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腓深神经感觉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2015-02-01郝月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1期
关键词:肌电图波幅神经病

郝月桥

腓深神经感觉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郝月桥

目的通过对腓深神经感觉支的感觉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电位(SNAP)波幅的测量来诊断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方法 对3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的双下肢神经传导和针电极肌电图检查。观察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神经传导检查中腓深神经感觉支功能正常73例, 功能异常287例,其中173例腓深神经感觉支感觉传导速度减慢(SNCV<35 m/s)伴或不伴SNAP波幅的降低(双侧波幅侧差>50%有临床意义), 114例腓深神经感觉支SNAP波幅未引出。多数以双侧肢体对称受累, 且符合周围神经病变长度依赖性的特点。其异常的发生率随糖尿病病程增长而增加。结论 腓深神经感觉支在神经电生理中的应用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腓深神经感觉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电诊断通常是建立在上下肢远端神经传导和针电极检查的研究上的[1]。神经症状多见于>40岁血糖未能很好控制和病程较长者, 但是症状的程度与血糖水平、病程长短等情况不一定平行, 有时也发生于病史不长和治疗良好的患者, 肢体远端的感觉异常有时是糖尿病的首发症状。多数患者主诉麻木、刺痛、灼热、触痛感或蚁走感。上下肢末端, 尤其是足趾及足底或足后跟的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有手套-袜子型的感觉障碍。周围神经病存在着长度依赖性模式, 在腓肠神经、腓浅神经和足底内侧神经检查中已被得到验证。

腓深神经感觉支的诊断价值是由其解剖位置决定的[2]。腓深神经向内侧穿过趾长伸肌深部和骨间膜前面。它在骨间膜下行至踝部, 分为外侧和内侧终末支。在小腿的肌支支配胫骨前肌、趾长伸肌、踇长伸肌和第三腓骨肌。外侧终末支在足背面向外侧走行, 支配趾短伸肌。它还发出骨间支至跗关节及跖趾关节和第二骨间背侧肌。内侧终末支在足背面向远端走行, 终止于第一间隙, 在此处它分布皮神经至踇趾和第二趾相邻侧的皮肤。腓深神经内侧终末支即是其感觉支,其解剖学位置于肢体最远端, 所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着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0例糖尿病患者经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15~83岁, 平均年龄51.3岁;糖尿病病程3~27年, 平均病程10.5年。排除患有腰骶神经根、神经系统疾病累及远端神经、足下垂因腓深神经损伤引起、趾短伸肌萎缩等疾病者。

1.2 方法 对入选的36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海神NDI-092”神经肌电图仪进行神经传导和针电极肌电图检测。控制室温20℃和手温32℃左右, 保持室内安静。具体操作如下:①常规检查双侧腓总神经、双侧胫神经、双侧腓浅神经、双侧腓深神经、双侧腓肠神经。除腓深神经感觉支以外的其他神经不做赘述。对于腓深神经感觉支的检测方法:将刺激电极放在第一、第二跖骨头的中间璞区区域, 记录电极在踝部趾长伸肌腱的侧方, 多数在足背动脉内侧。参考电极在其旁开相距2 cm。地线放在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之间。用0.5 m/s的方波1 Hz的频率刺激得到一个平均SNAP。观察其神经传导速度及腓深神经感觉支的SNAP, 远端潜伏期一般不予考虑。②针电极肌电图检查(EMG):观察趾短伸肌有无纤颤正尖波、轻收缩运动单位电位(MUAPs或MUP)是否偏宽大伴或不伴多相电位增多、重收缩募集反应是否正常。

2 结果

36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肢体都能耐受检查过程:其中腓深神经感觉支功能正常73例, 占20.3%, 功能异常287例,占79.7%, 其中173例腓深神经感觉支感觉传导速度减慢伴或不伴SNAP波幅的降低, 占60.3%, 114例腓深神经感觉支SNAP波幅未引出, 占39.7%。针电极检测结果趾短展肌安静状态下未见纤颤正尖波、轻收缩MUP时限及波幅均正常,重收缩募集反应正常。

3 讨论

糖尿病是我国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 神经系统并发症很多, 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十分常见。以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而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发生率为47%~90%, 随糖尿病病程增长而增加, 多数以双侧对称受累, 越是肢体远端发生病变的时间约早, 符合周围神经病变的长度依赖模式的特点[3]。

多发性和对称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典型特点。其病理损害主要累及感觉神经元, 神经纤维发生节段性髓鞘脱失, 轴索变性相对少见, 一般认为大和小有髓纤维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4,5]。病患主诉常为麻木、蚁走感、发冷、疼痛等,麻木多为远端对称性。神经系统检查可有手套-袜子样感觉障碍, 上下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尤其以踝反射几乎均消失或明显减退, 下肢震动觉障碍或消失。EMG检查的最关键肌肉是趾短伸肌, 在早期或很轻的患者, 尤其是当只有脱髓鞘病变发生时, EMG正常。而到晚期比较严重时, 当轴索损害时EMG才有可能出现失神经电位。上述腓深神经感觉支异常病患均未见轴索损害。若趾短伸肌出现纤颤正尖波时, 需要进一步检查胫前肌、腓内肌, 股内肌、踇展肌等肌肉的电位活动来排除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轴索损害或者腰骶根性病变等。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下肢感觉神经传导检测传统意义上指的是双侧腓浅神经和双侧腓肠神经, 但实际上腓深神经感觉支位于肢体的最远端, 其临床价值是比较明显的。

综上所述, 腓深神经感觉支的检查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率有所提高, 对临床工作提供依据并对及早进行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 汤群英, 于建刚.糖尿病周围神经的肌电图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15(14):96.

[2] 刘海昌, 黄显军, 夏春林.腓深神经和足背动脉关系在足背复合组织瓣的意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8, 26(6):605.

[3] 刘硒碲.糖尿病神经病变研究进展.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0, 27(2):317-318.

[4] 吕传真, 周良辅.实用神经病学.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 2014: 917-919, 930-931.

[5] 党静霞.肌电图诊断与临床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47-256, 364-36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1.046

2015-04-22]

475000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肌电图室

猜你喜欢

肌电图波幅神经病
基于势流理论的内孤立波追赶数值模拟
老年人防跌倒要当心周围神经病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越测越开心
32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损伤功能梯度材料的波传播特性研究
关于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肌电图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