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示范性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2015-02-10李琼

关键词:就业竞争力职业素养高职院校

摘要: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其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技能,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毕业生难以通过单一的专业技能展现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实践表明,企业在招聘、使用人才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人才在专业技能之外的隐性职业素养。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加大培训的力度,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其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素养 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加速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与社会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对高水平人才需求的增长速度相比,由于扩招的速度过快,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仍处在“精英教育”的旧模式中,对就業的现实情况还没有客观的认识,对就业单位抱有很高的期望值。通过调查,大学生在就业时更多的是考虑薪酬和工作地点等要素,而对职业和专业是否对口考虑较少。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恶化,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从目前来看,大学生就业市场依然存在供需矛盾,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毕业生无法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存在岗位空缺,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编写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2011届大学毕业生在半年以后以全职或半职受雇的比例为82.1%,比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率89.6%下降了7个百分点。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曾经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而2014年全国将有727万大学生毕业找饭碗,这意味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在大学生就业方面,智联招聘副总裁赵鹏表示: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欠缺知识、成绩和经验,而是缺乏职业规范和职业意识等。有的高校毕业生工作还不到半年就被用人单位辞退,不是因为他们的专业能力不达标,而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工作的意义,缺乏对工作、对他人、对社会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常常心浮气躁,缺少踏实、努力、谦虚、耐心的工作态度”、“没有创新精神和工作的主动性”、“协调性弱,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等。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素养逐渐成为制约其就业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使毕业生满足就业需要。为此,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与用人单位、政府部门等进行合作,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在大学期间,大学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进而强化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1 职业素养的内涵

对于职业素养来说,通常情况下是指:人们从事某种工作、业务或完成特定职责所具备专业技能、道德操守的总和。在从业过程中,职业素养就是职业人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在职业生涯中,职业素养就是劳动者表现出来的发挥作用的品质。在工作生活中,人们通过学习可以培养职业素养。在内涵方面,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等。

“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个体的个人素质犹如水中的冰山,水上部分的冰山好比个体的知识、技能等,这些只是表层显现,利用这些表面现象对个人绩效的优劣进行评价存在一定的难度;水下部分的冰上好比个人的态度、责任心等,通常情况下这些因素决定着个人的行为,利用这些因素可以对个人绩效的优劣进行鉴别。如果将大学生的自身职业素养视为一座冰山,那么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只是浮在水面以上冰山的1/8,通常情况下这些职业素养都是显性的,并且借助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或者通过专业考试等对这些现行的职业素养进行验证。在水面以下7/8的冰山是隐藏的,通常情况下,隐藏的冰山代表着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这些都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需要着眼于整座“冰山”,同时以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对隐性职业素养进行重点培养。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学校、学生、企业之间需要共同协作,进一步打造“三方共赢”的局面。

2 职业素养对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同是上班族,相同的学历和专业素养,为什么有人平步青云,有人却原地踏步?在同样的公司,同样的工作,为什么有的团队能快捷高效地完成任务,有的团队却一片狼藉,甚至一事无成?归根到底就是员工的职业素养存在差距。

目前,很多企业在对人才进行评价时,已经将职业素养作为其中重要的评价指标。例如,在招聘新人时,成都大翰咨询公司需要综合考对毕业生的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协作能力,以及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对于学生个体来说,身体素质是根本,这是组织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同时职业素养、协作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也非常重要,在工作过程中,这些专业素质则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工作中,通过个人行为可以表现职业素养,而个人行为需要以知识、技能、价值观等为基础。

在职业道德中,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爱岗敬业精神受到企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在职业意识中,企业要求大学生了解所在单位的基本岗位,熟悉企业的运作,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性质和职责,认同企业文化;在职业技能上,企业要求大学生掌握从事本职岗位的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完成岗位基本工作。

3 通过培养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职业素养的修炼需要经历七道关:印象关——初入职场形象管理;心态关——学生向社会人转变;道德关——职场安身立命之本;沟通关——打造职场“人气王”;专业关——“菜鸟”变“大虾”;诚信关——取得职场长期居住证;忠诚关——走进高层核心圈。职业素养的养成对高职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高职院校应该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将职业素养培养融入到专业教学和每一门基础课程中,对职业素养进行严格考核,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快速融入职场,实现人生价值。

3.1 提升自身修养,帮助学生向职业人过渡

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需要将员工的道德素质作为自身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在大学期间需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就业竞争力。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事业心、责任感是成才的基础,同時也是事业发展的起点。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需要将所选的职业作为一生追求的事业,与单位之间形成命运共同体,不能把工作简单地看成赚钱谋生工具。

3.2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

课堂教学在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可以帮助大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将来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学生树立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严谨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求索精神,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3 加强校企合作,用企业文化引领学生

高校应围绕就业市场要求,突出核心竞争力培养,营造出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就业的职场训练环境。加强与企业合作,广泛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每学期安排一定时间参加实习。高校可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为营造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环境。在个人基本素养培养方面,可以在学生宿舍、教室日常管理过程中,引入5S管理模式,或者邀请相关企业人士通过开设讲座、宣传企业文化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和探讨, 让大学生提前体验企业文化,进而为今后进入企业参加工作奠定基础、提供保障。

4 结语

作为示范性高职学校,要根据市场需求,让学生认识到提高个人素养与前途命运的关系,加强自身思想品德的学习,帮助其养成吃苦耐劳的作风,诚信明理的态度。通过诚信做人和踏实工作,赢得他人的肯定,从而保持高等职业学校的持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小刚.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5).

[2]刘健.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3]陈澎.构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模式[J].科技广场,2007.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

项目名称:示范性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提升的研究

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SJB702。

作者简介:李琼(1983-),女,山东淄博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就业竞争力职业素养高职院校
河南省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