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5-02-07

法制博览 2015年36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心理健康大学生

崔 敏

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浅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崔敏

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摘要:大学生在环境适应、人际关系调整、求职择业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高校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可以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专业心理咨询等途径,从而让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

关键词:高校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36-0319-01

作者简介:崔敏(1958-),男,汉族,吉林长春人,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确保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高校而言,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对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的心理问题

随着高校在校人数的逐年递增,各高校居高不下的生师比,导致许多学校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只注意对其专业知识的提升,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适应

多年的应试教育存在的一个重大影响是许多学校忽视素质教育,从而导致很多大学生面对环境的变化难于适应,比如部分学生不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对应接不暇的大学课程和考试难于应付;另外还有许多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不能独自料理日常生活,从而影响情绪,影响学习。

(二)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困扰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的生活环境中缺乏协作分享等方面的体验,导致这些同学在大学因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和方法,在与人交往中容易出现不能换位思考,缺少宽容体谅等问题,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产生孤独感,缺少安全感。

(三)不能正确处理恋爱等情感困惑

大学生一方面期待美好的大学恋情,另一方面又缺少处理情感问题的原则和经验,以至于在出现单恋、暗恋、错恋、失恋等困惑时,不知道应当如何处理,也不愿意找家长和老师倾诉,从而导致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对学习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四)求职择业竞争带来的压力

在当前高校扩招、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大环境下,高校每年的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加,部分学生不能及时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预期,大学生的就业理想与现实情况发生巨大落差,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表现出眼高手低,或缺少自信等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对于以上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的问题,已经成为学生成才和高校教育目标实现的障碍,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已成为当下高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理想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也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其中有利的是经济的发展可以带来观念的更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不利的方面是经济的发展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学生中产生一定的负面的影响。为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帮助其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同时在师资力量方面应当配备心理学方面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根据大学生心理特征,举办心理卫生知识普及活动

大学生从年龄上看正处于青年中期阶段,从心理发育的特点来看,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增强,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还不成熟等,针对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可以开设与心理卫生相关的课程,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同时积极拓展课外教育指导的空间,以全国“心理健康周”为契机,举办校园心理卫生知识普及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助己助人。

(三)建立心理咨询室,个性化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先进完善的设施,创造让学生信赖的良好的咨询室环境,培养或者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为学生提供心理问题的解答和帮助。同时在日常教学中学校应当让学生转变观念,要让学生科学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心理矛盾和问题,能够恰当地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对于自己无法排解的心理压力,可以到心理咨询室寻求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四)大学生自己要转变心态,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心理成长能力

大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压力,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和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要学会和自己友好相处,悦纳自我。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大学生要能够恰当地应对困难,而不是回避或退缩;对于不能的解决难题,要知道如何寻求外界帮助,不至于积郁成疾。大学生的这种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心理成长的能力,是高层次人才必须具备的素养,这对于大学生今后的就业和生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总体而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会直接影响其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也会影响高校培养的人才的综合素质。对于目前大学生较为普遍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可以通过上述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来共同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和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崔景贵.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

[2]徐峰.大学生心理健康向导[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

[3]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途径[M].泰安:泰山出版社,2010.

[4]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心理健康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