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印版《新中华报》的抗日宣传及其历史贡献

2015-02-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油印抗日抗战

谢 婧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油印版《新中华报》的抗日宣传及其历史贡献

谢 婧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作为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机关报,油印版《新中华报》诞生在西安事变发生不久之后,正逢中日民族矛盾愈演愈烈,因此其抗日宣传内容颇为丰富,主要有日本国内形势和其对华政策,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国内战争形势和群众抗日斗争。报道的特点在于注重时效性、注意与宣传对象交流、突出政策宣传,因此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提升民众的抗日意识和热情,同时,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威望。

油印版《新中华报》;抗日宣传;历史贡献

《新中华报》自创刊之日,由于经费的限制,使用的是油印版,即报纸由人工抄写,再用油墨印刷。直到1937年9月9日,国共合作成功后,得到了国民政府的资助,才改为铅印版。

油印版《新中华报》从1937年1月29日至1937年8月29日,共出刊64期。在此期间,中日民族矛盾愈演愈烈,全国抗战形势也随之高涨,《新中华报》作为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机关报,代表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观点;同时,《新中华报》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报纸之一,也推动着全国抗战形势向前发展。因此,研究油印版《新中华报》的抗日宣传内容,更能再现当时的历史景象,加深对中国共产党抗日活动的理解与感知。

一、油印版《新中华报》的发刊背景

油印版《新中华报》是由创刊于1931年的《红色中华》演变而来。《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1931年12月11日在瑞金中央苏区创刊,是中国共产党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个中央级机关报。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后,《红色中华》曾一度停刊,当红军到达陕北保安后又继续出刊。《红色中华》于1935年11月25日复刊,继续瑞金版的期号,从241期出至324期。“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7年中共中央机关由保安迁到延安。中共中央为团结抗日计,决定将《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刊号续前,为第325期”[1],成为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

油印版《新中华报》秉承《红色中华》报的办报特点,重视报道国际国内新闻。“旧版《新中华报》(指油印版《新中华报》)基本上是沿着《红色中华》的脉络发展的,不但沿用原《红色中华》的期号,而且最初的主要内容和版面安排也与之保持了连续性,只是为了国共合作的需要而更改了名称而已。”[2]由此,油印版《新中华报》成为抗日战争前期重要的舆论号角之一。

二、油印版《新中华报》抗日宣传的主要内容

1937年初,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得到蒋介石政府的暂时承认,《红色中华》改名《新中华报》后也得以再次出版,因此报道的核心内容是围绕抗日宣传而作,增强民众的抗日信心。

(一)日本的国内形势和对华政策

1937年2月3日(327期)刊的社论《林内阁与西北问题》,文章分析了受到日本军部支持的林铣十郎内阁组阁后,日本加紧法西斯侵略。“身为国民党中央之蒋介石氏宜从大局着想,对西安之合理要求迅速予以采纳,……万不可以兵力相强迫,否则人心不服,军心亦不服”。阐述日本政局的变动,落脚点在于提醒蒋介石政府不可对日妥协,不可对内剿共。

延安党中央时刻注视日本国内各党派与政府的纷争。一篇文章报道“一般预料,倘政党仍然继续反对政府方针,与林(指林铣十郎内阁)拒绝政党人员入阁二事未观测,则今后议会解散的前途,实难以乐观,解散的声浪实甚嚣尘上,而政府方面为朗清政局,及实行缓和之改革起见,或将解散议会亦未可定。”[3]通过观察日本国内的政局,了解日本对华政策和预测日本军方的动态,是《新中华报》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于日本对华政策的直接报道也很多。林铣十郎在对华外交问题上,露骨地说“中国抗日运动实为中日亲善的障碍,中国政府必须肃清此种运动,根绝抗日力量,以谋改善两国间的友谊关系”,接着以一种恐吓的口吻说道,“日本将用最大的力量与一切手段防止国民政府内抗日势力的占优势并且将以断然决心来排除此种实力。”[4]报道旨在警醒国民党内部顽固势力不要倒向日本,同时,希望人们能够清楚地认识日本的真面目。在3月9日的报道中更能看出中国共产党为克服妥协退让情绪的良苦用心。日本外相佐藤发表演说,称将要废止对华领事裁判权、文化经济提携等。为此,社论评价“这是日本外交的新的阴谋诡计,在日本的积极侵略之下,全中华民族深刻明白非抗战不足以图存,非国内和平不足以言全国性之抗战”,文章最后呼吁“全中华民族必须以日本挑拨内战阴谋的努力,来同样地坚决地打破日本强盗的这种新的阴谋诡计,以巩固国内和平实现对日抗战。”[5]社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对于日本谎言的识破,另一方面,就是“敲打”国内抗日不力的妥协派,尽力把这些人“拽住”,不让他们滑向投降的深渊。

(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

报道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着眼点在于分析国内的时局动态,以期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是最坚决彻底地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的政党。

关于中日关系,新华社记者报道了苏维埃政府发言人的回答。“现在国内和平已开始实现,而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准备对日抗战之非常时期于兹开始。在此非常时期中,全国人士应深刻明白自己救亡责任之重要”,“不应为敌人甜言蜜语所惑,应该实了解敌人之每一步进攻步骤而努力,于切实实现人民之民主权利,以充实国力也。”[6]

西安事变后,要求停止内战的呼声此起彼伏,中国共产党也是响应人民的呼声,说明自己的诚心实意。“中国今日的革命不是西班牙式的革命,而是对外的民族革命或国民革命。共产党为什么放弃反蒋与推翻国民党的口号,就是为了这个原故(指只有实行和平统一御侮救亡才是出路)。”[7]中国共产党不但倡导抗日战争的方针,而且表率示范。

4月6日发表社论,称“彻底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民家生活的改善,这是我们在这非常时期中的中心任务,也唯有完全的完成这中心任务,我们才能巩固对日抗战的保障和武器:民族统一战线。”由民族矛盾引向国内阶级矛盾,由此及彼,表明共产党要求政治自由的立场,凸显共产党的抗战方针。

(三)国内战争形势和群众抗日斗争

战火越烧越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虽然蒋介石政府中的亲日派消极抗日,但是民众的抗日爱国情绪被激发起来了。

《察热义勇军大活跃,吓得伪匪手忙脚乱》报道称:“察北各地连日出现很多武装人民活动,伪匪军多被激战。”[8]同时,华北时局渐趋紧张,“华北日本驻屯军定下月五日起在北平天津通州等地方又举行大规模的演习,……天津日军二十日举行预备演习,日寇对华北准备以武力直接占领。”[9]在这样的紧迫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解决群众的切身问题,党员同志耐心地做群众工作,使得群众积极踊跃地参加抗日救国会。“当我们提出了建立自下而上抗日救国会的组织时,群众纷纷拥护,在半月内从村到区的救国会均建立起来了”。[10]

日军的行动毫无收敛之意,“日本政府决定增调八个师团来中国,驻东京的近卫师团亦已奉命出动,正分途向天津集中。又日本军用飞机三百架,防毒面具八十余万付,机器脚踏车二百余辆,现正由日本向天津运送中。”[11]《新中华报》发表社论“我们的出路唯有抗战”,谴责冀察当局在芦沟桥事件之后,立场不坚定,态度始终消极,宋哲元(时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河北省政府主席)不但不主持抗战大计,反而跑到天津与日寇进行什么“和平谈判”。[12]

尤其是1937年8月以后,频繁报道前线战事,如:南京前线我军乘胜反攻,上海我军各路进行反攻,我军各路进展甚速,浦东之敌已完全肃清等等,基本上每天都有前方战况报道。

后方的工人群众,“各工厂的男女工人群众,听得红军抗战准备已经完毕,即日出发抗日前线抗敌,欢乐莫名,在全总西北执行局的发动下都踊跃的参加了募捐运动。”[13]募捐的工厂有印刷厂、被服厂、石油厂、兵工厂、鞋袜厂、煤油厂等,物品包括现金、鞋、袜、牙粉、肥皂等。由此可见,民众的抗日热情甚是高涨。

三、油印版《新中华报》抗日宣传的特点

油印版《新中华报》的抗日宣传内容突出了抗战的形势,注意与动员对象直接交流以及注重政策性宣传。

(一)注重宣传的时效性

油印版《新中华报》因为陕北苏区设备简陋,经费和撰刊人员紧张,因而,整体的排版较为零乱,字迹粗糙,但是刊载的内容很详实,与抗日战争形势紧密相联,注重宣传的时效性。

油印版《新中华报》根据形势的变化会有加刊、特刊。如在1937年5月2日和3日,连续两期都是特刊,主题分别是“纪念五一,巩固国内和平,准备对日抗战”和“苏区党代表会议的开幕”。随着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日本国内朝野更迭起伏。1937年6月,“林铣十郎内阁坍台了,代之而起的是带着更浓厚的法西斯近卫文磨内阁。”“近卫内阁的登台,使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动将更加厉害,对中国的政策将更加积极化、强化。”[14]全国抗战形势一触即发,报道紧随其后。

又如,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新中华报》于13日还原了卢沟桥事件的整个过程,称“日寇向我挑战的行动,芦沟桥事件的爆发绝对是日寇有计划的行动”,“我们显然可以看出其作用是在压迫二十九军退出华北,以造成华北清一色的汉奸政权,把华北的咽喉—平津—完全控制在日寇的手里”。[15]这样的分析鞭辟入里,深刻暴露日本吞并华北,进而侵占全中国的野心。紧追时局动态,注重宣传的时效性。

(二)注意与宣传对象直接交流

油印版《新中华报》注意与宣传对象的直接交流,就是让宣传对象成为报道的主体。《一个士兵的谈话》讲述了一位曾经在国民革命军中效力的士兵来到苏区之后的感受。他说:“我初在国民革命军中当兵,只听得有些人说共产党杀人放火无所不为,共产党抗日是假的,但是大多数的官兵均不相信”,后来他来到了苏区,“许多群众都来欢迎我,甚至连五六岁小孩也说‘欢迎新同志参加抗日工作’,我今年已四十多岁了,走了的地方实在不少,可是除了苏区之外,我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事。”[16]边区政府的民主政治建设,感染了来到边区的民主党派人士、国民党战俘、知识分子,而他们又通过《新中华报》向外界宣传边区的民主氛围。

油印版《新中华报》载有“青年呼声”和“教育”*“青年呼声”和“教育”是《新中华报》的两个特色栏目。虽然不是每期都出现,但经常出现。前者主要报道的是陕甘宁边区青年参加抗日救国的活动,于1937年2月19日第331期创办;后者主要刊登边区教育建设和文艺工作的内容,1937年3月19日第339期创办该栏目。两个栏目,以“青年呼声”为例,经常报道:青年英雄的故事,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创作抗日歌曲,歌词简单易学;响应群众的号召,保证大家的健康,开展卫生运动,用漫画描绘卫生运动的过程等。这些报道内容与宣传对象的生活息息相关,群众对报纸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也就成为必然。

(三)突出政策宣传

如《关于党中央给国民党三中全会电问题的解答》,是以新闻报道的形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告知社会。“党中央二月十日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的电报中,要求国民党实行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国策。假使国民党能这样实行的话,我们给他们以四项保证”[17],内容包括改苏区政府和红军,停止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一方面,新闻报纸的受众面更为广泛;另一方面,新闻报道使得政策宣传较之党内文件的传达更容易。

毛泽东与史沫特莱的谈话,连续六期在《新中华报》刊载。*详见《新中华报》第338期至343期的版面内容。主要问题涉及: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阵线之主要政纲,对日和平谈判的条件,中国是否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支持抗战,共产党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态度等。毛泽东对上述问题分别做了详细的回答。如抗日民族阵线的主要政纲,毛泽东列出八点:“(1)国内的和平统一;(2)对日抗战;(3)人民的民主自由;(4)南京政府转变为真正的国防政府,容纳各党各派罢免亲日派;(5)国家制度改变为基于竞选国会制的民主共和国;(6)改善人民生活;(7)发展工商业;(8)联合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

再如,回答“对日和谈的条件”时,毛泽东列出了“取消其所谓大陆政策与广田三原则,尊重中国的独立,将两国放在完全平等地位;撤退华北驻屯军;停止日本飞机在中国境内自由飞航”等七项内容。史沫特莱作为一名美国记者,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与其谈话,是希望借此能够向世界其他国家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得到更多反法西斯国家的人民和爱好和平的民主人士的支持,可谓高瞻远瞩。

四、油印版《新中华报》的历史贡献

思想、观念往往能够成为传播意识形态的先兆,而传媒手段则是传播思想、观念的推手。报纸是战争年代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

毛泽东曾经说过:“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18]所以,作为党报历史上一份有重要影响的报纸,油印版《新中华报》诞生在特殊的岁月里,它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更重,贡献更为特殊。

(一)有利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油印版《新中华报》继《红色中华》后复刊,正逢西安事变发生一个多月之久,可谓是诞生在历史转折点上的一份报纸。它报道了共产党、抗日民众抗战的积极性,以及国民党抗日政策的转变,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确立起到了推动作用。

中国共产党对待抗日的宣传,可谓不遗余力,陈词恳切。“每个中国人民,打破了‘和平解决’的幻想,日寇的狰狞面目,在隆隆的炮声中捣破了,华北万分危急,中华民族的生命已经临到最后的一刹那,假如政府如再不决心抗战而表示犹豫时,只有断送华北,断送四万七千万中华民族的生命,此其时,无非坚决抗战不足以挽救目前的危机。”[19]中国共产党在华北事变之后就将“反蒋抗日”逐渐变为“联蒋抗日”,而且确实做到了。

国民党方面,自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也呈现出以往所没有的踊跃性,尤其是国民党士兵表现得更加强烈。“白区士兵要求抗日情绪日益高涨,特别是苏区边境的部队尤为表示愤恨卖国贼亲日派的无耻。”“在白军中官兵抗日情绪异常高涨,均不愿再进行对内战,来残杀自己同胞”。[20]苏区周围多个县市的国民党士兵拖枪、带粮食跑到苏区,主动要求和红军一起抗日。又如,“中央军于八日到达西安城,顾祝同于九日十二时进西安城,组织西安行营,并下令停止对陕甘的军事行动。”[21]国民党的军事行动有利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同时,国民党三中全会表明了其政策的转变。指出当前待解决的问题,即“已丧失的领土如何收回,未丧失的领土如何保卫;国力之充实又有待于解决人民的痛苦,改善人民的生活及精诚团结之口号不只应用于全党,而是普及于全国。”[22]《新中华报》报道国民党政策的转变,对抗日救国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民众的抗日反响一直较为热烈,妇女也热忱地参加抗日活动。“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延安妇女觉悟了,广大妇女群众卷入了抗日浪潮中,所以现在全延安市的妇女已经有七八百余人自动的参加各种抗日组织。”[23]强烈的抗日情绪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指日可待。

(二)有利于提升民众的抗日意识和热情

《新中华报》刊载了大量动员、组织群众奔赴抗日前线的文章,鼓舞广大民众参加抗日斗争,尽最大努力做好后方支援工作。

西北青年第一次救国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发表训词:“‘九一八’事变特别是华北事变后,形势有了大的变化,日本的进攻灭亡中国的手段,不仅危害工农劳苦群众,而且危害资产阶级,大家均不愿做亡国奴,所以共产党主张建立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24]造成苏维埃边区成为全国模范的抗日根据地。还有组织优待抗日红军的家属,党政机关进行募捐,普通群众帮助红军家属农业生产。“全体工人都自动将工资送来实行优待红属,并且热烈参加春耕运动”[25]。在春耕中动员群众,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为前方红军抗战构筑了坚强的后盾,这样的报道增强了民众的抗日意识和参战热情。

8月29日,社论题为“全国总动员”,动员全国海陆空军,以提高将士的杀敌情绪;动员全国人民参加抗战,组织与武装民众,对有组织的民众团体,施以必要的军事教育;动员民众有钱出钱,募捐以充实抗战的经费;动员人民肃清内奸等。[26]全面抗战爆发后更需要广大人民的支持,动员势在必行。

(三)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威望

如果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后得到了民众的热切拥戴,仅仅是因为她带领人民群众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可能不足以信。实际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局部执政的小党变为全国执政的大党,与其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战线上的一切努力密不可分。

油印版《新中华报》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文化工作,但是在宣传上起到了显著作用。

春耕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油印版《新中华报》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这一群众生产运动。华池县悦乐区区委领导春耕运动,对粮食困难户,区委首先组织调剂;然后,在二十天内完成种早糐的计划。政府提出调剂耕牛农具吃糐的办法使群众积极性提高。[27]

另外还有农田水利建设的报道。“延安西区枣园水利工程雇请石工包做,新渠长八十余丈,深七八尺,宽三尺的石渠一道”,“昨天水已全部放下,至少可以灌溉一千余亩,附近群众没不高兴万分”。[28]人民群众称赞苏区政府的工作,拥护党的方针,响应党的号召。

教育战线的建设也是紧抓不放。《新中华报》专门开辟“教育”专栏,刊登文化教育、文艺理论的文章。1937年4月,政府起草了《关于群众的文化教育建设草案》,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党领导群众是站在自觉自动的立场上,对于一切愚民政策,是持着反对的态度。”[29]苏区热烈普及教育运动,首先是儿童,“各级儿童部应该把普及教育的工作看作自己的中心工作,集中一切力量去突击,召开各级儿童部的会议来讨论,定出动员的具体办法。”[30]

教育是立国之本,中国共产党不但不恐惧人民掌握知识,反而鼓励群众接受教育,改变个人乃至国家的命运,不能不说其眼光高于其他党派。“延安县在红五月中,新建立了十七处学校,发展了二百七十名的学生,建立了二十处夜校,三百七十个识字班”。[31]另外,还开展识字运动,各区进行教育工作比赛等等。这一系列的教育建设的报道,是中国共产党在文化战线上努力的缩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边区群众,进一步提升其民族威望。

纵观1937年1月到8月油印版《新中华报》的报道内容,既适应时事,又旗帜鲜明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表明其立场,在党的新闻工作史中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1]经盛鸿.延安中共报刊和图书对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报道与评论[J].中共党史研究,2010(09).

[2]熊国荣.版面安排及调整:从《红色中华》到延安《解放日报》[J].国际新闻界,2012(01).

[3]日议会解散声浪甚高[N].新中华报,1937-2-16.

[4]林内阁对华政策更积极[N].新中华报,1937-2-19.

[5]打破日本强盗的新阴谋[N].新中华报,1937-3-9.

[6]现阶段的中日关系[N].新中华报,1937-3-29.

[7]我们需要和平统一[N.]新中华报,1937-2-6.

[8]察热义勇军大活跃,吓得伪匪手忙脚乱[N].新中华报,1937-6-6.

[9]华北时局紧张[N].新中华报,1937-6-23.

[10]抗救会的信仰大大增强,群众积极参加救亡运动[N].新中华报,1937-6-26.

[11]日军增调八个师团来华[N].新中华报,1937-7-23.

[12]我们的出路唯有抗战[N].新中华报,1937-7-26.

[13]红军即将出动抗战,工厂工人募捐慰劳[N].新中华报,1937-8-3.

[14]日本内阁的更迭[N].新中华报,1937-6-6.

[15]芦沟桥事件[N].新中华报,1937-7-13.

[16]一个士兵的谈话[N].新中华报,1937-4-3.

[17]关于党中央给国民党三中全会电问题的解答[N].新中华报,1937-2-16.

[18]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8.

[19]迎接大规模的民族革命战争[N].新中华报,1937-8-3.

[20]北线白军士兵要求抗日,不断的跑来苏区找红军[N].新中华报,1937-2-3.

[21]西安问题和平解决后一般的动向[N].新中华报,1937-2-13.

[22]国民党三中全会与国民党政策的转变[N].新中华报,1937-3-13.

[23]妇女参加抗日工作颇踊跃[N].新中华报,1937-2-3.

[24]西北青救代表大会正式开幕[N].新中华报,1937-4-13.

[25]工人帮助春耕[N].新中华报,1937-4-13.

[26]全国总动员[N].新中华报,1937-8-29.

[27]华池悦乐区春耕近况[N].新中华报,1937-5-16.

[28]苏区农村建设突飞猛进[N].新中华报,1937-5-16.

[29]关于群众的文化教育建设草案[N].新中华报,1937-4-29.

[30]儿童也要参加普及教育突击运动[N].新中华报,1937-6-3.

责任编辑:蒲 跃

谢婧,女,安徽淮南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

G216

A

1671-2811(2015)01-0153-05

猜你喜欢

油印抗日抗战
“油印”与1980年代中国新诗场域的构建
封三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油印报收藏二三谈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日英烈马威龙
《修辞学发凡》油印本的发现及其学术价值
抗战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