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实践活动视域下民主党派自身建设问题思考

2015-02-12贺良林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民主监督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

贺良林

(红河学院,云南 蒙自 661199)

教育实践活动视域下民主党派自身建设问题思考

贺良林

(红河学院,云南 蒙自 661199)

坚持群众路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的题中之意,是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必然之举。各民主党派应紧抓这一最佳契机,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路线;民主党派;建设

2013年6月以来,以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为重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有序的得以开展,其目的“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1]这场具有伟大意义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各民主党派进一步加强自身组织建设的重要契机。

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意义重大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2]674这段论述,不仅体现了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规定了各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地位,而且明确了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方向和内容,内含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坚持群众路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内在要求

思想建设是政党不断强化自身的一项重要内容。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明确指出:“为了坚持和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民主党派需要加强思想建设”[3]。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调:民主党派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2]677。

那么,新时期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民主党派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提高广大成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识,提高贯彻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引导广大成员正确认识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巩固和发展同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合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就必然会以中国共产党所信奉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思想建设的指导原则。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各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基本原则,并不是要把民主党派广大成员都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者,而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并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群众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它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途径。各民主党派为了更好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二)坚持群众路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的题中之意

组织建设是民主党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着民主党派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事关民主党派政治交接的顺利实现以及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所以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在原有文件基础上再次重申:民主党派自身建设要“以组织建设为基础”[2]677。

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有:领导班子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机关建设、基层组织建设。这一切主要内容建设的成效大小,与是否坚持群众路线有着深刻关系。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将有较大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有一定群众基础的代表性人物选入领导班子;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把握、合作共事等各种能力;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按照“三个为主”(以协商确定的范围和对象为主,以大中城市为主,以有代表性的人士为主),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发展符合条件的成员,加强后备干部队伍,提高组织的整体素质;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机关工作人员队伍,进一步展现党派机关的纽带、窗口的示范作用,发挥党派机关服务、参谋、联络、协调、整合的功能;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发挥好基层组织的基础作用,增强民主党派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民主党派组织化程度和整体能力。

(三)坚持群众路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必然之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迫切要求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和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对此,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坚持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中国共产党要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不断加强自身的全面建设,特别是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履行执政使命。各民主党派要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开创多党合作事业的新局面。”[4]

民主党派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参政党,其主要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民主党派必须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为执政党和政府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建言献策,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民主党派及其广大成员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找准重点,做好调研,实事求是的反映社情民情,形成观点明确、论证有据、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提高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的水平和成效。

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所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一种柔性监督,它不同于国家权力监督、行政监督及司法监督,不具备国家权力性质和法律约束力。这种柔性监督意味着参政党的民主监督不是靠权力的威慑和制衡,而主要是通过提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来实施的。”[5]这就要求民主党派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主动加强调查研究,提高监督的质量和水平,“既对问题做批评、揭露,又积极探索改进工作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既要及时反映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和批评,又要分析、综合和提高。无论意见、建议和批评,都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力求取得好的效果,真正成为帮助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挚友和诤友。”[6]

二、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群众路线对于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重大意义,要求民主党派必须坚持群众路线,采取有效途径,切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着眼服务群众,不断强化学习

学习是一种超越,学习是一种智慧的提升,学习更是一种精神。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群众,才能使民主党派的事业不断发展与进步,充满生机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学习型政党,必须抓好三方面的学习,“一是向书本学习,二是向实践学习,三是向群众学习。”[7]这三方面的学习,不仅是对执政党的要求,也是对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要求。

1.向书本学习。各民主党派要积极主动组织成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明确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在学习过程中,绝不能死记硬背、流于形式,一定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把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真实本领。

2.向实践学习。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基本观点。毛泽东同志指出:“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统一知行观。”[8]各民主党派要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把学习的着眼点放到研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上,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用学到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

3.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9]所以,各民主党派必须同中国共产党一样,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首创精神,虚心向群众请教,不断总结群众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真心实意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敏锐把握群众利益诉求背后的深层次问题,顺应民意、集中民智,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在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民主党派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二)一切为了群众,切实改进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鉴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指出:“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1]这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危险,它也摆在民主党派的面前。

改革开放以来,各民主党派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成员的数量、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许多成员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中担任重要职务。总体来说,各民主党派的整体状况是好的,继承和发扬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各项工作也都取得可喜成绩。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这些影响不可避免的呈现在民主党派面前,使得一些成员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存在或多或少的作风问题。比如:理想信念动摇;讲求享受,不讲奉献;漠视群众,脱离实际;思想涣散,自由主义等等。这些问题虽然表现在少数成员身上,但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

各民主党派必须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民主党派工作作风建设的重点,是民主党派智慧与力量的源泉,是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的关键所在。因此,民主党派在践行群众路线中,首先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善于在群众中汲取营养,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衡量作风建设的成效,在群众的支持和监督下不断提高作风建设水平;其次要密切联系各自的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关心他们、团结他们,从而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由此不断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更好的发挥民主党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积极作用;再次要密切联系党派以外的群众,发挥民主党派广泛性的特点和优势,发挥政策宣传、感情沟通、关系协调、化解矛盾的作用,从而更好的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三)时刻心系群众,认真履行职能

民主党派工作的关键,是参政党职能的切实发挥;民主党派工作成效如何,直接体现在能否密切联系群众。所以,民主党派必须以群众路线为生命线,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发挥参政党的职能。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首要职能,其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一参加,三参与”,客观上要求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着眼点应该是高层次的、全局性的。伴随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纷繁复杂。在这种情况之下,民主党派只有深入群众、心系群众,坚持参政为民理念,充分发挥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科学、准确的把握带有全局性的问题。民主党派还应健全组织网络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以党派政治优势和多方面的信息渠道,广泛、深入、及时、准确的反映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建议、要求、愿望,形成本党派的意见、建议,并反馈给党委和政府,做到“情为民所系、言为民所建、策为民所谋”。

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这种监督是在政党层次上开展的,虽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但有着层次高、范围广、形式灵活的特点,是其它监督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为此,首先要求中国共产党在进一步完善民主领导、依法领导、科学领导的基础上,重视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进一步拓宽民主监督的渠道,创造有利于民主监督的环境,完善有利于民主监督的机制,以更加包容的精神和开阔的胸襟主动接受参政党的民主监督,这不仅仅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明智之举,更是践行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同时,民主党派也应不断强化参政党意识,密切联系群众,主动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信息,做到“监”到点子上,“督”到关键处,提高监督的质量与实效。

调查研究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的切入点,可以说:参政议政的深度、民主监督的成效,与调查研究的深度成正比。民主党派要履行好自身的职能,必须开展调查研究。开展调查研究,各民主党派及其成员要做到:一是学会调查研究,一定要努力学习调查研究方法,掌握调查研究技巧,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调查研究成果,积累调查研究经验;二是善于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必须选准题,找好着力点和切入点,想政府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样才能建言准、献策精;三是深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绝不能走马观花、浮于表面,要就群众关心的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并在全面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形成有价值、有见地的意见或建议。

总而言之,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忠实反映所联系群众心声的重要渠道。各民主党派一定要深刻理解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敢于和善于利用各种渠道反映新情况及所代表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利用自身的组织机制和有效平台,组织、推动广大成员的政治参与,从而推动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1]习近平.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EB/OL].http://www.zgdsw.org.cn/n/2013/0619/c218988-21892252.html,2014-09-29.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新时期统一战线文献选编(续编)[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154.

[4]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2-5.

[5]梁丽萍.参政党民主监督的理论思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1):46.

[6]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关注的20个理论问题[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10.

[7]习近平.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J].党建,2009(12):1.

[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297.

[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责任编辑:蒲 跃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治文化变迁中的中国政党制度研究》(项目编号:09XDJ001)的阶段性成果。

贺良林(1972— ),男,河南信阳人,红河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共党史、政党制度研究。

D665

A

1671-2811(2015)01-0045-04

猜你喜欢

民主监督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七个重要关系辨析
大数据运用于参政党民主监督初探
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再议民主党派的界别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