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引发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和解决办法*

2015-02-07韩飞李慧

法制博览 2015年36期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信息

韩飞李慧

鞍山师范学院,辽宁 鞍山114000

21世纪是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网络信息时代,“手机媒体”更因其“便捷性”和“普泛性”等特点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又使不同思想文化间的碰撞加剧,导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变得异常激烈和复杂。作为手机媒体中的最新成员——微信,即是以智能手机为载体而发明的集多功能为一体的即时通讯工具。目前,我国微信用户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内己经超过5亿,而大学生作为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群体更成为使用微信的中坚力量。因此,掌控微信环境话语权就成为占领中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手段。

一、微信引发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新问题

(一)微信成为打破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御体制的重要手段

微信自身所具备的语音短信、免费、移动,便捷等绝对优势的特点使微信用户激增,学生使用群体数量巨大。微信更新了高校意识形态的传播和表达方式,增强了意识形态辐射力和影响力,延伸了意识形态存在的时间与空间,同时也成为境外势力打破高校传统意识形态防御体制的重要手段。微信看似相对封闭的交际环境实则开阔,特别是微信的无障碍浏览传播,使得非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迅速而广泛。微信沟通的“矩阵模式”使信息传播以几何倍数的方式迅速攀升,传播主体遍布全球。舆论传播速度之快、覆盖之广使高校信息传播逐步脱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权”掌控。微信传媒工具所表现出的“全球性”、“社会性”、“主体性”和“自我性”的传播属性和传播模式对传统的社会意识形态构建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也使高校意识形态“集中统一”、“自上而下”的传播范式和管控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逐步表现出“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的趋势,这无疑是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大挑战,严重威胁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御体制。

(二)微信成为西方反华思潮向高校灌输的主要渠道

微信“朋友圈”凭借熟人交际的特点,大幅提升了信息的转发率和可信度,大量信息往往会被习惯性地认为已由他人验证的真实观点而被信任和转发。西方敌对势力借助微信这一特点利用高校学生思想单纯,求知欲强、群体人员密集,鉴别信息能力有限,兼容性人格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等特点,把高校作为灌输西方错误思潮的主要渠道,严重危及国家政治安全。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微信不断在舆论上造势,企图误导大学生,使之形成错误的判断或观念,进而危及国家政治安全。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所谓的“微信意见领袖”用戏说等手法丑化、抹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领导人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二是大肆鼓吹西方的宪政、多党制、新自由主义等,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公然反对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三是利用历史虚无主义等手段夸大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历史上的失误,否定党的历史,损害国家形象,破坏民族团结等;四是片面宣传社会敏感,热点问题,利用大学生的“正义感”,挑拨大学生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

(三)微信成为境外腐朽文化向高校传播的重要媒介

借助微信传媒手段,境外势力直接的文化宣传获得了便捷、高效、广泛、强势的高科技平台,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重要阵地。微信因其传播信息的私密性、隐蔽性较强,加之多层级病毒式的信息传播机制,给网络信息监管带来巨大困难。微信的某些监管漏洞被境外敌对势力所利用,形形色色的文化作品在微信传播中往往被伪装成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境外势力不断把腐朽文化传播到大学生当中去,旨在毒害大学生的心灵,妨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而危及国家文化安全。这些腐朽文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色情文化,二是非法的分裂文化,三是盲目的反政府文化。

(四)微信成为西方价值观向高校渗透的介质平台

微信的传播模式既有助于单个社会圈的形成,又可以让不同的社会圈之间互相联通,不同的社会圈可以很容易地彼此嵌入,从而使信息传播成几何倍数递增。信息海量传递和文化自由交互,随时都在冲击着高校意识形态的思想战场。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微信这一特点将经过精心包装的宣扬西方价值观念、政治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信息竭力向高校学生灌输渗透,诱导大学生形成西方的价值观,人权观、民主观等,目的是改变大学生初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扰乱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的拥护和爱国主义情怀的抒发,设法造成大学生的价值错位,进而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违背的内容在微信上大行其道,“错误的价值态度、低俗的文化品味和审美趣味,嘲弄历史英雄、楷模榜样和理想信念的作品,围攻主流意识形态的信息和黄色段子,借助新媒体技术在网络上泛滥,从而在文化内容和话语体系上构成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消解力量。”

二、微信引发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

首先,“网信办”等国家安全部门应对高校微信传播过程中存在的意识形态安全隐患予以重视。加大对高校信息传播的管控力度,扩大监察范围,对于微信搜索的“关键词”(如涉恐涉暴)环节进行仔细过滤、认真排查;加强对高校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提升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申请条件,严格申请资质审查机制,及时修补程序漏洞,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建立和完善高校信息安全的预警机制,在预警系统要素上(包括硬件设施、信息员、监测软件等)要落实到位在,预警系统技术管理手段上做到对负面信息及时删除、隐藏或屏蔽。司法部门应该积极介入,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敌对势力、邪教组织通过微信传播渗透高校,立即严肃惩处。

其次,教育部应高度重视高校舆论阵地,要有计划有、有步骤的建立高校微信意识形态安全防御体制,牢固掌控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特别要做好影响高校公信力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立即采取措施,确保有效瓦解危机,维护校园正常秩序,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各高校要尝试建立“权威型”微信新媒体发言人机制,针对学生疑惑的国家治理体系和多元价值取向下的社会突发事件及敏感问题,从政治、文化、党史等方面的学理层度深入剖析,答疑解惑,正面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使各种虚假言论没有传播的环境和氛围,阻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违背的负面舆论在校园形成气候;各高校要充分重视微信公众平台的能量价值,利用高校对学生管理便捷的优势掌控学生微信群体,选取坚持正确政治导向,植根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在公众平台定期传送,让大学生读懂中国故事,建立正确价值坐标。

再次,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应通过共青团组织树立模范典型人物,培养传递正能量的学生微信意见领袖。学生领袖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往往会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并内化为个人观点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对高校学生思想和言论起到示范、引导和过滤的作用。学生工作部门可以要求学生会干部、学生骨干分子分担负责学生“朋友圈”等方面内容的监管,也可以构建微信举报系统,发挥全体学生用户力量,互相监督,协同监管;学生工作部门可以尝试建立校园微信班级,再以微信班级为单位增设引导和学生监管人员。这样既可以鼓励、引导学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又可以使行政班级在微信上建立交互性的信息活动平台,从而打破课堂教育的时空限制,提高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效率,实现监管人员对微信监管的单位化和立体化。

[1]习近平.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6-17.

[2]习近平.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要敢于亮剑[N].北京日报,2013-9-2.

猜你喜欢

微信大学生信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微信
微信
微信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