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新模式探讨

2015-02-12李春媛

天津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期刊数据库

李春媛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天津300384)

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新模式探讨

李春媛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天津300384)

介绍了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全媒体时代传统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探讨了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创新发展模式,列举了传统纸质期刊利用互联网、各种移动终端等媒体资源和平台拓展新的合作领域的途径,为传统科技期刊在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科技期刊 数字出版 新媒体 运营 模式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互联网的规模日益扩大,网络环境不断优化,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众多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读者的消费方式和阅读习惯逐渐发生着转变。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新型出版方式,深度融合了知识、文化与信息技术,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数字化阅读的普及和阅读终端市场的繁荣发展,使数字出版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也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传统科技期刊现有的出版和运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外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发展需要。

传统科技期刊拥有优秀的编辑人才队伍和作者资源,执行严格的稿件编审制度,积累了海量优质的内容资源,培养了忠实的读者群,具有比较鲜明的品牌特色和市场知名度以及较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这为其发展数字出版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何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改造传统出版形态,积极发展数字出版业务,在刊物制作、文章编辑、信息传播、广告营销和客户服务等方面形成新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格局,在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平台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成为传统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的重要课题。[1]

1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85.8%。我国4G商用进程全面启动,4G用户总数达9728.4万户。[2]随着网络覆盖更加全面、高效,网民规模不断增加,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和移动终端阅读等数字阅读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3]2014年,我国数字化阅读率达到了58.1%,首次超过传统介质书报刊阅读,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达到3168.4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24.7%,已经成为中国新闻出版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4]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已初具规模并逐渐步入良性发展阶段。新媒体的运用和多屏时代的阅读时尚开拓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巨大市场。电商、技术商、运营商等已经逐渐进入到数字内容生产领域,而传统出版单位也在技术应用和研发领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内容资源的积累是发展数字出版业务的基础和立足之本。未来以传统出版单位即内容出版商主导产业链发展模式是数字出版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

2 数字化是科技期刊发展的趋势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工作正式提上社会经济发展日程,积极推动互联网成为新型主流媒体、打造现代传播体系。与传统出版业相比,数字出版拥有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版面容量自由、即时互动、在线检索、关联阅读、成本低廉、个性化定制服务等优势。数字出版代表着新闻出版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我国新闻出版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3 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新模式

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对高品质的内容进行编辑加工整理,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以满足读者的阅读和个性化需求,便于读者及用户获取和使用。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5]根据出版介质划分,数字出版可分为网络出版、数据库出版、移动互联网出版、数字图书馆出版等不同的产业形态。

3.1 网站出版

科技期刊应建立独立的网站,通过网上采编平台的建设,实现科技期刊由“纸质提交-邮寄评审-定期出版-集中发行”的传统业务模式向“在线提交-网上评审-按篇出版-网络发行”的现代数字出版模式的转变。科技期刊建立网站具有如下优势:①通过网站实现纸质期刊内容的同步更新或优先发表,免费为读者提供现刊或过刊的在线阅读和下载,真正实现期刊开放存取(OA)的出版模式。期刊编辑应对上传的文章按题目、作者、关键词、出版卷期等内容资源进行深度标引,方便读者通过检索功能查找、阅读和下载。②通过采编平台后台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帮助期刊编辑有效收集和管理作者、审稿专家及读者的基本信息,实时更新稿件状态,提高工作效率。③通过网站的相关栏目实现行业新闻及信息的发布、搜索和其他增值服务,使其成为集专栏出版、文献、图片、音频、视频、论坛和授课等多媒体功能为一身的技术先进、传输快捷的专业化数字内容传播平台。促进作者、专家、读者和编辑的在线交流与互动,获得较髙的关注度和点击率,进而扩大网站的影响。④建立更多链接,与主要的搜索引擎及行业内相关门户网站建立技术合作关系,通过搜索引擎使终端读者链接到期刊网站。[6]

3.2 数据库出版

近年来,以清华同方、万方数据、维普资讯、龙源期刊网等为代表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商通过与科技期刊的广泛合作,将传统的纸质期刊进行数字化加工后,将数字资源集中储存,形成具有海量内容的资源数据库,实现了知识之间的有效关联,并建立了方便读者查询的目录和导航系统,以B2B或B2C的电子商务方式向用户提供文献在线检索、查询、阅读和下载等信息服务。与传统期刊网站相比,数据库的优势在于产品的销售和推广。数据库在内容加工、平台建设、网络发行、市场推广、用户服务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随着数字阅读的普及,专业数据库已经成为人们查询和获取学术资料的首选途径。通过数据库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是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科技期刊可通过与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签订“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合作协议”,将已决定录用稿件的内容先于印刷版期刊出版日期出版。可有效缩短文章的出版周期,实现期刊论文按篇即时在线出版,解决学术论文发表时滞过长的问题,提高学术期刊出版的时效性和影响力,争取科研成果的首发权,为科研人员获取第一手文献资料和科研成果创造条件。

为扩大期刊的知名度,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科技期刊应积极申请加入国际权威检索系统,如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美国《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EI)、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CA)等,可显著提高论文的下载量和被引频次。

3.3 移动互联网出版

移动互联网的高效全面覆盖和阅读终端市场的繁荣发展为数字出版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实现产品多形态传播和价值最大化,科技期刊应不断努力创新内容产品,由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等平台负责将数字期刊内容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或手持阅读器等终端数字设备进行同步出版,并提供技术支撑,进行营销推广和用户发展。帮助科技期刊在保证传统互联网出版的前提下,实现全新的在线移动出版。让用户享受更舒适、更丰富的阅读体验,进而扩大读者数量。

科技期刊的移动互联网出版模式应通过内容建设和深度个性化服务,满足用户多元和差异化需求。如设计精良版式,仿真翻页功能,给读者类纸化阅读体验;加载音视频、图片等富媒体内容;对长篇文章进行核心观点提炼或精编裁剪,适应用户碎片时间浅阅读需求;同步提供纸质期刊购买入口,满足高端用户需求;链接和建立专业数据库,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3.4 数字图书馆出版

科技期刊可以与方正、超星等电子图书期刊出版企业签约内容版权,通过数字图书馆及移动图书馆的开放平台向读者提供电子期刊数据的检索、下载等服务。依托数字图书馆集成的海量信息资源和云服务共享体系,为网络和移动终端用户提供资源搜索与获取、自助借阅管理和信息服务定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随着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数字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发展,数字图书馆及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3.5 专业领域信息服务和数据库的建立

科技期刊可通过分析数字出版市场、渠道和用户行为及阅读习惯,深度挖掘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依托自身专业领域的特色优质内容资源,为用户提供专业知识学习产品和有价值的在线内容或个性化的信息及定制服务。还可将专业内容的知识进行关联和数字化加工,建成专业领域内容资源信息数据库,并将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和标引,按照知识体系及其内在联系,将各种内容资源汇入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平台向用户提供在线信息和知识检索、查询服务等,实现与传统出版模式的互补、互动。

3.6 微信、微博营销

随着网络营销的不断成熟,微博和微信以运营成本低、受众范围广、信息及时传送以及互动性强等优势成为出版行业重要的营销工具。科技期刊可通过微博和微信发布杂志最新预告,定期推荐优秀文章或专题栏目,适当插入软文广告;在微信中增加互动环节,用户可通过回复数字或输入文字内容获取更多服务和信息;通过微博和微信策划各种线上线下活动,增加客户活跃度;利用微博和微信的多态互动,对高质量信息进行碎片化的实时推送,提高用户关注度和满意度。

4 结 语

随着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与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2014年,我国数字化阅读率已经超过了传统的纸质化阅读,面对应用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媒体所带来的竞争和挑战,传统科技期刊应进一步加强内容资源的规模化建设,保持拥有高品质内容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加快出版资源的聚合与投送平台建设步伐,完成出版流程的数字化改造,加大与技术开发商、渠道运营商等的合作力度,共同开展数字出版业务,高效整合资源,构建领先的开放式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实现出版产品服务、出版模式创新。

[1] 陈唯真.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科技期刊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3):561-563.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Z]. CNNIC,2015.

[3] 柳斌杰. 深入合作共谋数字出版产业发展[N].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04-20(3).

[4] 新华网. 数字化阅读首超传统阅读 我国数字出版将向全IP领域开发新业态[EB/OL]. (2015-05-15) [2015-05-31]. 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5/15/c_ 1115300065. htm.

[5] 朱音. 试论数字出版向传统版权制度提出的新课题[J]. 中国版权,2012(3):41-43.

[6] 李春媛,王莉. 扩大科技期刊影响力的几种方法和途径[J]. 天津科技,2013(6):92-93.

New Digital Publishing Mod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s

LI Chunyuan
(Nation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Preserv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Tianjin),Tianjin 300384,China)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in China was reviewed and the transformation necessity of tradi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iodicals in the context of a full digital media era was analyzed.Besides,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model of digital publishing for journal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s discussed.Through listing the methods of expanding cooperation areas by way of internet,mobile terminals and other media resources and platforms by traditional printed journals,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tradi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s were provid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digital publishing;new media;operation;model

Z62

:A

:1006-8945(2015)08-0086-03

2015-07-03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期刊数据库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