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

2015-02-09柯亚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33期
关键词:逆转录艾滋病服药

柯亚萍

(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陕西 安康 725000)

护理研究

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

柯亚萍

(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陕西 安康 72500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疗效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咨询和日常护理,干预组60例在对照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2年随访失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毒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艾滋病患者HAART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护理干预;安全性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导致的CD4+T淋巴细胞数量进行性减少和免疫功能受损性疾病[1]。HIV会不断侵袭人体的免疫系统,削弱并最终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由此导致的各种微生物继发感染伴随着免疫能力的不断降低,艾滋病患者最终会因各种复合感染而导致死亡。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能够有效抑制艾滋病患者体内HIV病毒的复制,重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患者的机会性感染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2]。治疗依从性对慢性病患者而言非常重要,一般而言,患者在治疗期间完成药物治疗超过80%则视为治疗依从性良好,但治疗艾滋病患者对HAART依从性的要求极高,在治疗期间完成药物治疗超过95%才视为依从性良好[3-4]。因为只有良好的HAART依从性才能够有效抑制HIV病毒的复制,实现HAART的预期目的。本研究观察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HAART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HIV抗体阳性患者120例,患者均同意进行抗病毒治疗,并与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CD4+T淋巴细胞<50个/ μL;血常规、肝功能正常;年龄≥18周岁。排除非首次抗病毒治疗者,CD4+T淋巴细胞≥50/ μL者,血常规、肝功能异常者,有精神疾病或理解、表达障碍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22~54(33.4±11.8)岁;感染途径:性传播49例,静脉吸毒8例,传播途径不详3例。对照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22~53(33.5±11.6)岁;感染途径:性传播48例,静脉吸毒8例,传播途径不详4例。2组患者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由专科门诊医护人员提供的咨询以及日常护理,包括对症护理、尽量不到公共场所活动、注意饮食卫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宣传《传染病防治法》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2.1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的主要目的是让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选择性使用沟通、理解、同情、支持、安抚等技巧非常重要。第一,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要注意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尤其注意不要歧视患者,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日后的护理奠定良好基础。第二,对患者的家庭成员、成长背景、经济情况、心理障碍以及家属对患者尤其是对AIDS的看法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从中选择出日后可能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给予重点关注;另外,为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患者列举一些治疗成功的例子,缓解患者的心理社会应激,帮助患者及时调整负面情绪和社会角色,增强患者应各种社会压力的能力。同时,告知患者家属只有性接触、伤口接触血液或体液才有传染可能,正常情况下不会传染,消除家属顾虑。

1.2.2治疗依从性干预 治疗依从性旨在帮助AIDS患者掌握知识、树立信念、建立健康行为,最终提高治疗效果。护理人员需要对每一名AIDS患者的HAART方案均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注意语言通俗易懂,并对药物的作用、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及对应处理方法进行重点说明,为患者的正确用药提供指导,说明服药期间的饮食要求。第一,告知患者严格遵照医嘱服药、长期坚持服药以及定期随访的重要性,对于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均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让患者感觉到医护人员对自己的关怀和尊重,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第二,问询患者的作息规律,并据此为患者安排服药时间,以此来培养患者按时服药的好习惯,为了能够了解自己的服药历史,要求患者每次服完药之后在日历卡上进行标记,避免患者忘记服药,若出现漏服的情况,则告知患者下次服药时不要加倍服用,而是尽快完成下一次服药即可。第三,对于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要主动告知,并与患者进行耐心分析,同时以治疗依从性好、治疗效果佳的患者为榜样,说明按时服药的重要性,给予必要的督促和鼓励,帮助患者强化长期治疗的信心,消除长期服药带来的倦怠情绪,帮助患者取得最佳疗效。

1.2.3药物不良反应护理 ①肝功能损害。大部分患者在服用1~4个月后会出现肝功能损害情况,表现为恶心、呕吐、厌油、食欲下降、乏力、腹痛以及肝区不适等症状,此时需要检查患者肝功能,增加保肝药,嘱患者多休息、清淡饮食、少食多餐。②胃肠道反应。常见的胃肠道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告知患者这些均属于正常反应,会随着疗程的延长而逐渐改善,鼓励患者克服不良反应,按时按量服药,若不良反应较轻,则应该多休息、多饮水、清淡饮食,若不良反应较严重,则需要服用法莫替丁等保护胃黏膜药物。③骨髓抑制。治疗药物中的齐多夫定易出现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常在患者治疗1~4个月后出现。若患者需要服用齐多夫定,则需要在用药期间密切监测血常规,嘱患者在出现乏力、头晕时需注意休息,并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为降低感染风险,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同时注意保暖和饮食卫生。若发现贫血外貌、白细胞下降、严重贫血等症状,则需要给予升白细胞、输注血小板或红细胞等对症治疗。④药物性皮疹。服用奈韦拉平易发生药物性皮疹,多发生在服药前3个月。若不良反应较轻,则需要嘱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贴身衣物干净、宽松,避免皮肤暴晒,皮肤出现瘙痒禁忌用手抓挠,可以用手轻轻拍打或涂抹炉甘石洗剂等抗过敏药物;若出现Stevens-Johnson综合征则表明病情严重,需要停药,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⑤神经损害。部分患者服药后3~6个月会见四肢胀痛、四肢麻木、感觉异常等周围神经损害,若患者见上述症状则需要及时报告医生。若症状较轻,则建议继续使用原有治疗方案,并给予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神经营养药物;若症状较重,则需要更换治疗方案。

1.2.4严格执行随访制度 随访制度对于需要进行长期治疗的AIDS患者而言非常重要。第一,建立完善的患者用药监测记录和随诊记录。这些记录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患者的感染途径、感染时间、治疗方案、随访时间等临床资料以及在随访期间用药情况、不良反应、机会性感染和并发症等情况,可以据此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能够更加及时地提醒患者复诊,避免失访,档案应该尽可能详细地收集患者的联系方式和地址信息,同时做好患者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也非常重要。第二,定期监测患者用药效果。嘱患者于出院后0.5,1,2,3,6,9,12个月返院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血浆病毒载量以及血脂、血糖、血淀粉酶、肝功能、肾功能等各项生化指标,同时询问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并根据实际情况指导用药。

1.3观察内容 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干预2年后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优良率以及死亡率、失访率、转出率、病毒抑制率和CD4+T淋巴细胞平均数。①治疗依从性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要求患者诚实填写,调查内容包括是否因经济问题影响用药、是否因长时间治疗而出现治疗倦怠而影响服药、服药方法、不良反应、是否漏服等,采用百分制,分值越高代表依从性越好。②生活质量评价参照QOL评定标准,总分60分,51~60分为良好、41~50分为较好、31~40分为一般、21~30分为差、<20分为极差。总体良好率=(良好+较好+一般)/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2组干预2年后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 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分别为(70.35±15.32)分和(88.63±16.37)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34,P=0.012)。

表1 2组干预2年后生活质量比较 例(%)

2.22组干预2年后随访情况和病毒抑制情况比较 干预组2年随访失访率低于对照组,病毒抑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干预2年后随访情况和病毒抑制情况比较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HAART一直是临床上用于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方法,因其具有高效、有力的病毒抑制作用而颇受医学界青睐。HAART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断病毒复制并重建人体免疫系统,进而恢复人体对各种病原体的免疫能力。但是HAART仅是将HIV病毒抑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无法将其彻底清除,因此,艾滋病患者需要长期乃至终身服用抗病毒药物[5]。所以,治疗依从性对采用HAART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而言至关重要。

有不少调查研究[6-9]显示,对于大多数的慢性病患者而言,存在着非常普遍的服药依从性差问题,仅有60%~70%的患者的服药次数超过了医生处方规定次数的80%,而20%~30%的患者的服药次数为医生处方规定次数的40%~80%,少部分患者甚至仅是服用很少次数的处方药。服药依从性差对于疾病的治疗是非常不利的,患者若是在治疗过程中自行换药、停药、增减剂量,则会导致患者提前出现耐药性,加重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乃至导致治疗失败[10-11]。

心理护理、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的用药指导、严格的随访等都会让患者保持较好的治疗依从性。在本研究中,干预组患者除了给予咨询和日常护理等常规护理之外,还给予心理干预、治疗依从性好干预、药物不良反应护理、严格落实随访制度等系统的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2年后的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优良率均要优于对照组,且失访率更低、病毒抑制率更高,表明了护理干预措施对艾滋病患者HAART疗效具有积极的影响,干预组的失访率低表明组内患者更加可知、可控,表明其安全性更高。另外,由于干预组患者的病毒复制被控制, CD4+T细胞计数增加,血浆病毒载量低到定量检不出的水平,为患者重返社会提供了有力条件。总之,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艾滋病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1] 石柳春,陆雪萍,陈登翠,等. 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护理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6):1454-1456

[2] 于荣辉,绳宇,程继英,等. 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9):2342-2344

[3] 杨国莉,严谨. 艾滋病患者求医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8):2218-2220

[4] 粱飞立,何艳英,黄绍标,等. 广西横县住院老年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178例临床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296-298

[5] 许小明,覃莺来,胡云诗,等. 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药物副反应耐受性与依从性效应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7-9

[6] Johnson MO,Charlebois E,Morin SF,et al. Effects of a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on antiretroviral medication adherence among peo-ple living with HIV:The healthy living project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 JAIDS Journal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s,2007,46(5):574-580

[7] 崔具玲. 社区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随访过程中的情志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0):330-331

[8] 李灵,黎欢,张艳,等. 艾滋病病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12,26(6):1545-1548

[9] Sandelowski M,Voils CI,Chang Y,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comparing antiretroviral adherence descriptive and interventionstudies conducted in the USA[J]. AIDS Care,2009,21(8):953-966

[10] 石柳春,吴薇薇,陈雪妹,等. 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观察和护理[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1):199-200

[11] 何春梅,王惠兰,李桂英,等. 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4):19-20

10.3969/j.issn.1008-8849.2015.33.041

R473.5

B

1008-8849(2015)33-3751-03

2015-01-30

猜你喜欢

逆转录艾滋病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 世界艾滋病日》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脑灰质体积的影响
病毒如何与人类共进化——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秘密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服药先分阴阳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