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杨振宁创新人才教育思想

2015-02-09孙宇轩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杨振宁分校物理

孙宇轩

杨振宁对中国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提出过很多具有建设性的主张。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其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任教期间对中美学生对比、物理学习到物理研究的过渡以及科研选题三个问题的思考,探究其创新人才教育思想的本质和由来。

他,1971年首次回国访问,为中国科技、教育、文化发展建言献策。他就是著名高能物理学家,杨振宁。他在自己从事的科研领域里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在努力为祖国的发展做出着贡献。本文以他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任教时期作为时间背景,分析在这长达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在科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对当今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启示和帮助。

一、自我研究与分享交流相结合

1966年,杨振宁接受了托尔教授的邀请,来到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任教。对于教师职业,杨振宁并不陌生,他曾先后在西南联大和芝加哥大学当过老师,但那时,他的工作重心还是从事物理研究。所以,杨振宁真正开始传道授业的教书生涯,还是从石溪分校开始的。

对于杨振宁离开大名鼎鼎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转投石溪分校这件事,曾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何要远走他处?又为何要转换身份?有的人认为他与李政道合作的破裂是真正原因,有的人则认为他想寻求新的突破。其实,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即他为何选择一所刚成立的大学?笔者认为,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比如托尔校长理论物理学家的学术背景,以及他打造学术气氛浓厚大学的建校理念等等,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杨振宁在取得科学研究生涯的巨大成功后,迫切希望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同别人一起分享的愿望,就像当年他的老师泰勒教导他的那样:不断在分享交流中帮助他人,在良性互动中延续自身的科学事业。杨振宁认为:“世界不只有象牙之塔,还有很多很多别的事业……这些事业的重要,跟象牙之塔的重要是不同的。很难说哪一个更重要。”因此,一所新成立的大学,一位志趣相投的领导,使得这一选择变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石溪分校,杨振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细心观察他的研究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从中获得了很多感悟。这些亲身经历,使他更直接地了解到优秀物理人才所遇到的困扰和难题。这为他对比中美教育异同,分析不同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思考物理学习到物理研究的过渡,归纳物理研究选题规律等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广泛性学习与系统性学习相结合

杨振宁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出的教育方法的确让来自大陆的留学生在卷面考试上拥有很大的优势……相比较而言,西方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教育方式,特别是美式教育,它的特点着重于知识的广泛性,而不着重知识的系统化学习。”杨振宁指出中国孩子同美国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他认为这一不同来源于整体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的差异。的确,中国的传统文化自古就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古训,教育读书人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不要夸夸其谈。这本是很好的治学精神,但是由于受到封建文化的浸染,这种精神逐渐变成了限制读书人博采众长,交流沟通的桎梏。受此影响,中国教育往往更倾向于教材,学生们接受的教育多是将教材学好、考试考好的应试教育,学校、家长、学生在无形中达成了一切为了考高分的“应试教育共识”。而对知识探求的渴望、对自然现象的洞察力等方面,则并未受到学校、家长的重视。这一社会整体认知,极大束缚了学生的视野,造成他们眼界狭窄,兴趣匮乏,只知道课本内容和应试技巧。这就是留学国外的中国研究生,往往学习成绩远远超过国外同龄人的原因。然而,分数对于一位科技工作者来说,并不意味着一切。能够敏锐地抓住现象背后的本质,能够巧妙构思出验证结论的实验,才是一位优秀科技工作者最应该具备的素质。因此,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加强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许应该成为一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

三、继承性学习与创新性研究相结合

杨振宁在日常教学中发现,研究生在开始接触研究工作时往往存在无从下手、不知所措的情况。有人对这一问题存在偏见,认为这一现象大多出现在中国学生的身上。杨振宁针对这个问题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所有人在初次完成论文或开始从事研究工作时都会遇到类似的困难,这与国籍无关。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实际是由物理学习过渡到物理研究的必由之路。“一个人从启蒙教育开始,就学习前人留下的知识和经验。课本中学习的内容和老师讲授的知识都是前辈先贤留下的实践经验和成果。撰写论文则是另外一种方式:即寻找我们还未认知的事物,这对已经习惯了学习已知经验的学生来讲是一个新的体验,适应起来通常是困难的。而存在这种问题绝不仅仅是中国的学生。”而解决这一困难的有效手段,就是看一看前人是如何做的,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能够帮助自己规避很多重复性的困难和错误,给自己“减负”的同时,也能够缩短过渡期的时间,解决由物理学习过渡到物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入手难,无所适从的问题,从而借助巨人的肩膀,达到新的科学高峰。

此外,杨振宁还对另一个问题做了阐释,那就是科研人员的选题难问题。在石溪分校任教期间,他发现有许多有才华的研究生,由于选择了不同的研究方向,导致他们日后的科研发展也不尽相同。杨振宁在为那些发展不太顺利的青年才俊惋惜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指导这些研究生,让他们能够在科研事业的起步阶段就找到一个有发展前途的研究领域和方向,让他们能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他认为:“研究工作必须要做自己的东西,要有创造性,不要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跑。没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是不会有真正伟大的成果的,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观点。不能总跟在学科内的‘权威性看法后面跑。”他教导他的学生选择研究方向就像观看海浪一样,不要总盯着那些已经到达最高峰的海浪,要向后看,那些还没有到达最高峰的海浪才具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直到2004年正式回国定居,杨振宁一直都工作在石溪分校,在这期间他带过很多的研究生,每天和他们的接触,使杨振宁有了更多关于教育的思考。在1971年第一次回到中国后,他结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考察实践,不断完善着他关于科技教育的思想和观点。可以说,在石溪分校任教的经历,使杨振宁积累了丰富的科技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和感悟,这些经验和感想在他关于科技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建邺.杨振宁传 [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1.

[2 ]杨振宁.读书教学再十年:杨振宁文选 [M ].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

[3 ]杨振东,杨存泉.杨振宁谈读书与治学 [M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4 ]杨振宁.杨振宁文集(上下)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 ]杨小明,高策.冲突与协调:中西文化与杨振宁的科学创造 [J ].系统科学学报,2013,(1).

[6 ]刘新法.感悟杨振宁的教育思想 [J ].江西教育,2012,(29).endprint

猜你喜欢

杨振宁分校物理
只因是物理
杨振宁百岁生日,我们欠他一个道歉
百岁杨振宁的长寿秘诀
杨振宁:苍老灵魂重回青春的欢喜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成都分校
处处留心皆物理
杨振宁的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