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机械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探索

2015-02-09汪中厚周晓玲刘欣荣

教育界·下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应用能力课程体系实践

汪中厚 周晓玲 刘欣荣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向纵深推进,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机械类专业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改革、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等方面来优化机械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实现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课程体系 应用能力 实践

引言

纵观机械制造业近些年来的发展趋势,传统的人工操作模式已经被机械自动化所取代,并凭借其高效率、智能化等特点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机械自动化水平的高低体现了科技发展速度的快慢,而科技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1]。如何提高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增强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其根源在于确立适合现有市场需求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对掌握知识的应用能力。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一些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思想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机械类专业作为传统的工科专业,在自动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浪潮中,更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的要求来找准自己的位置。现有机械教学当中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由于一些经典教材是多年前编写的,纯理论推导的内容占据着主体地位,缺乏生动形象的图解标注和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视频,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时更易乏味。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从相对薄弱的水平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发展尤为迅速[2]。现有的教育体系使得学校在与考试相关的理论知识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是极其不利的[3]。相关调查表明,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在打算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时,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主要原因在于要求高的企业,学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胜任,要求稍低的企业,学生又觉得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同时待遇也满足不了自己的要求。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一些实践性锻炼,所学的知识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基础上,没有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基于以上总结出的问题,同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基于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机械专业综合课程改革方案。

1.课程体系改革

知识学习的途径可以简单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两种途径[4]。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获取间接经验的过程,而直接经验则需要通过实践过程来获取。牢固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能更好地指导我们从事适应和改造世界的各种实践活动。如何提高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将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所在。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的专业课程为例。在教授CAD/CAE的软件课程时,所采用的教材大多是由在一线教学并富有经验的教师编写的,这些教程里面包含了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研究生在做实际项目时精心研究出来的成果,针对性强。通过这样的例子,不仅紧密联系生产实际,还能够使得学生在间接学习中获得直接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水平,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2.实践改革

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同时也不能忽略实践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遗忘速度是很快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在学完一个课程之后的一年时间内会遗忘所学内容的50%,两年时间内会遗忘80%,如果加入相关的实践训练,遗忘率会大大降低。由此可见,实践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遗忘率,还能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来弥补纯理论学习的不足[5]。

传统的实验课内容缺乏新意,鲜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多以验证性实验和基本的技能培训为主,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6]。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为例,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提出了“3+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三年在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到企业实习实践。在前三年的学习中,新开设了综合创新性实验,学生在掌握基础实验课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实验课来自主完成综合创新性实验,且实验的内容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实践。在最后一年到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可以将之前所做的实践在企业进行验证,与生产实际进行对比。在这样一种培养模式的引领下,学生的创新性有了显著的提高,在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创新奖励上,“卓越班”的学生获奖比例要明显高于其他班级,学生获得的专利数量和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越。

3.加强校企联合培养

通过与校内验证性实验和金工实习相联系,紧密地与机械行业以及现阶段实际的生产需求、生产模式相结合,我校提出了全新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以往简单的参观实习不同,我校充分借助上海市丰富的企业资源,与相关企业展开合作,提出了“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培养方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项目研究为突破口,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如我校的车辆工程专业,与上汽集团商用车中心合作,提出了专业硕士联合培养计划。一方面学生能充分地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生产实践,解决了普通教育存在的纸上谈兵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借助高校的科研优势,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校企联合培养既能有效地节约企业岗前培训的成本,又能使学生很快地适应企业发展,真可谓是双赢典范。

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表现为以下几点:

(1)加强了实践能力培养

在企业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生产设备,体验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对于生产工艺选择、质量控制都会有很深入的了解,明确自己需要着重研究的方向,并通过自己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考核方式,选择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择优签订就业协议。学生通过实践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一方面巩固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适应了今后的工作环境,提升了就业率。

(2)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充分参与到实际的产品项目研究,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产品设计制造中,不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4.总结

综上所述,专业课程改革在当今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结合实际发展状况进行了相关的专业改革,在实验课的学习和“卓越班”的培养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对于学校而言,改变传统的模式,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指导理论,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才能使学生熟练灵活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因此,通过课程改革、实践改革、校企联合培养,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生产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式人才,为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不懈地努力。

感谢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N14304101)的资助。

【参考文献】

[1]赵建鹏,周永行.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要点[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8):6-7.

[2]曾素林.论实践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方双莲,李小力.高校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14):327.

[4]周晓玲,钱炜,范曾等.论机械类专业虚拟样机技术课程设置[J].2008,30(4):75-77.

[5]周晓玲,汪中厚,徐名聪.机械系统集成实验教学方法的构思与实践[J].2011,33(1):72-75.

[6]刘静,周晓玲,汪中厚.浅谈工程力学教学中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2013,35(2):177-180.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能力课程体系实践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