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成长
2015-02-06朱晓燕
朱晓燕
反思是进步的阶梯。“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等格言都强调了反思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中职学生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由于社会、家庭、个人等多种原因,他们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乃至生活习惯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让学生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摆在每一位中职班主任面前的难题。在班级管理中,笔者试着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为何“反思”
会反思是一种智慧,是纠正错误的第一步。让学生学会反思,有助于学生明辨是非,正确认识自我,恰当地评价自我,从而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
会反思也是一种能力。在反思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修正前进的方向,学会自我管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反思的重要目的。
二、如何“反思”
在生活中,学生大多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建构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而没有经过反思所获得的人生经验是肤浅的、甚至是偏激的、有破坏性的。只有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矫正,学会自我教育,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1.每月反思,反观自身
反思是一种学生自主的活动,它不应该是一种任务,而是一个习惯。鉴于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该项活动刚开展时,笔者要求每个学生每月必须书写反思记录。书写内容不限,篇幅可长可短,哪怕一句话也可以,但一定要写,从形式上首先让学生认可并形成习惯。坚持一个阶段之后再在内容上提要求。鼓励学生多发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当然也要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也使学生逐渐学会正确地自我评价。
在为期两年的反思教育中,从老师强制要求到形成习惯自觉书写上交,从大部分学生经常写自己“这不好那不好”到学生说“我这个月表现很好”“我学会了如何去做好一件事情”“我学会了坚持”等,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到“我要考会计证”“我要争取成绩进入班级前五名”,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在增强,班级的班风、学风良好,为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反思案例分享,相互砥砺
集体生活为学生们提供了从同伴身上获取经验、教训的机会,学生中间的相互教育有时比老师的教育更有说服力。因此,笔者在班级开展“反思分享”活动。在上交“每月反思”一周后,根据筛选的案例,与当事学生事先沟通并征得同意的情况下,由当事人自己或者班干部、老师进行讲述。教师在和当事学生沟通时要使学生明确分享的关键点,讲述者要提前做准备。
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学生参加志愿者回来后的反思分享。“服务别人、快乐自己”“虽然很累,但我坚持下来了”“我很棒”“我体会到干任何一件事都不容易”“三门峡真了不起”等等话语在教室回荡。特别是学生小茹从“帮助别人能得到什么快乐”的疑惑到“用自己的微笑和汗水赢得他们的赞美和认同,我心里很快乐”的反思分享,让学生对志愿者活动都跃跃欲试,对志愿者的精神也有了新的认识。
学生小鸽在市级朗诵比赛中载誉而归。通过她的反思分享,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什么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然,还有不服气的学生觉得“我也可以”,笔者趁热打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给自己找事做,让积极向上的精神感染每一个人,充分发挥相互教育的作用。反思案例分享活动净化了他们的心灵,也让学生们在他人的反思中找到前行的动力和方向。
3.每学年反思串场,感悟成长
成长的足迹通过反思记录,真实地从一个侧面呈现了学生的成长状态。当把学生一学年的反思整理成册,发到学生自己手里的时候,你会看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慨。
在学生的反思中,你可以听到竹子拔节的声音,可以看到花朵绽放的精彩,还可以体会到在你准备放弃时火花的闪动,坚定你走下去的信心。
4.“特殊反思”,教师及时干预
在学生的反思中,可能会出现某个学生这一个月问题很多,但他本人的反思还是一片“歌舞升平”;或者学生有重大思想波动,反思中已经有苗头;或者学生家庭有重大变故;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班主任进行必要的干预,找当事人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换一个角度帮助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尽快走出来,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三、在引导学生反思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三四十个学生中开展反思,如何让学生都能认真对待,都能从反思中收获成长,是一个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这项活动在大部分学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还有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乃至生活习惯的原因导致这种方式对其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学生的反思如同生物体吸收营养一样,别人是无法替代的,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反思的毅力,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效。另外,在进行这项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保护好学生的隐私,让学生在信任中获得反思的能力,在反思中快乐成长。
(责编 李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