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机制化建设

2015-02-12王创峰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国大党政党中国共产党

王创峰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论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机制化建设

王创峰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大国大党机制化交往是深化国际政党间交流与合作的一种新型党际互动模式。大国大党机制化交往顺应世界政党政治发展的新趋势,符合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新要求。大国大党交往机制的建立,为推动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入了解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党政治;政党外交;机制化交往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一个突出成就,是在党的对外交往逐渐成熟深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与国外政党交往的新方式,初步形成了一些适合双方特点、颇具实效的交往机制。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中美政党高层对话、中欧政党高层论坛等大国大党交往机制的建立,为推动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党的深入了解和提升国家软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规律性认识,是完善和发展党的对外交往理论的必然要求。

一、大国大党交往机制的提出与发展

大国大党的机制化交往起始于2004年3月正式建立的“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它是由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与在日本联合执政的自民党、公明党建立磋商历史问题机制的构想发展而来的。时值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执意四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中日关系面临何去何从的历史性挑战,“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的建立,为实现两国关系的转圜和改善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2006年7月,中国共产党与当时在野的日本民主党建立了定期交流机制。2009年8月,民主党在日本众议院大选中获胜,成功实现政权更替。11月,中国共产党与新执政的日本民主党举行两党交流机制的第三次会议,顺利延续了两国执政党交流机制,有力维护了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

中俄之间的政党交流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共产党从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的前提出发,在遵循党际关系四项原则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加强了与俄罗斯各主要政党的友好交往。2001年,统一俄罗斯党召开成立大会,中国共产党应邀派代表出席,此后两党保持着经常性交往。随着两国友好合作快速发展,两党交往内涵的不断丰富,2007年5月两党共同举办了首届中俄政党论坛,开始了机制化交往。2009年6月两党签署《中国共产党与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合作协议》和《中国共产党与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2009—2011年合作备忘录》,顺利启动了两国执政党对话机制。2012年12月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两党围绕政党自身建设和国家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对话与交流。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是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为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两党两国关系和执政党自身建设等宏观性、战略性问题进行高级别对话而设立的一种定期交流方式,对丰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涵,巩固双边政治互信和宏观把握协调两党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3月,首届中美政党高层对话在北京举行,中美政党交流开始向机制化迈进。中美政党高层对话每年举办两次,轮流在两国进行。2012年12月,第五届中美政党高层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两国政党就中美关系、党际交流、经贸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中美政党对话机制是两国对话渠道的有益补充,在两国政府外交之外承担着传递信息、沟通协调等职能。同时,面对美国政党轮替和选举政治的现实,中国共产党通过政党交流提早介入,积极在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内培育关系,有的放矢地做好一些资深政要和人士的工作,有利于增强中美关系应对波折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欧之间的政党交流活跃,中国共产党与欧洲议会6大党团、5大地区性政党以及各国170多个政党都建立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交往合作关系。早在2002年是中国共产党就与德国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政党对话活动。2007年11月,首届中英青年政治家论坛在英国举行,此后每年举办一次,至2013年1月已成功举办六届,中国共产党同英国三大政党的机制化交流继续加强。2009年10月,法国人民运动联盟代表团访华,中法两党签署了交流合作备忘录。2010年5月,在长期友好交往的基础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首次多边对话在北京举行,来自欧洲的2个地区性政党、2个欧洲议会党团、22个国家35个政党的五十多位重要领导人和政要参加了会议。中欧政党高层论坛是大国大党机制化多边交往的一次新尝试。截止2013年4月,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共五次会议。中欧政党高层论坛成为中欧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务实性对话的重要平台,为增进中欧相互了解与政治互信发挥了重大作用。

此外,中国共产党还与周边的印度人民党,前苏东地区的乌克兰地区党,非洲的南非国大党、苏丹人大党,南美洲的巴西劳工党,南太平洋地区的澳大利亚工党等地区大国大党建立了不同程度的高层对话机制或定期交流机制,初步形成了大国大党机制化交往的新格局。

二、大国大党机制化交往顺应了世界政党政治发展的新趋势,符合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新要求

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内部政党格局的分化组合和发展中国家政党政治的不断成熟,各国主流政党在本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普遍呈上升态势,成为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中坚力量。大党特别是执政党作为政府、议会的实际决策者,在塑造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上升,一些大国主流政党的思想理念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当今国际关系的走向。加强大国大党间的跨国交流与合作,促进国家间关系发展,成为各国主流政党的共识。

另一方面,交流治国理政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在各国政党国际交往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许多大国政党认识到与中共保持良好交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稳定,这种独特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被国外学者称之为“中国模式”,引起许多国家政党的关注,他们希望通过党际交往分享中共执政经验,了解中国党的发展动向以及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

就中国共产党而言,作为执政党,通过党际关系促进国家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服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国家总体外交和党的事业发展对党的对外交往提出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日趋活跃,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我们党所倡导的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理解和认同。截止目前,我们党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各种类型的政党和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联系和交往,已经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政党外交格局。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断提高党的对外工作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加强与各国政党特别是大国大党的深层次交往,实现党的交往由数量向质量的提升,由经常性交往向机制化交往的转变,是推进政党外交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当代国际社会,大国大党在区域国家集团和政党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对引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负有重要责任。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对外交往实践证明,政党外交在提升国家软实力、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的提升,有必要通过各种党际交往的机制化平台,加强与世界各大国大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进政治互信与合作,积极推动世界和中国周边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为中国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借助各种党际交往的机制化平台,加强党的对外信息传播工作,宣传党的治国理念和对外政策主张,提高国际话语权,增强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共产党民主、进步、开放、创新的良好形象。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同样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一些传统大国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需要学习,一些新兴大国大党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经验也值得借鉴。特别是随着全球性问题的增多和中国地位和作用的日趋重要,中国共产党需要承担起一个大国大党应有的责任,通过建立与其他大国大党的机制化交往平台,深入开展治国理政经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日趋复杂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必然选择。

三、大国大党机制化交往是深化国际政党间交流与合作的一种新型党际互动模式

大国大党机制化交往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政党外交领域探索出的一种新的党际互动模式,是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党的对外交往全面调整以来在实践领域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和拓展。大国大党机制化交往目前主要有执政党交往机制、与各国主流政党交往机制以及与地区性政党和政党国际联合组织多边交往机制三种方式,交往形式主要有政党高层对话机制、政党高层论坛、政党定期交流机制等。与以往党的常规性对外交往相比,大国大党机制化交往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交往方式更具有战略性。一方面,大国大党机制化交往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大国大党高层领导间的直接对话,这种对话往往从国家关系和世界格局、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全局出发,探讨重大问题和交换意见看法,对话本身就具有战略性。另一方面,大国大党机制化交往较少参与双边具体的外交事务,而是着重交流相关国家和国家集团内外战略调整的主要目标及思路,鉴于大国大党在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国大党之间的这种机制化交往在相关国家的总体外交中就更具有战略意义。

第二,交往目的更具有基础性。政党对外交往的对象是人,政党外交的优势在于做人的工作。政府之间的关系受党派主张分歧或者双边关系中的突发事件影响可能会有起伏,有高山有低谷,但政党之间可以建立起长期稳定并且是相互信赖的关系。大国大党机制化交往就是这种长期稳定和相互信赖关系的具体体现。通过大国主流政党之间的机制化的交往,可以在双方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党到议会,从政府到民间的多层次交往格局和全方位人脉关系网络,使双方在政党轮替和政治家新老更替时,不至于因为人事变动而影响国家关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大国大党机制化交往的基础性作用之一就是保证双方友好力量的长期延续,为两国在双边关系遇到障碍时提供政治对话和政策沟通的辅助渠道。

第三,交往内容更具有务实性。大国大党机制化交往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政党交流,它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其一,大国大党之间借助机制化交往平台,开展高层论坛和政治对话,就双边关系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开展工作,努力化解双边关系中的消极因素,促进国家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就一些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如气候变化、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巴以冲突等,深入交流,沟通信息、阐释立场,寻找各方利益汇合点,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为维护地区和国际的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其二,大国大党机制化交往不再局限于常规的参观考察,交流互访,而是着重于高层论坛、政治对话和理论研讨,议题更具有针对性,内容更具有务实性。近年来,中俄、中欧政党分别就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治理、国际金融改革、地区多边合作等问题进行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此外,大国大党机制化交往在双边经济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中也不再局限于发挥“牵线搭桥”的第三方作用,而是作为参与者直接推动合作与交流的深入发展。例如,2009年10月,第二届中俄政党论坛在黑龙江省边境城市绥芬河召开,论坛以“中俄边境地区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前景”为主题,从党际合作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推动中俄地区经济合作问题,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与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关于促进中俄边境地区经济合作的共同措施》备忘录,从政党的层面搭建起推进中俄地区合作与交流的新平台。

第四,交往范围更具有开放性。大国大党之间进行机制化交往,并不是要建立一种封闭式的政党联盟或者政党跨国组织,而是在保持政党之间交往灵活性的同时,建立一种制度化、经常性的交往平台,如高层论坛和对话机制,推动政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向深层次发展。随着政党双方交往的深入,不断有政党提出扩大机制化交往的范围,如日本民主党就曾提出建立中日美政党三方交流机制的建议,欧洲也有政党提出要建立中欧美政党多边交流机制。中欧政党高层对话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与欧洲各主要大国政党进行双边机制化交往的基础上,于2010年建立起的一个由多个国家主要政党和地区性政党共同参与的多边政党高层对话机制。大国大党机制化交往从最初的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发展到与日本国内各主要政党的交流机制,从中俄政党论坛发展到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再到后来的中美政党高层对话、中欧政党高层论坛,方式不断创新,内涵不断深化,充分体现了这种新型党际互动模式的开放性和茁壮的生命力。

四、继续推进大国大党交往机制化建设

对于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和国家总体外交来说,大国大党机制化交往虽然已经初具规模并取得成效,但它仍然需要在对外交往实践中继续探索和完善。首先,要不断创新大国大党机制化交往的形式,深化与传统大国大党交流与合作的内涵。在交往对象上,不仅要进一步强化与各大国执政党的交往机制,而且要有针对性地与各大国内部主要政党建立起各方都能接受的机制化交往,夯实双边关系的基础。在交往方式上,要适应各国政党的多元化交往需求,探索适合双方政党特点的多种形式,除传统的思想交流、参观互访外,重点加强高层论坛、政治对话和建立青年政治家交往机制,进一步突出机制化交往的战略性和基础性。在交往内容上,除了开展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外,要重点发挥大国大党交往机制在维护全球和地区和平稳定中的独特作用。要通过党际交往积极参与到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中去,不断提升政党应对国际事务的能力。要通过中日、中美和中俄政党的机制化交往,积极推动中国周边地区热点问题的和平解决,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其次,要逐步提升与发展中地区大国大党和新兴大国大党的机制化交往水平。与发展中地区大国大党和新兴大国大党的机制化交往对于中国总体外交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属于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国际体系变革和经济全球化的共同历史机遇,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历史任务和全球治理问题的共同挑战,中国与发展中地区大国和新兴大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诉求,在重塑国际秩序、应对诸如气候变化一类的全球性问题上,需要中国与发展中地区大国和新兴大国协调立场,共同制定对策。机制化交往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与这些发展中地区大国大党和新兴大国大党增进互信,凝聚共识。就当前的交往水平而言,中国共产党与发展中地区大国大党和新兴大国大党的机制化交往在形式和内涵上都有待进一步深化。

最后,要积极探索与地区性政党和政党国际联合组织建立双边或多边交流机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治理问题的凸显,地区性政党和政党国际联合组织不断涌现,并且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各类地区性政党和政党国际组织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发表宣言和声明甚至亲自参与重大国际问题的调解等方式,影响着国际意识形态和国际舆论的走向,间接或直接影响着国际政治的发展进程。因此,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建立与地区性政党和政党国际联合组织的机制化交往与建立大国大党交往机制同样重要,通过与各类地区性政党和政党国际联合组织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可以增进更多政党对我党的了解和信任,提升我党的国际影响力。借助与地区性政党和政党国际组织的机制化交往平台,将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塑造“负责任大党”的形象和提升“政党软实力”。

[1]王家瑞.把握规律,开拓进取推动党的对外工作科学发展——纪念党的对外工作90周年[J].求是,2011,(7)

[2]柴尚金.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理论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特点[J].当代世界,2011,(7).

[3]孙炳辉.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从争取国际信任到制度化[J].公共外交季刊,2012,(秋季号).

(责任编辑刘强)

D27

A

1671-0681(2015)04-0056-04

王创峰(1970-),男,汉,河南灵宝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2015-01-22

猜你喜欢

国大党政党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尼赫鲁家族第五代接掌国大党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印度国大党不让拉胡尔选总理
俄罗斯政党的最新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