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历史维度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015-02-12王存福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道路特色

王存福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山东青岛,266071)

论历史维度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王存福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山东青岛,26607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站在社会主义理论创立发展的历史维度,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道路、指导理论、制度设计等问题只是进行了粗线条描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应了理论创新发展的趋势,应当对自己的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设计有充分的自信。站在社会主义实践曲折发展的历史维度,中国共产党人冲破苏联模式束缚,从本国国情出发成功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模式,在实践中取得辉煌成就,彰显了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设计的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一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与时俱进,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目标的时代内涵;二是要牢牢把握生产力主线,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历史维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1](P16)这是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探索后,党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三个自信”从何而来?本文基于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发展和实践曲折发展的历史维度,来论证“三个自信”的渊源。

一、从社会主义理论创立发展的历史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

站在社会主义理论创立发展的历史维度,可以发现: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道路、指导理论、制度设计等问题仅仅是粗线条的描绘,这就为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留下了足够的空间。由此,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应了理论创新发展的趋势,应当对自己的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设计有充分的自信。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因为他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从一个单纯的理想目标变成了一整套符合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不仅为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也用理论武装了大工业无产阶级,使之在政治上不断成熟,成为坚定的社会主义革命力量。但是,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经历社会主义的实践,基于严谨的科学态度,致使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体理论、制度设计等问题仅仅进行了粗线条的描绘。对此,恩格斯明确指出:“我所在的党没有提出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得出的确切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2](P419-420)

关于发展道路问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他们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问题进行过详细论述。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时期及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根据历史经验和客观实际,他们“把暴力革命视为无产阶级革命唯一正确和可能的道路。随着他们对现实事变发展和对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研究的深入,不断完善自己关于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理论,在坚持暴力革命是大多数国家革命的杠杆的观点的同时,认为在某些国家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和平发展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辩证规律。”[3](P9)这说明:基于把社会主义从科学变成实践的考虑,马克思和恩格斯侧重论述的是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而对于革命成功后的建设道路,则缺乏明确的论述。这就说明:革命成功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确立自己的发展道路,并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借鉴,只能从实践出发进行探索。

关于理论指导问题。从一般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科学工作者世界观,是全人类精神文明的伟大成果,是工人阶级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4](P1)。所以,现实社会主义国家自然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其科学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述也非常多,但其理论带有一定的时代烙印和局限性也是不争的事实。正因如此,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的诸多具体结论,并不能成为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指导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只有他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才是具有一般意义的行动指南。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政治立场都是宏观的理论,不可能成为指导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微观理论,对此,恩格斯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5](P742-743)。这就说明:建设社会主义需要的具体理论,不能完全照抄照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结论,只能从本国实践出发进行理论创新。

关于制度设计问题。尽管没有经历社会主义的实践,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设计,也进行过粗线条的理论描绘。最有代表性的是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本著作的最后部分所做的论述:“无产阶级革命,矛盾的解决:无产阶级将取得公共权力,并且利用这个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通过这个行动,无产阶级使生产资料摆脱了它们迄今具有的资本属性,使它们的社会性有充分的自由得以实现。从此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社会生产就成为可能的了。”[6](P759-760)后来,人们可能据此推演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几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等。且不论这些后来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建立的制度是不是马克思的本意,就是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制度设计的前提来看,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可能建立并实施这样的制度。因为建立这些制度,是有前提条件的,比如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国家和阶级的消亡等。从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来看,大都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建立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照抄照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制度设计,而是“应该根据当今世界的新事实和新过程,运用唯物史观的分析框架,从马克思提供的至今具有认识价值的深刻思想出发作进一步的研究,对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别是制度设计和制度变迁之间的互动做出实证分析”[7](P6)。也就是说,现实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坚强有效的制度外壳来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和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但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空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制度设计,必须适应时代特征和实践需要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

二、从社会主义实践曲折发展的历史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

站在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发展的历史维度,可以发现: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探索、理论创新、制度设计走过了一条曲折发展之路。基于打破国内社会主义建设困境的考虑,中国共产党人大胆冲破旧模式的束缚,实现了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创新发展,并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彰显了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设计的自信。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当时的俄国只是一个落后的、小生产占优势的农业国家,在这样条件的国家如何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为了应对国内外敌人的严重挑战,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在经济上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尽管对赢得内战、巩固苏维埃政权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使国内经济状况日益恶化,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国内的这种严峻形势,迫使布尔什维克党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适合了苏俄的国情,在实践中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应当说,新经济政策的确立过程就是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道路探索、理论创新和制度设计的过程。如果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能沿着这种模式走下去,社会主义建设将会取得更大成就。但历史并不能假设,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却是走上了另外一条实践道路。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国民经济在几年时间内得以基本恢复。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之后,斯大林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组织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925年的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心是实施重工业建设,把重工业建设放在首位。1927年的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集体化方针,实施集体农庄制度。至此,新经济政策被全面否定,代之以一个在政治上高度集权、经济上高度国有化为特征的苏联模式,并几乎把它推广到了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客观来看,苏联模式适应了当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趋势,发挥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大大缩短了工业化的过程。当时的苏联仅仅用了两个五年计划,就从原来的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化强国,这对于捍卫社会主义政权、更好地与资本主义阵营展开对抗奠定了基础。但从现实来看,“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修正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这些修正,有的是向实际的靠近,但也包含着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深刻思想的偏离。”[7](P204)苏联模式过分强调制度建设,强调国家和集体利益,必然就会忽视人民的利益需求,尤其是当工业化基本完成之后,苏联还无视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难以较快提高的事实,没有对这一模式进行主动性的变革与调整,而且对尝试改革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间接或直接干预,最终导致这一模式的僵化。僵化的苏联模式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冲击之下步履维艰,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苏东国家发生剧变的根本原因。对此,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9](P324)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尽快实现新中国的独立、维护独立后的国家主权不受侵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提出了“一边倒”的战略,即倒向了苏联。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40年经验和共产党的28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的一方面,真正的友谊和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的战线一方面去找。”[8](P1473、1475)一边倒向苏联,一方面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但另一方面必然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在建国之前和建国之初这一段时间,毛泽东设想“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这一经济制度将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但“这一(新民主主义)制度设计在实行了一个短暂的时期后,很快就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以高度国有化为特征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人们熟知的苏联模式。”[8](P228、227)尽管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某些方面超越了苏联模式,尽管这一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最终结果是不乐观的。截止1978年,在我国9.6亿人口中,有2.5亿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工人的平均工资每月只有40-50元,农民的平均消费水平每年只有132元。这就意味着我们面临着一个往何处去的艰难选择。正是从这个时候起,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反思,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9](P137)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提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认识和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开始对社会主义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探索,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9](P3)。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我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建立了根本政治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模式。

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十多年的建设历程,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1](P6-7)英国广播公司网站刊文说:“中国过去30年来的经济腾飞,是自英国工业革命在18世纪末开始后,世界见证过的最令人惊奇的经济变革,世界正越来越多地被中国改变。”[10](P9-10)尽管我们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但三十年多来世界第一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与提高,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足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合了中国的国情,是我们应当毫不动摇坚持的正确道路。

三、站在历史的维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

站在历史的维度,我们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粗线条的描绘中论证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三个自信”,我们从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过程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但是,“三个自信”给我们的不仅是辉煌的历史成就,更重要是发展的信心和方向。在坚定“三个自信”的基础上,把握好正确的方向,解决好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把自信转化为发展的更大成果,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好又快发展。

(一)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与时俱进,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目标的时代内涵

自信源于现实的成就,也只能依靠现实的成就才能获得支撑。从社会主义目标的发展演变来看,它经历了一个从理论描绘到实践探索的过程。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其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存在着各种丑恶现象的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一个公平、平等、美好的社会。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圣西门的“实业主义”、傅立叶的“和谐主义”、欧文的“理性社会”,概莫如此。马克思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在《共产党宣言》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目标:“代替着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1](P294)。马克思给我们描绘的这个“自由人联合体”的美好目标,的确反映了人们实现个性解放、达到高度自由的一种美好追求。但是,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从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生产力并不发达。所以,尽管这个目标很美好,但它只能是一个理想。理想可以成为人们的向往与追求,但不能成为人们为之奋斗的现实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我们描绘的发展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报告给我们指明了两个百年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P12、6)。这些目标应当说也都属于理想目标的范畴,尽管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算是一个中短期的目标,但党的十八大报告对这一目标的描述也是宏观的,并没有具体的指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想获得人民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就一定要实现理想目标与现实目标的有效统一,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和人民的最新诉求,实现理想目标的与时俱进。苏联东欧国家正是因为忽视了这些现实需求,空谈社会主义,空谈理想,最终失去了民心。我国在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也曾经把共产主义作为一个可以跑步实现的短期目标,导致了超阶段冒进的悲剧。可见,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只有不断满足人民的现实需求,比如逐步解决好养老、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腐败、收入差距、环境保护等问题,中国社会主义“三个自信”才会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支持。中国人民大学的陈先奎教授曾撰文指出:住房问题决定人心向背和天下兴亡。“只有真正解决住房问题,无房青年才可能在城市安身立命、安居乐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在中国青年一代中站住脚,青年一代才可能真正在内心深处做到既爱国又爱党爱社会主义”[12]。这正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目标变成现实目标的真实写照。只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目标融入到社会主义实践当中去,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才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生命力。

(二)牢牢把握生产力主线,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不管是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还是现实目标,都需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前提条件。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功实践,正是因为通过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理论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党首先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更加强调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说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十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我们党终始牢牢把握住了生产力这条主线。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空间,就必须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靠得是改革开放。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愿意改、容易改的领域基本改完,而剩下的毫无疑问就是人们不愿意改、不太容易改的领域,改革本身就是利益关系的再调整,如果没有冲破利益固化藩篱的勇气和措施,改革就不能深化,问题就得不到解决,社会主义的现实目标就实现不了,“三个自信”就没有了动力之源。可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生产力,推动实践和理论取得新成果,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这样就能使人民群众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并进而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新成就。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面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人民出版社,1975.

[3]吴少荣.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思想[J].华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1).

[4]魏恩政、丁法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

[7]制度设计与变迁——从马克思到中国的市场取向改革[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8]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10]杨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J].红旗文稿,2012,(23).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12]陈先奎.住房问题决定人心向背和天下兴亡[EB/OL].环球网.http://opinion.huanqiu.com/opinion_china/2013-11/ 4528285.html,2013-11-04.

(责任编辑马光选)

D621

A

1671-0681(2015)04-0046-05

王存福(1972-),男,汉族,山东胶南人,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4-10-16

2014年山东省党校系统科研项目:《历史维度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马克思道路特色
马克思像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特色种植促增收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