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2015-02-12刘文静
刘 文 静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工作方向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界在对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分析时,往往从三个层面着手,即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样的分析看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性和结构性,在理论分析中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在实践活动中,国家、社会、个人并不是毫无关系的对立性存在,国家是阶级矛盾调和的产物,社会并不是一个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实体,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将人与社会、国家简单抽象对立对于在实践中真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科学,因为个人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具有自主性、类本性和社会性,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矛盾,但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对立,人的本质属性即社会性,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就必然会对人类生活的共同普遍性和本质性产生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将个人与社会统一的科学体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人的本质的把握
人具有类本性,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进行分析中阐述了劳动异化引起的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法兰克福学派又提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思想、科技等领域也存在异化现象,在我国当前社会中,人们也会感受到信仰缺失、道德冷漠等负面现象,这是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仍未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现实中的人仍然是马克思所说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但与资本主义不同的是,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人的自觉活动基础上的,要克服市场经济交往形式的弊端,就必须实现人的自觉的活动,“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只有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作为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特殊的价值观,它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是中华民族这个特殊的人群共同体的个性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是在于它科学地把握了中华民族类本性,这种类本性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本质特征,是将具有个性的个体自我包括在内的,能促进个性充分发展的人群共同体的本性。因此,我们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能忽略社会成员作为个体的个性,不能否定他们所具有的自觉意识和特殊的社会关系,而是要让他们真正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人们自身的全面发展需要出发制定的最符合人的本质的追求的抽象的科学的凝练,并不单单是从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前途稳定角度出发,而是对于处于社会关系中现实的人的自主性和超越性的把握。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在理论上解释,更要在实践中实现人性的复归。
人具有追求更高的目标和不满足于现实的本性,人的价值是人的主动追求,是人的个性解放和发展的体现,是对人的本质的把握,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些都决定了人会有对超越性的价值观的需要。同时,人作为社会性的存在,要实现自我的发展,就自然而然地对整个社会的规范、文化等产生需求,这是自我发展实现的必要条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类本性的体现,作为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价值体系凝练,体现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调节了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个人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统一提出的科学的追求,是以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以人为本的科学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让社会成员能够认同并将之内化转化成日常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仅仅是一个从社会角度出发大肆宣传便能够成功的过程,而是要让其成为作为个体存在的社会成员的自觉的价值追求,成为自我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
二、从人的需要出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要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不能忽视物质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思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也是对人的物质追求的肯定,应当尊重人的这种需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依赖于个人的努力,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就必须拥有引导人们用正确的方式去获得物质财富的能力,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同时也为个人的努力提供机会和保障。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为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提供力量,但又不仅止步于此,而是要引导人们树立更高的精神追求。
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并不仅仅是娱乐休闲活动如看电影、购物等就能完成的,不简单是感官和娱乐的满足,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对自我本质的占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价值导向上引领人们去发挥主体性,去实现对彼岸世界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人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统一出发的,而另外一部分也不能被忽视。
人是情感性的动物,人生活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处在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不可能是毫无情感、欲望的抽象存在,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能忽视人的这一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的“和谐”“友善”“诚信”等,反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都是人的情感性的体现,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人具有爱和归属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相关的内涵,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一点。这里所说的爱,并不是费尔巴哈所说的抽象的爱,而是实践主题所具有的感性部分,人是理性的,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性、欲望和情感的,也并不是所有的感性活动都是错误的要抛弃的,待人友善、乐于奉献,也是人的情感性需要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人的感性的情感需求的超越,但是在人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情感是不可缺少的必经之路,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要在情感上让人先接受,符合人的接受能力,在感性活动、人的思想发展规律基础上进行。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思想道德建设领域中重要部分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其本质即为“调节个人与社会的思想政治关系、促进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意识形态同质发展、以实现个人与社会良性互动的价值引导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功能和目标,也在于使受教育者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将其归结为“一对多”群体性的工作,就容易产生两种倾向:一是不见现实的个人,仅仅从社会需要出发,将上层所要求的目标机械化的传达布置下去,不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和所处关系出发;二是将教育对象归结为抽象的类本性,将对象标签化、类型化,而没有将其视为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人。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避免这两种倾向,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随着中央的倡导,全国各地都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但是却产生了这样一个结果,有许多人参加了各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但到最后连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都一无所知,为了活动而开展活动,这种流于形式的工作带来的只能是人们的反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精神完全背道而驰。归根结底是由于思想政治工作者自己都并未将价值观内涵真正内化,更没有从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角度出发、将受教育者看作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
在思想政治领域仍存在着对主客体、价值问题的争论与探究,但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主体性,教育者要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主体性的发挥在培育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发扬,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中,人的主体性体现得并不明显,尤其是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解决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其终点范畴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社会并不是对立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还要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党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突出社会目标、强调社会本位,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忽略了人的个体目标和个体性要求,很难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当今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尤其是互联网等自媒体的发展,使每个人都拥有发言权,个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最好体现。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既定目标,但并不意味着除了这一个目标之外就没有其他的目标,人们所建立的遥远的梦想世界是否正确,如何才能到达彼岸世界,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
首先,个体目标的实现是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目标是针对受教育者个体制定的,是社会目标的具体化,只有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个体目标的制定,不能是毫无根据的,需要教育者将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进行准确把握,在现阶段来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四有新人是每个个体都要为之奋斗的目标。其次,个体目标也并非只有一个,可以根据目标的实现难易程度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等。而目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所处阶段制定出适合个体发展的目标,如对于中学生来说,近期目标可能是要树立面对成绩退步等困难的信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具有层次性,而帮助受教育者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目标及找寻实现道路是教育者应当做的工作。
方法是在固定目标下如何发挥引导作用的很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传递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它是对于实践活动的总结,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目标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实践中对不同方法的灵活选择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思想。
首先,对于教育者来说,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制定体现了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要求的统一,而教育方法的选择,除了考虑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等因素外,也要体现教育者的个体特色。相同教育目标的达成,如面对同样的学生讲述同一节课时,不同的老师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在教育目标达成的相同条件下,不同的方法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并没有优劣之分,但是对于教育者自身可能有不一样的意义。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导力量,他们主体性的发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至关重要。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正确教育方法的选择也许提升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其次,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教育方法要更能体现其个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有针对性,要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进行选择。在对个体进行价值观教育时,首先要对其现有的客观条件进行把握,如要考虑其家庭环境、已有的思想道德标准和思想水平、性格特点等等,其次要考虑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如有的受教育者可能长期接受某种单一的教育方法,对其他方法会产生排斥或者极度渴望的心理,这些都是教育者在选择教育方法时要考虑到的问题,最后要综合所有条件,针对其个体特征进行适宜的方法选择,如激励和灌输要运用在不同的条件下,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对于不同个体、不同教育目标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因此,无论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身还是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教育方法的选择都体现其个性和自主性。个体的思想和接受都具有特殊性,教育方法的选择不能大而化之和任意为之,而是要掌握和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做到因人而宜。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思想不仅仅体现在教育问题的把握、方法和目标的选择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内容和过程之中,都蕴含着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思想,这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实践活动,要从现实的人、具体的人的实际出发,其效果也要通过人的发展来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体化思想,并不是要将个体与社会割裂,而是要纠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人过于群体化而忽略受教育者的个体特征的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不仅仅是一个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的过程,在已经确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符合人的主体性、超越性、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前提下提出的之后,要尊重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人在从事实践活动中,必须要有正确思想的引导,会产生对价值观的需求,这种需求的选择是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起到价值引导的作用,引导人们自主地建构自己的价值活动,在符合自己需要的前提下主动地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出发提出的,是对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个人与社会并非是孤立对立的存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正是这二者有机结合的体现。人具有价值追求、具有对人的本质、人的超越性的追求,因此会主动要求树立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价值观。而这种科学的价值观的产生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对人类生活的共同普遍性和本质性产生诉求,对集体这一特殊的人的共同体的把握。同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并不仅是个理论课题,更是在实践中的体现,人的价值观转化为行为,也需要相应的评价机制。要在实际工作中扎实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从作为个体存在的社会成员的需要出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把握人的现实的特性,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本质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