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技术教学规范性与灵活性

2015-02-02邵伟德

体育教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灵活性规范性

邵伟德

摘 要: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范性,还要体现一定的教学灵活性,其中包括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教学评价与指导实施、组织管理落实、身体练习布置等方面的内容。文章从规范性与灵活性概念入手,探讨了运动技术教学规范性与教学灵活性的内容与要求、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规范性;灵活性;身体练习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0-0025-04

运动技术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课堂教学规则,即运动技术教学内容对体育课堂教学提出了一定的规范性要求,这不仅要体现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之中,而且具体实践过程也不能偏离教学规范性的轨道。但“教学”具有生成性特点,无论你的教学设计多么严密,实践过程总是千变万化的,因此,我们在遵循教学规范性的同时,还要体现一定的教学灵活性,这样才能有更好地应变,使教学更符合实际,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运动技术教学规范性与灵活性

什么是规范?“规”是指尺规;“范”是指模具。这两者分别是对物、料的约束器具,合用为“规范”,因为无法精准定量而形成标准,所以被称为规范。从对物料的规范拓展到思维和行为的领域,就形成了一种约束力量。因此,“规范”主要是指按照既定标准与要求进行操作,使某一行为或活动达到规定的要求,如规范管理、规范操作。凡是有人群的地方,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一定的规矩和标准,这就是规范性。

教学规范性内容很多,如对教学计划的规范性、课堂教学的规范性、体育教师行为的规范性、学生成绩评价的规范性、教学组织与管理的规范性等,其中运动技术教学的规范性是体育课堂教学规范性的内容之一。

什么是灵活?它是一个褒义词,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敏捷,不呆板;二是,不拘泥于固有模式,善于变通。在教学上体现一定的变通性就是教学灵活性。教学灵活性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灵活性、教学形式的灵活性、教学过程的灵活性等,其中运动技术教学灵活性是体育教学灵活性的一个重要内容。

体育教学规范性与体育教学灵活性存在一定的辩证关系:首先,体育教学规范性是指教学应遵循的规章制度和基本规律,体育教学灵活性是指教师在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上的艺术性。两者看似矛盾,却能得到完美结合。其次,体育教学规范性是基础,体育教学灵活性是发展,教学规范性体现了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灵活性体现了体育教学的艺术性。再次,教学大事讲规范,教学小事讲方法,只有把教学规范性与教学灵活性的关系处理好了,才能更有利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

二、运动技术教学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内容与要求

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对体育教学各个环节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这些环节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教学设计是一个比教案设计要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水平、学年、学期、单元,也包括教案的设计,体育课教案设计是一个最小的概念。撰写教案的格式各有不同,主要有表格式、陈述式、陈述与表格结合式三类,对于以上三种不同格式的选用,我们既要保证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规范性,即有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流程、运动负荷与密度预计、安全措施、场地器材要求等重要因素,同时,我们还要结合本省市、地区、学校的特点与要求,不可千篇一律,要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如在公开课、观摩课上,应选择陈述与表格结合的形式撰写,尽量把课堂教学设计得详细些,而在平时上课过程中,则以简案为主,突出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因为体育教师平时所承受的工作量较大,要保证每一份教案设计的全面性与规范性是有较大难度的。

(二)教学目标撰写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撰写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四段式与三段式。在四段式中,主要的依据是体育课程标准目标: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在三段式中,主要的依据是布鲁姆的目标体系:认知目标、情感目标与技能目标。根据体育教学特殊性,我们建议以体育课程标准的四段式拓展为主,这就是教学目标设计的规范性;同时在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要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如在设计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时,“目标”撰写的格式要基本符合四大目标的要求,这就是规范性;但是我们也不能千篇一律,每一份教案设计要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其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学情特点、教学重难点等,有针对性地重点突出四大目标中的某些目标,简略表述其他目标,充分体现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个性。如某课是个人短跑项目,那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略写有关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如某课的教学内容是篮球集体项目,而且侧重于合作教学形式,那么,需要重点突出“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如某课的教学内容是耐力性运动项目,那么应突出身体健康中的体能发展目标等。

(三)教学过程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根据生理学原理,体育课对教学过程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其中准备部分又包括一般性准备活动与专项性准备活动。虽然一些学者对传统“四段式”教学过程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诸如三段式、六段式、无段式等教学环节,但笔者认为,万变不离其宗,体育课堂教学从开始到正常运转再到结束,这是符合运动生理学基本要求的,这几个阶段也始终是体育课常规的教学流程,这就是教学过程的规范性要求。当然,我们在具体设计教学过程时,也要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即根据教材性质、教学需要、学生特点等情况灵活安排教学过程,如某课的教材内容是学习广播体操,那么准备部分就没有必要单独列出;如某课的教材内容是学习田径跨栏跑技术,那么就应该突出课的准备部分,特别是专项性准备活动部分,并要表述得更为详细,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这个运动项目容易造成运动伤害,因此有必要突出“充分的准备活动”部分;如果某课的学习难度不大,开始部分与准备部分的时间可以缩短,这样就为之后的身体练习准备了更多的时间。endprint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体育教学方法包含了传统的动作示范与讲解法、完整与分解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直观教学法等,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规范与要求,如在动作示范法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注意示范的明确目的、标准示范、正确选择示范位置与方向、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等,这些要求都是体育教师们所熟知的,这也是教学方法的规范性要求。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不可循规蹈矩,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境灵活变通,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否则就会陷入墨守成规的被动之中。如有一位年轻教师站在罚球线上演示“原地投篮”示范动作时,虽然其动作技术还是基本符合要求的,但是由于命中率很低(十投只有二中),导致了学生的疑惑不解,这样的命中率还有理由说让学生努力跟着学标准动作吗?根据教学规范性要求,我们在演示原地投篮动作时,理应站在罚球线上演示标准的动作,但是这位老师却过于墨守成规了,没有根据自身的特点灵活选择适宜的动作示范位置。明智的选择是:根据自身的水平与能力选择合适的投篮位置,如果能力不强、水平一般,那么可以选择离篮球框近一点的距离进行投篮示范,一来不会影响示范标准的动作,二来可以提高命中率(相对而言)。如此,体育教师既体现了示范动作的规范性,又不失示范位置选择的灵活性。当然,如果你的能力与水平超强,那么也可以选择三分线演示投篮技术,如果次次命中,那么学生就相信也愿意跟你学这种高超的技术。

教学手段的使用也是如此。如体育教师在演示跳高示范动作过程中,选择横杆的高度就是一个较明显的例子:有的老师为了在学生中有一个很好的表现、建立威信与崇拜感,就选择了自己能够跳过的最高高度,但是连跳三次都以失败告终,这样的示范就是再标准,也是徒劳的,学生对此会有什么感想呢?

(五)队伍调动与管理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口令与队伍调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特殊现象,也是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教学技能,其中教师的口令具有很高的规范性要求,必须符合体育专业的特点,体现术语化、专业化,避免口语化、随意化现象。这就是“口令与队伍调动”的规范性。但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身体练习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而教师的口令与队伍调动可能会花费(或浪费)体育课较多的时间,因此,我们需要灵活地处理这个问题。首先,尽量消除教师的多余口令,减少不必要的队伍调动,特别是常态课教学,调动学生队伍的方式可以简单些、实效些,不要按部就班地过多进行队伍调动,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其次,管理方式也应体现简约化,有的老师刚刚把学生分散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练习,只过了几分钟,又把学生集中起来,且废话连篇,之后又分开、又集中,可想而知,这种频繁的队伍分开与集中的形式是如此的费时。这里我们要提醒的是,学生在初步学习运动技术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是错误动作都是正常的现象,不允许学生技术犯错是错误的观念。因此,在队伍分散开来让学生进行练习时,不要动不动就集中起来纠正错误、讲解原理、学生表演等,这样不仅会浪费很多宝贵的身体练习时间,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运动体验。因此,我们在实施“口令与队伍调动”教学技能时,既要遵循“口令与队伍调动”基本的规范与要求,同时又要结合运动技术教学的特点,灵活对待与处理学生队伍的组织与管理。

(六)教学评价与指导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运动技术学习与评价是学生体育课堂学习最重要的内容,由于班级学生众多,学生的基础、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差异较大,因此,在运动技术学习过程中,必然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对于这些运动表现立显的差异性,我们实施教学规范性的依据是学生的共性问题,也就是说,这些同一层次的学生在运动技术学习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共同性的问题,这时我们需要通过集中指导的方式进行运动技术方面的辅导、纠正。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的“关照”,并采用特殊的方法与手段指导,即对不同的学生问题进行差异性教学、分层次教学。这样我们才能以教学的规范性来确保大部分学生的共性利益,又能以教学的灵活性兼顾小部分学生对运动技术的诉求。因此,体育课堂教学的评价与指导既包含了对全体学生的评价与指导,又体现了对部分学生、个别学生的评价与指导。其中对大部分学生的体育评价与指导体现了教学规范性,而对小部分学生、个别学生的评价与指导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

(七)学生身体练习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1.学生身体练习组织形式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由于学校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我们在常态课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身体练习的这样一种场景:学生排着长队,严格按次序进行练习,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大部分学生都处于等待状态。这种现象看似非常井然有序,但是,对于大部分处于等待练习的学生是一个煎熬,由于较长时间没有得到练习的机会,那些学生容易开小差,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更容易出现一些突发事件。

对于以上此类常见的现象,我们不能否认它的合理性:学校没有更多的场地器材;学生进行身体练习的纪律很好,有利于管理;教学过程符合教学规范;等等。但是,这样的结果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因此,需要广大的体育教师积极开动脑力,想方设法在学校场地器材有限的情况下,多动脑子,积极采用其他种类的身体练习组织形式,如“圆圈式”——一个学生进行练习,其他学生进行观察、提问、鼓励等,使得学生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组合式”——在合理分组的情况下,让某组学生完成一次身体练习之后,可以到另一组进行身体练习;“循环式”——安排一些身体素质练习,并与正常的运动技术练习循环结合起来等。这些都是可想可为的教学策略。当然,在学校场地器材允许的条件下,更多的分组既能增加练习的次数与时间,还能让更多的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有效的身体练习。因此,我们在安排学生身体练习的组织形式时,既要遵循教学组织形式的规范性,按一定的次序与要求安排学生进行身体练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身体练习的同等待遇;同时,切不可千篇一律,而是要根据学校场地器材的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与需要,想方设法,灵活多变,积极创造条件,有效开展学生身体活动的各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提高学生身体练习的效果。endprint

2.学生身体练习场地布置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有的老师认为对一些观摩课上出现的“乱哄哄”的课堂总是心存不满,经常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总认为步调一致、井然有序的课堂既好看、又舒畅。实际上,这代表了较大一部分老师的意见,冷静下来进行思考,这种现象虽然能够满足大部分观摩老师的视觉美感,但却背离了体育活动的特殊性。首先,体育课程不比其他坐在教室里学习的课程,需要安静、需要鸦雀无声,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身体练习本身就是富有活力的、情绪表现外露的、来不得半点掩饰的。其次,为了更好地利用学校有限的场地与器材,我们需要见缝插针,能进行身体练习的场地都要充分地利用,如跳绳练习,设想一下,分成两组严格按照次序进行练习,还是每个人一根绳子寻找空间进行练习,其效果(练习密度、运动负荷、技能掌握、身体功效等)更好?虽然每个人一根绳子进行跳绳练习看起来是“乱哄哄”的课堂,但学生能有更多身体练习的机会,而反复的身体练习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必经之路,没有足够的身体练习时间,要让学生学会运动技能是不可能的。当然,在看似“乱哄哄”的课堂中,我们要安排好学生身体练习的间距,切不可相互“冲撞”与影响,发生安全事故。总之,我们在布置学生身体练习场地器材方面,既要坚持教学规范性原则,使场地器材符合学生身体练习的要求与标准;同时,也要开拓思路,积极开发与利用学校各种场地器材资源、自制各种教学用具,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充满激情的体育活动之中,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3.学生身体练习安全措施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运动安全是体育课程教学的一件大事,也是体育教师必须关注的一个严肃问题。在对待学生身体练习安全措施方面,体育教师一定要遵循教学的规范性原则,来不得半点差错,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重视,那么,学生的安全问题也就得不到保障了。从教学规范性与灵活性角度来看,学生身体练习的安全性问题应以教学规范性为重点,特别是在学生进行身体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把帮助与保护的措施落实到位,当学生缺乏能力完成身体练习时,教师与同伴的“帮助”是十分必要的。当学生完成有一定难度的动作练习时,教师与同伴的“保护”是必需的。总之,教师的安全措施既要考虑周全,又要落实到位,但有些教师只是停留于教学设计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因为安全措施要落实到位也有一定的难度,班级学生那么多,光靠一个教师落实学生身体练习的安全性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调动班级骨干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学生、乐于帮助别人的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得教师与学生一起努力,共同强化体育课程教学的安全意识,落实各类安全措施。当然,在体育课安全措施规范性的前提下,灵活性也要得到一定的体现,如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就不一定实施帮助与保护措施,低难度的运动技术学习(如广播体操、简单游戏等)也不需要大面积实施帮助与保护措施。

4.学生身体练习次数、密度与负荷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学生的身体练习是掌握运动技能的法宝,没有足够数量的身体练习,要掌握运动技能是一句空话,因而,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精讲多练,减少队伍调动,节省更多的时间使学生参与更多的运动技术操作练习,这是体育教学规范性,要求。但是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不同,运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为显著,因此,学生身体练习次数、密度与负荷不可千篇一律,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生理机能、健康状态出发,素质较好的、承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学生身体练习次数,提高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而一些身体素质较差、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应相对减少学生身体练习次数、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这样才不至于产生超负荷的练习,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那么,如何才能较为准确地判断学生的身体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是否达到身体的承受能力?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精确判断学生运动负荷是否达到身体的承受能力,其难度较大:一是,体育课程教学不是实验室,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生理学指标的准确测试。二是,班级学生那么多,观测了一个学生,观测不了全部,而且教学情况瞬息万变,观测到的也是瞬间信息。三是,我们通常所选择观测的“中等学生”能否代表全班学生的情况还值得商榷。因此,基于室外常态体育课堂教学的特点,我们建议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观测:一种是以教师现场观察为主的方式。体育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身体练习前后的反应,如学生面色、气色、表情、行为动作、情绪等状态,一旦学生出现不良的身体反应,说明其身体练习的运动负荷过大,可以相对减少身体练习次数、练习密度,增加学生休息时间。另一种是以学生为主的方式,提示学生增强自我保护身体的意识,因为学生自己是最了解自己身体状态的,一旦出现不良情况,就要学会自我调节,切不可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与教学要求,违背来自学生自身的生理反应而强为之。

三、案例分析

(一)体育活动内容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1.案例

2013年,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提出了取消广播体操这项内容,一些体育老师表示反对,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而且“教委有规定,还有广播体操比赛”。但是一项有家长参与的调查显示,竟然没有一名学生喜欢做广播体操,孩子们认为,“那是纪律管理,不是体育锻炼”“是统一规定,是约束,是让我们前脑勺对着后脑勺”。因此,他们认为,培养学生们遵守体育规则的意识就是规范,而不是要整齐划一。最后,清华附小在校长的极力支持下,取消了广播操这项内容。

2.分析

这是一个很大胆的举措,一般的校长与体育老师没有这个胆量能做这件事,其中的原因有:一是,广播体操是多少年来全国推行的在课间进行的一项全体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在很多学校已形成了惯例,要破除这个惯例,难度很大;二是,各个教育行政单位都有一些广播操的评比活动,当然评比活动的目的在于有效推广广播操,其初衷还是好的,但若要取消这个活动,就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意图与思路相抵触了;三是,如果要取消广播操,必然要有鲜活的体育活动来取代,如果没有前期充足的准备,那么要做好这件事也是很难的。endprint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难度,清华附小校长与体育老师们破天荒地进行了尝试,其思考的理念是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得出学生不喜欢广播操这项活动的结论,而且由于不喜欢广播操,所以练习起来就没有动力,效果自然就差了。笔者认为,这个理由是十分充足的,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理念,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上,更要付诸于行动,这个大胆的举措是体现学校体育“灵活性”的一个很好例子,是一个真正为学生“需要”考虑的、值得称赞的事例。

当然,任何事情皆不可盲目效仿,清华附小取消广播操是基于有更好的体育活动作为替代,并不是简单取消而已,因此,其他学校切不可千篇一律进行效仿,如果那些学校的学生广播操练习效果较好,那么,还是需要继续坚持的,毕竟广播操是一项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活动。若广大的学生们在广播操练习中的确效果很差,而且没有乐趣,那就另当别论了。总之,对于一些规范性较强的学校体育课外活动,我们需要谨慎对待,在确保全体学生需求的情况下,紧密联系实际,体现一定的灵活性。

(二)运动技术教学手段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1.案例

教学对象:水平2(三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前滚翻(第2次课,共4次课)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要练习手段:(1)尝试性前滚翻;(2)不倒翁游戏练习;(3)从高到低的前滚翻练习;(4)前滚翻练习;(5)体会远撑前滚翻。

2.分析

从运动技术内容的教学规范性角度分析,该案例的教学手段与身体练习体现了较强的完整性与规范性,其中既有前滚翻的尝试性练习、辅助性的前滚翻练习、降低难度的常规状态下的前滚翻练习,又有挑战性的前滚翻练习,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了,是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但是,有没有必要把前滚翻的大部分练习都安排在一节课内,一节课能否解决前滚翻所有问题,一节课能否学会前滚翻技术动作等问题是这节课合理安排教学手段与身体练习的根本所在。笔者认为,这样的安排只是照抄了教科书上的一些教学手段与身体练习方法,从运动技术层面虽然体现了教学的规范性,但并没有结合学龄的特点、单元教学课次的特点、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缺乏一定的教学灵活性,这样的教学预设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也是我们需要避免的。一节课中的教学手段与身体练习方法的安排并不是越多越好,它们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并不在于表演。因此,我们既要从运动技术角度分析与探讨教学方法、手段、身体练习方式的规范性,同时必须兼顾学情,体现教学灵活性。教法与手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在于广而在于深。另外 ,还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反馈信息,灵活处理与调整运动技术教法与手段,以适应学生当下的体育学习需要。endprint

猜你喜欢

灵活性规范性
钢包精炼炉(LF)作为可削减负荷的灵活性评估
新型储换热系统在热电联产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规则与有效——论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的规范性
自然资源部第三批已废止或者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基于SVD可操作度指标的机械臂灵活性分析
更纯粹的功能却带来更强的灵活性ESOTERIC第一极品N-03T
作为非规范性学科的法教义学
规范性文件在行政诉讼中的司法适用问题
我国知识产权判例的规范性探讨
开拓境外业务须重视境外汇款格式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