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医治疗经期延长导致崩漏

2015-02-11吴开琼吴闵兴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仙鹤草方用经期

吴开琼,吴闵兴

(1.兴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 宜昌 443711;2.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2)



浅谈中医治疗经期延长导致崩漏

吴开琼1,吴闵兴2

(1.兴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 宜昌 443711;2.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2)

目的:探讨妇女月经来势如涌泉或淋漓不净导致崩漏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方法:运用祖国医学理论辨证施治,“司其法而不局其方,见病察证究其因,知机晓理明辨析,守方加减要灵活,因人论症施剂量”,自拟疏健清塞汤加减治疗。结果:通过运用祖国医学理论进行辨证施治与自拟疏健清塞汤加减治疗均获良效。结论:经期延长导致崩漏需要进行辨证施治才可取得良好效果,自拟疏健清塞汤加减治疗可以有效针对病症,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崩漏;疏健清塞汤;经期延长;辨证施治

妇女月经乃正常之生理现象。《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说明肾为先天之本、天葵之源,肾气盛,天葵至,任脉冲盛,则月经按时来潮。妇女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断者,称之为“崩漏”。正常月经根据人之禀赋强弱,有二至三天、三至四天者不等,若达五至六天以上者,则为经期延长,甚至十天半月不净出血量多者,即成“崩”“漏”之疾。“崩”如山之崩,一般来势急、出血量多称为“崩”;“漏”如屋久漏水,一般出血量少、或淋漓不净称为“漏”。如《济生方》云:“崩漏之疾,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其临床表现虽然不同,但发病机理一致,实由证之甚与不甚而别,二者常可相互转化。

1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气虚血热、肝肾亏损、血瘀等因素影响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所致。如《诸病源候论》说:“崩中之状,是损伤冲任之脉。冲任之脉,该起于胞内,为经络之海,劳伤过度,冲任气虚,不能制约经血。”虚者素体中气不足,或劳倦伤脾,脾气虚弱,气虚下陷,失于统摄,导致冲任不固。血热者,素体阳盛阴虚,或孕产过多,或房室不节,精血内耗,阴虚内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致成崩漏。肝主人之情志,喜条达,恶抑郁,妇人易受精神刺激影响气机运行,肝气郁结则伤脾,肝之疏泄失常则血不藏,脾伤则血失其统摄之权,肝郁脾陷,影响冲任不固。肾藏精,与冲任二脉相关联(冲脉附于肾,任主胞宫),肾气充足,冲任旺盛,则经带胎产正常。若早婚多产、房室不竭,肾气虚损,以致封藏不固,冲任失摄;伤及冲任,精血互伤,肝肾冲任亏损,导致经血淋漓不断,久则成为“崩”“漏”矣。故朱丹溪主张“节欲以防病”有一定的道理。

以上诸论,在辨证施治中,根据崩漏发病缓急不同,应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合理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随证运用;不可妄用辛温香燥之品,重耗精血,以犯虚虚实实之戒。《素问·阴阳别论》云:“阴虚阳搏谓之崩。”《素问·百病始生篇》曰:“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故凡阳搏必阴虚,络伤必致血溢,知斯二者,崩漏之治,方不致有误。每临此类之证,初则采用疏、健、清、塞之法,即疏肝、健脾、清肾塞流;自拟疏健清塞汤以治其标,继则采用疏健滋填之法即滋养肝肾、填补冲任,自拟疏健滋填汤以治其本。终用益气养血,即培补心脾、气血双补为主,寓以平补肝肾之法,方用归脾汤加味,以善其后。

2 典型病例

2.1 病例一

杨某,女,37岁,住黄粮界牌垭村四组,2009年12月21日门诊,患者自述:月经3个多月的时间,淋漓不断,有时还下有紫色血块,经某医院妇产科治疗,诊断为癌症。症见患者面色白光白,呈苦容状,唇红气短,神疲肢倦,腹胀纳差,腰膝酸楚,下腹胀坠,舌尖红有津,脉尺弱关弦等证。

分析:脉尺弱关弦,即“阴虚阳搏,谓之崩”正指此类证而言,证系崩漏日久,气血虚弱,肝肾亏损,冲任不固所致。治宜疏肝健脾、清肾塞流,方用自拟疏健清塞汤,药物组成:柴胡14g、陈皮12g、白术12g、茯苓14g、当归14g、白芍15g、生地炭15g、盐黄柏12g、炒栀子12g、仙鹤草15g、海螵蛸14g、茜草根12g、五灵脂12g,蒲黄炭12g、甘草6g。服5剂, 每2天1剂。方中柴胡、陈皮疏肝理气;白术、茯苓健脾宁心;当归、白芍养血平肝;盐黄柏、炒栀子、仙鹤草、生地炭清心肾以凉血又止血;海螵蛸、茜草根、五灵脂、蒲黄炭塞其流寓以行其瘀。甘草调和诸药,共凑疏健清涩之功。

复诊:2010年1月5日,患者自述:服上药2剂后,出血即止,精神较以前大有好转。经云:“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今出血既止,宜用疏肝健脾、滋养肝肾、填补冲任之法,以治其本。方用自拟疏肝健脾滋填汤,药物组成:柴胡14g、陈皮12g、白术12g、茯苓14g、当归14g、白芍15g、熟地15g,首乌13g、山药15g、续断13g、山茱萸13g、枸杞13g、玄胡索12g、川楝子12g、甘草6g。服2剂,每2天1剂。

三诊:2010年1月20日,患者自述:病已好三分之二,近来觉得四肢无力,心慌气短,食欲不佳,较为突出。此由崩漏日久,气血虚弱,血不养心,脾虚失运所致。治宜气血双补为主,兼以滋养肝肾之法。方用归脾汤加减以善其后,药物组成:黄芪80g、当归40g、党参60g、白术50g、茯苓50g、制远志50g、酸枣仁50g、桂圆肉60g、熟地60g、首乌60g、山药60g、山茱萸60g、枸杞60g、川木香25g、炙甘草30g。上药共细末炼蜜为丸,每日早晚各服10g。

2.2 病例二

甘某,女,43岁,住榛子乡和平村,2010年5月4日就诊,患者自述:已孕育四胎,近一年多来,每次月经来潮,十余天时间才能干净,此次月经又来半月余,未全好。证见患者面色不华,失眠多梦,心悸不寐,自汗纳差,神疲肢倦,腰膝酸软,少腹坠胀,舌淡苔博白有津,脉沉细无力等。

分析:素体气虚,长期月经过多,心脾俱损,气血均虚,孕育四胎,肝肾亏损,冲任不固所致。姑予益气养血为主,兼以疏肝健脾清塞之法以治之。方用自拟疏健清塞汤去盐黄柏、炒山枝、仙鹤草,加黄芪15g、党参13g、酸枣仁12g。服3剂。

复诊:2010年5月11日,患者自述:服前方后,精神好转,自汗失眠亦减轻,唯月经不但为止,反而增多。

分析:上方加黄芪、党参以益气养血,促进气血运行通畅,减去盐黄柏、炒栀子、仙鹤草降低清肾塞流之力,此乃月经不但未止,反而增多之由,实误治之弊,仍将上方去黄芪、党参,加盐黄柏、炒栀子、仙鹤草,以复清肾涩流之功(即自拟疏健清塞汤加酸枣仁)。连服5剂,每2天1剂。

三诊:2010年5月24日,患者自述服药二剂后,月经即止,其他诸证均已逐渐好转和消失。再予疏健滋填汤五剂,以滋养肝肾,填补冲任。当予归脾汤加味制丸药一剂,心脾两补,肝肾并养,而善其后。时遇两年,访问其爱人云:“丸药服完后,月经已恢复正常”。

2.3 病例三

张某,女,22岁,宜昌夷陵区人(在兴山做临时工),于2011年11月25日就诊,患者自述:近半年来,月经期紊乱,每次来潮,时至半月余不净。此次月经又二十天的时间,时多时少,曾服中西药未愈。症见患者面色白带青,形体瘦弱,胸闷不饥,腰及少腹阮痛、酸楚,肢倦夕软舌淡红,脉沉细数等。问及婚否,言有小孩四岁,得悉结婚时年仅17岁。早婚早育是本病之因,肝肾亏损,精血内耗,导致心脾两虚,是本病之本(心虚血无所生,脾虚血失其统,肝虚血无以藏,肾虚则冲任不固)。疏泄统摄失常,以致出血不止,阴虚内热是本病之标。根据标本兼治的原则,仍予自拟疏健清塞汤三剂,以治其标,每2天1剂,以缓图之。

复诊:2011年12月2日,患者自述:出血已止,食欲渐佳,自觉精神大有好转,惟少腹胀坠,腰夕酸软较突出等。故复予自拟疏健滋填汤去玄胡索、川楝子,加巴戟天、菟丝子各13g,谷囬15g,以治其本。服4剂,每2天1剂。并给患者说明宜防病症的反复,必须注意“节欲以防病”之理。后未复诊,可能由于年轻,只注意自觉症状已愈,而忽视善后治疗之故,应平时多调理好身体。

3 结语

综上三例,病症差异,病因不同,治疗各异,但不外乎塞流、澄源、复旧之大法,即疏、健、清、塞之方药,辨证准确,审因施治合理,用药组方严谨,药到病除。吾临床三十余载,每遇得心应手,其体会是凡治其病应“司其法而不局其方,见病察证究其因,知机晓理明辨析,守方加减要灵活,因人论症施剂量”。以上是余在临床上治愈多例经期延长导致崩漏患者的肤浅体会,敬希同道批评指正,以弥不足。

[1] 刘晓华.中医辨证施治崩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6):73-74.

[2] 章勤.论“塞流澄源复旧”在妇科血证治疗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12):872-873.

[3] 孔凡涵,李红霞.浅谈中医对崩漏的认识及辨治点滴[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2):104-106.

(责任编辑:魏 晓)

2015-03-06

吴开琼(1961-),男,湖北省兴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

R271.12

A

1673-2197(2015)13-0064-02

10.11954/ytctyy.201513027

猜你喜欢

仙鹤草方用经期
经期延长是怎么回事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仙鹤草治疗眩晕验案举隅
经期用药须谨慎
女性经期怎么吃都不会胖吗
经期不适需调养,准确辨证药食疗
仙鹤草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重用仙鹤草治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