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朗读兴趣,培养说话能力
2015-02-02聂贞胜
聂贞胜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都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这也是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终身成长的奠基工程,必须常抓不懈,讲究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兴趣;说话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说话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朗读训练,小学生初步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鲜明,形象,能够较好地掌握语言的结构美、音韵美、节奏美等,使其对字、词、句获得整体的感知,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进行了实践和分析,发现在活动课程中,运用普通话交往,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重要作用。实践研究的出发点就是使学生在趣味性的活动中主动地学习,取得“乐中学,学有得”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呢?
一、创设有利于普通话交往的情境
创设情境式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阶段。首先,要创造有利于普通话交往的外部环境,要求人人讲普通话,心理上有“触景生情”。在课堂创设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思维激活有重要作用。其次,要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师生间、学生间用普通话交往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口语,既是对自己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又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具体体现。因此,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是学生用普通话交往的前提条件,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活动课中积极运用普通话交流,即使在交流过程中,有些同学出现错误的语音,教师也要进行适当表扬。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挂图、录音和老师的体态语言等来创设课堂情境,学生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有时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让他们通过与外界的语言交流、接触来提高自己的语言感受力。
二、追求普通话交往形式的趣味性
作为个性心理特征之一的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有了强烈的兴趣,就能入迷,一旦入迷就要以惊人的毅力忘我工作和学习。因此,在培养学生普通话能力时,教师除了选择带有一定趣味的活动内容以外,还应该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设计充满趣味的交往形式、要使交往形式具有趣味性,我认为教师在活动课程中:
(一)注意先进的教学技术引入课堂,把带有新意的活动形式给学生带来新奇的刺激,利用录音、录像等电教手段来组织教学,通过人与机器的对话把某同学朗诵的文章用录像机录下来,让同学们自己观看,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在活动课中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在训练中,教师应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注意重读音、节奏、快慢,让学生带着情感来朗读。教师尽量选取优秀的抒情散文和诗歌来训练,训练前,教师把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告诉给大家,然后让他们带着感情来练习。有了情,就可能触发学生的思维,可谓是“情动而辞发”。
三、创建灵活多样的普通话交往组织形式
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在活动课中并不要求内容形式统一,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分阶段性的开展灵活多样的普通话交往形式。如有组织性地开展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等,学生在普通话中尝到了朗诵的乐趣,这种乐趣能促使学生主动地讲普通话,促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在平等参与的活动原则下,能融洽师生间、学生间集体主义情感,增添友谊,增加愉悦体验,并使这种愉悦从个人乐向集体乐的方向发展,通过比赛使学生朗诵技巧得到交流,还能形成教与学的信息交流。教师可以从比赛活动中捕捉到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信息反馈。怎样抓好典型,及时鼓励,增加学生形象的勇气和信心。
学生的基础是各不相同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加之性格迥异,因此在朗读训练过程中的收获也不可能相同。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和提高。除机会均等以外,还要给予学生信任、肯定和鼓励,以增加学生的勇气和信心。例如,曾有一位性格内向、说话声音很轻的男孩子开学时在学习第一次习作《这就是我》时,写得较好,课前给他作了精心的修改,上课时,我就鼓励他上台大胆阅读自己的文章,文章中讲到自己是一个胆小不敢当众大声说话的人。有一次看到一只小虫在月季花枝丫上爬行,但被剪掉花枝后小虫掉在地上继续攀上枝条,小虫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不气馁的精神,使他感受到学习上也应该这样永远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他读完自己的文章,我及时肯定他写得好,并且读得也好,希望再接再厉,争取写更好的文章上台朗读。渐渐的,在班级中形成了朗读习作的好习惯。
四、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帮助学生学会评价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喜欢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赞美,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足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六年级语文教材共安排三个单元的朗读训练,第一单元的朗读要求是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换字、不读破句。吐字清楚,音量恰当,速度适宜,做到正确和清楚。第二个朗读训练是在正确、清楚朗读的基础上,做到态度自然和流畅。第三个训练要求抑扬顿挫的朗读,能正确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轻声朗读课文,在必要的地方加上升降、重音符号,要求做到传情达意。
五、朗读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朗读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是激发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如小鱼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例如在班里搞“读课文大赛、诗歌朗读比赛、故事会、讲名人故事,甚至小品表演等”,使他们在比赛前下一番功夫,排练、查阅资料,既提高朗读,又训练了能力;既培养了竞争知识,又可让他们明白集体中的团结与协作精神。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朗读的迷恋是从兴趣开始的,小学阶段,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激发他们对朗读的兴趣,将会有力地推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编辑:王 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