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分析》与《中药成分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2015-02-12余晓晖
邵 晶,郭 玫,余晓晖,赵 磊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中药制剂分析》与《中药成分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邵 晶,郭 玫,余晓晖,赵 磊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中药制剂分析》和《中药成分分析》是中药类专业的专业课,是从事中药现代化研究和研制新药的必要基础课程。探讨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对两门课程在教学手段、方法、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
中药制剂分析;中药成分分析;自主学习;教学改革;教师引导
《中药制剂分析》和《中药成分分析》是中药类专业的综合性专业课,均属于中药分析类课程,也是实际应用性很强的核心课程,是综合中药化学、分析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制剂学等多门类学科知识,研究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从事中药现代化研究和研制新药的必要基础课[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掌握中药及其制剂的定性鉴别、杂质限量检查、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树立科学、全面、正确的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理念;了解中药及其制剂质量分析发展的现状和趋势[2]。
本课程所教授的相关知识在中药饮片生产与加工、中药制剂生产以及中药质量控制等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药学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课程所传授知识的快速性及实用性显得愈加重要。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水平,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在保证传统理论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在有限的教学时限内,尽可能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近五年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本课程的特色及学生具体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 采用课程设计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以专题讨论的形式采用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克服了以往阐述式理论教学方法枯燥的缺点。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1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教学为辅”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本科教育阶段,大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不能禁锢他们的思维模式,要更好地发挥年轻人的创新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知识构架的搭建、教学活动的安排,给学生在这个构架中留下广泛的发挥空间,通过自主学习使知识得到有效扩充,从而培养其创新思维,增强专业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理念所涉及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都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充分强调学习者应对知识具有主动建构性,学习活动应具有社会互动性,学习内容应具有真实情境性。即“将知识融入真实的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与探究,培养创造性思维与协作能力,最终基于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
近年来,围绕这样的教学目标和思路,产生和建立了许多新型教学模式,如情境教学、支架式教学、案例分析式教学、认知学徒式教学、问题开放式教学、启发引导式教学、专题讨论式教学、演示式教学等。无论何种教学模式,其目的都是希望以学生主动性为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教师预设案例及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资料的查询、整理、分析,开展专业知识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积极地形成建构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基本过程,敢于实践、敢于发问、敢于探索和解决问题。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不会仅使用其中一种,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融合使用、合理调配,才会使教学过程不枯燥、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因此,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教学为辅”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具有多样性,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特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构架,合理地进行选择和优化安排,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这种课程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有效调地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手段、设置何种教学情境、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教学活动内容、过程、形式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以教学相关知识为背景,灵活创设问题、案例等教学情境,应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与手段组织教学,通过开放性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讨,使“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并对教学过程与结果进行合理评价。
2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在中药分析类课程中的应用
《中药制剂分析》和《中药成分分析》均是在四年制本科教学中的第六学期开设,通过大一基础课程及大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专业基础知识,形成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架构。因此无论是从学生的知识水平,还是从课程特点来说,均具备开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教学为辅”教学模式的条件。
我们在近几年的实际教学中先后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旨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改善填鸭式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经过初步应用,我们发现要想使教师的教学预设达到预想目标,首先要建立一种积极、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及生生关系,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共同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对案例、问题、热点事件等相关教学预设的共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
因此,我们不断摸索,通过近六年的实践,不断改革完善教学设计,及时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初步形成了本课程在中药学专业、药物制剂学专业、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学专业学生中的一套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使这种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教学为辅” 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不局限于某一种教学方法或手段,给予教师更大的发挥空间,在其整体教学活动中能更加灵活掌控,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作用,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2.1 教学模式的整体设计
主要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通过以下五个步骤为主线进行改革:①教师引导教学整体体系(即教学引导的主题、形式、内容、进度的合理安排);②学生自主学习形式的引导和组织;③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急调控措施的预设;④考核方式的改革;⑤教学效果的评价、反馈与总结。
整体设计思路:教学过程初期安排以小组为单位,设置相关项目,由各组自行选择,也可自行选题,要求各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协作,按期完成资料查阅、组内研讨、总结分析等工作,并在最终以公开汇报的形式进行小组间的交流讨论,教师现场予以总结评价。
2.2 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法、手段及调控措施[3]
教师引导教学整体体系(即教学引导的主题、形式、内容、进度的合理安排): 教师应本着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原则,针对不同专业特征,在教学初期拟定设计本课程相关知识内容的科学、合理、实际的相关案例、问题、热点事件等。可通过项目内容的预设,引导学生查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在建立教学引导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所选择案例或设置问题的深度、与该专业的相关性、与其他专业知识的连贯性,以及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问题。
(1)问题预设引导。针对不同内容合理设置相关问题,所设置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后能自然而然的对新知识进行正确学习理解。通过教师的设问解疑,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发现主要问题,从而用学过的知识融汇扩展来解答,过程中由教师进行逐步启发、引导,深入阐述,最后加以归纳和总结,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讨论分析引导。所选案例应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将知识体系联系起来,分析思考,从而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意见。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互动式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将学生身临其境的将书本知识与显示相连接。
(3)热点问题追踪引导。追踪本学科近期相关热点问题,引导学生针对热点问题案例,例如:药品安全生产事件案例、药品安全使用事件案例等进行分析讨论,从中分析出安全事件产生的可能原因,分析解决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事例的分析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4)专题项目设置引导。设置关于各种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分析中应用进展的项目,各组学生通过资料查询、汇总分析,并进行专题汇报、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分析总结,以锻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 教学过程具体实施方法、手段及调控措施
(1)教学过程的前期准备。主要包括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并对已预设的引导形式、内容、进度进行调控。由于课堂授课时间有限,教师需在授课过程中将所设置的相关信息(如案例、问题)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在课余有充分时间进行资料查询、分析准备。
在教学预设中还要注重所设置的教学过程、内容适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首先鼓励学生突破传统学习观念的束缚,从对基础认识的记忆、理解升华到高层面的分析、综合、评价、创新,实现意识创新,而后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启发思路,鼓励学生进行方法创新。
(2)教学过程的实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按照预设程序进行,引导学生按照正确方向进行自主知识构建,但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形式、进度及设置的问题、案例,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资料查询、整理、分析,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从各个方面进行思考。期间,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外答疑辅导时间,指导学生在课堂之外完成自主学习过程,这样才能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效率,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在课堂内外要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惯例,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情境中各抒己见,提高学习积极性。
2.4 考核方式的制定[4]
考核方式的合理性,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检验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考核过程中,不应简单地以出勤、作业、卷面成绩等进行评价,应充分考核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各个学生的参与程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过程考核方式。
(1)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性的考核。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学生的参与程度,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应盲目否定其积极性,要采取引导、鼓励等措施,帮助在学习过程中提高积极主动性。
(2)团队协作能力的考核。引导各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告知学生团队整体成绩是其个人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处在一个社会群体中合作的重要性。通过过程中对每组情况的考察,对其协作性进行合理评价并计入个人成绩。
(3)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考核。在最终公开汇报、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考察各组对预设案例、问题的资料查询、汇总、分析等情况,根据整体汇报情况,以及在汇报、讨论过程中各小组成员表现情况进行成绩评定。
2.5 竞赛机制的引入
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我们突破传统、单一的以考核成绩为目标的学习过程,同时引入竞赛机制。即在最终公开汇报、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设立由学生代表组成的评委组,根据各组表现,公正、客观地在打分表上进行成绩评定,最终设立一、二、三等奖,并予以一定的奖励。这种竞赛机制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更增强了他们团队协作的凝聚力,使得整个“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教学为辅”的教学过程更加具有趣味性,使我们所预想的要建立的积极、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及生生关系得到更好实现。
3 教学效果的评价、反馈与总结
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征求学生意见,分析教学效果,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调整,要制定出具体的调控措施。教学过程结束后,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整理反馈信息,并结合考核成绩,综合评价教学效果。近几年的实践结果显示,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教学为辅”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情境、教学关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效果得到优化。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形式,通过问题分析、实例讨论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创新性,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更多的生机和活力,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学习热情和成绩明显改善,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明显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扩展。在运用中我们不断与学生进行讨论、沟通、修改,已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教学模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问题及案例的设置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其是否具有针对性、准确性、实际性、合理性以及与专业的相关性、与其他专业知识的连贯性等,而且应该与本学科的新成果、新技术相适应。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备课时做充分的前期准备,因此所设置的问题、选择的案例最好经教研室成员共同讨论,针对所选问题、案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意见及解决办法,反复论证。
我们期望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能给中药分析类课程带来新的力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以知识构架的搭建为基础,通过对问题的预设、案例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中药分析类课程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从而锻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开拓科学的专业创新思维模式。
[1] 夏苗芬.《中药制剂分析》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12(7):69-70.
[2] 江苏,仇凡,宋建平,等.高职《中药制剂分析》课程建设的方法和思考[J].职业技术,2010(12):42.
[3] 邵晶,郭玫,余晓晖,等.关于《中药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几点思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9):109-110.
[4] 余晓晖,郭玫,赵磊,等.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和考核探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3):107-108.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4-09-25
邵晶(1978-),女,甘肃中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药材及中药制剂质量及其教学。
R28
A
1673-2197(2015)03-0141-03
10.11954/ytctyy.201503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