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法律研究

2015-02-06王明明

法制博览 2015年35期
关键词:风险评价评价标准

王明明 赵 灿

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法律研究

王明明赵灿

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

摘要:近年来,随着各类环境健康损害事件的日益频发,环境与健康问题逐渐受到了政府和科研工作者的普遍关注。然而当前我们国家有关环境和健康的风险评价体系还不完备,不能应对当前形势的需求。在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价工作即将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在构建我国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价体系的时候需要完善环境与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规、组建协调统一的工作运行机制和扩大公众参与程度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更好的维护公众健康。

关键词:环境与健康;评价标准;风险评价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环境与健康问题凸显,针对这一情况,党中央提出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目的是解决危害公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值得欣慰的是经过多年努力,通过不断的加强相关工作的研究与管理,在改善环境和维护公众健康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一些凸出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一、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

(一)定义

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指的是把环境污染导致人体健康受到损害的风险度作为评价指标,从而定量的详细描述环境污染导致人体受到损害的具体情况。

(二)研究方法

按照之前具有的评价方式和结果,结合特定区域人类居住的分布情况合理的确定风险评价范围,详细列出在评价范围内对公众健康可能产生极大损害的物质,作为备选危险因素的考虑,通过严密的识别系统对备选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最终确定1-3个环境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治理。

(三)评价步骤

美国在《联邦政府的风险评价-管理程序》中把环境和健康风险的评价分为四步进行:第一,风险识别,即威海物质的识别。第二,剂量-反应评价,有害物质暴露的程度不同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也不同。第三,危害统计,多少人会接触有害物质下以及接受的具体范围。第四,风险表征,对公众健康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危害。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风险对公众影响的严重程度,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我国环保部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人体健康》中确定的评价路线与美国实行的基本相似,即危害的鉴定-暴露的评价-反应关系的评价-危险度特征的具体分析。

二、我国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价体系的现状

(一)现行环境和健康标准体系的分析

伴随着国家对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体系的不断深入研究,环境健康标准体系在实践实行中也凸显出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较好地解决实际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在儿童受到血铅污染的事件中,由于环境和非环境污染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儿童受到的健康损害程度加大,从目前掌握的环境污染暴露的来源来看,关键是对造成环境污染和健康损害的风险做正确的评价和相关责任的认定。然而现行环境和健康风险评级标准体系不能满足具体的工作需求。

(二)我国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我国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价工作体系中存在如下问题:

1.现行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价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公众越来越重视环境与健康方面的问题。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并未真正的明确对环境和健康工作方面的要求,具体表现为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推行的相关政策,大部分都没有涉及到与健康问题相衔接的内容。

2.管理机构和技术支持体系不健全。在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的事件发生后,政府等相关管理部门并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的调查,后续也没有建立完备的处理机制,甚至也没有构建合理的预防预警体系,更严重的是缺乏认定环境污染导致人体健康受到损害的技术指导规范和操作程序等法律规范体系,更不能为环境的影响评价和监测等提供有关依据。

四、我国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的思考

为了做好环境和健康保护风险防范的工作,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我国需要初步构建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价技术标准体系的支撑,具体操作流程如下:主要围绕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风险评估的工作来展开,深入研究当前已经拥有的有关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的理论知识,利用现有的技术支撑,认真考虑现实中的需求性和方案的可行性,逐步构建符合国情的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的风险评估的技术标准体系。

(一)完善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估的法律法规体系

按照现实中的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估工作的实际需求,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完善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价体系,目前需要制定的有关各类标准如下:

——环境污染造成公众健康损害的评价与判定的标准;

——环境污染造成公众健康损害进行监测的标准与规范;

——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的风险评价技术规范;

——饮用水和室内空气等卫生学的评价标准;

——环境污染物对健康影响的具体指标检测标准;

(二)构建环境和健康监测网络

按照我国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估工作的实际需求,国家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全国通行的统一的监测方案和规范,其理论基础是在充分利用现有的监测网络和合理分配目前的监测力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监测设备的利用,加强相关人员的建设,不断优化和调整监测内容,最终建立健全全国性的环境质量监测与健康影响监测的网络体系。

建立饮水安全和健康监测网络。以现有的水环境监测体系为依托,结合城乡之间实行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建设任务,明确需要监测的水源地污染指标和水质卫生指标等影响公众健康的相关信息,详细制定国家有关饮用水安全的监测计划,科学合理的设置饮用水监测点,逐步构建国家饮用水安全和健康监测的网络体系。

建立空气污染导致健康损害的监测网络筛选机制。通过深入分析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产生的实际危害,明确在重点领域需要控制的各种污染物,确定公众健康监测的实际指标,制定详细的国家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监测计划。以附近相邻的社区为单元,逐渐建立行之有效的公众健康监测点,逐步收集社区人员健康状况的信息加以分析;以现有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为依托,增加相应的监测点和调整相应的监测频率,增强重点污染物的监测能力,使之与公众健康监测得结果相匹配,最终构建国家级的空气污染和健康监测网络。

建立土壤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监测网络。依据全国性的环境污染源普查的实际情况,以及掌握的重点环境污染危害因素指标等信息,建立典型的区域土壤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造成影响的监测点,进一步制定完善的国家级及地方性的监测计划,按照监测工作的实际需要,整合并加强全国现有土壤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造成影响的监测资源,形成国家土壤环境污染和健康监测网络。

[参考文献]

[1]陈竺.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48-491

作者简介:王明明(1990-),男,汉族,河北邯郸人,石家庄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自然资源保护法。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35-0133-02

猜你喜欢

风险评价评价标准
黔西北某炼锌渣堆场周边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研究
基于数学建模的高校财务风险及其预警研究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研究
风险评价和风险降低在电梯检验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