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

2015-02-02饶万敏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公物刻字粉笔

饶万敏

一.事件回放

2013年5月6日,报载埃及卢克索神庙出现中国游客“到此一游”刻字。

2013年8月15日,央视新闻播出有着2800多年历史的湖北荆州古城墙成刻字墙的新闻。

2013年10月1日,《旅游法》将正式实施,对公民文明旅游做出规范。

二.身边故事

“妈妈,今天下午要进行六一彩排,同学们都一窝蜂地到讲台前抢道具,把粉笔盒撞歪了,粉笔撒了一地,我把它们都捡起来了。

“你做得非常对,我支持你。”

女儿上小学三年级,孩子平时是班上的卫生委员,安排同学们打扫卫生,负责管理劳动工具这些活儿是日常都要接触到的。

三.问题思考

1.“到此一游”何时休

在国内出游,旅游景点处看到“某某到此一游”的字迹已是屡见不鲜。湖北荆州古城墙成刻字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缩影。

更有甚者,把此种恶习带出了国门加以“发扬光大”,埃及卢克索神庙出现的中国游客刻字,让中国公民的素质再次在世人面前暴露无遗。终于,几近酝酿,《旅游法》新鲜出炉。但不知这部法律是否能斩断爱在文物上涂抹乱刻画的黑手。

2.公物损坏因何在

在回放的事件中,我们往往会痛斥这些不文明行为,但这些行为引起的原因更值得我们关注。是某些人的虚荣心作祟,还是教育缺失导致的公民个人修养不够?我个人认为,后者应当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四.爱护公物意识培养

从我身边的个案我认为爱护公物意识培养,关键在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育,这涉及到一个行为习惯养成,并终生受益的问题。

1.营造氛围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15条规定:爱护公物,不在课桌椅、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为将这一规范落到实处,一所学校,首先要把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渗透到校园文化里面去,从而营造出爱护公物的氛围。校园的文化墙可以作为宣传的主阵地,采用形式多样的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方式营造一种文化氛围,这与宣传学校评出的“学习小明星”,“文艺小明星”,“体育小明星”等同等重要。

此外,在校园公物容易被破坏的地方可贴出一些温馨提示,让孩子们的行为受到无声的监督。

2.落实行动

除了在大环境下营造爱护公物的意识外,还应在班级管理中强化这一行为。

每学期开学时班级的门、窗、玻璃、讲台、墙壁、卫生工具等都可划分给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负责,既体现“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又可增强孩子们责任心,同时又解决了班级财产的管理问题。孩子们的责任心是最容易被激发出来的,一旦责任落实到位,墙壁上的脚印,篮球印恐怕在老师还未出现之前,已被眼尖的孩子知道并查找出了“元凶”。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但持久性不强,可采取不同的说道,如“小鬼当家”,成立“公物保护俱乐部”等符合时代发展的东西。每学期结束时,还可对公物保管情况进行通报,展开评比。并且每个学期都要坚持。六年的坚持,我相信养成一个行为习惯在时间上足够了。

3.做好表率

以上都是我们在要求孩子们如何如何,做老师的更应在这个方面做好学生的表率。讲台前的粉笔撤了,弯个腰捡起来,而不是大声在教室里呵斥“这是谁干的”;课桌椅不小心损坏了,一把锤子,几颗钉子就能解决问题,而不是一扔了之;刮风下雨时和学生们一起认真关好窗户,而不是任其在风雨中飘摇……凡此种种小事,适当地亲力亲为,用无声的语言告知学生该怎么做,学生自然也就能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培养一种行为意识,天天在口头上说如何如何,是无济于事的;反省之余,还是多留点时间教育教育咱孩子,确保他以后不会是刻字的那个人。而教育,就是要潜移默化,等到学生走出校园,能够内化为一种行为,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

猜你喜欢

公物刻字粉笔
智海急流
公物私物都要爱护
爱公物
机关节省公物的“边区经验”
商朝——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积极探索公物仓建设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共用
粉笔的形状与摆放
粉笔的形状与摆放
李贵阳
莫让景区刻字成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