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焦脾胃谈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
2015-02-12杨玉玲
郑 勇,杨玉玲
(1.成都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 临床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
从中焦脾胃谈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
郑 勇1,杨玉玲2*
(1.成都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 临床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
糖尿病病变之本总由脾胃,而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从而导致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产生,因此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时,可以从调理中焦脾胃入手,采取健脾、搜邪、条畅中焦气机等方法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糖尿病;健脾;搜邪;条畅气机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不可忽视的疾病。且血糖升高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也成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威胁,并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探索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1 糖尿病病变之本总由脾胃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一方面糖属于甘味物质,甘味在五行属土,所以糖应该归到土这一类。因此糖的代谢、利用障碍在中医来看应该是土系统的障碍,即跟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血糖在人体属于精微物质,而脾主运化布散水谷精微,即“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故血糖这一精微物质的布散失常与脾胃密切相关。岳仁宋教授亦认为脾运化、散精功能的失调是消渴病发生的根本原因[1]。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产生多认为是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机体组织细胞对糖的利用发生障碍所致,胰岛素由胰腺分泌,而胰腺在中医称之为膵,亦属于脾胃范畴,正如《医学衷中参西录》论诉膵饮时所云“盖膵为脾之副脏……有时膵脏发酵,多酿甜味,由水道下陷,其人小便遂含有糖质。迨至膵病累及于脾,致脾气不能散精达肺则津液少,不能通调水道,则小便无节,是以渴而多饮多溲也。”
综上所述,糖尿病的发病与脾胃功能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病变的根本还是脾胃功能的失常,诚如《素问·本脏篇》所说“脾脆,善病消瘅易伤”。
2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李东垣认为元气是维持人体健康的根本,而脾胃则是化生元气的本源所在,是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伤则元气虚衰,气机失常,故其认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正如他在《脾胃论》中说到“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太过则令人四支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本草纲目》中曰:“脾土为万物之母,母得其养,则水火既济,木金交合,而诸邪自去,百病不生矣。”《医学起源》明确提出“脾胃为后天之本”。故脾胃受损,常可累及多个脏腑,影响全身气机,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而糖尿病病变的根源就在于脾胃受损,故糖尿病常合并多种并发症侵袭人体。
3 治病求本,疗疾不忘脾胃
正所谓“调脾胃乃医中之王道也”。《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人常禀气于胃, 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 逆者死。”即存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故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都很重视从后天之本脾胃来调理。而从脾胃论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糖尿病的产生乃血糖的代谢利用出现问题,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产生也是由于血糖的不稳定导致的,且血糖属于精微物质,味甘,在脏归于脾系统。所以血糖代谢利用障碍的源头就在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常所致。岳仁宋教授亦认为脾气散精功能在维持血糖稳定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想保持血糖的长久稳定,调理脾胃为第一要素[2]。故调理脾胃有助于稳定地控制患者的血糖,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及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产生的目的。而已经产生的糖尿病并发症可以分为虚实两个方面,虚证责之于气血津液亏虚,濡养失司;实证则由痰饮、瘀血等有形病理产物阻滞脉道,气血运行受阻所致。治疗上虚则补之,实则通之,补虚则靠脾胃的运化吸收功能,通络驱邪也赖脾胃调整中焦气机、运化水湿的功能,所以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控制也需要从调理中焦脾胃入手。
3.1 以健脾养胃为第一要义
临证根据辨证论治的理论,分别运用中药健脾气、滋脾阴、温脾阳以恢复脾胃的功能。当然调理脾胃的时候还要顺应脾喜燥恶湿,得阳气始运,其气主升的特点,健运脾气更加注重甘温补脾,益气升阳,兼调中和胃。而不能固守糖尿病阴虚燥热的病机特点而不敢用甘温药。正如张志聪《侣山堂类辨》曰:“有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肺不能通调水道,而为消渴者,人但知以清凉药治消,而不知脾喜燥而肺恶寒。诚观泄泻者必渴,此因水津不能上输而唯下泄故尔。以健脾之药治之,水液上升,即不渴矣。故以凉润治渴,人皆知之,以燥热治渴,人所不知也。”李东垣亦有“不能食而渴者,钱氏白术散倍加葛根治之”的论述。当然升补脾阳的时候亦倡导保护胃阴,运用甘平或甘凉濡润之品以濡养胃阴。
养生锻炼对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正所谓“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而生活调摄对糖尿病本身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说:“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复作。能从此三者,消渴亦不足忧矣。”
3.2 以搜邪利脾为目标
糖尿病患者往往病程较长,加之久病入络,导致糖尿病的多种并发症,正如现代杨氏[3]认为“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久病多痰”“久病多风”“久病及肾”,故治疗上除考虑久病多虚,以健脾益气养血为主外,也要兼顾有形病理产物的清除,以使经络通畅,气机运行无阻,新血速生。
临证除辨证选用燥湿化痰、活血化瘀、祛风养血的药物来祛除邪气的同时,还要考虑糖尿病患者久病入络这一特点,适当选用虫类药来搜剔邪气。虫类药为血肉之质,具有动跃攻冲之性,体阴用阳,能深入隧络,攻克痼结之瘀痰,旋转阳动之气;又以峻猛之药入丸、膏剂而图缓攻,祛邪而不伤正。另痰湿之邪胶固难化,且易留滞筋膜孔窍,可配合应用涤痰走串之品,如皂角子、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之类,必要时还可以合用礞石滚痰丸以荡涤痰涎。但峻猛之品使用一定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慎重使用,最终以有利于疾病恢复为目的。
3.3 以恢复脏腑气机为宗旨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往往累及多个脏腑,这与各脏腑组织的气机功能失调不无关系。而脾胃为脏腑气机之本,中焦升降之枢,所以恢复五脏六腑的正常气机功能,关键在于调整中焦脾胃升降之枢。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所以调整脾胃的升降功能要顺应脾胃之性而用药。而在治疗不同疾病中,脾胃升降各有侧重。例如糖尿病患者出现小便频数一证,中医认为是脾虚气陷、气不固津的表现,用药可用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之法,方选补中益气汤,则脾运得健、气机顺畅、清阳得升、小便自止。临证需根据具体情况以升发脾气为主或以通降胃气为主,或升降相应。脾胃中州之府升降有序,能升腾心肺之阳,提防肝肾之阴,脏腑气机升降有序,疾病可望康复。
4 验案举隅
吕某,男,32岁。血糖升高1年有余,近两周血糖控制不稳,于2013年5月15日就诊。诉1年多前发现血糖升高,确诊为2型糖尿病,一直口服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等西药降糖治疗,血糖控制尚可。近日来血糖不稳定,症见口干、头晕、一侧肢体麻木、困重、食后腹胀、大便不爽、脉濡滑、舌质暗、苔微腻,且腻苔仿佛嵌在舌质里一样,师曰此为脾胃虚弱,痰浊瘀阻所致,且此种湿浊之邪嵌在皮里膜外,非二陈之类所能化,师用五子涤痰汤搜剔胶固之痰,处方为:葛根30g、石斛12g、黄芪25g、山药25g、茯苓30g、生白术12g、赤芍25g、白芥子10g、莱菔子10g、苏子12g、皂角子10g、防风15g、苍术15g、乳香8g、没药8g、砂仁(后下)10g、焦山楂15g、炙甘草6g、生姜6片。方中黄芪、山药、茯苓、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生姜、焦山楂以助脾运,石斛、葛根兼顾胃阴,白芥子、莱菔子、苏子、皂角子搜剔伏痰,防风、砂仁、苍术燥湿运脾,乳香、没药、赤芍以行气活血,葛根合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以升降气机。以上组方兼顾了健脾、搜邪、调畅中焦气机的多重作用。嘱病人1日1剂,水煎早晚2次分服,并严格饮食,适当运动,监测血糖等。经上方治疗1周诸症好转。二诊嘱其严格监测血糖,中药上方减乳香、没药以减其燥烈之性,加党参15g以增加益气健脾的功效。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中药处方,患者坚持服中药未停,西药停服,血糖控制尚可,患者无明显不适。
[1] 岳仁宋,黄俊莉.浅谈脾散精功能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重要意义[J].四川中医,2011,29(4):45-46.
[2] 岳仁宋,白富彬,廖秋双,等. 2 型糖尿病血糖波动从脾论治的思路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5):892-893.
[3]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责任编辑:魏 晓)
2014-09-25
郑勇(1988-),男,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火针治疗皮肤病。
杨玉玲(1987-),女,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R255.4;R587.2
A
1673-2197(2015)03-0060-02
10.11954/ytctyy.20150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