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田径训练中运动员情绪调控的探讨

2015-02-06熊斌

教育界·下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田径训练消极情绪运动员

熊斌

【摘 要】田径运动作为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也是学生参加课外训练的基本运动项目之一。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情绪的变化对于实际的训练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当运动员处于精神振奋、轻松愉悦的积极情绪时,就会有较好的训练效果;反之,如果运动员精神萎靡、情绪不佳时,训练效果也会随之下降。因此,在实际的田径训练中,教师要根据队员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来加强对他们情绪的调控,从而帮助他们建立积极高昂的情绪,以促使训练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田径训练 运动员 情绪调控 消极情绪 措施

情绪是人类在受到外部环境或人体自身内在因素等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不同情绪的产生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田径训练不仅是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的检测,还对他们的心理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情绪活动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并伴随着田径训练的全过程。在实际的田径训练过程中,训练的内容、方式、负荷大小以及运动员自身身体机能的不断变化都会对他们的情绪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在情绪对运动员运动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田径训练中运动员情绪调控的具体措施,以期更好地为学生的田径训练提供帮助。

一、情绪对运动员运动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分析

体育训练作为一种大脑、身体并用的综合训练形式,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自身的生理机能会随着训练活动的开展而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产生与运动员自身的情绪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当运动员情绪激昂、精神振奋时,他们身体内部的交感神经也会处于较为兴奋的状态,从而使得他们的血压升高,心跳也会逐渐加快,这种生理机能上的变化会使得运动员在进行紧张的运动训练时保持运动所需要的积极高昂的情绪,从而促使他们运动效果的提高。而当运动员处在胆怯、愤怒和紧张等消极的情绪中时,他们在运动训练中就会产生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的情况,从而导致训练效果的下降。因此,在实际的运动训练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情绪的变化加强对学生消极情绪的调控,以促使他们积极情绪的产生。

尽管运动员的情绪变化受外界环境和自身身体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较大,但人体大脑中的植物神经系统和皮下中枢对运动员情绪的变化又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当运动员有胆怯和紧张的情绪时,如果能够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帮助他们增强对自身消极情绪产生原因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就会使得他们的消极情绪得到缓解或者消失,从而促使他们以更积极的心态进行体育训练。如在进行游泳学习时,初学者由于对水的特性不了解,他们在刚开始学习时经常会产生怕水的心理,并且这种消极的情绪会阻止他们自身游泳潜能的发挥,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这时如果初学者可以通过相关方面的了解来加强对水自身特性的全面认识,就会促使他们通过对水的特性的认识来进行更科学的训练,从而帮助他们战胜内心的害怕,促使他们学习效果的提高。

由此可以看出,运动员情绪的变化虽然与他们自身的生理机能有着重要的关系,但它又不是完全地由人体的生理机能变化所决定,而更多的是受客观现实和运动员自身的认知水平所影响。因此,在具体的体育运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学、教师和队员自身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来分析队员消极情绪产生的具体原因,并帮助他们加强对消极情绪的调控,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促使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田径训练中加强对运动员消极情绪调控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探讨

由于田径训练项目自身的特殊性,使得运动员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随时会产生焦虑、紧张和挫折感等不良的情绪。这些消极情绪不仅受运动员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还受到训练内容、训练手段和人际关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队员消极情绪产生时,教师要根据对他们情绪产生原因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来帮助他们进行消极情绪的科学调控,进而提高他们的训练效果。田径训练中学生消极情绪产生的具体因素和调控措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训练活动本身的影响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参加田径训练的学生大多有着不同的动机,他们中有些是因为对田径运动的喜爱,还有些是受环境或者朋友的影响等。这些学生由于对自己参加田径训练的真正意义不了解,使得他们对系统性和高强度的田径训练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在实际的田径训练过程中,他们常常会随着训练活动的开展而产生较多的消极情绪。当出现这种现象时,教师必须要加强与队员之间的沟通,通过对他们思想认识的调节来使他们明确参加田径训练的意义和目的,以提高队员对该项运动的认知水平。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对队员自身能力和优势的分析来为他们设置相应的目标和任务,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看待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失败和挫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和心理素质,促使他们运动目标的实现。

(二)受训练内容和训练手段的影响

在田径训练中,训练内容以及训练任务的科学、合理性对于运动员训练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而如果训练内容过于单调或者训练任务过于繁重,就会使参加田径运动的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反感和畏难的情绪,从而降低他们参加田径训练的兴趣与热情,并可能会引起训练动机的动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参加田径训练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身体反应来及时变换训练的方式与手段,从而激发他们运动的热情与积极性。如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当教师发现队员出现无精打采、反应迟钝和精力涣散等症状时,就要及时对训练任务和训练计划进行调整,减少他们的运动负荷,同时还可以通过为队员增加必要的营养和保证他们的休息时间等方式来促使他们体力的恢复,以防严重后果的产生。

(三)受队员自身个性弱点的影响

由于受认知水平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每个队员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个性特征。良好的个性特征能使学生在体育训练中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而较弱的个性特征则容易使他们在运动训练中产生自卑和焦虑的消极情绪。因此,在田径训练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方法来让队员正确对待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感,同时还要让他们在各种干扰和诱惑面前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当训练中出现较大的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提醒队员保持平常的心态,并帮助他们加强对自身不良情绪的调节和控制,从而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自信,促使训练目标的完成。endprint

(四)受人际关系的影响

在田径训练中,人际关系也会对运动员情绪变化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当教师对队员表现出不耐烦或者厌恶的情绪时,就会让他们从心理上对教师以及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产生厌烦或憎恶的情绪,如果队员带着这种情绪进行运动训练,势必会对训练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外,当田径训练过程中,各队员之间出现矛盾时也会影响他们的训练情绪,甚至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要保持田径训练中教师与队员以及各队员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首先需要教师加强与队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通过自身道德素养的提高来为队员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增强队员对教师的尊敬与信任,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训练中去。而当队员之间出现矛盾时,教师要努力化解双方之间的矛盾,保证他们训练中的良好情绪,以更好地提高队员训练的热情与积极性。

(五)受运动员生活和学习中其他挫折的影响

除了以上的影响因素之外,田径训练中队员消极情绪的产生还受到他们生活和学习中其他挫折的影响。如考试成绩不如意或者学习压力太大等都会使学生在训练中产生悲观、消沉和挫折感。当教师在田径训练过程中发现队员有这种消极情绪时,就要加强对他们的科学引导,让他们认识到挫折和失败对于人生的积极意义,同时还要帮助他们树立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缓解或消除他们心理上的消极情绪。而对于队员训练中带有的不良情绪,教师还可以采用让队员朗读健康文学作品或唱歌的形式来让他们加强对自我情绪的调节,以保证他们情绪的稳定性。此外,教师还要在训练过程中加强对队员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在教师的激励中不断增强训练的自信和战胜挫折的勇气,从而保证队员训练中的积极情绪。

情绪的变化对运动员的体育训练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队员消极情绪的调控,帮助他们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以促使训练效果的提高。田径训练作为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队员自身的情绪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当队员出现烦躁、紧张和焦虑等不良情绪时,教师要根据他们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和规律而采取灵活的调控措施,通过对不同队员个性特征的把握来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训练情绪,从而促使训练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晓东.对田径训练中运动员情绪调控的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0(6).

[2]左永斐,解毅飞.论体育竞赛中运动员的情绪管理[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7).

[3]郑双喜.对田径运动员训练的心理学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2).

[4]穆波.浅析情绪状态对田径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影响[J].中国西部科技,2011(11).endprint

猜你喜欢

田径训练消极情绪运动员
静心
测试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浅析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中学田径训练模式
帮孩子化解消极情绪的绘本
基于田径发展新特点的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研究
Clear Your Mental Space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