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植树造林与碳中和的研究

2015-02-07辛晓丽

法制博览 2015年31期
关键词:河北大学植树造林植树

辛晓丽 郝 爽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城市植树造林与碳中和的研究

辛晓丽郝爽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林业覆盖率逐渐增高。“碳中和”这一名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为解决温室气体的排放作出着贡献。城市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本文通过了解现阶段城市植树造林情况和碳中和在我国的实施情况,阐述了植树造林与碳中和。

关键词:城市植树造林;研究

一、植树造林与碳中和概述

碳中和是指一标的物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并未造成全球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产生净增加量。任何行为不可能完全不排放温室气体,经过减排办法降低碳排放量,最终通过碳补偿机制,采用碳信用抵消无法减少的碳排放量,以达到温室气体零排放。①碳中和作为一种低碳理念,致力于引导人们的低碳生活,致力于改善大气状况。

植树造林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它是培养丛林的一个根本环节。种植面积较大而且将来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则称为造林。如果面积很小,无法形成丛林或丛林环境的,则成为植树。在现阶段造林一般形成于郊区、乡村和大型荒原地区,而小面积的植树活动大部分存在于城市地区,适用于改造城市环境和大气状况。但城市是温室气体的主要场所,应加倍重视城市的植树造林与碳中和。

我国近年来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城市成为二氧化碳的高排放地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建设“低碳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目标。2008年中国成立首个官方碳补偿标识—中国绿色碳基金碳补偿标识发布。②在此基金中,公众自愿捐献资金到中国绿色碳基金进行“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活动,就可获得碳抵偿标识。

碳中和是一个新鲜名词,碳中和逐渐融入到我国治理大气污染的进程中,我国开始了探索碳中和的广泛应用之路。

据世界国际能源署统计,全球大中城市能源能耗占75%,CO2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占80%,所以要治理环境改善大气状况,城市的污染排放不容忽视。

现阶段除了欧美等国家实行强制性的碳交易,而北美和亚洲国家实行自愿性的碳交易。现阶段碳市场的成长发展也存在一个碳信用质量难题。欧美国家中,企业和个人按照强制减排的原则,通过做买碳人,实现碳中和。我国企业和个人通过自愿原则进行买碳。

目前中国人均碳排放已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倍,并于2007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排放国而超越美国。随着全球各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我国正面临着减排的强大任务,因此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成为中国公民的责任。

我国现阶段在政府鼎力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和全民植树活动推进的同时,我国的植树造林事业迅猛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森林资源增长迅速。

二、植树造林对碳中和的作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利用太阳能的最大载体。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具有的碳汇功能对稳定对于保持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具有重要作用。采伐森林和破坏植被的行为,将植物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成为温室气体众多排放源中的一部分。植树造林有清除空气污染的功效,对碳中和有着无法超越的作用,一亩林一年可以吸收净化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出48千克氧气。树叶在阳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人体所需要的氧气。所以,人们把绿色植物称为“氧气制造厂”,减缓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更需在城市人群中推进植树造林。

增加植树造林,增加碳汇,保护森林和防止森林退化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应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识和行动,也成为中国政府继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之后中国政府自助减排的目标之一。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存和碳汇功能,减少森林造成的碳排放成为目标之一。

三、建议和完善

(一)积极推进城市中企业和个人的减排工作,将减排与碳中和相结合,同时还应确保碳诚信交易。完善法律制度,加大监管力度,企业加强技术更新,将减排工作落实到位。推行城市低碳理念,将低碳进行到底。

(二)企业后勤部成立植树委员会,社区成立植树委员会,调动企业与公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制定有效的植树造林手段,提高植树造林效率,提高企业与公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在政策中落实企业的种树任务,实行强制种树与自愿种树相结合。社区中规定每年种树配额,有些公民经常进行慈善活动、基金会等,可以将植树造林活动作为此活动的一种,为大气污染做贡献。我国实行个人所得税制度,也可考虑高收入者是否可以拿出小量部分为国家的植树造林贡献。

(三)加强机构建设,加大对碳企业的监管。加强对企业的碳盘查,在城市中企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超标时进行植树造林的同时,由于时间地域的限制可已直接做一个“买碳人”。公民由于时间的限制、交通拥堵等情况,也可以成为“买碳人”。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公民人人成为“买碳人”逐步实现碳中和,在城市的大气环境做出贡献。

近年来温室气体是大气污染的杀手,而城市又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地。工业、居民在城市中大量聚集,解决城市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是实现碳中和的重中之重。加强城市植树造林,完善碳中和机制,最终逐步实现碳中和,为城市环境做贡献。从自身做起,为实现碧水蓝天做出自己的贡献。

[注释]

①邓明君等.国外碳中和理论研究感化与实践发展评述[J].资源科学,2013,5,35(5).

②李瑞林,何宇.中国第一个碳补偿标识发布[N].中国环境报,2008.

作者简介:辛晓丽(1988-),女,汉族,山东潍坊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法律(非法学)专业,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诉讼法学;郝爽(1990-),女,汉族,河北唐山人,文学学士,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法律(非法学)专业,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诉讼法学。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31-0257-01

猜你喜欢

河北大学植树造林植树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赵浩岳作品
植树
河北大学质量技术监督学院
An Analysis of the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
植树鸟的来信
植树造林共参与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招生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