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卫生学案例教学应用探讨
2015-02-01谢玉兵
吴 朋,谢玉兵
(沈阳军区后勤综合训练基地,辽宁 大连 116000)
军队卫生学案例教学应用探讨
吴 朋,谢玉兵
(沈阳军区后勤综合训练基地,辽宁 大连 116000)
基于军队卫生学课程特点,分析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并从整体思路、内容设置、实施步骤、考核评价等方面介绍军队卫生学的设计与具体实施过程。通过总结教学实践情况,提出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军队卫生学;教学应用
军队卫生学是预选卫生士官的主干课程,也是卫生士官平战时工作的主要内容,涉及知识面广,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要求高。在授课过程中发现,传统的单向授课式教学导致军队卫生学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对学生启发性和引导性不够,学生往往考后即忘。积极开展案例教学,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从属关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对增强授课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1]。
1 军队卫生学的课程特点
军队卫生学属于预防医学,是军事预防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军队平战时各种环境因素与军人健康的关系,通过探索环境因素的性质、变化、对机体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为提高军人健康水平提出相应对策[2]。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针对不利环境因素,制订防护措施,根据健康状态,提出保健方法,如如何提高体力、防止过度疲劳、增强生存能力等。该课程的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理论性强,涉及空气卫生、给水卫生、营养卫生、食品卫生、劳动生理学基础与军事训练卫生等,理论庞杂、深奥、抽象,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2)该课程要求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的各领域知识,从实践中理解军队卫生学的原理、作用与地位,并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上述分析,军队卫生学是一门注重方法学的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同时教学目标又重点关注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单纯的理论授课会因枯燥、抽象让学生兴趣不高,更谈不上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采用案例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军队实际卫生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3]。
2 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2.1 整体思路
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通过小组讨论、角色体验等方式,开展基于平战时卫生问题的启发式、讨论式教学[4]。所要解决的关键教学问题包括:加强军队卫生学理论与实际的联系,避免枯燥乏味、脱离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参与式、思辨式学习,提高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2 内容设置
教学内容设置以提高军人健康水平为核心,以部队平战时生活劳动条件为主线,按照相互的逻辑关系依次展开。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变化规律、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卫生措施和观察评价卫生措施效果等几个部分。每个章节内容包括理论提示和案例分析两个部分,理论提示要做到精讲、讲清,主要介绍各个部分的基本概念、主要目标和任务以及具体措施和方法。案例分析根据各部分章节内容,重点围绕部队平时生活、训练、演习中常见的卫生问题和战时可能出现的卫生问题和难题,可选用文本、挂图、视频和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以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分组讨论。
2.3 实施步骤
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分为案例导读、学生自学、小组讨论、问题导入、课堂讨论、案例总结6个部分。下面以“军队给水卫生”这一章节授课为例,介绍案例教学的具体措施。第一,案例导读。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将案例在课前一周提前分发给学生,教师根据本节课授课重点对案例进行导读。结合部队战时常见的卫生问题,本章节选择“野战条件下给水”作为教学案例,内容包括野战条件下水量水质要求、野战净水方法、三防条件下给水等。第二,学生自学。学生根据案例内容及教师导读提出的重难点查阅资料。第三,小组讨论。将学生每5~6人分为一组,各组学生根据布置的案例、个人查阅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为课堂讨论做准备。第四,问题导入。在课堂授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执行丛林作战任务时,缺少水源供给”的视频,并提出问题:(1)在此环境条件下如何选择水源?(2)无直接饮用水源时,如何净水?(3)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解决这次缺水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第五,课堂讨论。教师首先对案例中涉及的理论和概念进行讲授,向学生介绍分析案例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依次发言后进行自由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积极讨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本章节知识的理解。第六,案例总结。由教师结合案例对本节课讲授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思路,对各组发言情况进行讲评,讲评内容不仅要包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还应包括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与其他学生的配合情况等,鼓励好的方面,整体提出不足的方面。最后,结合学生的观点和下一章节的知识提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使学生在课后仍能继续思考和做好预习。
2.4 考核评价
在案例教学中,考核评价关乎整体教学效果的好坏,是总结提高案例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有力措施。闭卷笔试的考查内容多以知识性题目为主,通过标准化答案来给出成绩,学生通过突击背诵就能轻松过关,且过度关注答案的唯一性,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难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考查[5]。因此,案例教学的考核评价应以考查学生的能力为主体,结合能够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质量的形成性评价[6],形成贯穿案例教学始终的综合考查机制。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由理论考核、平时表现和案例分析三部分组成,所占比例分别为25%、25%和50%。理论考试以选择、简答题型等为主,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卷面分数为准。平时表现是对学生查阅资料能力、发言次数、学习积极性、讨论活跃度和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评判。案例分析是在课程结束后,结合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某一具体军队卫生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PPT课件形式汇报,主要对学生知识掌握与运用的熟练程度、分析思路与观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判。案例教学考核评价的方式及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案例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及评分标准
3 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1 正确处理角色定位
要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和定位[7]。从教学组织形式的角度看,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演;从案例分析的展示看,教师是主持人和观众,学生是演员;从案例总结来看,教师是点评家,学生是收获者。案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得到提高。
3.2 区分案例教学和举例说明
案例教学通过描述某个事件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理论,提高能力;举例说明是通过实例证实和解释授课内容。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以学生为主体,后者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学中注意不要将案例教学变成举例说明。
3.3 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前沿理论,还要掌握教学的艺术和技巧,尽可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鼓励和尊重学生的意见,并且重视对案例教学过程的评价,严格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评分。
[1]韩庆奇,张宝,刘文宝.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教育应用中的基本模式及特征[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2):246-248.
[2]郭俊生.军队卫生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3]詹永媛.公共政策案例教学实施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115-117.
[4]段光锋,王丽洁,田文华.卫生政策学案例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9):899-901.
[5]叶大凤,谢舜.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广西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2(16):109-111.
[6]宓伟,练武,石塔拉,等.形成性评价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9):869-873.
[7]郑葵阳,刘莹,徐继承,等.构建医学本科案例教学体系的实践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5):492-494.
G424.1
B
1671-1246(2015)16-006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