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同:通向和谐的桥梁
——主持人语

2015-02-13黄柏权1962土家族湖北咸丰人三峡大学民族学院院长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南方民族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铜仁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梵净山土司王朝

黄柏权(1962-),男,土家族,湖北咸丰人。三峡大学民族学院院长,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南方民族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武陵论坛】

认同:通向和谐的桥梁
——主持人语

黄柏权(1962-),男,土家族,湖北咸丰人。三峡大学民族学院院长,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南方民族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所谓“认同”是指自我在感情上或者信念上与他人、其他对象结为一体的心理过程,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交往中的差异认知及其归属感。“认同”出现在交往比较中。自从人类有了交往,就必然遇到“认同”问题。先秦时期,思想家就开始思考“认同”这一哲学命题。孔子曾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说明不同素养的人对“认同”的态度和理解的差异。而在西方,认同是由英语名词“identity”及其衍生词汇“identification”翻译过来的,具有“认同感”和“认同行为”的含义。“认同”原本是传统哲学和逻辑学探讨的问题,后由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运用到心理学领域,并表述为个体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在弗洛伊德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认同”实际上是关于“我是谁”这一命题的回答,即把“认同”置于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审视,并认为“认同”是在与他者的比较中形成的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界定,是自身独特的、与他者有区别的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认同”一词为我国学术界广泛关注,并运用到人文社科研究领域。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等方面的研究成为学术热点,并形成了一些开创性的成果。例如,费孝通先生在对“文化认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在对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论述。这些论述,推进了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研究的进程。在学术界关注的同时,“认同”一词也成为政界经常使用的术语。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求同存异”逐渐成为共识;在处理国内事务中,更是把“认同”作为施政的重要策略和目标。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民族工作,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让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可见,相互“认同”是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事务的基石和目标。

追随“认同”研究的脚步,本期两篇文稿直接或间接地围绕“认同”这一关键词展开研究,形成了自己的闪光点。葛政委博士近几年一直潜心于“容美土司国家认同研究”,为此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本期《论边缘族群的国家认同模式——兼议容美土司国家认同的历程》是一篇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文稿,在对中国古代族群观进行梳理和考察后,作者指出古代中国族群观的特点是:族群分类的基础是文化、边缘地区的族群是可以转化为内地民族的、边缘地区族群对中央王朝的认同具有不稳定性。这种探索,既分析了边缘族群与中原的关系,也揭示了中国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交往互动的基础、向心力和基本特征。在对古代中国族群观分析的基础上,对边缘族群的国家认同模式进行了归纳,认为:在中国历史上,边缘族群对中央王朝的国家认同有五种模式,即离散错位式、矛盾式、依附式、抵制式和主体式。这几种认同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因为王朝“德政之兴衰、兵力之强弱,以为叛附”。这种归纳,对于认识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与地方政权、中心与边缘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这一思路指引下,以容美土司为例展开了论述。作者认为:从元朝开始建立的容美土司,作为内地边缘族群,对中央王朝的认同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在土司建立前,容美土司与中央王朝基本保持着离散关系;元朝时期,随着土司制度建立,容美土司与中央王朝的关系进展到若即若离的关系;明朝永乐定制后,容美土司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发展为依附关系;永乐至明末以及南明政权时期,容美土司对中央王朝国家的认同空前高涨,与中央王朝的关系深化为主体式的关系。这种梳理和考察展现出一条明晰的线索,容美土司与中央王朝的关系清楚地摆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正确认识中国历史上中央政权与土司制度的关系、中央王朝与边缘族群的关系,以及推进“认同”问题研究和当下“四个认同”教育都具有启示作用。

如果说葛政委博士的文章主要探讨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问题,那么陈伟华的文章则主要论述了文化认同层面的问题。梵净山是我国的宗教圣山——弥勒菩萨道场,也是中国少有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最近几年,随着梵净山旅游开发,特别是“梵天净土 桃源铜仁”的宣传,梵净山相关研究逐渐升温。陈伟华的文稿《梵净山佛教旅游文化资源刍议》,主要关注了梵净山佛教文化资源,并对其特色展开了分析。梵净山的旅游资源按照常理,会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门类,陈伟华恰恰没有这样划分,而是把自然山水纳入佛教文化资源里,在他的思维里,不是自然山水承载了佛教文化,而是佛教文化承载了自然山水。这种划分看似难以理解,实则有其内在根由。如果对梵净山众多寺庙进行考察就会发现,梵净山寺庙林立,香火遍野,经过众多僧道和信徒的熏染,梵净山的自然山水早已变成了人文山水。其次,梵净山的寺庙、佛塔、碑刻等人文遗迹和佛事活动,更是让美丽的自然山水饱含人文气息和历史积淀。以此而言,梵净山不仅是佛教圣山,也是自然与人文相依相融的人文名山,更是文化“认同”的杰作。作者的认识未就此止步,而是进一步将梵净山佛教旅游文化资源概括为:“梵天净土”是核心、民族文化是特色、“三教合一”是灵魂。“梵天净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三教合一”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认同的结果。儒释道在中国大地上能够彼此相生相融,共同发展,不能不说是东方的智慧、国人的境界。正是这样的理解和认同,才有中华几千年文明的延续,中华文化才如此生生不息,灿烂于世。因此,儒释道既是中外文化相互融合的典范,也是宗教相互认同的结晶。虽然作者未能对梵净山儒释道三教融合、认同的背景、方式、途径等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但所提炼的梵净山“三教合一”相互认同的理念,对认识梵净山的文化内涵,了解梵净山自然与人文的相融、和谐相处预设了一个顺畅的切入窗口。

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满目新绿,金银花的幽香飘进室内,沁人心脾,让人感觉少有的舒心,真正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感和幸福。在此情景,欣赏关于“认同”的文稿忽然生出许多感悟: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和认同、群体与群体之间需要理解和认同、国家与国家之间需要理解和认同、人类与自然也需要相互尊重。思想家思考和追寻世界认同,学者孜孜以求探索认同,政治家在为求得认同奔走号呼。“认同”既是人类心路历程中归属的港湾,也是人类走向和谐安定的桥梁。

猜你喜欢

梵净山土司王朝
“土司文化圈”的内涵、特征与意义
Fort Besieged
从土司到土司学:中国土司文化研究的新进展
——李良品《中国土司学导论》读书札记
梵净山
养心殿,带你走进大清王朝的兴衰沉浮
奇波利尼的王朝Saeco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我与梵净山茶
看雪——铜仁梵净山
杨贵妃 王朝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