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检察文化及建设路径

2015-02-07李明钰

法制博览 2015年22期
关键词:建设路径

浅析我国检察文化及建设路径

李明钰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郑州450011

摘要: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增长和文化繁荣等方面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在全社会致力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北京下,对于检察文化的建设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关键词:检察文化;价值功能;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D926.3

作者简介:李明钰(1990-),女,河南固始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所谓文化它是一种最深层次的灵魂追求和行为准则,一个国度的精神寻觅,在不断发展的进程演化中,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逐步构建出了具备不同特点的文化。文化一词也可以广泛的应用在社会当中,比如企业文化、法律文化等等,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对人在精神上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检察机关内部形成的文化即检察文化,它是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精神支柱,特别是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浪潮下,中国特色的检察文化建设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检察文化的概述

(一)检察文化的定义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关于检察文化定义的说法有很多,根据学者们下定义的出发点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从主体出发进行研究,第二类是从内容出发进行探讨,二者均可以再往下进行详细地划分。从内容出发可以分为四类:文体活动说:简单来说,检察机关的日常活动,文化宣传活动就是检察文化;机关文化说:对机关内部工作人员和相关事项实施管理的文化也是检察文化;检察工作理念:在检察工作的过程中,检察人员的价值观也被称为检察文化;综合说:检察文化是一个大融合,包含了检察机关的物质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等等。综合对比以上学说,笔者认为综合说更加能够表现检察文化的特性,因为检察机关不论什么部门,哪怕他们从事的工作属于非检察业务的工作,但是他们身为检察机关中的一份子,他们的言谈品行会影响到检察机关的形象,综合说不仅能够解释检察文化的内涵,也可以反映检察文化的外延。

(二)检察文化的形成

上述说到对检察文化的定义是根据综合说得出的结论,因此检察文化也应该包括检察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理念文化三个层面。

检察物质文化是检察机关为了保障检察业务的顺利开展以及推广法律思想而建立的物质实体,就是我们通常能看见的建筑、服装还有器物等等,通过检察机关的建造、人员的衣着和办公用品能看出司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它是检察文化的寄托物,是一种外在表现。

检察制度文化是检察机关工作制度文化的总和,包括检察机关制定的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还有检察机关的领导机制、组织机构、工作管理规则以及检察官任免、考核、奖罚、培训等认识制度方面的内容。①确立检察机关的性质和工作内容是检察制度文化的目的,进而使检察制度文化得以在实践工作中体现。

检察文化是形成由检察机关和员工职能的工作性能与检察思想的特点,包括专业精神、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和检察物质文化相对应。它属于精神层面的内容,是一种意识形态。和检察物质文化直接明显的表现方式不同,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它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体现了检察群体得到共同认知和追求,可以说是整个检察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并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和凝聚力推动着检察机关内部的制度发展,也对检察机关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②

二、检察文化的价值功能

检察文化作为检察事业发展中的软实力的象征,对检察机关本身还有社会都会产生影响,检察文化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引领功能

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反映着文化的性质。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弘扬法治精神是通过先进的检察文化促进的,构建司法公正的良好工作氛围。实践工作中,检察文化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指明灯,把严格、公正、文明、廉洁四项要求融入到检察队伍建设的全过程,这不仅是检察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是检察人员的衡量标准看其是否合格,每个检察人员应该针对这四个要求自觉地约束他们的行为,始终坚持执法为人民的工作的目的,建立检察人员的职业信仰。

(二)行为规范功能

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所有人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是形成的,它是对检察人员具有约束力的,它使检察机关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公诉机关和道德规范的行为有一定的限制。检察文明的行为规范功效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激励功能,检察机关经过树表率、找楷模等措施对检察人员获得行为开展正确引导,充分激励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检察机关人员在内心深处的自我生成为检察机关事业的精神奉献;其次是约束功能,就是检察文化向工作人员传达什么样的行为是可以做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能做的,这种约束既表现为检察机关内部的规章制度对于工作人员的约束,也包括道德规范、从业准则等一些无形规范的约束。

(三)形象塑造功能

检察机关的形象是指社会各界对于检察机关的认可、满意与支持等情况的评价,检察文化的塑造决定着检察机关形象的塑造。提高检察机关的信誉和扩大检察机关实现检察文化塑造的影响力,促进检察机关和检察机关工作人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而奋斗,在塑造自身形象的过程中,提高检察机关的公信力;同时这个历程突出部分是先进检察文化的价值理念、思想方式等传达给四周其他社会成员的过程,继而不断地扩大检察机关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检察文化的建设路径分析

(一)着重塑造检察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相对于物质文化来说的,一内一外的补充每一个差别部分,检察文化的核心部分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其他文化内容的基础部分,从当前来说,检察的精神文化塑造是一个烂摊子,但它也是有规律的,它的逻辑体系为递进关系:使命、愿景、价值观、理念以及精神。愿景是进步的使命,是组织的使命和未来之路的走向,是检察机关独特的体现。价值观是检察机关的价值导向,起着指导检察机关行为的作用。

精神文化的塑造应该关注三方面内容,一是打造核心价值观,精神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价值观,起着统帅全局的重要作用。其次是要符合不同地方的情况。尊重各区域关于文化方面的先进内容,能够塑造出自己特色的检察文化,并且还能使检察人员更快的认识精神文化。还要关于本单位优秀文化的弘扬加以关注,任何一个地方的检察院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形成独特的优良传统,这些优秀文化一般都是零散的存在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它可以表现为某个先进事迹,或是一面锦旗等等,我们都需要把这些东西都记录下来,使其可以代代相传。

(二)检察制度文化的规范性塑造

制度文化包括规章制度、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等方面,检察机关应该采取规范化建设的手段,以确保检察机关实现检察业务、队伍的标准化管理。要实现规范检察制度文化,首先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规则和规定,各地由于情况不一样,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可能满足各地的不同需求,很难实现各个方面都考虑的十分周到,在办案执法中基层法院定会出现没有规章制度依照的现象,因此当我们在做调研时必须要对每个检察工作缓解而制定出一些切合实际,有可行性的规范,做到事事有标准。不仅要有制度还要有执行力,如果有制度却不去执行或者是没能严格的执行,制度就等于白设了。领导干部在增强制定执行力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各领导干部必须要以身作则,自觉的运用规章制度管理检察机关的人员及各项事物。最后需要建立制度执行的监督保障机制。

(三)提升检察人员素质

通过提升检察人员的素质来塑造出检察行为文化,检察文化中可塑性最有力的一部分是检察行为文化,因为其调整对象是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检察官不仅需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养,平时与他人相处过程中还要彰显文明,言行举止都应树立文明形象。要提升检查人员的专业素养,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不被时代所淘汰,想要实现这点可以在检察机关内部设立图书室、网络浏览式和谈论小组等,通过检察人员的自身学习以及互相交流,不断保持专业知识的新鲜度。要通过规章培养习惯,检察机关内部制定的规章不是用来当摆设的,是需要检察人员进行遵守的,如果一个检察人员连制度都不遵守,那又如何要求其可以秉公执法呢?通过规章,要求检察人员在行为举止、仪容仪表等方面都严格遵守,进而形成优良的作风。

[注释]

①刘斌.检察文化概论[J].新华文摘,2010(7).

②王宁.检察文化的法理阐释[J].法制与社会,2008(1).

猜你喜欢

建设路径
安徽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文化品牌建设路径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路径分析
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路径分析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之路径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与研究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路径探微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