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法治社会下弘扬德治的必要性

2015-02-07

法制博览 2015年36期
关键词:晏婴德治君主

罗 伟

安徽大学法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在法治环境下对德治进行宣扬并非是无的放矢,德治是对时下社会弊病所进行的诊治良方。近几十年来法治建设可谓是如火如荼,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出台,法治理念的逐渐普及,司法的日渐独立,都表明了法治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但是,道德水平的滑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不是法治能够完全解决的。德治既可以因其固有特性对社会治理有所裨益,更因为其作为民族传统与国情相融而更能被国人接受。

德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道德理念与实施手段两方面,德最早被认为君主的专属,道德经中的德经主要就是关于统治天下的圣人之道,从上古时期的人物传说中我们也能寻找到德的轨迹,舜是我们所标榜的有德君主的典范,其父母不慈,兄弟不肖,舜不仅包容了他们对自己的恶行,更是始终坚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君主之德也就是君主在治理国家时所采用的原则,这些原则有的也被发展为我们今天所说的道德,例如矜老恤幼。在春秋时期,君主之德演变为君子之德,德既是品行高尚的君子的良好的操守,又是普通百姓的淳朴风气,论语有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1]道德的高度并非固定,它不仅仅是高尚者的标签,亦是每一个平民百姓为人处事的潜在准则,这也就为道德的普遍适用提供了可能性;在实施手段上德治以教化为主,以润物细无声方式对我们施加影响,“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2]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养成道德观念。因此,德治也就是统治者以道德为根本理念与依据,主要通过教化的手段使百姓从善如流,最终达到人人和谐相处的境界。

德治对法治的借鉴体现两方面,一方面在于思想理念的补充,一方面在于实施方式的借鉴。礼让是道德的精华所在,道德更加强调义务,这种义务体现在人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过分计较利益得失,“让则不争”,法治则有所不同,法治更加强调个人权利而非义务,明确并且注重个人利益的得失,为个人合法利益而斗争也被认为是法治的应有之义。这两者看似背道而驰,实则异曲同工。礼让并非毫无原则的退让,也并非放弃自己的利益,什么都不争取,道德在宣扬“礼之用,和为贵”的同时,也提出了“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3]礼让不是牺牲一方的利益单方面退让,而是相互之间的行为,在这种互相礼让的气氛中,人与人之间的争端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避免。在涉及到利益冲突的时候,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固然是无可厚非,但是无论处理结果如何,都是对彼此感情的一种伤害,也为之后的争端埋下了伏笔。

在实施手段上,教化能够补充法律强制力所不能触及的领域。法律强制力只涉及行为而不对思想进行规制,教化则通过对思想进行洗礼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4]教化建立在人内心的羞耻感的基础上,致力于实现人的自我约束,其本质是相信人可以被感化,相信人性善的方面,通过教化使人明辨是非,从而争端不起,社会和谐;而法治则建立在人性趋利避害的基础上,国法如炉,触之者焦,通过禁止的方式使人们不敢越雷池一步。一者以德服人,一者以力服人,都蕴含着深厚的人性基础。从实效性上说,法治的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同时也摆脱了对人性善的依赖,更具有普适性,但是在分析人性善恶的基础上往往发现,社会环境是人性成长方向的重要因素,德治或者法治这两种不同的治国方略不只是以人性论为来源,更是对人性的引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5]法律文本本身远远没有达到无懈可击的地步,以法律的漏洞为自己牟利也就成为常态。道德没有具体的文字,它的作用的发挥并不像法律形于表面,在我们每一个念头形成的时候,道德就在潜移默化的发挥着作用。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当我们在脑海中排除了不合道德的思想,违法的可能性也就消失于无形。“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6]

德治的宣扬带来了法治公信力的提高。当今时代的法治理念是以西方法治理念为主导的,它与中国本土的传统有着诸多不兼容之处,同时,中国的法治发展始终还是起步较晚,法治建设进程也略显仓促,国人的法治观念尚未完全形成,引进道德观念有助于法治在中国生根发芽,对于法治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道德而言,将原本属于法律调整的社会义务纳入道德范畴,丰富了道德的内涵,推动了道德的与时俱进,而且,法律在处理道德热点问题时的倾向性必然带动了道德观念的进一步普及。

[1]张晏婴译.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6.

[2]老子.道德经.

[3]张晏婴译.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8.

[4]张晏婴译.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306.

[5]张晏婴译.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13.

[6]司马迁.史记.

猜你喜欢

晏婴德治君主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当代皇室
和谐君主帝喾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以德治企,诚实守信
——湖北亿立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忠直不迂
——晏婴(二)
法治与德治并举的哲学思考
晏婴三拒齐王赏赐
从不等式证明的激活策略看数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