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刑法在空间上的效力范围

2015-02-07许香莲

法制博览 2015年36期
关键词:适用范围领土外国人

许香莲

延边大学法学院,吉林 延吉133002

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适用范围而言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中国人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时期,吃尽了不平等条约中的领事裁判权和租界会审公堂制度的苦。新中国成立后,主权归我,我们不但依法审判了为非作歹的外国间谍、特务,也依法审理了外国侨民的其他刑事案件。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可分两个方面:包括刑法在哪些地域内和对哪些人适用。

一、刑法空间适用范围的原则

(一)属地原则

刑法是一个主权国家对内行使主权的一部重要法典。在本国领域内对本国公民或侨居本国的外国人及无国籍人适用本国刑法,是理所当然的,这叫作属地原则。它的不足之处在于本国或外国人在国外对本国实施犯罪时,就没法处理,因此世界各国很少有单纯采用属地原则的。

(二)属人原则

是以人的国籍为准,本国人不论在国内或国外,也不论其所侵害是本国的或外国的利益,一律适用本国刑法。这种说法存在很大的漏洞,如果承认此原则,那么对在本国领域内的外国人犯罪,或者在领域外的外国人对本国犯罪就不能依刑法制裁。因此各国刑法并没有完全按此主张实行。

(三)保护原则

从保护本国权益出发,对违犯本国刑法的人,不论是否在本国境内,也不论是哪一国的人,一律按本国刑法治罪。这种原则实行起来困难很大,它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与外国主权和法律规定问题。如一国刑法规定为犯罪,另一国刑法可能不认为是犯罪。因此各国刑法采用这原则时都加以限制。

(四)折衷原则

是鉴于上述三种原则的不够完整而采取的折衷办法,就是以属地原则为基础,以属人和保护原则为补充,即凡在本国领域内犯罪的,不论是本国人或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本国人或外国人在本国领域外侵害了本国国家或公民的利益,也适用本国刑法。这原则兼采众长,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采用。

二、我国刑法在地域上的适用范围

(一)领域问题

所谓领域是指我国所辖的领土、领水和领空。还有根据国际惯例,航行在公海或停泊在外国港口的我国船舰、飞机或者是挂我国国旗的其他船舶、飞机。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飞机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根据国际公法,我驻外的使领馆也视为本国领土。对此,各国有不同的规定,有的采取行为地主义,主张对在本国领土内开始,而在外国领土内完成的犯罪,行使刑事管辖权,有的采用结果地主义,主张对在外国的领土内开始,而在本国的领土内完成,或者犯罪后果及于本国领土的犯罪案件,行使刑事管辖权。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两者兼而采用之,即犯罪行为和结果只要一项发生在我国境内,都适用我国刑法。

(二)特别规定问题

1、关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特别规定。2、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别规定。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发展很不平衡。刑法第八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国家权力机关根据当地民族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此外在刑法公布后,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而颁布的以解决特定问题的某种单行刑事法规也算作一种特别规定。如1981年6月1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就属于这一类。

三、我国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

(一)对本国人的适用范围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犯罪,一律适用我国刑法。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原则上也适用我国刑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处理涉及国际关系问题时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行为人的行为触犯了刑法,达到应当受刑罚处罚的程度。2.由于人在国外,行为人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别于在国内。刑法对其与国内公民犯罪的适用有所区别。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下列各罪的,适用本法:反革命罪;伪造国家货币罪,伪造有价证券罪;贪污罪、受贿罪、泄露国家机密罪;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伪造公文、证件、印章罪。

(二)对外国人的适用范围

我国刑法对外国人的适用范围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在我国境内犯罪的外国人,二是对在我国境外对我国家或公民犯罪的外国人。我国刑法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的一切犯罪行为,不论实施犯罪的是中国人或外国人。但根据国际惯例,驻我国的外国大使、公使、代办、参赞、秘书、武官及其配偶与未成年的儿子、未结婚的女儿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他们若触犯了我国刑法,则应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情节严重的还可以将其驱逐出境。对于在我国领域外的外国人对我国家或公民犯罪的问题,刑法规定了外国人按刑法规定的最低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同时还规定,已经在外国受过审判的我国仍保留追诉权,仍可依我国刑法处理;

[1]马克昌,江任天.刑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5,04.

[2]陈志军.中国刑法适用范围立法之完善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1(01).

[3]李晓明主编.中国刑法基本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适用范围领土外国人
国防小课堂 领土
论犯罪公式及其适用范围
外国人如何阅读王维
琉球的领土地位与自决权
叉车定义及适用范围探讨
街上遇见外国人
怎么跟外国人推荐《琅琊榜》?
《陌生领土》:考验还是幼稚
Durmiendo en la Muralla China
城市地下车行道路功能定位及其适用范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