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BE理论的高职医学基础课程“6+2教学模式”初探*
2015-02-09欧阳翌国宋海鹏何志军唐瑰琦邱爱珠王慧琪
欧阳翌国 宋海鹏 何志军 唐瑰琦 邱爱珠 王慧琪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系机能教研室,湖南省株洲市 412000
基于CBE理论的高职医学基础课程“6+2教学模式”初探*
欧阳翌国宋海鹏何志军唐瑰琦邱爱珠王慧琪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系机能教研室,湖南省株洲市412000
摘要常规的教学模式在高职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弊端,不能很好把握职业教育的职责和定位。“6+2教学模式”是集能力化、职业化、项目化、任务化、自主化、一体化为一体的混合型教学模式,融合了职业教育的关键因素,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职业竞争力,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CBE高职医学基础课程6+2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要为社会培养各种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目标、人才定位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较为鲜明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等诸多环节上必然有所不同。然而,目前有不少高等职业院校,包括医学类高职院校在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上却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责和定位,在教学上没有形成职业教育的特色,而是照搬普通高校的做法,因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诸如:过于强调理论,而忽视了实践;过于注重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能力的训练;过于强调老师的个人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于依赖教材内容,而忽视了实际工作环节等,最终导致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不能掌握足够的职业技能,缺乏就业竞争力。因此,构建一个符合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笔者根据CBE教育理论,设计、提出了适用于高职医学基础课程的“6+2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及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何谓“基于CBE理论的6+2教学模式”
“CBE”(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即“能力本位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思想,强调以能力作为课程开发的中心,以能力为主线设计课程,以能力目标作为评价标准。现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职业教育中。
“6+2教学模式”是指6项要素,2个指导思想。6项要素包括:(1)能力化;(2)职业化;(3)项目化;(4)任务化;(5)自主化;(6)一体化。2个指导思想是指:(1)把职业素质融入教学环节,(2)把能力目标纳入教学体系。
2“6+2教学模式”的构建
2.1建立“能力化”的教学指导纲领和评估体系即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编制适合医学各专业、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机制及考核方式,将能力本位思想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医学基础课《生理学》为例:(1)修订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在原有“知识目标”的基础上增加“能力目标”,如:“血型与输血”这一教学任务的知识目标设定为:掌握ABO血型系统及输血原则,熟悉Rh血型系统;能力目标设定为:能独立完成ABO血型鉴定,能将输血原则和注意事项运用于临床。(2)修订考试大纲,制定能力考核(实践考核)方法,遴选能力考核项目,增大实践考核成绩所占最终成绩中的比重。通过“能力化”的教学纲领和评估体系指导理论和实践教学,让能力培养有理可依、有章可循。
2.2构建“职业化”的课堂情境即以职业活动为主题,构建课堂教学情境,把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融入教学环节。以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生理学》中的“循环生理”为例,设计情境:(1)情境布置:将讲台布置为诊室,提供血压计、听诊器等体检设备。(2)情境模拟:随机抽选两名学生扮演医生和患者,事先给予“医生”和“患者”一份“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案例,待熟悉案例内容后,进入情境模拟。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得出初步诊断。(3)展开讨论:集体评价医患双方(主要是“医生”)的表现,指出出彩与不足,讨论操作是否规范、诊断是否正确、诊断依据是否合理。(4)引出后续教学内容:血压的概念、形成、影响因素及高血压病的防治等。通过职业模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移到具体的工作流程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又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自己的职业定位,进而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2.3课程整体“项目化”设计和单元模块“任务化”改造整体“项目化”设计即根据每一门课程的学科特点及内部逻辑关系,以综合项目为主线,对课程进行宏观设计。模块“任务化”改造即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能力目标为导向进行单元教学模块设计。二者是整体与局部、主线与支线的关系。以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生理学》为例:(1)“项目化”设计:根据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及人体各大系统类别,将整门课程分为“生理总论”、“细胞生理”、“血液生理”、“循环生理”、“呼吸生理”、“消化生理”、“体温生理”、“排泄生理”、“感觉生理”、“神经系统生理”、“内分泌生理”、“生殖生理”等12个项目。(2)“任务化”改造:以“循环生理”为例,根据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将该项目分为“心脏的功能、特性与临床”、“动脉血压的形成、调节与临床”、“微循环的组成、通路与临床”、“组织液的生成、回流与临床”、“静脉回流与临床”、“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与临床”等六个任务模块。每个模块均以工作任务的形式进行知识承载,以模拟实践的方式进行情境设计,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如“组织液的生成、回流与临床”教学模块,以“下肢水肿”案例作为诊疗工作任务,设计临床情境,通过医患模拟实践、案例讨论分析展开教学内容,进而引出“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心、肝、肾疾病引起组织水肿的病理机制”等知识点和能力点。通过课程的项目化、任务化改造,可以让学生在任务中学习知识,在工作中提高能力,在情境中培养素质。
2.4搭建“自主化”学习平台借助计算机网络、移动通讯工具及社交APP,搭建“自主化”学习平台:(1)依托高等教育出版社旗下的“智慧职教”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开发了高职针灸推拿专业《生理学》、《中药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和慕课平台,将教学资源碎片化呈现于网络,突破了教学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有选择地自主学习,从而把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教室扩展到网络。(2)依托微信平台,建立课程学习公众号,适时发布学习内容、讨论主题、问卷调查,开展小组竞赛、个人挑战等学习活动,让手机成为学习的工具,让学习成为一件有趣的事。
2.5打造“一体化”的教学流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造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整体流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他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对高职院校教学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以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生理学》为例,如学习“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时,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并让学生之间互相检测肱动脉血压,随后在课堂上让某位被检测血压的学生站上讲台,以代理教师的身份对事先预习的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安排的目的有三个方面:(1)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加深了其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3)“人为”地引起该学生的紧张情绪,为随后的教学环节埋下了伏笔。接下来让该生再进行一次血压检测,比较该生在课前和站上讲台后血压的变化,随即提出问题——前后血压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进而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最后通过集体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及问题的答案。这一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做”在“一体化”教学中的核心作用。“做”既包括实践操作,也包括课堂上的情境表演,通过“做”将“教”与“学”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索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6+2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整改
目前,“6+2教学模式”已试用于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及针灸推拿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和积极参与,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但通过教学反馈,也发现存在的某些问题,如:(1)部分学生对新模式下的角色定位不适应,缺乏自主意识,不能将自主化学习落到实处;(2)学生自学时间不足,影响了某些环节的成效;(3)学生尚未接触临床,缺乏临床思维,综合分析能力有所欠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4)缺乏突出职业能力的配套教材和教辅资料,大大增加了教师备课的强度和难度;(5)部分基础课教师对临床工作环节不够熟悉,对临床案例的分析能力不够强,不能很好地将职业化、任务化等环节落实到位;(6)本模式适用于小班授课,大班上课学生人数过多,不便于课堂管理和具体环节的操作,在师资不够的情况下,很难大规模推广;(7)教学设备配置不够,不能满足新模式下的教学需求。下一步,笔者将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整改,如:(1)针对学生,要加大“职业化”、“自主化”力度,加强其自主意识的培养,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找准并适应自己的职业定位及课堂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图书、期刊进行信息查询和数据挖掘,扩展其知识面,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2)针对教师,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资讯,扩宽知识领域;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临床培训、进修机会,让教师熟悉临床工作环节,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3)针对学校,增加教学设备投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组织编写突出能力培养、适应专业需求的教材及教辅资料。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高职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但专门针对医学类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却不多见,并且大多数研究只涉及到职业教育单个或少数环节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抓住医学职业教育的特点,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提炼、改造,便成了摆在医学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挑战。笔者提出的“6+2教学模式”是集能力化、职业化、项目化、任务化、自主化、一体化为一体的混合型教学模式,融合了职业教育的关键因素,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职业竞争力。该模式进入课堂后,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存在的问题,将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整改。在今后的推广与应用中,“6+2教学模式”必将在医学职业教育领域谱写出属于自己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潘玉昆.借鉴加拿大CBE教学模式以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9,93(24):16-18.
[2]徐锋.高职项目化教学模式要素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25(8):16-18.
[3]席晅.论高职高专院校生理学教学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医学教育,2014,30(2):265.
[4]廖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0,39(15):2080-2081.
[5]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张秋雁,唐群,雷久士.“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9(11):19-20.
(编辑杨阳)
收稿日期2015-07-21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XJK012CZJ024)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23-3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