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思维定势对中医学教学的影响及其对策
2015-02-09潘宇政,朱翠香
西医思维定势对中医学教学的影响及其对策
潘宇政A,朱翠香B
(广西医科大学:A.第一附属医院;B.第一临床学院,广西 南宁530021)
摘要:应用教育心理学思维定势的理论,探讨了西医院校医学生西医思维定势形成的原因和特点,以及对中医教学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思路方法。
关键词:思维定势;中医;西医
收稿日期:2014-12-29
作者简介:潘宇政(1961-),男(壮族),广西南宁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硕士,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脑病临床工作。E-mail:pyz79298@sina.com
DOI:10.13555/j.cnki.c.m.e.2015.03.040
中图分类号:G640
思维定势亦称之为惯性思维、思维习惯,是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属于一种心理定势,是指人在先前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假向性。先前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都会使人们形成认知的固定倾向,从而影响后来的分析、判断,从而形成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对人们的学习活动是有两重性作用的。在情境不变的情况下,能帮助人们迅速掌握知识,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它便成了束缚思想的条条框框,妨碍人们采用新方法去学习和解决新问题[1]。
中医与西医同属医学范畴,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但是,两者的理论体系完全不相同,在方法学上存在较大差异,在社会地位和形象上亦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从教育心理学有关思维定势理论分析,对西医院校中医学教育的影响虽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主要还是表现在消极方面,将严重影响学生对中医的学习。探讨西医思维定势对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影响及其对策,对于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是有重要意义的。西医思维定势就是学生在学习、感受西医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惯性思维或思维习惯。作者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观察到的西医院校学生的西医思维定势和解决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误区一:西医比中医优越,轻视中医
西医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非主流到主流的过程。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前,中医是维护国民身体健康的主流医学;即使在西医传入中国的数百年里的前期,仍占据医学界的统治地位。西医被中医视为奇技淫巧,不屑一顾。
西医传入中国是从明朝后期开始。当时,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传教。为了传播教义,他们采取了各种方法手段,医疗传教就是其中之一。从此,西方医学开始进入中国。初始的几百年里,西医并没有对国民及中医造成较大的影响和冲击。但是,随着西医技术的飞速发展,西医的便捷有效深入人心,它不但在民间站稳了脚跟,而且还进入了宫廷,逐步动摇了中医的主流统治地位。清朝中后期,不少中医师开始研习西方医学。名医王清任运用西医解剖学方法观察因病死亡的婴儿尸体,纠正了中医关于五脏六腑的一些错误观点。一些社会精英立志以医报国赴国外学习西医。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即是在此时赴国外学习西医,并开始走上革命道路的。同时西医诊所亦在全国各地相继设立。西医的独特疗效迅速征服了国民,1929年中华民国通过了废止中医议案。至此,西医与中医的较量中,中医彻底败下阵来,从主角沦落为配角,而西医则占据了统治地位。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中医药战略课题组资料显示,中医师的数量,民国初期为80万,1949年中国成立时为50万,2008年为27万;西医师的数量,新中国成立时为8.7万,2008年为175万。卫生部统计中心报告,2009年全国有医院2万余所,床位441.6万张,其中中医院2,728所,占13.5%,中医类床位38.5万张,占12.6%[2]。河南商报2008年4月7日报道,河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当年的就业率(医生)仅为10%左右,大量中医类专业毕业生被迫改行从事医药营销等行业。这些数据有力的证明了“西医在迅速壮大,中医在逐步萎缩”这一事实。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虽然采取了大量扶持中医的政策,但时至今日,中医的地位虽然有所提高,但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中西医力量对比的变化和社会地位的明显差别深深地影响着医学生对中医和西医的看法。中医学院学生对中医前途普遍缺乏信心,有专业自卑感;而西医院校的学生则对自身专业充满自信,有着对专业自豪感和优越感。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对该校2003级七年制中医学97名学生调查发现:53%学生对中医的未来缺乏信心[3]。甘肃中医学院统计显示:48%的学生不热爱本专业,49%的学生选择中医类专业附带有其它条件[4]。广西医科大学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85%的学生在学校填报志愿时把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在被问到当初把医学选择为志愿时,为什么不考虑中医专业而选择西医时,90%的学生认为西医有前途,地位高;而中医没有前途,地位低。
西医院校学生对西医专业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容易使学生对中医产生轻视,甚至鄙视。有了轻视中医的心理,自然就缺乏学习中医的动力。作者在教学中常常发现,上西医课程时学生到课率很高,很少缺课;而上中医课时学生到课率普遍低下,仅为60%左右。即便学校采取硬性规定要求学生必须上课,但学生到课后,仍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
2误区二:西医比中医科学,不愿意学习中医
西医,亦即是现代医学,是建立在解剖、实验、观察和实证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是开放式的,与现代科学中的生物学、化学、物理、数学等学科紧密相连、互相渗透;它的发展是从宏观不断走向微观,一步一步向生物内部深入的过程,是现代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中医理论源自于古代哲学,秉承了中国人特有的类比思维模式。它的主要内容有阴阳、五行、脏象、气血、津液、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学说。这些学说的理论基础与方法学,都是运用哲学的思辨方法对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和治疗进行宏观上的把握。与现代自然科学相比较而言,中医更具有人文科学的特性。由于缺乏西医学上的解剖结构、实验论证、观察推理等方法,其认识的层次比较表浅,不分明;它只有宏观上的把握,没有微观上的深入研究;并且缺少通用的现代科学语言。因此,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但发展很缓慢,不但没有产生突破性的进展,反而与现代自然科学距离越来越远。以至于现在,中医被很多人认为不属于自然科学,甚至有人认为其不是科学、甚至是伪科学,应将其废除。关于这一观点,当代的中南大学教师张功耀和当年法国传教士李明、俄国传教士塔塔村诺夫的话很能说明问题。李明说:“两千多年前,黄帝写过有关论著,从那时开始,中国的医生就把这一学科看成是整个医学的基础。他们在医学上从未取得过较大的进展”。 塔塔村诺夫说:“确信中国的医书都是按照同一种模式,根据古代医书一字不差而写成的之后,我们便不再需要注意了解近代出版的医书和古代的医书……无论是二三百年之前出版的书中,还是距今相当近的时候出版的书中,医学的所有原理和主要基础知识,都是一样的。他们有着共同的来源:《黄帝内经》”[5]。
2006年张功耀在《医学与哲学》杂志和网络上,发表了“告别中医中药”的一系列文章,呼吁国家采取办法“推动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系,回归民间”,他的观点曾获得了包括西医专业人士在内的很多人的广泛响应。他说:“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中医不是什么积极的文化,更说不上是什么科学,都不够格称为伪科学”[6]。
当代医学生的中小学教育经历都是应试教育。他们所接受的教育,除了语文、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外,自然学科仅仅是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学等,很少涉猎到其他领域的学科。医学生的这一教育背景,使他们在面对中医和西医这两种医学体系的时候,更容易认同西医,更容易接受西医是科学并且西医比中医更加科学的观点。上中医课时,笔者对所在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第一个问题是“上中医课前,你了解中医吗?”备选答案有三个:一是听说过,但不了解;二是听说过并有所了解;三是了解。70%的学生选择第一个选项,表示听说过,但不了解。第二个问题是“中医和西医哪个更科学?”备选答案有三个:一是两者都科学;二是中医比西医科学;三是西医比中医科学。86%的学生选择第三个选项,认为西医比中医科学。第三个问题是“你有兴趣学习中医吗?”备选答案仍有三个:一是感兴趣;二是好奇想了解一下;三是不感兴趣,但为了考试被迫学习。80%的学生选择第二和第三个选项。这一调查结果,从某个方面说明了当代的西医学生,普遍持有西医比中医科学的观点,并且缺乏学习中医的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而且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没有兴趣,学生自然就不愿意学习中医了。
3西医与中医理论存在巨大差别,难以理解中医
西医是来源于西方国家的医学,与东方的中国不同。它研究的医学是基于解剖与实验,从微观入手,以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直观、可视、可实证的方法研究人体,并以之为基础论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一门学科。其方法与现代科学具有一致性、同步性。中医学则源自于中国古代哲学,主要以援物比类、司外揣内、心法等方法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缺少现代科学通用的方法手段。两者在方法学上存在根本不同的认知方法。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中西医理论差异就出现了。虽然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但是其理论却有着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渗透于中西医理论体系的每一个角落。归纳起来,中西医理论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语言表述;二是对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疾病诊断治疗的认识。
语言表述上,中医更加明显地具有哲学思辨、人文学科的特点和色彩;而西医则是具有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学等现代科学通用的语言。在生理、病理、疾病诊断治疗上的区别,主要在于同一个组织器官有着不同的功能描述,同一种疾病有着不同的病理、病因解释和不同的治疗手段。这里有两个典型的例子,一个例子是关于内脏“脾脏”的功能,中医认为其具有“运化、统血”的功能。在人体出现消化不良、出血等情况下,要考虑脾的病变;而西医则认为其是免疫器官,与中医的消化功能根本不搭界。另一个例子是,病人出现多尿、尿有甜味、消瘦等症状时,中医的诊断是消渴病,其病理机制是阴虚燥热、津伤;而西医的诊断就叫糖尿病,其机理是人体胰岛素减少或抵抗,血糖升高所致。
西医院校的课程设计,一般是临床医学专业第一年安排西医基础课程,第二年或往后才安排中医学这门课,这一设计无疑使学生在学习中医之前形成了一种西医的思维定势。这一思维定势将束缚学生对与西医理论有着巨大差别的中医学的理解和学习。在教学中,笔者也观察到,对于中医的脏器生理功能的学习中,其与西医有关联的内容,学生容易理解与记忆;而与西医无关或者在西医学中根本不存在的一些内容,学生则很难理解和记忆。有一个考试题目为“中医心脏的生理功能有哪些”,80%的学生能答出“心主血脉”的功能;而仅有30%的学生能答出“心藏神”这一功能。究其原因,很明显中医“心主血脉”与西医“心为血液循环动力器官”的认识有相似之处,学生容易理解记忆;而对于“心藏神”,神是意识思维,西医认为其属于脑的功能,心脏并无此项功能,因此学生便难以理解和记忆了。
4对策
4.1要突破学生中医无用论的惯性思维
学生存在“西医有前途、西医更科学”的思维惯性,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医无用论”。无用就没有学习的必要,没有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因此,突破学生西医的思维惯性,首先就是要破除其所形成的“中医无用”的观点。
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是存在就是合理的。中医能生存几千年,自然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医的疗效性。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是公认的。疗效不管大小,只要有效就是其存在的最大理由。医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解决人类疾病的痛苦,而中医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病人的痛苦。尽管用西医理论还无法解释其疗效的内在机制,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其疗效的评价。同时,现代医学无法解释的这些疗效性,正是当代科学研究中医的动力所在,这也是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必要性的所在。
第二,中西医具有互补性。西医理论强调微观,其优点是研究深度逐层次不断深入,也正因为如此,其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对人体的认识缺乏整体分析、横向联系,易出现片面性、孤立性。
而中医正好相反,它强调的是宏观整体观。它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内部本身、人体与外界的社会、自然环境都有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中医的这一整体观念理论,对西医的研究方法是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目前正在倡导的整合医学,就是中医整体观念理论在西医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另一方面,当今西医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但对于疾病仍存在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且还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当中有的正好是中医的强项所在。一个较浅显的例子,绿脓杆菌的感染,虽然几十年前发明的抗生素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但由于现代抗生素的滥用,绿脓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不断增多,使西医已经解决的问题又成了新的问题。而中医在这方面却显示了它的独特疗效。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调整了人体的整体状态,调动人体内一切抗病因素抑制耐药的绿脓杆菌,最终治愈疾病。类似的例子,临床上已有大量报道,人们在临床实验中亦亲身体会过,这也是得到了包括西医在内的医学界的认可。
4.2突破西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认识的惯性思维
西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等的认识是以解剖、实验为基础的,它的角度和语言表述明显区别于中医,两者存在较大差别。千万个差别里面,最典型并且最容易困惑学生的就是同一个器官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生理功能。中医和西医对人体脏腑、组织的观察,都有心、肺、脾、肝、肾、大肠、小肠、心包、胆、血液等器官。但是中医和西医对这些器官功能、解剖位置的认识却是不相同的。西医院校的学生总是不由自主地用西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