,如博客论文、论坛帖子、微信、Wiki资源等。学习资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6]。

2.1.5 学习支持服务 学习支持服务包括学术性支持、管理支持和情感支持等。学术性支持大多体现在学习活动中,如教师答疑和学习评价等;管理支持包括登记注册、过程管理、考评管理和证书管理等;情感支持包括学习氛围、文化氛围、情感氛围的创设和情感交流活动的组织等[7]。从学习流程来看,学习支持服务还分为学前支持、课中学习支持和课后支持及临床教学和实习。学前支持包括学习计划的制订、课程咨询、学习方法和技巧指导以及学前心理准备等,目的是使学生尽快了解课程内容与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课中学习支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了解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课后支持主要指学生在完成学习活动后,教师提供的临床实习辅导、临床问题解答、实践指导等[8]。

2.1.6 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包括个人认知的改变、合作建构的知识产生、共同体支持的文化共享,是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强调群体的整体特性,良好的学习共同体能促进个体发展。学习共同体包含归属感、信任感、互惠感和分享感,是学生个体发展的依托,是网络学习环境的支柱[9]。

2.2 数字化科研环境

2.2.1 数字化科研环境(E-science) 一种新型数字化科学研究模式,通过一体化的信息共享平台提供知识服务,倡导全球合作、开放共享和分布协同的研究方式,其实质是科学研究的信息化。E-science以互联网技术和网格技术为基础,组成虚拟研究团队,是开放式、跨学科的科研合作,实现科学研究从信息资源共享到广域分布的人力资源、试验数据、计算能力、网络通信、科学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全面共享,协同完成大型科研项目[10]。E-science针对学科发展方向和课题任务进行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通过知识服务参与科研途径、服务模式和信息平台的构建,为科研人员提供信息保障,从而提高信息开放共享程度,促进科研协作交流,形成数字化学术交流体系[11]。目前计算技术、存储技术、网格技术以及协同软件技术的迅猛发展,为E-science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2],E-science将通过统一的网络平台来实现数据和资源的充分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未来随着E-science的进一步发展,将在更多领域和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信息、知识、人才等要素也会在更大范围内快速流动,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将进一步提高[13]。

2.2.2 国外 数字化学习环境和科研环境研究始于20世纪末,从研究成果看,他们对技术与研究过程的掌控驾轻就熟;从研究内容看,不仅全面,而且经常更新。与之相比,我国数字化学习环境和科研环境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研究主要是理论介绍,缺乏实质性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无论是形式、内容还是技术都需要进一步探索[14]。

3 医院开展数字化学习环境和科研环境建设的策略

3.1 医院图书馆员参与科研知识服务

当前图书馆正迈向E-first(采购电子先行)和E-only(仅电子资源馆藏)。在网络数字环境下,馆员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来调用分布在全球、异构的医学信息资源,资源共享给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提供了强大的保障[15]。但信息资源是开放、无序的。首先,开放与交流的随意性使信息缺乏必要的审核;其次,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加强,科研人员除获取本专业研究信息外,还需要大量交叉学科的知识,希望用最简便的搜索引擎快捷地获取信息,需要的是具体知识内容的表述;另外,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有一定前瞻性,所需医学信息服务要新颖、全面和及时;同时,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使科研人员更需要综合集成、具有个性化配置的信息分析和知识计算的网络资源平台。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可分为数据加工和知识抽取两个层次,数据加工又分为初加工和再加工。馆员可以开展数据的长期保存与共享、永久获取与检索、管理与协助等工作,也可以建立数据仓储,方便内部数据共享,通过数据发现与获取服务帮助用户查找信息,进行内揭示,建立动态链接等,提供信息增值、信息链接和数据可视化等服务[16]。

3.2 创建个性化科研信息环境

(1)个性化信息空间构建。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框架,完成初步定制后,动态跟踪用户科研兴趣,智能过滤冗余的信息噪音,主动发现与用户兴趣相匹配的信息资源,以个性化信息导航的方式向用户推送相关科研信息。(2)个性化信息检索。系统根据用户提供的检索式,对其进行概念和语义上的分析,在学科知识体系的帮助下,迅速确定检索请求所在的概念体系,向用户自动反馈相关检索式,对最终检索式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搜集相关信息,建立索引库提供给用户,根据用户信息获取偏好对检索结果进行排列呈现,这既可减少用户检索时间,又能提供准确性较高和个性化较强的检索结果,从而帮助用户发现未意识到或表达不明确的科研信息需求。(3)个性化交流(协作)。以开放获取为理念、Web 2.0技术为支撑的学术信息交流带来新的交流途径,包括开放获取期刊和自存档,自存档包括3种途径:机构知识库、学科知识库和个人网站或博客、维基等。(4)个性化知识管理。根据用户的知识逻辑体系对多种途径获取的异质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判定和归类存储,建立个人知识体系。(5)个性化学习(培训、咨询)。对医学信息资源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等[20]。

3.3 医教研人员参与共建

在医院数字化学习环境和科研环境建设中,从宏观规划到教学空间、公共空间设计,从多媒体教室的选型到教学软件的调研等环节,医教研人员应共同参与。医院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协同配合,建设高水平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和科研环境,为医院医教研提供良好的支持服务。设计原则包括:(1)参与主体是具体使用者,即医教研人员。(2)赋予使用者参与项目的决策、实施、监督和评估的权利与责任。(3)由专业设计者提供调查和分析,做出项目计划和具体设计方案来实施[17]。

3.4 以服务医教研各部门人员为主导的资源整合

以方便医教研人员服务为主,加强部门业务的整合协调,提供更加便捷的医院学习环境和科研环境。使用者不需要了解后台是哪个部门提供服务,只需按要求获取资源服务即可。

3.5 创造性学习

学习环境和科研环境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医教研人员的创新能力[18]。优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和科研环境要为培养创造性学习的医教研人员创设条件,医教研人员不仅能获取数字化学习资源,而且能通过社交网络构建新的学习共同体,进行创造性学习[19]。

4 结语

学习环境和科研环境建设已经步入数字化时代,医院只有顺应潮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医院数字化学习环境和科研环境建设的内涵,掌握医学科研最新动态和前沿,提高医院预防、保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水平,才能增强核心竞争力。

1 李晓明.关于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26(6): 991.

2 殷旭彪,陈琳.论数字化学习环境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5): 20-24.

3 王智.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5):225-226.

4 吴娟平,李文杰,王晓宇,等.基于需求的医学移动学习平台设计[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23(2):68-71.

5 刘娟.角色化教学模式在医学文献检索课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32(9):89-91.

6 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1):75-84.

7 许艳.信息技术环境下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探索[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2): 125-127.

8 党裔武,李萍,陈罡,等.改进多媒体教学增强基础医学教学效果[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9,30(5):86-88.

9 武法提.论目标导向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3,(7):40-46.

10 赵静,王玉平.支撑高校科研的团队式知识服务[J].图书情报知识,2005,(4):91-94.

11 朱蓉.医院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探索[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33(2):64- 67,83.

12 宋琳琳.E-Science发展情况简介[J].图书馆学研究,2005,(7):21-23.

13 孙宙,李世收.e-Science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发展及应用[J].机电信息,2010,(36):188-189.

14 孙秀明,耿鹏.国外信息化学习环境研究简述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 119-120.

15 王伯秋,祝业,何玮,等.e-Science与图书馆创新服务[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12):35-36.

16 周晖.E-Science环境下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初探[J].科技信息,2012,(2):417.

17 李彤彤,武法提.论基于Web X.0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4,(1):99-105.

18 李越,唐小利,陈晨.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IC)研究及其启示[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32(8):65-68.

19 赵晔,石建.教育心理学对文献检索教学的创新作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33(5): 88-91.

20 白光祖,吕俊生,吴新年.科研个性化信息环境初探[J].情报科学,2009,27(4):502-506.

2015年《医学信息学杂志》征订启事

《医学信息学杂志》是国内医学信息领域创刊最早的医学信息学方面的国家级期刊。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承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Science Evaluation),美国《化学文摘》、《乌利希期刊指南》及WHO西太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并收录于国内3大数据库。主要栏目:专论,医学信息技术,医学信息研究,医学信息组织与利用,医学信息教育,动态等。读者对象:医学信息领域专家学者、管理者、实践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及广大医教研人员。

2015年《医学信息学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每册定价:15元(月刊),全年180元。邮发代号:2-664,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也可到编辑部订购: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100020)医科院信息所《医学信息学杂志》编辑部;电话:010-52328673,52328674,52328671。

《医学信息学杂志》编辑部

Digital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Hospitals

YUChun-hua,

WuhanCityChildren′sHospital,Wuhan430016,China;SHANGWu,WuhanUniversityRenminHospital,Wuhan430060,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digital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digital scientific research environment, analyzes the strategies of constructing digital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digital scientific research environment in hospitals, including hospital librarians taking par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knowledge service, doctors,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participation, creating personalized scientific research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etc.

Digital learning environment; Digital scientific research environment;Construction

2014-10-16

余春华,硕士,馆长,副研究馆员,发表论文15篇;通讯作者:尚武,研究馆员,发表论文60余篇。

R-058

A 〔DOI〕10.3969/j.issn.1673-6036.2015.06.016

猜你喜欢

信息学教研个性化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鸡NRF1基因启动子区生物信息学分析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初论博物馆信息学的形成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中欧医学信息学教学对比研究
同桌宝贝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2014年信息学与计算国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