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视角下农林类高校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15-02-13钟晨
钟 晨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高校重视的焦点问题,它不仅关系着国家、社会及高校自身的发展与稳定,还影响着家庭的幸福与安定。就业作为大学生从校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个人发展,甚至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每年都成为了“最难就业年”,经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又创新高,达到了749万。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农林类高校的大学生因社会现实、学科专业、自身发展等特点,更容易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高校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推进农林类高校的就业工作。
一、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
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作准备以及在寻求职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1]。目前我国大学教育已经进入大众教育模式,大学生就业政策也转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工作难找、好工作更难找的现象十分严重。在此社会背景下,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容易产生就业心理问题。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采用调查问卷和日常访谈的方式对不同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有效的问卷486份,占发放问卷的97.2%。调查发现有42.7%的毕业生在求职期间有焦虑心理;25.6%的毕业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11.3%的学生在求职时表现出从众的特点;还有少部分毕业生存在依赖和攀比心理。很多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止出现一种心理问题,多种问题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出现,从而增加了就业的阻力。
(一)焦虑心理
焦虑是常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是以发作性或持续的性情绪紧张、焦虑、恐惧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病态心理[2]。焦虑是大学生面对就业时最容易产生的一种心理问题,经常表现在: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各种选择时无所适从,希望能够尽快找到满意的工作单位而事与愿违,期望被心仪的用人单位录用但被拒之门外,临近毕业看到很多同学已经签订了就业协议而自己依然没有着落。这些情况都会不同程度地加剧焦虑心理。虽然适度焦虑能够促进大学生产生一定压力,增加积极主动的竞争意识,但是过于焦虑就会使学生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成为就业的绊脚石。目前高校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这种就业心理问题。
(二)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是指个体长期受他人呵护、支配形成的一种习惯于依赖、安于被支配的一种心理状态[3]。很多大学生自理能力较差,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农林类高校的大学生又以农村生源居多,入学前都以考上大学为唯一目标,与社会接触较少,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主观能动意识较差,在就业过程中缺乏自主选择的判断能力,不知道如何争取,对自己又缺乏信心,往往依赖于学校、老师、家长等。这就使得学生就业时更多处于消极状态,陷入被动的就业情境。
(三)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对自己认识不足或较低程度的认识自己而产生的消极情绪[4]。尤其是农林类高校的大学生,在就业的时候容易过低地评价自己的学校与专业,认为自己不如重点学校、热门专业的学生,觉得涉农的工作不体面、没地位,对自身的竞争力信心不足,这就容易造成自卑心理。这种心理会使得学生无法充分表现出自己的竞争力,增加就业阻碍。
(四)从众心理
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5]。农林类高校不少农科专业的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在学无余力的情况下,盲目跟随“辅修热”、“考证热”、“考研热”、“公考热”,无法很好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容易导致第一学位专业不专,辅修专业似懂非懂,各种证书、研究生、公务员不能顺利考取的情况。就业时又不愿意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不管是否适合自己专业,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只要是受社会追捧的热门职业,都去盲目争取。这种心理使学生不能从国家需要、职业发展、个人前途等多个角度综合考虑问题,丧失了一些更适合自己专业与能力发展的就业机会。
(五)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是指个人不从自身实力出发,盲目地与他人比较高低的心理[5]。这种心理主要表现在攀比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和工资待遇、工作单位知名度等方面。很多农林类高校毕业生没有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理想抱负,对于工作地点的攀比就表现得更加突出,都想在大城市找到十全十美的工作。这种心理就会使得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从而错过了好的就业机会。
二、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发展,人们的职业观念逐渐增强。市场经济中的某一些价值观念比如竞争意识、自主意识、追求效率等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巨大冲击,导致传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改变[6]。他们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更多地考虑眼前的现实利益,盲目追求那些环境舒适、收入高、福利待遇好的工作岗位,形成一些错误的价值观,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林类高校毕业生更难以接受从事艰苦行业的现实。另外,农林业充分吸收高校毕业生的体系还不完善[7],其就业岗位相比于其他行业较少,学生对岗位的渴求就会更高,面对逐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农林类高校大学生更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8]
(二)学校因素
目前,很多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严重,很多农林类高校与一般院校类似,争相开设“热门专业”并盲目扩招,导致此类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而农科类专业存在“招生难”的现象。课程设置上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不能紧跟科技前沿的现象,尤其是农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在培养计划中所占比例过低,很多学生只能“纸上谈兵”。另外,一些教学内容较为陈旧,不能及时传授最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很多高校缺乏与校外单位、企业的交流和合作,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基地,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实践能力上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各类高校普遍缺乏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和专业从事就业心理辅导的工作人员,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预防与指导工作存在不足,很多大学生在出现就业心理问题时不能够及时解决。
(三)家庭因素
当代大学生的家庭观念仍然十分浓厚,很多学生缺乏独立自主意识,因此受家长的期望、思想和观念影响很大。很多农村地区的学生家长认为考上大学就是为了“跳出农门”,毕业以后在城市工作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回到家乡或者基层工作则是“没有本事”[9]。因此很多农科专业毕业生求职时纷纷转行,放弃四年的专业学习,寻找其他类工作希望可以在城市立足。在寻找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中,容易遇到更大的困境,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四)个人因素
大学生本身正处于心理矛盾突出的人生阶段,心理发展不平衡、不稳定、不健全的现象较严重,容易产生多种矛盾。他们有较高的理想抱负,希望成就一番事业,但是缺乏社会工作经验、职业能力不足、知识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符等现实可能会给他们沉重的打击。目前农科专业就业待遇普遍较低,工作地点较为偏僻,毕业生又缺乏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信念,但他们期待较高、着重当前利益,在就业过程中就容易表现出内在心理的复杂性与矛盾性,造成求职中一些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农林类高校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的对策
高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对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能否始终保持健康的就业心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农林类高校应该逐步适应市场的需求,积极转变办学思路,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大力加强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遇到心理问题能够进行自我调控的能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求职过程中的挫折与成功。
(一)构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要想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必须要有完备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农林类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多措并举完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基础工作就是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这关系到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学校应组织心理学专家或者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专门从事就业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普查与心理咨询、全面辅导与重点整治相结合,及时发现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在进行全面心理辅导的基础上,对发现的某些学生的心理问题要采用专人管理、重点辅导和及时医治。农林类高校更应该将心理学专业教师纳入到队伍中来,从专业学习角度解决学生的困惑和焦虑。此外,要建立合理的学校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体系,通过层层考评,促进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合理安排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是毕业临近时候的事情,应该早准备早开展,并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合理安排教育内容[10],农林类高校更要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开展此项工作。对于一年级学生要通过指导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进行有关测评系统的分析,积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技能和价值观,明确自己需要完善的方面,提升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加大“学农爱农”的专业思想教育,介绍国内外农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帮助学生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和从事农业工作的广阔前景。大二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关键时期,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始考虑个人的职业选择。学生可根据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对自己感兴趣的几种职业细化并比较分析,寻找到最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正视困难、不怕挫折、敢于竞争,坚定“农业大有可为”的理想信念。对于大三学生要开展求职技巧培训、面试心理训练等求职准备工作,并组织参加农业生产实习,提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引导学生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到了大四学生已具备基本的就业知识,此时要帮助他们掌握国家有关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和学校的相关规定,尽可能多的提供各类就业信息,尤其是农科类专业的就业岗位信息。积极做好信息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让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少一分压力多一分安心。
(三)加大普及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给存在相关就业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提供心理帮助,引导他们走出错误的自我认知,以积极正确的心态面对求职。农林类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并根据学生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广泛邀请心理学专家、学者为大学生讲授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传授合理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同时,学校应充分发挥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以及校园新媒体的力量,加大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力度。各类学生社团和组织可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为载体,开展心理情景剧、心理知识竞赛等丰富的校园活动,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在毕业前能以良好的心态迎接就业的挑战。
(四)构建高效的就业心理危机防御和干预机制
随着就业压力的逐渐增大,大学毕业生出现心理疾病与心理危机的数量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大学生因就业心理失衡而产生自杀、报复社会等行为屡有发生[11]。针对当前情况,高校要建立健全“学校—院系—班级”的三级预防体系。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平时工作中要深入学生中去,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通过个别指导、团体辅导、电话咨询、网络咨询、学生互助等多种方式进行有效干预。在日常生活中要高度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予积极暗示,避免消极影响,善于引导学生把不愉快的情绪发泄到有益的活动上来,如文体竞赛、职场模拟面试、模拟就业双选市场等活动,通过增加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综合素质,真正起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目的,帮助大学生调整其就业态度,以自信的心态和良好的素质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1]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82-308.
[2]戴伶俐.大学毕业生就业挫折心理分析及对策[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6,36(2):187-188.
[3]董军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归因及对策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0(6):694-696.
[4]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辛占香.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从众心理分析与应对策略[J].华北水利水电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58-59.
[6]郑洁.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 (14): 24 -25.
[7]胡静.农林类院校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5):14155-14156.
[8]马克和.促进就业税收政策的不足与改革取向[J].税务研究,2014,(8):46-48.
[9]常海彦.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及干预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10.
[10]张建中,周石其.建立适合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27(5).
[11]王超.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试研究[D].山东:中国海洋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