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5-02-01张利姣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2期
关键词:肺源肺心病呼吸衰竭

张利姣

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分析

张利姣

目的 总结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80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 对两组患者并发症、死亡率及患者满意度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8.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 可有效降低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优质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由肺部轮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升高, 进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临床上简称为肺心病[1]。多数肺心病患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致阻塞性肺气肿引起, 患者可伴有右心衰竭、呼吸衰竭, 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有效、优质的护理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本文通过对80例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分析, 旨在寻找有效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 其中男55例, 女25例, 年龄42~76岁, 平均年龄(52.4±7.2)岁, 病程15~28 d。所选患者均有长期吸烟史, 其中慢性支气管炎42例, 阻塞性肺气肿18例, 肺结核8例, 支气管哮喘12例, 心功能2~3级。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常规护理, 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脉搏, 观察患者大小便情况, 当出现大便带血时多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可能。清洁患者口鼻腔, 采用化痰止咳药, 控制感染, 时常改变患者体位。持续对患者进行低浓度吸氧,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饮食上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低盐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患者大便通畅、保证患者有充足的水分和热量。严格控制感染、纠正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1.2.2 研究组在采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同时, 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 如患者的呼吸、痰色及痰量、血压、脉搏、尿量、呼吸节律、呼吸深度、意识状况、记忆力、身体状况、面色、心率等情况, 同时记录患者尿量、心功能及肾功能的变化。优质护理的措施:①心理护理:肺心病是一种慢性病, 长期的病痛会造成患者悲观失望的情绪,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愈疾病的信心, 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 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消除患者自卑和消极的不良情绪, 向患者普及疾病治疗的新方法, 有效地完成积极情绪的传达。在护理过程中, 对患者的问题细心、耐心的进行解答,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②舒适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保持空气通畅、湿度适宜。加强与患者沟通, 从患者的角度出发, 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矛盾。③对症护理:长期的呼吸衰竭给患者的身体及心理上造成巨大的痛苦, 氧疗是缓解患者呼吸衰竭症状的重要措施, 每次氧疗时, 要做好器械消毒, 保证鼻导管通畅, 病房温度保持在38℃。给予患者低浓度、低流量吸氧,同时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及痰量的变化, 呼吸衰竭症状是否改善, 如效果不明显则请医师及时更改治疗方案。护理过程中要时刻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 引导患者多咳嗽, 时常变换体位, 指导患者自主呼吸, 调整呼吸机参数, 使吸入气量达到舒适要求。患者痰液难以咳出时要导管吸痰, 以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对于不能自主呼吸的患者, 要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插管时要减轻患者咽后壁的损伤, 固定好插管, 避免上下移动, 对口腔分泌物及时进行清理, 意识清醒的患者要进行心理安抚, 对医疗器械要进行消毒, 保证用具整洁, 及时更换, 拔管后要清洗窦道内分泌物, 在护理时要随时注意患者并发症的出现。④并发症的护理:肺性脑病是肺心病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患者多表现为意识状态的改变, 如烦躁、多话、躁动不安或意识模糊、表情淡漠、嗜睡等。对于患者意识状态的改变要及时分析, 以便早期处理,及时治疗。患者出现端坐呼吸可能并发急性肺水肿或左心衰竭, 呼吸加深加长可能并发酸中毒, 浅慢呼吸可能存在碱中毒,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症状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⑤舒适度护理:在护理期间, 要保证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低盐饮食, 以提高患者食欲。嘱患者采取正确体位以减少心脏负担, 增加肺活量, 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同时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家庭护理质量, 降低复发率。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 采用自设问卷的方法, 调查结果分为满意、非常满意和不满意, 满意度=(满意+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6例(15%),其中肺性脑病1例(2.5%), 并发肺部感染2例(5%), 应激性溃疡1例(2.5%), 肾功能不全2例(5%), 死亡4例(10%);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4例(10%), 其中肺部感染2例(5%), 应激性溃疡1例(2.5%), 肾功能不全1例(2.5%), 死亡2例(5.0%)。满意度调查中对照组患者满意16例, 非常满意10例, 不满意14例, 满意度为65.0%(26/40);研究组患者满意21例, 非常满意17例, 不满意2例, 满意度为95.0%(38/40)。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低于对照组, 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病程长、易复发、患者思想压力大,其负面情绪对于治疗和护理影响非常大[2], 因此优质的心理护理、积极的心态对治疗效果非常重要。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病情较重, 积极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3,4]。呼吸衰竭对患者身体各方面机能都有重要影响, 呼吸衰竭不仅会造成患者心力衰竭、意识模糊、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还会带来临床并发症, 因此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通过健康教育、优质护理和合理用药, 结合常规护理,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优质护理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 可有效降低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1] 乔冬梅.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发Ⅱ型呼衰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 8(14):3421-3422.

[2] 刘春丽, 段继瑜.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伴多脏器衰竭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12(6):19-20.

[3] 冯燕青, 毕美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152例临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1):60-61.

[4] 王慧云, 徐青青.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2型呼吸衰竭28例的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4):3591-359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2.156

2015-06-26]

450006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

猜你喜欢

肺源肺心病呼吸衰竭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期66例临床观察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肺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不同通气模式在重症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