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棣华早年生平史实辨析*
2015-02-13郑锦怀
郑锦怀
韦棣华早年生平史实辨析*
郑锦怀
利用最新发现的与韦棣华相关的美国新闻报道,对其早年生平史实进行辨析,初步弄清她进入图书馆工作的时间,首次来华的原因、时间与路线,在思文学校的活动,以及她与美国圣公会的真实关系等,有助于全面准确地呈现其人生轨迹。
韦棣华 思文学校 美国圣公会 图书馆史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美籍图书馆事业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新图书馆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韦棣华(Mary Elizabeth Wood,有时被写成“韦隶华”)(1861-1931)在清末与民国时期受到中外密切关注与高度评价,但1949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误读甚至扭曲。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外学界重新考察韦棣华的生平史实与历史贡献,裘开明(1973)、黄文宏(George W.Huang,1975)引领风气,黄宗忠(1980)、许有成(1980)、温克尔曼(John H. Winkelman,1982)、路林(1982)、吴则田(1983)、禹成明(1983)、马启(1985)、徐全廉(1987)、李玉安与陈传艺(1989)、王邗华(1995)、吴仲强(1999)等人继之而行。进入21世纪,韦棣华更受重视。朱天策(2000)、程焕文(2001、2002)、韩绪芹(2007)、王辉(2007)、翟淑君(2009)、何建初(2010)、陈希亮(2011)、陈冠至(2012)、汲言斌(2013)、陈碧香(2013)等人都撰有专文探讨韦棣华的生平和事迹。此外,不少专著与论文也间或论及其人其事。
就笔者所见,多数研究者仅使用中文史料,有的甚至没有严谨地标注参考文献。黄文宏、温克尔曼、程焕文、汲言斌、陈碧香等少数学者使用了一些英文史料,但数量相当有限。总体而言,论者虽众,但在一手史料(尤其是英文史料)的挖掘、鉴辨与利用方面留有遗憾,使得有关韦棣华生平的研究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笔者以最新查到的与韦棣华相关的美国新闻报道为依据,对韦棣华早年生平史实重新加以修正补遗。
1 韦棣华进入图书馆界的具体时间
此前不少学者认为,韦棣华早年留在家中帮助母亲操持家务,1889年才开始进入图书馆界工作,出任理奇蒙德纪念图书馆(The Richmond Memorial Library,或译“理查蒙得纪念图书馆”)首任馆长[2-4]。陈碧香援引理奇蒙德纪念图书馆官方网站所载馆史介绍的说法,认为该馆于1889年4月6日正式对公众开放,韦棣华担任该馆首任馆长[5-6]。但从笔者掌握的史料看,此说不够准确。
1.1 理奇蒙德纪念图书馆的创办过程、性质与归属
理奇蒙德纪念图书馆是由理奇蒙德夫人(Mrs.Mary E.Richmond)为纪念早逝的小儿子小迪恩·理奇蒙德(Dean Richmond,Jr.)而兴建的[7],1887年7月11日动工,1888年11月初基本建成,但因书架摆放等问题而延迟移交,以至于流言四起[8]。1889年1月底书架布置完毕[9];3月12日晚举行捐赠仪式,理奇蒙德纪念图书馆移交给教育委员会(The Board of Education)[10-11];3月13日,巴达维亚联合自由学校图书馆与巴达维亚图书馆协会的藏书转移到该馆,并上架完毕[12];4月6日晚阅览室正式对外开放[13]。
该馆由纽约州罗切斯特市(Rochester,New York)著名建筑师詹姆斯·G·卡特勒(James G. Cutler)设计并监督建设,为“T”字型建筑,预计容纳2万册图书,可同时提供参考与外借服务[14]。由于该馆从一开始就确定移交给教育委员会,并由巴达维亚联合自由学校(Batavia Union Free School,或称Batavia Union School)负责管理[15-16],所以该馆建在离巴达维亚联合自由学校只有一箭之地的地方[17]。尽管该馆归属巴达维亚联合自由学校管理,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列入该校教职员工名录之中[18],但它不仅为学校师生服务,更对公众开放,其实是一所公共图书馆。中国现代图书馆史上颇有影响的湖南私立南轩图书馆①跟它有点类似。
1.2 韦棣华与理奇蒙德纪念图书馆
从现有资料看,理奇蒙德纪念图书馆于1889年4月6日晚正式对外开放,但韦棣华并非从这个时候起才进入图书馆界工作。大约在1889年1月10日之前的几天,简妮·海伍德小姐(Miss Jennie Haywood)辞去巴达维亚联合自由学校图书馆馆长一职,韦棣华接任,萨拉·沃伦小姐(Miss Sarah Whalen)担任她的助手[19]。由于理奇蒙德纪念图书馆接收了巴达维亚联合自由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所以待其创办并开放之后,韦棣华与萨拉·沃伦小姐自然而然地转至新馆工作。1889年7月1日沃伦小姐获准辞职,转到盲人教育机构任职,而韦棣华则再次受聘为馆长,艾格尼丝·韦尔德小姐(Miss Agnes Wiard)也被同时聘为馆员,填补了沃伦小姐辞职留下的人员空缺[20-21]。两人的工资都是每年300美元[22],直到1899年两人的工资增加到每年400美元[23]。大约在1899年9月22日或稍前,韦棣华递交辞呈,辞任理奇蒙德纪念图书馆馆长[24],其辞职请求于10月15日正式生效[25]。
2 韦棣华初次来华问题
2.1 原因
关于韦棣华初次来华问题,论述颇多。一般认为,她是因为义和团运动兴起,担心在武昌传教的弟弟韦德生(the Rev.Robert Edward Wood)的安全,所以决定来华。因此有必要简要介绍一下韦德生来华的细节。据报载,韦德生于1898年10月20日离开纽约前往旧金山[26],10月29日在旧金山乘船前往中国[27]。如果一切正常,他当时所乘的轮船预计会在11月25日抵达上海[28],然后沿江而上,直抵武昌。参照下文所引韦棣华从旧金山出发及抵达武昌的时间,韦德生可能在1898年12月初抵达武昌。韦德生最初在武昌一所教会主办的主日学校(the Sunday school,应是思文学校[Boone Preparatory School])担任白衣牧师[29],也承担教学任务。不久,他创办武昌圣迈克尔教区(St.Michaels’s parish),并长期担任教区长一职,1949年离开中国返回美国,1952年11月上旬在纽约逝世[30]。
韦棣华逝世后,韦德生撰写了纪念文章《关于吾姊之生平》(Reflections on My Sister)。周洪宇对该文加以解读,提出:“韦棣华对其弟弟远在骚乱的中国,不愿听从她的安排回家,深感失望。她担心弟弟的安全,亲身来探望。”[31]但据笔者亲阅所见,韦德生在文中所述译成中文为:“她的弟弟韦德生现在已经成年。他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与美国圣公会总会神学院,并且先后被按立为教会执事与神父。这是他一生最让她失望的事情!他坚持远赴中国传教,这让她这么多年来对他的悉心培养变成了失败。他既不听从她的安排,也不愿意顺从让他留在国内服务的严令,所以她只能看着他离开。但是,仅仅一年后,她就发现自己应当冒险前往中国,去看看他做得怎样……”[32]从韦德生的字里行间可看出,韦棣华只是对韦德生进入教会工作深感失望;虽然她认为中国动荡不安,中国之行是一场冒险,但目的只是想去看看韦德生在华的真实情况而已。另外,根据美国报载,韦棣华首次来华确实是为了探望韦德生[33-35],却均未提及韦德生在华的安危问题。因此,不应过度解读韦棣华首次来华的原因,那应当只是一次在后世看来意义重大而在当时极其普通的探亲之旅。
此外,学界一般认为,韦棣华起初并未打算在中国久待。这点颇有可疑之处。毕竟,假若韦棣华只想来华看望韦德生便返美,那么完全没有必要辞职,只需请假一段时间。有报道说韦棣华当时预计会离开5年[36]。而1899年11月出版的《差会精神》(The Spirit of Missions)第64卷第11期则提到:“韦棣华,在武昌传教的韦德生神父的姐姐,已经启程前往中国,进行一次长时探亲。”[37]这说明韦棣华当时早就打算好要在中国呆上数年,而不是匆匆一访便返美。
2.2 时间与路线
据《差会精神》第64卷第11期:“她(韦棣华)于10月18日离开纽约巴达维亚的家,预计于11月9日乘坐‘中国号’轮船从旧金山启程。”[38]对此,美国报纸也有所报道[39-40]。这个时间恰好与程焕文在美国搜集到的韦棣华寄出的一张珍贵明信片上面所写内容“San Francisco,Cal,Nove.9th.I sail today on the steamship China'for Shanghai.Elizabeth Wood”遥相呼应。她短暂经停檀香山、横滨、长崎,抵达上海,再转乘江轮,溯长江而上,于12月15日抵达武昌,与韦德生相会[41]。参照前文所引的韦德生预计抵达上海的时间,韦棣华可能是在1899年12月初抵达上海。
3 韦棣华在思文学校
3.1 初至武昌与逃亡日本
韦棣华抵达武昌与韦德生会合之后,发现他其实并无生命之虞。有报道称,韦棣华在韦德生的建议之下进入思文学校教启蒙班学生[42]。但《差会精神》第64卷第11期则称:“当她(韦棣华)到达那里时,按照当地教会的安排,她将受聘从事教育工作。”[43]可见韦棣华进入思文学校执教并非韦德生的功劳,其实是她来华前就已经计划好要从事的工作。
后来韦棣华与韦德生两人同在思文学校执教了很长一段时间,颇受中国学生爱戴[44]。1900年夏,义和团运动愈演愈烈。在张之洞辖治下,湖北对外国人的态度显得较为开明、友善,但还是不时会有排洋、反洋举动发生[45]。上海教区主教(the Bishop of Shanghai)命令各地传教士立刻前往上海,以防不测[46]。
陈碧香援引韦棣华于1900年7月6日写给其兄弗兰克(Frank S.Wood)的信件指出,韦棣华与同伴于1900年7月2日乘船离开武昌,7月6日上午抵达上海,当夜便乘船前往日本[47]。在此可以补充的是,1900年7月24日韦棣华又从日本本州岛最北端的青森县写信给家人,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并提到,如果义和团运动无法及时平息,那么她有可能被迫留在日本工作[48]。
随着义和团运动被镇压,韦棣华回到中国。她先在上海圣约翰学院执教并协助该校藏书室整理图书、建立编目制度。约在1901年回到武昌,继续在思文学校执教[49]。
3.2 募捐书刊,创办八角亭图书室
迄今未见有学者指出韦棣华于何时开始在思文学校筹办图书室。幸运的是,在1901年6月7日巴达维亚城《每日新闻报》上找到韦棣华的一封信件。她在信中呼吁美国民众捐赠图书,以便她在思文学校创办图书室。她指出,思文学校拥有100多个8-18岁的男生,他们学习英语、地理、数学、历史、语法等科目,大多非常向往西学,但教科书之外再没有其他图书可读,因此她希望人们可以捐赠任何种类的图书,童书、故事书、游记、科学类或历史类书籍、小说等均可,不管新旧与好坏,尤其欢迎插图书籍。所捐图书可先放到其弟约翰(John H.Wood)开在巴达维亚城主街80号的店中[50]。根据当时的交通与通信条件,韦棣华的这封信件应当是随轮船从中国寄往美国。考虑到当时中美之间轮船单程所需时间约1个月,韦棣华可能是在1901年4月底5月初或稍早时间写了这封信。
其后,《每日新闻报》曾多次报道韦棣华的募捐成果。比如,1901年6月21日《每日新闻报》报道,韦棣华的募捐取得不小成效,约翰已经代收约200本图书,以及大量杂志[51]。又如,1902年8月9日《每日新闻报》报道,韦棣华写信回国,称巴达维亚城居民捐赠的图书约在1902年1月中旬送抵思文学校,成为该校图书室(即后世所称的“八角亭图书室”)的藏书基础,而且其数量已增加到近900本,还将继续增加[52]。1903年思文学校改为文华书院,增设大学部。韦棣华继续在该校执教,并为图书室的发展而努力。
4 韦棣华与美国圣公会
4.1 韦棣华何时成为美国圣公会传教士
此前马启在评价韦棣华时指出:“从她来中国前后与美国圣公会的紧密联系来看,很可能带有宗教任务的……”[53]对此,周洪宇则认为:“韦棣华是基督徒,但此时并不是传教士,她与美国圣公会在来华前是否有直接联系,仅在《私立武昌图书馆学专科学校概况》中提及一句。”[54]但如前文所引,韦棣华来华之前已跟美国圣公会进行过联系,所以《差会精神》第64卷第11期才会报道她即将往华之事,并指出她抵华之后将会接受当地教会的安排从事教育工作。
此外,周洪宇援引黄文宏引述,韦棣华直到1904年才因为工作出色而被圣公会任命为世俗传教士[55-56]。但据笔者掌握的材料,此说有误。据1906年11月24日出版的《传教士》(The Churchman)第94卷第21期:“韦棣华已经在汉口教区服务七年,但一直未经任命。在11月3日召开的圣公会差传总部会议上,经主教同意,她被任命为正式传教士。该任命从她首次加入传教队伍之日算起。她将继续担任W.A.U.O.工作人员。”[57]1906年12月出版的《差会精神》第71卷第12期同样报道了对韦棣华的这一任命,并补充称:“该任命从她首次加入传教队伍的时间1900年1月1日算起。”[58]由上可见,韦棣华于1899年12月15日抵达武昌,1900年1月1日开始接受当地教会的安排,进入思文学校执教,但直到1906年11月3日才正式成为美国圣公会传教士。
4.2 通过教会社团广泛募捐
随着武昌地区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文华书院筹备升格为文华大学,师生数量急剧增长,对图书馆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韦棣华决定筹建一所公共图书馆[59]。于是她在来华多年之后首次返回美国。关于韦棣华此次返美,陈碧香考察颇详,此处不再赘述。笔者只想强调,韦棣华在美期间充分利用各地教堂与教会社团,宣传其图书馆事业,并积极募捐。比如,1907年12月22日晚,韦棣华在林伍德大道与北大街交汇处的阿森松教堂(the Church of the Ascension,North Street and Linwood Avenue)发表演讲,虽以东方民族的教育与文化事业为主题,但从其“提升其道德与心智”(to elevate the moral and mental condition of the race)一语看,无疑涉及图书馆的教育功能,意在向听众宣传她积极从事的图书馆事业[60]。又如,1908年某日下午四点,韦棣华在圣卢克教堂(St.Luke’s pariah)为罗切斯特城圣公会妇女援助会(the Episcopalian Women's Auxiliary of Rochester)讲演《武昌文华公书林》(The Boone School Library of Wuchang),呼吁听众捐赠图书,不论是何种类、是新是旧,均受欢迎[61-62]。当天晚上8点,韦棣华又在劳恩街教堂(in the pariah house,Lawn street)对基督堂男子俱乐部(Men’s Club of Christ Church)发表演讲[63],其主题应当未变,仍是介绍其文华公书林兴建计划,及吁请听众捐书。在韦棣华的宣传与呼吁下,美国圣公会下属社团,尤其是妇女援助会(Women’s Auxiliary)、青年援助会(Junior Auxiliary)、圣公会期刊俱乐部(Church Periodical Club)等,发动教会信徒捐款捐书,为文华公书林的创办与发展提供了至为重要的资金与文献支持。
5 余论
图书馆(学)史研究作为历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专门史,应强调史料先行。只有广泛搜集第一手史料,并对第二手史料与相关论述的真伪与信度进行鉴别与辨析,才能确保自身史述的可靠性与准确性。韦棣华在美国出生、成长并工作多年,后来虽然基本上都在中国工作与生活,但仍然与美国的亲朋、教会社团等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她留下了大量的英文史料,包括英文著述、讲演记录、往来书信、手稿,以及与之相关的英文档案、新闻报道等。虽然前文对韦棣华早年生平中的几个重要史实重新进行了考察与辨析,得出了新的结论,有助于加深学界对韦棣华的了解与认识,但文中用到的英文新闻只不过是与韦棣华相关的英文史料中的九牛一毛而已。因此,还需进一步加强对相关英文史料的挖掘、整理与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全面地呈现这位“中国现代图书馆运动皇后”的真实面貌。
注释
①南轩图书馆隶属于湖南长沙的私立妙高峰中学,由各界募捐建成,1926年10月10日对外开放,“开湖南私立图书馆之先声”,曾因馆藏丰富而被国民政府教育部督学评价为“全国中学所罕有”。该馆虽然只是一所私立中学的附属图书馆,但它不仅为该校师生服务,更长期对各界人士开放,因而兼具公共图书馆的性质。
[1][2][5][49]陈碧香.韦棣华生平考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6):112-122.
[3]Winkelman,John H.Mary Elizabeth Wood(1861-1931):American Missionary-Librarian to Modern China [J].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1982,8(1):62-76.
[4]程焕文.文华精神:中国图书馆精神的家园——纪念文华图专80周年暨宗师韦棣华女士和沈祖荣先生[G] //马费成.世代相传的智慧与服务精神——文华图专八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229-251.
[6]Historical Sketch of the Centennial of the Richmond Memorial Library[EB/OL].[2014-03-06].http:// www.batavialibrary.org/about/history.php.
[7]School and Church[N].The Journal,Red Hook,N. Y.,1889-05-10(1).
[8][15]The Richmond Library[N].The Daily News,1888-11-04(1).
[9]Mere Mentions[N].The Daily News,1889-01-23(1).
[10]Western New York[N].The Buffalo Courier,1889-03-12(2).
[11][12][14][16][17]Donated to the Public[N].The Daily Times,1889-03-13(1).
[13]Mere Mentions[N].The Daily News,1889-04-06(1).
[18]Financial Statement of Batavia Union School[N].The DailyNews,1898-07-11(5).
[19]What We See and Hear[N].The Spirit of the Times,1889-01-10(1).
[20]Places in the Schools[N].The Daily News,1889-06 -19(1).
[21][22]Notes from Many Towns[EB/OL].[2014-08-08]. http://fultonhistory.com/Newspapers%2021/Buffalo% 20NY%20Evening%20News/Buffalo%20NY%20Evening%20News%201889/Buffalo%20NY%20Evening% 20News%201889%20-%200105.pdf.
[23]Appoints of Teachers[N].The Daily News,1899-05-30(4).
[24][39]Mere Mentions[N].The Daily News,1899-09 -22(4).
[25]Mere Mentions[N].The Daily News,1899-10-03(4).
[26][28]Wood-Holden[N].The Daily News,1898-10-20(1).
[27]Vicinity News[N].The Attica News,1898-10-13(1).
[29]Gifts to the Rev.Robert E.Wood[N].The Daily News,1898-10-18(1).
[30]Other Deaths[N].The Herald Statesman,1952-11 -11(2).
[31][54][55]周洪宇.不朽的文华——从文华公书林到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5-68.
[32]Wood,Rev.Robert E.Reflections on My Sister[J]. Boone Library School Quarterly,1931,3(3):6-7.
[33][42]Former Batavian Passes in China[EB/OL].[2014-08-08].http://www.fultonhistory.com/Process%20small /Newspapers/Rochester%20NY%20Democrat%20Chronicle/Rochester%20NY%20Democrat%20Chronicle% 201931/Rochester%20NY%20Democrat%20Chronicle%201931%20-%209234.pdf.
[34]Missionary Dead[N].The Saratogian,1931,New Series,61(99):1.
[35]Elderly Missionary Dies[N].Lockport Union-Sun and Journal,1931-05-02(10).
[36]Personals[N].The Daily News,1899-09-18(4).
[37][38][43]Foreign Missions[J].The Spirit of Missions,1899,64(11):584.
[40][41]Miss Wood’s Safe Arrival in China[N].The Daily News,1900-01-18(1).
[44]Pupils of Miss Lizzie Wood Send Letters to Her Brother in Batavia[N].The Daily News,1900-04-25(1).
[45]Late News from China[N].The Daily News,1900-07-24(1).
[46][48]The Past and Present[N].The Daily News,1900-09-08(5).
[47]Letter from Miss Wood[N].The Daily News,1900-08-10(1).
[50]Appeal for a Library in China[N].The Daily News,1901-06-07(1).
[51]About 200 Books For China[N].The Daily News,1901-06-21(6).
[52]The Past and Present[N].The Daily News,1902-08-09(5).
[53]马启.评韦隶华[J].四川图书馆学报,1985(5):83-88.
[56]Huang,George W.Miss Mary Elizabeth Wood:Pioneer of the Library Movement in China[J].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1975(1):67-78.
[57]Personals[J].The Churchman,1906,94(21):809.
[58]Announcements[J].The Spirit of Missions,1906,71(12):1039.
[59]Library Building in China[N].The Daily News,1906-04-10(2).
[60]Missionary to Speak[N].The Buffalo Courier,1907-12-21(5).
[61]Missionary from China to Speak[EB/OL].[2014-08 -08].http://www.fultonhistory.com/Process%20small/ Newspapers/Rochester%20NY%20Democrat%20Chronicle/Rochester%20NY%20Democrat%20Chronicle% 201908/Rochester%20NY%20Democrat%20Chronicle%201908%20-%200911.pdf.
[62][63]Center of Learning in China[EB/OL].[2014-08-08]. http://www.fultonhistory.com/Process%20small/Newspapers/Rochester%20NY%20Democrat%20Chronicle/Rochester%20NY%20Democrat%20Chronicle% 201908/Rochester%20NY%20Democrat%20Chronicle%201908%20-%200939.pdf.
A Critical Survey of Miss Mary Elizabeth Wood’s Early Life
ZHENG Jin-huai
On the basis of some newly-found American reports related to Miss Mary Elizabeth Wood,this paper makes a critical survey of her early activities.It makes clear when and how she entered the library circle,why and how she first came to China,what she did when working in the Boone Preparatory School,and how she interacted with the American Episcopal Church.
Mary Elizabeth Wood;Boone Preparatory School;American Episcopal Church;library history
格式 郑锦怀.韦棣华早年生平史实辨析[J].图书馆论坛,2015(2):107-112.
郑锦怀(1981-),男,硕士,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
2014-07-28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西学东渐’与‘文化反哺’:中美图书馆事业交流史研究(1903-1949)”(项目编号:14YJA87003)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