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及其实现路径探析

2015-02-13黄翠郭峰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内化个体价值观

黄翠,郭峰

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及其实现路径探析

黄翠,郭峰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铸就个体核心价值观,促使个体道德品质内化,完善个性修养,促进终身学习等方面的育人价值。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路径:理性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学科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社会实践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营造具有传统文化要素的校园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价值;价值观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化形态的多元化直接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致使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的漠视,民族自信心的衰退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如何理性认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成为大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核心命题。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认为:“文化具有天然的历史积淀性和代际传承性,传统文化是我们精神家园的根基,是文化认同的纽带,也是我们面向未来,解决现代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2]文化的本真价值乃是育人,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其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优秀传统文化铸就个体核心价值观

个体的核心价值观是个人成长中的精神支柱,深深地影响着个体处事行为的选择以及评判事物的标准。个体的核心价值观虽有鲜明的个性,但也折射和体现着其所处社会的共性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1]为此,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个体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理应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肥沃的土壤。

核心价值观处于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是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换言之,价值观处于文化的核心地位,不同的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存在很大差异,文化本身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价值观的外化或对象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儒、道、墨、法诸派对天人、群己、义利等关系的争鸣,形成了天人合一、修己安人、义利并重等价值观念,并且这些内涵丰富的价值观念凝聚在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个体的核心价值观虽具有鲜明的个性,但也折射和体现着其所处社会的共性价值观,因此,优秀传统文化自然成为个体核心价值观铸就的重要源泉。优秀传统文化在发挥育人功能时,作为其核心要素的价值观,会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个体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有助于铸就个体核心价值观。

(二)优秀传统文化促使个体道德品质内化

德国哲学家赫尔德(Herder)提出:“文化乃是一个社会向善论的概念,它意味着人的完善。”[3]也就是说,文化与人的道德品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具有完善、陶冶人性的功能。我国的伦理道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墨、道、法等派在对中华民族的道德实践进行总结与探讨的基础上形成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促进个体道德品质内化的育人价值。

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道德教育功能。个体通过不断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主流道德观念、道德规范,最终内化为道德品质,达到培养人的德性的目标。不仅如此,优秀传统文化还决定着个体道德内化的质量。二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情感因素能够促进个体道德品质的内化。情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通过情绪感染和情感共鸣两方面,对个体的道德内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情绪感染是个体对某种情绪情不自禁的遵从,而情感共鸣则是个体通过感受他人的情感而产生强烈的认同。例如,中国经久不衰的古典文学作品,无不传达着创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思想情感,当人们在捧书静读时,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可以诱发读者的情感体验,在对个体道德内化方面发挥着促进作用。

(三)优秀传统文化完善个性修养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人格的培养也就是文化的植入与内化。换言之,人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传统文化个体化的结果。因此,优秀传统文化在育人中对个体人格的完善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人的成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反对过度的人生依附,崇尚独立自主的人格,强调怀疑精神。中国历代圣贤都主张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人格,如《周易·乾》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华民族的高尚人格追求;孟子把“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气概作为理想的人格;李白高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正是这些傲气铮铮的人格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脊梁,也让人领略到了这种人格精神的魅力,使优秀传统文化在育人中,对个体自主人格的养成与构建起着促进作用,最终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强调个体学习的连续性以及全面性。一方面,终身学习是一个连续不断、贯穿个体终生的学习活动;另一方面,终身学习强调学习内容(学习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全面性,并且强调人发展的全面性。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恰好满足终身学习理念所强调的连续性和全面性。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具有积极导向的终身学习思想以及典范,与终身学习所强调的连续性相匹配。在终身学习思想上,我国古人强调学习时间的连续性、终生性。孔子曰:学而不已,阖棺而止。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荀子在《劝学》中曰:学不可以已。颜之推曾语: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终身学习的榜样。例如,孔子好学,且死不休;范仲淹帐中灯焰;司马光圆木警枕等典范。当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时,其中的终身学习主张及典故作为一种隐性传承,被学习者不断学习、发扬,形成“重迭—加倍—重迭—加倍”不断递增的效应,最终使终身学习理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领域里的集体无意识,促进个体自觉践行终身学习活动。二是光辉灿烂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传统价值观念、传统道德、古典文学、传统艺术、社交礼仪、风俗等丰富的内容,这与终身学习全面性的特征相吻合。一方面,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涉及当下关于德、智、体、美、劳的方方面面,优秀传统文化在育人过程中,可以丰富学习者的学习内容,拓宽学习者知识的宽度;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在为学习者提供全面知识的同时,也会相应地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最终有利于终身学习的实现。

二、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

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一本专门从事中国研究的杂志提出:“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核心的危机(Core Crisis)是自性危机(Identity Crisis),中国正在失去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中国性(Chineseness)。”[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中国性”,如何避免这种自性危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根植于国人内心,更好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理性认同优秀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是世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光彩夺目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没有理由产生民族文化自卑感,反而要理性认同优秀传统文化,使个体达到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

理性认同是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思考、判断达到的一种全面、深层次的认同。理性认同优秀传统文化是个体自我身份认同的前提和实质内容,只有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评价和创新,才能理性认同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避免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脱离社会现实。首先,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发展的母体,应当礼敬自豪地了解学习。就是要求个体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通过对琴棋书画、诗词曲赋、中国戏剧、书法、音乐舞蹈、经典文学作品等的接触、学习,加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其次,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一种理性评价,正视优秀传统文化中理想与现实层面的差距。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因创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时代性等特征,所以应理性评价其作品,能否真正反映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否有助于人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发展。最后,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以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要求个体在理性认同优秀传统文化时,做到沟通古今、沟通中外。一方面,要着眼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未来,透过优秀传统文化表面有智慧的选取、把握内在精华,尤其是针对当今时代的要求,有鉴别地分析,有扬弃地继承,实现中华文化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成功转换;另一方面,理性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必须与世界各国文化相互比照、相互借鉴,把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加以融合、创新,同时从时代发展中汲取新的营养,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感,构筑出适合当今时代需要,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全新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学科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教师不单是学科教学的组织者和承担者,还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因此,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学科,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教师要实现源源不断地向学科课程中倾注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就必须养成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犹如一块海绵,利用各种途径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提升自身在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修养。在学科教学中,把课程知识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相结合,寓优秀传统文化于各学科教学内容、过程之中,通过熏陶渐染,潜移默化,使优秀传统文化自然流入学生心田。其次,在学科教学中学生应积极与教师保持良性互动,把握学科教学中精神层面的东西,善于抓住学科内容中的文化要素,如典范的思想品行、治学精神,等等;并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达到高效吸收,实现学科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目的。

(三)开展社会实践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育人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究“知行合一”,即理论联系实际。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篇》)认为只有将“知”付诸于实践活动,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内化于心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只有通过行为主体外化为具体的社会实践,乃是真正实现了其育人价值。

首先,在社会实践中养成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指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演变、特征和发展趋势的理性把握。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位认识上高度自觉,即要求个体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地位以及作用做到深度认同;二是责任担当上高度自觉,即要求个体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为指导,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觉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主动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其次,参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通过行为外化激发个体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化。比如,参与历史文化名人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研讨活动,亲身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参与进社区献爱心等活动,在亲身实践中发扬仁爱、礼让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以更好地内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及其现代意义。而且个体会因为其善行而获得积极的评价和肯定,这种积极的评价和肯定会成为个体内化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催化剂。最后,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习惯养成。个体通过多次、反复参加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强化逐步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与内化的统一,最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四)营造具有传统文化要素的校园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要转变为个体的文化基因,需要经过“润物细无声”的隐性育化过程。墨子曾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所染》)其著名的“素丝说”,说明了人发展的好坏直接受到环境的影响。高校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融入具有育人功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提高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效果。

第一,在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层面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校园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楼堂馆所、人文景观等地方,陈列一些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悬挂先贤画像,镌刻传统经典格言,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通过引导熏陶,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个体,达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目的。比如,北大的“燕园”和交大的“留园”,都以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发挥着无形的育人作用。第二,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层面。校园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体现着全体师生的价值观以及精神意志,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教化着每个成员;校园精神因为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入,不仅丰富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而且也在支配成员思想行为的过程中,使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效果得到强化。第三,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行为文化层面。一方面发挥学校社团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社团活动,如举办传统剧目演出,组织经典诗歌朗诵,举办书法绘画展,组织学习中华传统礼仪等活动,拉近校内成员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加深成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处世哲学融入校园人际关系交往中,借助榜样示范、认同、模仿等的力量,实现对个体一言一行的塑造,最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实现。

[1]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2]纪宝成.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N].光明日报,2011-5-6(7).

[3][美]菲利普·巴格比,夏克,等.文化:历史的投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88.

[4]李慎之,何家栋.中国的道路[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12.

责任编辑:陈兴安

黄翠,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原理、大学文化研究(山东济南250014);郭峰,临沂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原理、大学文化研究(山东临沂276000)。

G416

A

1671-2277-(2015)02-0040-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个案研究”(项目编号:12YJA880034)

猜你喜欢

内化个体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