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博士后国家治理现代化学术论坛综述*

2015-02-12郑兴刚梁丽辉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博士后政府

郑兴刚,梁丽辉

(西安工程大学思政部,陕西西安,710048)

全国博士后国家治理现代化学术论坛综述*

郑兴刚1,梁丽辉2

(西安工程大学思政部,陕西西安,710048)

2014年10月25日,全国博士后国家治理现代化学术论坛在西南政法大学举行。与会代表围绕治理基础理论、政党治理、政府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等五个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观点。

全国博士后论坛;国家治理现代化;综述

2014年12月14日,全国博士后国家治理现代化学术论坛在西南政法大学举行。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教授等著名学者及来自中央编译局、中国社科院、国家行政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博士后近百人参加了论坛。与会代表围绕治理基础理论、政党治理、政府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五个议题进行了观点交流、思想碰撞,产生了很多思想火花。

一、治理基础理论研究

进行治理现代化研究,必须首先加强治理基础理论研究,原因在于基础理论研究是学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复旦大学博士后王学荣在辨析“管理”和“治理”两大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治理”取代“管理”成为国家的主流话语,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治党理政理念的提升。国家治理包括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两个方面,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包括各个领域治理的现代化。中国社科院博士后马云雪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法治化的内在逻辑关联进行了探析。马云雪认为,国家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国家治理法治化必须遵循一般的价值理念即保障人权和限制政府权力。在国家治理法治化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法治和德治的关系。中国海洋大学的王宇环博士对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进行了思考。王宇环认为,协商民主在四个方面批判了选举民主,即对人的认识、对决策规则的质疑、对平等的理解、对偏好的认识;协商民主并非完全取代了选举民主,而是在保留最终的多数决定原则的意义上继承了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在证成民主程序中输入的应该是公共理由而不是个人偏好的意义上发展了选举民主。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黄皖毅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进行了阐述。黄皖毅认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顺利实现社会转型最基本的政治前提是强有力政府主导。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政府主导下推动的,建国后形成的全能型、绩效型国家治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需要通过政党关系调整、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公民社会培育等战略,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龚晓珺从文化的视角对制度公正问题进行探讨。龚晓珺首先对制度公正的基本要义进行了阐释,对制度公正的“中国式困境”的表现进行了分析,继而基于由内向外的文化五层结构——哲学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器物文化、心态文化,探究了制度公正缺失的文化成因及其培育路径。山东大学(威海)的弭维博士对政治文化视角下的三种政治权力观念:“权力即特权”、家长制权力观、民主权力观念及其理论根源进行了探析。弭维认为,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改善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应以良性权力观为引导,加强制度设计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此外,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后吴楠对《资本论》中的国家治理思想进行了梳理,中央编译局博士后吴学凡对习近平的依法治国理念进行了归纳,中国社科院博士后谢林从良好国家治理的四个维度(责任和问责机制、透明、可预见性、公民参与)出发,探讨了权责基础的会计、财务报告和政府预算对现金系统的漏洞或扭曲进行弥补或矫正,并对其现实价值进行了总结。

二、政党治理研究

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生活的普遍现象。如何加强对政党本身的治理,是出席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山东大学博士后房世刚提出,提升党的治理能力,应遵循以下基本理路:推动党的理念现代化、党的制度规范化、党的组织结构网络型扁平化、全力打造现代信息化政党、切实保障党员的各项民主权利、推动政党由经验型向学习型转型。

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王峰对西方国家主要政党调适内部冲突的实践进行了耙梳。王峰通过研究发现,西方代议制下的政党为赢得大选,往往从建立协调机制平衡内部分歧、规范党内纪律保障党员义务、健全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等方式调适内部分歧和冲突。王峰认为,国外政党调适内部冲突的成功经验对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充分认识党内冲突的严重性;与时俱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发挥协调机制、民主集中制、党纪国法在在调适党内冲突的作用。

三、政府治理研究

政府是治理的最重要主体。政府在治理中的举足轻重地位决定了必须加强对政府自身的治理,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清华大学博士后闫雨对政府创新管理的路径策略进行了探讨。闫雨认为,依法行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路径,也是政府创新管理的实践方略。只有从构建健全的依法行政制度、加强决策与监督制约、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建设公正的市场环境、健全政府管理制度等方面布局,才能确保政府权力合法有效、职能完善、决策科学,进而促进社会和谐。

北京大学博士后臧雷振以作为灵巧型政府的实践为观察视角,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构建路径进行了研究。臧雷振分析了灵巧型政府架构的基本理念和内在特质,展示了其在应对危机管理和解决公共服务中“长尾效应”的优势,强调灵巧型政府建设应置于一定的政治场域之中,注重政府实践的背景性,进而为中国政府改革提供新的选择变量和参照系。

复旦大学博士后陈铭聪以信息化政府的推动为视角,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陈铭聪认为,当前政府公开的理念抑或制度还存在较大欠缺,在结合民众参与的前瞻部分也较无规划。陈铭聪提出,信息化政府不应局限于政府单向公开信息或在施政过程中的便民,更应从基础的理念认知和法令层面作扎根性建设,更应利用互联网架设参与式民主,以达到行政信息化的目标。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蔡乐渭对公共服务领域的行政裁量及其法律控制进行了研究。蔡乐渭认为,行政裁量的过度扩张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如对公民权利的侵害、行政机关怠于履行职责和滋生腐败。为确保政府的公共服务行为符合其根本宗旨,应从法律原则、实体规制和行政程序三个方面加强对公共服务领域行政裁量的规制。

四、国家治理研究

如何对国家进行有效治理,是本次论坛的核心议题。与会专家围绕社会治理、环境治理、网络治理、腐败治理、城市治理、乡村治理等问题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观点。

(一)社会治理研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如何加强社会治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央编译局博士后康晓强对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问题进行了探讨。康晓强提出,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是在现代社会视域下对社会组织进行管理的体制架构、组织设计和制度安排。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是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基本要素,主要在于平衡国家与社会、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使命、法治与自治四方面关系,其内在逻辑是:政社分开是前提,权责明确是关键,依法自治是目标。

河海大学博士后黄建军对社会治理的困境问题进行了探讨。黄建军认为,当前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在于:从政府层面看,存在政府社会治理的全能理念、实践误区两大困境;从社会层面看,全能政府的历史惯性,导致社会组织生长发育的迟滞,社会组织行为选择缺乏应有的职责与功能,自主意识弱化;从社会大众的层面看,存在着参与困境: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科技不发达以及民众整体素质制约民众参与、传统官本位意识造成政府官员对民众参与的限制及非政府组织中民众参与的缺失、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性供给匮乏。中国社科院博士后张燕运用法团主义研究范式,对社区治理困境进行了分析。张燕认为,当前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在于政府与社区角色的错位与作用扭曲,政府过于强势,对社区社会事务过度干预,导致社区居委会行政化严重。

中央编译局博士后曾令发通过对粤港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模式的流程、机制、资金及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发现,广东省已初步建立起政府向政府组织购买社会服务的模式,但制度还缺乏连续性与稳定性,对社会服务的质量评估与监察不够,社会组织仍然缺乏独立性。

(二)网络治理研究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对经济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强网络治理,促进网络社会健康发展,也愈来愈成为学术界的普遍共识。中央编译局博士后邹卫中对网络社会协作治理的制度设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邹卫中认为,网络治理开放性和有效性之间的矛盾关系,要求确立权力对自由的引导机制、发挥生态性权力在协作治理中的主导性作用、在主体间性基础上建立网络治理的有机整体性和开展关系理性中的扩展性对话,以实现网络社会协作治理的开放性与有效性的融通。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后金毅认为,推进网络社会治理现代化,应完善网络治理法律法规、健全网络治理制度体系、加强网络技术研发使用、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从而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技术保障、网民自律相结合的网络社会治理体系。

山东大学博士后郑兴刚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实现机制进行了剖析。郑兴刚认为,网络政治参与是一种新型政治参与形式,是以数字信息为基础,以网络空间为平台,以互动为动力,以虚拟和现实相互作用为转换器而实现的。中国社科院博士后郑洁通过研究发现,当前公民网络参与存在着一定困境:政府与公民互动欠缺、公民网络参与规范性匮乏、有效性不足、机会不均衡、参与情绪化。这些困境的产生,主要源于传统官僚思想与科层制的组织结构、网络技术结构、网络法律建设滞后、电子政务建设进展不足、信息鸿沟、政府责任缺失等。郑洁主张,应从政府、公民、环境三个方面对公民网络参与困境加以解决。中国社科院博士后李欣对网络问政语境下公民权利成长的多重逻辑进行了探讨。李欣认为,从从公民权利成长多重逻辑上看,作为一种价值共识、权力的博弈力量、政治控制的策略选择以及技术撬动下的公民权利有着不同的成长逻辑和特点。中央编译局博士后原宗丽对网络问政与社会公共安全治理的逻辑关联进行了探讨。原宗丽认为,网络问政对社会公共安全治理既具有积极效应,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应对网络问政挑战,应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完善制度机制、培养积极的网络文化体系。

此外,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周辉还从网络空间中由私权利到私权力的演变出发,结合网络空间中公私领域变革的分析,在指出私权力分析视角的具体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由动态规制机制、参与机制、信息公开机制、用户教育机制、评测监督机制等构成的网络空间治理的系统性方案。

(三)环境治理研究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权利意识的提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成为全国人们的共同呼声。在本次论坛上,很多专家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对环境治理问题进行了多维透视。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李永林对大气污染良法治理的进路进行了探讨。李永林认为,中国特色的治污之路,在于央地协调、地方合作、公众参与,法律与政策互动。未来应更新立法理念,发展法律原则,明晰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建立多样化的合作机制,运用好许可、处罚、问责等行政手段,加强和改进信息公开,构建公众参与的路径和制度,完善总量控制、污染源监测、预警应急、违法责任及诉讼监督制度,重视配套机制与政策措施的改进,通过制度的优化升级破解大气污染治理的法律困境。

中央编译局博士后陈俊对全球气候治理的道德基础进行了探讨。陈俊认为,当前的气候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伦理政治问题。气候问题的出现,是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及它们所鼓励的人对物质利益的贪婪追求所造成的恶果。陈俊主张,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议题首先是应反思当下自由主义的局限并实践一种基于积极自由的气候政治学。而在西南大学博士后孔庆茵看来,目前气候变化治理治理的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对于气候责任分配的不公平。要实现气候变化治理正义,必须根据最低限度、共同但有区别和历史责任原则进行责任的分配。而对于利益的分配,则应遵循差异原则。

中央编译局博士后李慧明对后班德时代全球气候治理的新变化及中国的战略选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李慧明认为,在面临愈来愈大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压力的语境下,中国必须加大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加快绿色发展的战略转型,实时作出2020年后的明确减排承诺,承担中国相应的国际责任。

中央编译局博士后刘海霞对新世纪以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治理策略进行了研究。刘海霞认为,引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原因主要有环境污染、环境风险、不合理的开发安置等,深层原因在于社会协商制度、利益协调机制、民主决策程序和风险分担机制的缺乏等。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有效制止环境侵权;合理分配环境风险;合理进行开发补偿;赋予公民知情权和参与权等。

(四)腐败治理研究

腐败在寄生在政党和政府肌体上的毒瘤,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如何加强腐败治理,是出席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又一重要议题。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后刘洋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廉洁政治建设的内在关系提出了理论思考。刘洋认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本质目标、核心任务和能力建设需求决定了廉洁政治建设的意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对廉洁政治提出主体多元化、过程复合化、方法法治化、手段多样化的要求。中国式廉洁政治建设的适宜之选,在于提升党的廉洁治理领导力;构筑制度化网络监督;建设一元主导,多元有序参与治理模式;坚持法治化;探索治理手段多样化,走渐进调整之路。

中央编译局博士后吕静对新时期中俄腐败治理进行了比较研究。吕静通过研究发现,中俄两国腐败治理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高层决心大、反腐力度强;涉及领域广、打击层次高;预防措施增多、制度保障不断完善;透明度提升、监督方式多样。与此同时,中俄两国的反腐败亦存在相异之处:在反腐败立法方面,俄罗斯走在前面;在反腐败的社会参与方面,中国走在前列;在配套制度完善方面,两国各有所长。吕静认为,今后两国反腐败治理应充分注意一些共性问题:加大法律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强反腐败的国际合作、充分发挥舆论和社会监督的作用;保持反腐败的持续性和高压态势。

(五)城市治理研究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和引擎,城市化是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如何加强城市治理,推动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是本次论坛的重要关注点。南开大学博士后马先标对世界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回顾,并以英国作为同步型城市化的典型,总结了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继而指出了其对中国当前城市化发展的启示意义:应重视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建设、克服城市病的法律建设、重视农业和服务业现代化对城市化的促进、重视以超大城市为中心节点的城市圈发展、通过城市化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双重转型。

武汉大学博士后叶桂平探讨了如何以创新的思维推进公共行政改革,有效推进澳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叶桂平认为,必须坚持阳光政府,增强政府与社会的沟通能力;必须进一步进行公共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必须通过强化监察职能,维护公共行政公正、廉洁。叶桂平提出,深化澳门行政改革,应优化政府组织架构、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公务人员管理、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叶桂平认为,革新澳门公共管治机制,应确保政府政策得以高效落实及执行、应加强完善澳门内部的制度建设、不断优化政府体制和公务员队伍、促进特区管治团队和广大居民的相互配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庞明礼通过构建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经济逻辑、政治逻辑及政治经济学逻辑对被动式城镇化的社会稳定风险的积聚、压制和风险向危机突变的机理及条件进行了探究。庞明礼发现,正是在风险积聚和压制的相互作用下,风险积聚逐渐逼近相关利益群体所能忍受的边界,农民处于政治考量产生了政治领袖,政府公务员出于经济考量发生了寻租,在这样的刺激下,风险实现了向危机的突变。庞明礼认为,走向社会稳定的城镇化之路,必须坚持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举、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实现社会管理的科学化、完善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与应急预案。

中央编译局博士后杨沛龙对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治理模式提出了设想。杨沛龙认为,当前城市治理模式呈现层级多、矩阵型治理架构及主要依赖政府管理为主的特点。新的城市治理模式应减少治理层级,将治理架构由矩阵型变为网络型,同时发挥其他治理主体的作用,同时还应发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的作用,推动现有城市治理改革。

(六)乡村治理研究

“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加强农村治理,是与会专家学者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中国社科院的王方舟从乡村治理和乡村治理主体的概念和类型出发,调查发现乡村治理主体之间的柔性和多元化关系,以及治理方式已变得间接化,归纳总结了当前乡村治理主体面临的五大棘手问题,进而提出了乡村治理主体协调的对策与建议。南开大学博士后邝良锋认为,低度社会信任、团体小型化、地域封闭性等社会分裂提高了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组织合作的成本、增加了农村综合治理的难度、降低了乡村自治机构的政治合法性。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彭维锋认为,必须直面当下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诸多问题,从外部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更新思想理念、创新组织形式、加大资金支持、整合文化资源及加强考核力度等方面,切实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同时,还必须从内部层面明确乡村及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曲阜师范大学教师李增元认为,当代乡村社区治理的创新与现代化发展,必须置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大背景下,遵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融合治理”价值理念,将实现“城乡社区治理一体化”作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并从法律、制度、体制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中央编译局博士后刘兆鑫通过河南省农民进城意愿调查发现,农民进城有选择“城镇收入+土地保障”的新型城市生活模式的倾向,从而形成“城镇赚钱、乡村消费”的空间策略,造成城镇化进程中生产空间与消费空间的分离。农民的这种空间策略与国家干预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意图有契合之处,也存在明显背离,说明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后付翠莲对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困境与内生权威嵌入的治理路径进行了探析。

五、全球治理研究

随着全球化和网络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日渐加深,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也逐渐增多。加强国际社会的协同治理,已成为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共识。中央编译局博士后冯旺舟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全球化与民主、全球化与阶级政治三个维度,对伍德的全球化理论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其对全球治理的六项启示: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控制走向民族国家的治理、强化跨国组织治理、从话语政治走向阶级政治、从资本主义民主走向全球民主、从资本主义全球化走向世界的全球化、从资本帝国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东北师大博士后肖克基于政治稳定的视角,对族群政治参与的治理政策进行了研究。肖克通过选取的四个国家少数族群政治参与政策对政治稳定效果的国际比较,验证了自己所提出的核心假设:族群成员政治参与的目的是对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的追求,因此国家少数族群政治参与治理政策应扩展利益实现渠道的多元性,帮助改变少数族群经济和社会弱势地位,同时尊重保持族群文化的独特性。肖克认为,这一国际比较对中国族群政治治理具有重要启示:以民主扩大民生关怀压缩族群政治的空间;以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民族大历史观,宣传、教育和引导国族意识建构;防范极端跨界民族主义和极端跨境宗教主义的结合对我国政治稳定的威胁,阻止特定族群问题国际化;还要避免民族虚无主义。

中国社科院博士后徐超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国际监管框架进行了探究。徐超首先从社会成本道德风险、系统性风险三个维度阐述了强化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缘由,继而系统梳理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现有监管框架的基本结构,最后探讨了现有国际监管框架的内在逻辑,并论证了应选择的监管模式。

(责任编辑陈文兴)

D63-3

A

1671-0681(2015)04-0145-05

郑兴刚(1974-),男,汉族,湖北枣阳人,西安工程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民主政治研究;梁丽辉(1975—),女,河北顺平人,河北金融学院社科部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015-03-1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网络政治参与下政府形象建构研究》(2014M560544)及西安工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网络条件下政治参与研究》(BS1326)。

猜你喜欢

博士后政府
清华博士后建了一个理想中的农场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泸州老窖博士后工作站获独立招收博士后资格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用“打包法”衡量政府投入不科学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政府必须真正落实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