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基层法治建设的转型研究

2015-02-07

法制博览 2015年31期
关键词:法制建设互联网时代问题

李 晓

苏州市吴江区委党校,江苏 苏州 215200



互联网时代基层法治建设的转型研究

李晓

苏州市吴江区委党校,江苏苏州2152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完善,这也意味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基层法治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广阔的空间。基层法治建设是国家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石,是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保障。现阶段,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积极的促进了基层法治建设的转型,但是在实际的基层法治建设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不但影响基层法制建设的转型,还影响基层法治建设的效果。以下本文就吴江地区,在互联网时代基层法制建设的转型展开探讨,并对吴江地区基层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促进基层法治建设的顺利转型。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吴江地区;法制建设;转型研究;问题;对策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积极的推动了社会的各行各业,这也给基层法治建设带来新的动力,通过互联网的手段,能够有效的增加宣传空间,增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从而有效的实现基层法治建设的转型。但在实际的互联网时代基层法治建设的转型阶段,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基层网络资源有限,基层网络建设、安全管理仍旧不够强,甚至还存在网络多元化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也就使得基层法治建设转型进展不够顺利。这就需要对互联网时代基层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从而促进法治基层建设的顺利转型,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从而实现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吴江基层法治建设

吴江地区,在实际的基层建设过程中,始终将基层法治建设作为工作重心,并结合吴江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合理的基层法制建设的策略。吴江是全国批发依法治理的工作联系点,并以示范模板为全国提供参考和示范。在实际的基层法治建设的过程中,以强化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强化农村建设,实现新农村、法治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的出发。并坚持贯彻党的领导、强化基层党建、完善基层法律法规、优化基层工作人员素质,并加强人员考核,促使吴江基层法治建设成为我国基层法治建设的模板,并积极为我国的基层法治建设提供参考。

吴江地区为了实现基层法治建设的效果和质量,制定了相关规范和任务,促使各基层地区人员能够明确自身职能,加强了工作效率,并积极的提升基层人员的法治观念,并实现了基层法治学校的建设,推行了《农民学法用手册》,极大的促进了吴江基层法治建设。

此外,吴江地区采取了多种形式和措施,确保基层法治建设的满意率,注重法治创建,构建适宜的法治建设环境。严抓规范执法,提升基层法治建设的效果和影响力。制定合理的考核激励,提高基层法治建设的动力。从而积极推动吴江地区的基层法治建设,为我国基层法治建设、构建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模板作用。

二、互联网时代基层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公民的法律素质亟需提高,网络宣传不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基层建设不断进步与完善,但是实际的基层公民法治意识仍旧淡薄,主要是由于基层公民的文化水平不高,综合素质不强。基层公民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都不够,这也就使得基层公民的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找到有效的维权途径,不能有效的将法律的作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武器,采取不合理的应对手段,不但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还会导致自身触犯一些相关法律。而这些因素,主要是由于,基层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宣传管理工作时,没有充分的将网络与宣传工作相结合。

(二)相关网络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推进,使得我国大多数基层法治建设获得了极大的进步,但是在实际的基层法治建设过程中,基层法治建设的一些法律法规的质量不高,不能有效的适应基层地区的实际情况,甚至出现一些法律法规的不够严谨,相关内容过于原始,不能起到有效的规范和指导作用,法律法规更新不够及时,法律法规出现断层和缺失。而这一现象在网络时代下显得更为明显,尤其是一些相关网络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导致一些不合法的言论和活动,通过网络展开,制约基层法治建设的顺利转型。

(三)网络技术应用不够全面,基层法治建设的相关决策执行力度不够

基层法治建设过程中,需要快速有效的执行力,从而促进基层法治建设的顺利完成。但是,在实际的基层法治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法治建设决策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执行出现偏差、执行缓慢等情况时有发生,此外,相关信息技术应用不够全面,相关工作仍旧停留在传统的办公模式,不但制约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影响了基层法治建设的工作效率。此外,由于网络技术应用不够彻底,导致执法者与管理相对人员之间缺乏沟通,甚至造成基层群众与执法人员之间出现对抗的状况,制约基层法治建设。此外,没能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基层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影响基层法治建设转型的顺利完成。

(四)网络不建设不够全面,传统思想观念影响严重

基层地区由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全面,影响基层地区的相关信息流通,导致基层地区信息流通相对闭塞,使得基层群众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影响的较深,对法治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使得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而且,还会出现基层干部以权压人的现象,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完善。

(五)信息技术应用不够彻底,基层网络资源匮乏

在实际的基层法治建设过程,相关基础人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彻底,没能有效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导致信息基础没能充分体现有效性和时效性,而且基层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仍旧采取老旧的办公策略,直接影响办公效率。而且基层法治建设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不能得到有效的实现,造成相关法治建设的决策和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此外,由于基层网络资源匮乏,相关法律法规不能有效的传到基层地区,资源匮乏是制约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因素,基层相关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六)网络监管的缺陷

在互联网时代,农村基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网络的影响。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极大的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但是在实际的网络监管中,一些虚假信息与不良新闻,也会通过互联网向基层地区流传。而且,网络信息传递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会使得基层网络监管的力度不够。这就会给一些恶意散播不良信息和影响社会安定和和谐社会的不法信息,会影响基层群众的对政府的公信度,影响基础法治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三、互联网时代基层法治建设的转型策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基础法治建设提供了很大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基层工作者,需要充分的结合互联网基础,对基层法治建设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促进基层法治建设的顺利转型。

(一)强化网络宣传,实现基层群众法治素质培养

在实际的基层法治建设过程中,群众的法治素质是影响基层法制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的基层法治建设时。工作人员需要充分的重视基层群众的法治素质培养,促进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意识的提升,通过网络技术的使用,加大对基层群众的法治教育,加强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例如:在吴江地区,基层建设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技术有效的促进法治社会的构建,适宜的进行法治宣传和法治知识普及,并注重公益广告的宣传和播放,从而促进基层群众的法治观念的提升。并适时举办一些法治文艺汇演,法治电影展播等活动,积极的将网络应用于法治宣传。还举办了以“中国梦”为基础的法治宣传的微电影剧本征集活动,从而促进基层群众法治观念的提升。

(二)严抓法治建设,构建良好网络环境

实际的基层法制建设过程中,需要积极的推行法治建设,并针对以往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正,避免法律法规与现阶段的社会情况不相符的情况发生,此外,还需要构建良好的基层法治建设网络环境,针对基层现阶段,网络环境受到外界影响因素严重的情形,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网络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的约束力,构件一个积极健康,法治的基层网络环境。例如:吴江地区在实际的网络法治环境构建的过程中,有效的建立相关网络规范和法规,并以示范村形式,为各方提供参考,从而有效的提升法治建设环境,实现法治建设的效果。

(三)加大网络应用力度,采取适宜考核评价机制

针对现阶段,基层网络应用效率不高,办公方式老旧等问题,需要积极加强基层法治建设转型的相关网络技术应用。实现在网络的基础上,积极的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的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和信息贡献,提高信息的实效性和真实性,此外,还需要针对基层群众与执法之间交流不畅通的情况,有效的实现网络交流和对话,从而降低冲突的发生。并制定合理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促进提升基层法治建设的质量和执行力。

(四)加强网络基础建设,转变传统思想束缚

转变基层群众的思想束缚,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大基层群众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针对消息闭塞的基层,就需要加强对网络基础设施的剪裁,从而促使基层群众与外界的信息流通,开阔基层群众的视野。此外,相关基层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基层法治的宣传力度,确保基层群众能够充分重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在遇见实际利益受损时,积极寻求法律的援助。

(五)完善基层网络建设,加强信息技术使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基层法治建设也变得与网络技术息息相关,针对传统的法治建设时,相关基层工作人员仍旧停留在原始的工作状态时,需要强化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充分的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基层建设中。此外,还需要完善基层网络建设,确保基层的信息交流畅通,实现城乡宽带建设同步,促进基层法治建设的顺利完成。

(六)完善网络的监督管理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最大限度的加大了信息的流通和传递,但随着基层网络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基层法治建设不够完善,就会导致一些不良信息和恶意信息传递,影响基层群众对政府的公信度。基层网络监管人员需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力度,适宜的优化基层网络环境。

四、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积极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也就使得互联网时代悄然来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基层法治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针对吴江地区的互联网时代下的基层法治建设情况,针对基层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基层法治建设转型策略,积极促进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社会安定和谐。

[参考文献]

[1]夏淼,郝相赟,夏晶.论网络时代我国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困境与路径分析[J].理论界,2011,07:18-20.

[2]朱运河.浅析农村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08:101+103.

[3]胡传宏.创新法治文化管理机制 提升基层法治建设水平——连云港市连云区法治文化建设创新经验[J].法制与社会,2011,29:198-199.

[4]张琳琳,杨荣升.基层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的基石[J].人民之声,2015,06:39-42.

[5]轩传树.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质、条件与路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03:105-110.

[6]陆宇峰.以社会治理创新迎接法制改革转型[J].法学,2014,09:51-64.

作者简介:李晓(1977-),男,汉族,江苏苏州人,苏州市吴江区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政治学。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31-0117-02

猜你喜欢

法制建设互联网时代问题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