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及其实施路径
2015-02-07张湫实
张湫实
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吉林 长春130000
一、引言
在我国现阶段,宪法主要是通过将文本化的宪法转化为实际的社会制度来进行实施,所以为了保证宪法的有效实施,相关部门势必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施行机制,对实施主体进行充分的明确,然后制定最为有效的方法促进宪法和行政法的实施。一般来讲,宪法的实施方式有许多种,通过对各种实施方式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宪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为了有效的解决宪法实施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相关部门势必要加强对我国宪法实施现状的研究,然后分析宪法与行政法之间的关系,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宪法的实施。
二、我国宪法的实施现状分析
在我国现阶段,宪法的实施现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宪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实施主体不够明确。宪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受到任何的监督,也就是说社会中的任何组织、个人以及阶层都能够指出别人的违法行为,同时也具备对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指正的权利,这种现象证明了我国宪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实施主体不够明确,所以宪法的实施路径就很难达到统一,造成了宪法实施路径缺乏规范性和合理性。第二,宪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实施方法存在缺陷,特别是我国宪法对法律性文件是否进行审查并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进行规定,这样就加大了无监督审查现象产生的几率,导致宪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实施方法存在缺陷。第三,宪法实施过程中对违宪审查等内容的规范力度不够。
三、宪法与行政法之间的关系
(一)行政法是宪法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
宪法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其他的法律作为支持和保障,比如说行政法、刑法以及民法等,行政法等其他法律的稳步发展能够保证宪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一些问题及缺陷进行修正,从而推动宪法的正常实施。在我国现阶段中,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宪法的立法者在立法的过程中主观意识不够,所以导致了所制定的宪法缺乏规范性以及科学性,难以适应时代的变化,最终导致我国的法律未能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完善和改进相关的法律制度。
(二)宪法是行政法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从整体上来讲,宪法是我国最为根本的法律,所有的法律都是从宪法上延伸以及衍生而来的,行政法以及其他的法律都需要宪法作为基础和保障,其产生都需要宪法作为前提条件。另外,宪法能够为行政法等法律提供更为合理的理论依据,然后对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进行明确的规定,从而为行政法的实施提供科学的指导,保证行政法发展方向的正确性。
四、宪法的实施路径分析
(一)依靠行政诉讼的方法推动宪法的实施
在我国所有的法律文件中,行政诉讼法主要是对公民的申诉权以及控告权等进行规范,公民的申诉权以及控告权都是由宪法赋予的。对于行政诉讼法而言,公民不仅可以通过其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并且行政法的有效实施还可以有利的推动宪法的实施,降低了宪法实施过程中各种缺陷的文献,从而保证宪法最大程度的维护公平的合法权益。
(二)促进行政法的良性发展来保证宪法的有效实施
宪法与行政法之间的关系一般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为了实现宪法的有效实施就势必要促进行政法的良性发展,这也是保证宪法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行政法在实施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各种影响因素,从而促进宪法的稳定实施,有效的解决宪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挑战。
(三)依法行政中选择符合宪法权利的规范准则
我国社会的稳定运行离不开宪法的保障,宪法在实施的过程中更应该坚持宪法至上的原则,所以为了实现宪法的稳定实施,行政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就必须要选择符合宪法权利的规范准则,保证行政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以宪法作为依据,实现依法执政,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最大程度的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五、结语
总而言之,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对于公民权利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行政法与宪法一样都可以对公民的权利进行保护,同时行政法与宪法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实现宪法的有效实施,行政法在运行的过程中就要通过行政诉讼以及依法行政等方式来促进宪法的实施,这样不仅能够实现行政法的稳步运行,并且还可以促进宪法的稳定实施。除此之外,行政法还可以为宪法深入人们的现实生活奠定坚实的保障,提高宪法在公民心中的地位。
[1]何磊.论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从规范分析视角对宪法与行政法关系的解读[J].鄂州大学学报,2013,02:14-17.
[2]代温世.我国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反思与重述——基于宪法及行政法律规范文本的分析[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1:33-37.
[3]叶丹.论我国宪政背景下的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1,05:35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