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引导”要素之——情境与生成
2015-02-05郭祥兴
郭祥兴
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低和知识经验不够丰富的局限,决定了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为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认知特点进行引导,准确把握引导的度。
一、情境:相机引导的土壤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交流、思考的情境,在情境的辅助下,自然而又不露痕迹地引导,将其“引导”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1.游戏之境——引需要。
一个高明的教师应是一个会“抛砖引玉”的高手。不管是在课始、课中甚至课堂结束后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学习欲罢不能,从而树立学生强烈的自觉学习的需要。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创设“击掌示数”的游戏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击掌示数”,就是老师出题目,你们认为得数是几,就用掌声拍几下表示。
师:“有6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
学生很快地拍了3下。
师:“有2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
学生又拍了1下。
师:“有1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
这时,学生一下子愣住了。
师及时地提问:“为什么不拍了?”
生:“因为每人分得半块。”
师:“那半块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表示吗?”
生:“不能。”
师:“那能用什么数表示呢?”
学生陷入了沉思。
这时,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已经不能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就形成了认知冲突。于是引发解决新问题的欲望,自然成为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萌发了学习兴趣,激发了探索欲望,学习内因有效被激活。此时,教师顺应学生需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线索加以引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新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将学习新知识变成自觉自愿的行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2.交流之境——导特征。
王尚志教授曾精辟地说:“好教师引导学生会不露痕迹,学生还以为是自己想出来的。”
如,教学“角的认识”时,教师有意识地创设这样一个情境,给每个同学一个文件袋,袋子里面放了一些物品,让学生从中摸出一个角。在顺利摸出角后,教师进行以下引导:
师:“看看你们摸得这么好,我也想摸一摸。你们能给我说说是怎么摸出来的吗?”
生:“角有一个尖点。”
教师伸手摸出了一个图钉,展示给学生,说:“角长得是这样吗?”
生急忙补充:“角还要有两边。”
教师伸手摸出一支削得很尖的铅笔,问:“现在老师摸对了吗?”
生又急忙补充说:“角是平的。”
教师摸出一片树叶,问学生:“现在是角了吗?”
生犹豫了一会,很肯定地说:“还不是角。”
教师追问:“尖尖的、平平的,怎么还不是角?”
生肯定地回答:“角的两条边应该是直的。”
这时,教师借助学生完整的回答,准确地摸出了角。
众所周知,处于第一学段的学生,对于图形的认识,要注重结合生活情境,让其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过程。在这个案例中,明显看到教师是在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使学生认识并抓住角的关键特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好胜心、探究欲”特点,让学生经历操作、体验、概括、交流等数学活动,进而对角的知识从最原始的直观印象上升到数学语言的准确表达。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充当了引导者的角色。
二、生成:因势利导的资源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可见,一个会引导的教师,是很懂得利用学生在课堂“生成”的或错误,或卡壳,或偏离预设的资源,及时给予启发性、有效性、科学性的引导。
1.生成错误时——科学引导。
课堂是学生可以出错的地方,学生出错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学生的错误,作为珍贵的教学资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是稍纵即逝的。
(1)利用错误,引悟正确。
如,在教学“植树问题”后,出这样一道思考题:把一块木条锯成5段,每锯一段用4分钟,求多少分钟可以锯完?一开始学生会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说:“20分钟。”很显然学生的答案是错误的,但教师没有直接捅破,而是让学生独立思考:“真的是20分钟吗?请你用折纸条或折小棒等方法试试看。”课堂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很快按要求操作、讨论起来。反馈时,绝大多数学生说是16分钟。此时教师再追问:“为什么?”学生会说:“因为锯成5段,只要锯4次,每锯一次4分钟,所以4乘4等于16,就是16分钟。”学生说得头头是道,有根有据,信心十足。试想,如果当时教师在课堂上把学生的错误抢过来自己说,而不是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究,那么,这么好的契机就会错过,学生没有动手操作就不会获得良好的思维发展,也很难将知识内化、理解。
(2)善待错误,导悟精彩。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在看图认识了几分之一后,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要求学生折出这张纸的1/2,并涂上颜色。
学生们开始动手折纸片涂色,并把自己涂好颜色的纸片贴在黑板上。这时,教师发现一位学生折错了,对他说:“你能把你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去吗?”
“老师,我折错了。”这位学生轻轻地、边说边走到黑板前把纸片贴了上去。这时,教室里传来了“这是1/4,不是1/2”的议论声。这位学生红着脸跑回了座位,低下了头。面对这种场景,教师连忙问这位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折的。”“我把这张纸对折再对折,我折了一个1/4,老师我折错了。”教师示意他坐下,并问大家对他折的有什么想法。同学们有的说“他多折了一次”,有的说“他肯定在开小差,没听清老师的要求”,一个学生大声地说:“老师,他知道自己折了一个1/4,说明他听懂了今天的新知识。”这时,折错的这位学生稍稍抬起头,眼睛里透出一丝光亮。“那大家看看,怎样在1/4的基础上修改一下得到这张纸的1/2呢?”这时,学生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这个1/4的纸片上,思索起来。“哦,我知道了,只要再涂一份,就是从4份里面涂两份,也能表示这张纸的1/2。”一位学生高兴地说。“对,2/4和1/2都表示这张纸的一半。”教师用期待的目光看着那位折错的学生,“你能改正吗?”折错的这位学生拿着彩笔认认真真地把1/4涂成了2/4。“对了,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老师,我也得到了一个分数4/8,它的大小也等于1/2。”……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4/8、8/16、16/32……一个个分数不断地报出来。“老师,我们找到规律了,只要分子是分母的一半,那么这样的分数都和1/2一样大。”endprint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出错和意外情况时,教师没有采取回避的态度,或把学生毫不客气地训斥一顿,而是给予宽容和鼓励;当学生处于出错的尴尬境地时,教师制止了同学们的取笑,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出错者的闪光点,并“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错误进行再创造,使错误“变废为宝”。把原来单纯的认识二分之一,变成了渗透分数基本性质的舞台,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思维发散、课堂气氛活跃。
错误之所以是一种资源,其价值有时并不在于错误本身,而在于师生通过集体查错、析错、纠错活动,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去伪存真,将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领会和掌握内隐的数学规律及本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艺术得到充分的展现。
2.问题卡壳时——启发引导。
教师在公开课或常态课教学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一个情形。学生们刚开始都回答得很不错,跟教师配合得也很好,可是当提到某个问题时,学生们卡壳了,全场突然安静下来,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启发式的引导。
如,教学“位置与方向”时,教师设置了如下教学环节:(1)游戏温故。创设了“植物大战僵尸”的电脑游戏为情境。借助游戏情境,帮助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关于“位置与方向”的知识。
(2)描述位置。让学生利用旧知,描述物体的位置。
(3)精确描述。教师又让学生描述点B的位置,学生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叙述点B的位置——在豌豆射手的东北方向。
师课件演示,第一次射击,未击中目标。
师:没事,我们调整一下,再射击一次。
师课件演示,第二次射击,还未击中目标。
师:同学们,是东北方向吗?为什么没有击中目标呢?
生:东北方向不够精确。
师:怎样才能更精确呢?
生:可以去测量角度呀。
教学到此,由于情境的作用,学生们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应该说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到这个教学活动中,都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4)启发引导。接下来,教师又问学生:哪里有角呀?当教师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们的时候,全场安静了,先前活跃的场景顿时消失了。学生们在这个问题上卡壳了,教师马上追问:你们能创造出角吗?片刻之后,一位学生小心翼翼地做了一个连线的动作,教师发现了这样的生成,抓住这个机会,马上问他:“你有什么想法?”可是,这位学生不敢确定自己的想法,不愿意说。此时教师心想:“这个问题怎么突破呢?”教师犹豫了一下,走到投影屏幕前对学生们说:“大家看,老师看到刚才有一位同学做了一个这样的动作,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在这时,学生们霎时恍然大悟,激动得叫起来:“将观测点和点B相连,就有夹角啦!”如果当时教师选择自己讲,或许能很快解决这个卡壳,但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枯燥的,是被动的,学生没有丝毫的成就感,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教师这样启发式的引导后,学生的话匣子也随着这个卡壳的开启而重新打开。
引导是一门艺术,是教学机智的体现,它蕴含了教学民主、教学宽容、教学激励等思想。这门艺术需要教师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积累,在独具匠心中运用。希望教师用心体会并巧妙运用它,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责任编辑:徐新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