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探航里的未雨绸缪

2015-02-05乔彩英

关键词:工具育人语文教学

乔彩英

摘要:注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可预见性,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势在必然。教学目的的可预见性,呈现工具功能;教学目标的可预见性,昭示育人可能;教学内容的可预见性,体现母语精华;教学方式的可预见性,演绎精彩情景。

关键词:语文教学;工具;育人;演绎精彩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0-034-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合理、科学运用将关系到小学生一生的成长,注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可预见性,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势在必然。所谓的预见性,一是围绕教学目标,预见到最有利于学生生成的内容,以此构建学习内容;二是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并预见到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以此确定学习形式。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作了这样的尝试,为丰富语文教学课堂内涵,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效能探路。

一、教学目的的可预见性,呈现工具功能

网络时代知识更新一日千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的“为什么”或者提问回答让教师出乎预料,因此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就显得及时重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方案的预先设计。恰恰相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将对学生非常有利。张志公先生在他的《说工具》一文中表明了他鲜明的学术观点:成功的语文教学总是符合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质,必然会影响语文教学任务的落实。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骑牛比赛》中,出现“特别”一词,“特”是本课的生字,左边是“牛”,右边是“寺”,而“寺”之前还没接触过,笔画较多,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有困难。但“特仑苏”牛奶,孩子们再熟悉不过了。在讲解“特”时,我就拿了一盒“特仑苏”,通过提示使小朋友观察到,“特仑苏”的“特”就是“特别”的“特”。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注意力集中了,枯燥的记忆变得有趣了,教学中的难点也就这样解决了。走在街上,我们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广告牌、形形色色的商铺名,这些都是学习语文的资源。

教学实践让我们渐趋明白,设计语文教学方案,关键是要提高预见性。我们常常惊羡学生在课堂里的精彩表现,事实上,精彩不是可以预定的蛋糕,但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它是可以被期待的,设计出有预见性的教学方案是一切精彩的开始。

二、教学目标的可预见性,昭示育人可能

语文教学如果没有发挥育人功能,那么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小学课堂语文基础的扎实更不可忽视。

小学语文教材《水乡歌》第一小节内容是这样的:“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我引导学生朗读领会水乡的水多、水清,欣赏了“处处绿水荡清波”的水乡风光片。之后我出示了几幅被污染的水资源照片,缓缓讲述:“可是,这么清,这么美的水,由于一些人的不文明行为,使它们渐渐失去了原有的美丽,变得肮脏、浑浊,多么令人惋惜啊!那么,小朋友们,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对呢?”小手纷纷举起,“要保护水。”“不要往水里扔垃圾。”“看见有人扔垃圾要劝阻。”等等。“是呀!经过大家的努力,咱水乡的水一定又会变得(指诗句学生读:处处绿水荡清波。)”在学生会心的笑中我收获了师生间感性沟通的满足。这样由教材内容而渗透了环境保护教育的课堂教学过程显得贴切自然。

三、教学内容的可预见性,体现母语精华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讲述适合于学生认知生成的教学内容,才是有价值的。生成,是结合原有的知识来联系新知,依照一定的逻辑性形成统一的体系的过程,是内在的。因此,教学内容的价值,关键看它是否被学生选择,并被有效加工,充实、丰富和改造原来的知识经验。

学习是知识的生长。那些被学生拥有相关经验,并且跳一跳能摸得到的内容,最易被选择、加工。根据学生提问来构建的教学内容,从理论上讲,最适合学生知识与行为生成。但是,这些问题必须反映学生真实的水平上。导入新课时,常有教师无视学生课前预习的现实,总要他们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紧接着又要学生说说“课文写了什么?”这两个环节之间的矛盾之处暂且不论,学生的提问显然不代表他们真实的需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因而提出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思路,教师要把这些问题纳入教学的总体思路中去,在引领学生们领悟课文内涵的历程中,一路点亮他们思维的火花。

四、教学方式的可预见性,演绎精彩情景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构建需要师生的精彩对话,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间交流沟通的过程是重要的。对话的语文,不局限于单纯的语言方式,也是双方精神、情感的对话。在学习二年级的韵文《识字8》中“饱满”一词时,我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稻穗、花骨朵儿等物,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它们都长得鼓鼓的,很充实。我说:“像这样的东西,我们便可以‘饱满来形容。饱满的稻穗,饱满的花骨朵儿。那么,小朋友们还见过哪些东西也可以用‘饱满这个词来说说它呢?”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说出了“饱满的大豆”等等。“‘饱满呀,还有一个意思,指精神。”说着,我走到教室门口立定,抬头,挺胸,“蹬蹬蹬”几步走到讲台前,“你们瞧,今天老师精神怎么样?”并指了指“饱满”一词,学生立刻领会,回答:“老师精神非常饱满。”“好,那老师看我们的小朋友是不是个个精神饱满。”“刷!”全班学生立刻坐得端端正正,以愉悦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了下一环节的学习。

完善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演绎精彩课堂教学流程,讲究教学环节的适度、适应、适当,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的路上不断追求,我愿与同行一起孜孜以求,携手描摹语文课堂教学的靓丽风景。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具育人语文教学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准备工具:步骤: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巧用”工具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