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和理念

2015-02-06沈毅

艺苑 2014年6期
关键词:滨水景观生态化

沈毅

【摘要】 滨水区域在高校中并不多见,一旦出现就将成为校园中的核心景观与师生聚集的区域,因此在景观设计上应重视从整体的角度来将硬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起来,并突出生态化理念,这样才能符合校园景观的要求。

【关键词】 滨水景观;高校文化;生态化;合理组合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在高校校园的多种景观环境中,滨水景观因其能彰显校园的独特性而占有突出的地位。滨水景观环境是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要载体之一,它承载着师生们在校园的生活、学习、交流等活动,承载着独特的校园文化。滨水景观环境作为最具有可塑性的景观类型之一,在校园建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应根据校园景观的内在要求对其进行设计和规划。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要合理设置各个不同的空间形态,并串联起各个区域空间。设计中,应根据每所院校自身的特点来衡量其审美价值;应充分利用水景及原有地形地貌来营造适宜的滨水环境;遵循生态的设计法则,注重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尤其是要结合院校自身的文化,塑造有文化传承的校园滨水景观。本文主要针对校园滨水景观设计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高校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校园整体景观中,为了彰显滨水景观的文化特质,在设计中应突出以下几个原则:

1.突出校园主题文化:在大学的校园中因为其本身的学科性质与校园规划都会有其特殊性,即每个学校都具有在校园的历史、人文上突出的特征,所以在设计中应体现出学校自身的特征,以表达校园的主题。主题性突出在学校景观的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文化是大学校园的突出特征,是营造思想精神境界的重要手段,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景观必须为校园的文化特质服务。滨水景观因为是校园的点睛之处,更不能脱离对校园主题文化的体现,应能引领整个校园的主题。

2.构建校园景观系统: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必须将其纳入到一个整体中,即滨水景观一定要具备全局的观念,这样才能突出滨水景观的作用,一方面将其融合在校园的整体规划中,因为其不能孤立于校园而独立存在,必须与整体相互协调和适应,既达到点睛效果,但又不喧宾夺主;其次不论是河流还是湖泊,其中都体现出纽带作用,如,河流穿过校区,桥梁就成为两岸的纽带,当然也是连接校园两岸的重要环节,所以两岸的景观必须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3.具有一定的教育性:校园是知识的殿堂,校园滨水景观设计讲究景观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校园滨水景观可以通过主题设计以及雕塑小品等来营造出具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在师生与景观的交流对话中流露出校园特有的文化氛围。它是校园精神的体现,蕴含着校园的历史,彰显着求知的精神,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处于其中的人们。营造文化内涵是校园滨水景观应有的特点,是校园滨水景观设计的亮点。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可以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不同之处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每所校园都具有独特的校园历史和校园文化,设计上应该根据每所院校自身的特点进行设计,这样可以体现出每所院校特有的人文景观。可以从旧校区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中提取元素符号,用新的手法进行表现和表达,再运用于新校区,使新旧校区间具有文化的传承。现今大学校园中教育已经不能局限在课堂上,人文环境的构建对教育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而且此类教育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应融合到校园景观设计中。

4.突出美学效果:校园景观必须突出美观的效果,因为美观是引起关注并突出文化内涵的重要措施。在校园内师生对审美的感知往往比较敏感,所以有美感且有内涵的景观可以吸引师生来关注并解读其内涵,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在滨水景观的设计中,可以体现儒家的思想,如,利用水的流逝来体现某种思想的哲理,引发对其哲学与人文精神内涵的思考。因此在大学的滨水景观设计中应将美感与内涵充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景观中不仅可以放松心情,也可以体会到校园文化的魅力。

二、校园滨水景观的生态化构建理念

大学校园是大学师生生活与学习的重要空间,其内部的建筑、水体、植被等的设计既要适应师生的要求,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又要具有较强的生态观念。当前,生态化的设计思路已经成为各种景观设计的主导思想,大学校园中更应突出生态观念。滨水景观尤其应该尊重水体区域的自然性属性,这可以从水体景观、植被选择和驳岸设计等方面加以体现。

1.水体景观

水体本身就是一种景观,所以在设计中应将水体的生态性与景观性充分结合起来。在滨水景观设计的时候,应突出其动态化的美感对人们心理上的影响,同时也应考虑到生态化的利用。河流给人的影响是动静结合的,静态能给人安全平和,动态则给人活力。所以,在设计中应重视动静的结合,既要保持河流自身流动的效果,又要合理改变其流速,形成缓急结合的景观。在设计中,为保证河流本身的生态价值,可以利用水生植被对水体进行保护,这还可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2.植被选择

植被可以起到柔化硬质景观的作用,是生态景观设计的重要基础。我国地处亚热带区域,气温的变化较大。南北方的气候存在较大差异。在植被考虑上应该遵循这个大环境背景。如北方受气候条件的制约,植物的种类较南方少。在设计上可根据堆坡造景的方式来加大绿化面积。南方的气温普遍较高而且比较潮湿,比较适合多数植被的生长。造景设计上选用的植被种类相对较北方多,可以充分利用植被造景,体现出景观层次感。植被造景上应选择以原生态植被为主,合理地保留和利用原生态植被特别是较为高大的乔木。配置植被时要注重对植被天际线的设计,通过植物的大小和品种的变化,使得植被间有高低错落的变化。乔木和灌木的搭配要自然疏密有致,以适应滨水区域不同景观环境的要求。如广场适合种植高大且具有观赏性的乔木,较为私密的区域适合种植茂密的灌木等。高大的、不同种类的乔木搭配上各种类型的低矮灌木,结合堆坡的造景手法,可以有效地丰富植被造景设计。应避免生硬的、同质化的搭配方式。因为机械化的植被配置模式会给人带来生硬和不舒适的感觉。

3.驳岸设计

滨水区域的驳岸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根据人的亲水性,让人与水对话的最佳方式就是近距离的接触。驳岸的设计是滨水景观设计的关键环节。校园滨水景观在设计中应该根据水体的特征和周围的构筑物来进行设计。对于水体以及周围的环境,要通过不同的设计思路来进行设计。对于水体较深、较为开阔的区域,要提供较广的视野让两岸景观遥相呼应,根据美学特征赋予两岸景观不同的设计趣味。对于水体较窄或是较浅的水域,可以增加亲水平台、驳岸等亲水空间,增强互动环节。通过借景的手法可以增强景观意境,形成具有近景、中景、远景的景观层次。

三、校园滨水景观设计的安全性保障

在大学的校园环境中,滨水景观还应重视其安全性。必须把滨水区域的安全性纳入到景观设计的要点中,在设计与施工中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规范,以确保师生的安全。滨水景观的安全性,包括环境的安全性和心理上的安全性,这都是景观设计中必须考虑的。滨水景观区域必须具有防护设置,能保证人身安全。另外,景观设置应对边界效应、领域意识等进行全面衡量。在设计滨水景观的时候,要重视对景观功能性的提升,座椅位置、遮挡景观等都应纳入到景观设计中。亲水区域的景观在设计上应设置扶手和警示标语来规范、限制师生们进入危险水域。要设置夜间照明灯和效果灯,以保证滨水区域的夜间照明,并划分出驳岸线,防止有人因不慎而摔倒或落水。如,楼梯台阶位置,可以按规范使用步道夜灯照明等。在规划红线内,要对落差较大的驳岸边缘进行处理,使其达到较平缓的坡度,以保障安全。照明线路及设施应安装短路保护、超负荷保护和接地保护,用以在发生故障或事故时及时切断电源或发出警报。同时,对滨水区的景观设施要定期进行维护,对老化和损坏的设施要经常修整。

四、结束语

校园滨水景观对于丰富师生校园生活、美化校园环境、增添校园文化内涵和提升校园形象上都具有重要作用。校园滨水景观是校园景观中的点睛之笔,是区域景观间沟通的纽带。规划上应建立在区域整体设计观念的基础上,强调区域整体和区域局部在规划上的连续性。并根据不同设计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一个清晰的指导构架。设计上应尊重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并尽量保持原始环境的面貌特征,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由于校园滨水景观的内在要求,应结合实际情况来塑造有文化内涵的景观环境。特别是要在新老校区间形成文化纽带,通过校园景观设计中对于校园文化的表达来体现。当然,在校园整体设计的构架下,仍有许多细节有待将来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包括校园生活结构、学生日常生活方式以及校园基地的规模发展模式等。

猜你喜欢

滨水景观生态化
高中历史生态化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滨水景观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
刍议生态化视野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高等职业院校“1+n”信息化教学方式方法应用模式的研究
构建生态化高中英语课堂的有效途径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化研究
南通通吕运河市区段生态滨水景观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