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民警特点、成长规律及培养策略研究

2015-02-07

法制博览 2015年36期
关键词:逆境民警人才

钟 瑜

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200444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发展靠人才推动,事业靠人才支撑。培养造就一支适应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所需要的青年民警队伍,是保证公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青年民警特点

本文所指青年民警主要是年龄在35岁以下,参加工作时间不长,文化程度高,精力充沛,发展潜力大,专门从事公安工作的人民警察。与其他年龄段民警相比,青年民警具有以下特点:

(一)进取心中夹杂功利性。思想开放活跃,易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具有较强的开拓进取精神;但往往由于对职业特点和要求认识不深,对基层一线工作的艰苦性和长期性缺少足够心理准备,容易产生浮躁情绪,在追求成功的迫切欲望背后夹杂着些许功利色彩。

(二)可塑性中伴随摇摆性。青年民警从警时间不长,人生阅历肤浅,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尚未定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由于对从警之路没有长远清晰的规划,发展状况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和他人左右,对自我发展方向常飘忽不定,游移摇摆。

(三)个性鲜明难掩心智不成熟。喜欢彰显个性,表现自我;但有梦想欠执着、善思考缺深度,加之家庭和学校教育对心理健康重视不够,缺少灵活的处世手段和人际交往经验,不少人心理比较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心智调控能力不强。

(四)自主意识强,自控能力弱。青年民警大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加之公安职业影响和训练,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果敢的处事风格。不过因工作时间不久,对工作的性质、特点和要求认识不足,大多系独生子女,性格脆弱易冲动,短时间难以适应严格的职业纪律要求。

(五)文化底蕴厚实,从业经验不足。青年民警大多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文化程度较高,总体具有足够的理论素养和知识储备;不过由于理论知识和实践需求的差异,青年民警在工作(执法管理、组织协调等)能力上暴露出不同程度的经验缺失。

二、青年民警成长规律

青年民警成长规律是指青年民警在追求实现自我、完善心智的过程中,从成长历程、实践内容、发展环境等角度考察,经过反复观察、思考、比较、研究发现的固有属性和稳定联系。青年民警成长规律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

(一)成长轨迹呈螺旋式上升曲线

1.主观努力程度。主观努力程度与个人个性和心态息息相关,决定了内外因素的作用效果。在工作初期,青年民警往往在新鲜感、探索欲和表现欲的驱动下工作积极,信心满满。随着工作的深入,由于个人适应能力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影响了主观努力的热情。然后随着对工作认识的深入和个体心智的趋于成熟,经过调整思路、重新定位,工作状态重回上升区间。每名青年民警用自己不同的努力描绘出不同的成长曲线。

2.逆境商高低。逆境商是指面对逆境或挫折时,不同的人对遭遇逆境或挫折时的反应能力。高逆境商的人把逆境当作激励自己前进的推动力,不断发掘潜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低逆境商的人在困难面前,往往看不到光明败下阵来。逆境商决定了成长曲线上升的速率和曲折的幅度。

3.文化素养积淀。文化素养既包含过去的成绩,也包括自身的现实能力,是青年民警成长曲线呈螺旋式上升的基本动能。考察青年民警成熟与否不是看其年龄大小,而是看阅历的丰富和经验的积累程度,只有经过一定的文化素养积淀,才能具备更高层次所需要的能力和视野。

(二)成长因素呈非智力放大效应

1.情商的“乘数效应”。实践中不难看到具备较高情商的人,总能有效地实现自我控制、自我激励,并能理解、帮助和感召他人,使解决问题的主张等智力活动成果转化为群体的共识和具体行动,起到个体带动群体的“羊群作用”。而这种放大作用就是青年民警成长中呈现出的情商“乘数效应”。

2.能力的“非对称优势”。青年民警在成长的过程中,为了发挥自身优势,降低“可替代性”,实现发展上的“突围”,在正确认识自我和合理选择基础上做到扬长避短,使自身能力和他人相比具备“非对称优势”。在自己的优势领域,朝着既定的目标潜心发展,化“非对称优势”为不断上升的专有动力。

(三)成长时空呈累积和共生格局

1.累积规律。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是三个逐层收缩的金字塔,高层次人才的生成数量取决于整个人才队伍的基数。职务分工原因导致民警晋升空间有限,最终能够成长成才的只能是少数,成为顶尖人才的更是少之又少。青年民警的成长,都要经历从底层逐级上升、大浪淘沙的发展历程。

2.共生规律。人才的成长、涌现通常相对集中在某一时间、地域,反映了人才涌现的特殊时空分布。一个优秀的领导班子往往善于营造积极进取、良性竞争的氛围,进而形成一个人才不断涌现、竞相集聚的优秀团体。而从时间上看,因时代背景和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差异,不同的时间段人才的涌现数量也是不均衡的。这既有利于青年民警整体能力提升,又会导致人才扎堆浪费。

(四)成长外因呈师承效应和环境“烙印”

1.师承效应。师承效应是指在青年民警成长过程中,徒弟一方的德识才学、业务知识、思维方式和处事风格受到为师一方的指点。师傅对徒弟“传、帮、带”,为青年民警初步适应工作环境提供了有益指导。徒弟从对工作要求的认识到处事风格的形成,从对规章制度的理解到对形势精神的领会,都打上了师傅的痕迹。

2.环境“烙印”。公正、透明、科学的用人制度,对青年民警的积极引导和警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意义重大。组织的培养对于激发青年民警成才动力,选择成长目标会产生较大影响,这就是一种人文环境“烙印”。这种烙印前后延伸,往往还会形成独特的人才成长链。

(五)成长结果呈评判预期优劣制约的现象

1.期望效应。期望效应是指人们从事某项活动、实施某种行为的动因,来自于个人对行为结果和工作成效的评判预期,是青年民警成长的内部动力。青年民警若对自我价值抱较高的预期,则能激发更多的成长潜能,充分调动自身技能和人际资源,取得长足发展;反之若抱较保守的价值预期,只会犹豫彷徨、自缚手脚,很难取得惊人成就。

2.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青年民警在职业生涯前期,都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他人认可,而人们往往只对各自认为的“明日之星”倍加关注,充分给予才能展现机会,而对于一般青年民警则缺少关注和认可。由于外在环境对青年民警优劣不等的价值评判,形成各自顺逆不同的外部成长环境。

三、青年民警培养策略

(一)强化思想素质,激发内在动力

首先,加强政治教育,坚定职业信念。加强科学理论教育,用经典提升认识高度;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分析社会动向,用足用好现有政策;加强道德修养教育,全面提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加强纪律作风教育,抵制腐朽思想的影响。通过系统培训使青年民警掌握公安工作的光荣传统和神圣使命,增强岗位成才的动力。

其次,注重心理品质,提高抗挫能力。通过开展系统的心理拓展训练和心理危机干预,有效提升青年民警群体克服精神压力、意志动摇、职业倦怠等问题的能力。通过全面的岗位适应体验和工作历练,正确认识成长过程中的艰难与曲折,培养“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成熟心态。

再次,制定成长规划,增强文化积淀。各级党团组织要密切关注青年民警动态,根据其特点和状况,帮助制定成长规划,开展分类导航,积极引荐推优。同时引导培养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学习态度,加大理论研究、能力培养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成长轨迹向上的驱动力。

(二)完善非智力因素,实现“四两拨千斤”

一要提高情商,完善性格。通过积极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实现从学生、职员到民警的转变,增强同领导、同事和工作对象的交际能力。学会划定恰当的心理界限,改变性格的品质和结构,刻苦学习,丰富知识,积极交往,参与活动,尝试不同的处事方式,培养乐观开朗的行为习惯。

二要扬长避短,岗位成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正确认识自我,确定合适的发展方向,有所侧重,才能有所成就。外形威严正派,具有较强执法管理能力的青年民警,适合在管理领域潜心发展;沟通表达能力强且善于写作的青年民警,则适合在政工、宣教领域实现“突围”。

(三)拓宽发展空间,理顺晋升机制

第一,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让人才有序累积。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重竞争赛马而不囿于伯乐相马,形成科学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科学执政要求的绩效评估机制,增强民警队伍活力;设立通畅的信息反馈机制,避免“在岗生病”和“带病提拔”。让青年民警在有序竞争中提高,使其能力和职位相匹配,实现人尽其才。

第二,增强人才交流力度,树立岗位成才理念。在实践中加大青年交流力度,从制度上保证老中青梯次配备的任职年龄结构,既给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有奔头,也给资深年长的“老黄牛”有位子,缓解晋升空间不足与“人人渴望成才”的矛盾,实现知人善用,人尽其才。

(四)实践师徒帮教,优化外在环境

一是规范师徒帮教,实现制度联动。营造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健康氛围,师傅“诲人不倦”,青年民警“学而不厌”,形成一个稳固、有效、可持续发展的师徒关系。师徒帮教制度应同奖惩考核机制联动,加强帮教过程的跟踪问效,保证师徒帮教制度沿着健康轨道发展。

二是优化环境氛围,创造外在条件。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动“转作风优环境”的“二次效能革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青年文化建设;严格规范执法,推进管理标准化;营造充分信任融洽沟通的工作氛围,用“双赢”的沟通方式优化上下级对话;营造良性竞争氛围,实现环境和人才的良性互动;构建青年民警成长平台,适时将“靠得住、有本事”的民警纳入人才储备库进行重点培养。

(五)注重定位引导,营造博爱环境

一要注重定位引导,激发潜在动力。所有的人都是愿意进步并愿意追求成功的,关键是正确定位和点燃潜力的火花。构建青年人才信息库,针对不同类型和层面的青年(优秀青年、一般青年、问题青年)制定不同的导航方案和培养路径。加强规划监督引导,通过正确定位,激发潜在动力,促进整体有序成长。

二要关怀关注青年成长,营造宽容博爱环境。青年民警往往表现出某些不易被年长者接受的特征,年长者要持理解宽容的态度,给予融入团队的时间。大力营造敢为人先、敢于创造、勇于怀疑批判和宽容失败的环境,鼓励突破常规,提倡风格争鸣。既给优秀者以关注鼓励,又给受挫者以关心抚慰,使之从外界汲取动力,及时排解消极想法。

[1]刘承伟.山东省人才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8.

[2]李和风.科研机构人才工作中若干关系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4.

猜你喜欢

逆境民警人才
人才云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让你更强大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完形填空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