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培他滨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观察

2015-02-01李红姬金载勇王铭栋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2期
关键词:卡培草酸结肠癌

李红姬 金载勇 王铭栋

卡培他滨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观察

李红姬 金载勇 王铭栋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晚期结肠癌患者, 将其按照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实施卡培他滨联合草酸铂治疗,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卡培他滨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55.2%,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显著, 药物安全性高, 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卡培他滨;草酸铂;晚期结肠癌;临床疗效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态势, 且其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逐渐成为威胁人们健康与生命的公众问题。目前, 化疗是结肠癌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 但不同化疗药物有不同疗效[1]。本次研究为探讨卡培他滨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选取2014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59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以分组对照试验法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3月本院肿瘤科所收治的59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 均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晚期结肠癌。其中男34例, 女25例, 年龄55~68岁, 平均年龄(59.97±5.61)岁, 肿瘤类型:直肠癌27例, 结肠癌32例;根据不同化疗药物方案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取卡培他滨联合草酸铂进行治疗, 即口服卡培他滨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批号:130501)1000 mg/(m2·次).2次/d;同时, 取草酸铂(南京制药厂有限公司, 批号:130601)130 mg/m2进行静脉滴注治疗, 时间为2 h.1个化疗周期的用量≤200 mg。对照组单纯采取卡培他滨治疗, 其药物剂量为1250 mg/(m2·次).2次/d, 连续用药2周为1个化疗周期。两组患者均需进行2个周期以上的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肿瘤治疗效果评定标准[2]评估临床疗效:①完全缓解:靶病灶全部消失,且肿瘤标志物正常, 无新病灶出现, 维持≥4周;②部分缓解: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 维持≥4周;③稳定: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 或者增加≤30%;④进展: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增加≥20%, 或者出现新病灶。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15例, 稳定3例, 进展1例, 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完全缓解7例, 部分缓解9例, 稳定10例,进展3例, 其治疗总有效率为55.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3例, 其发生率为10.0%;腹泻1例, 其发生率为3.3%;血小板减少1例, 其发生率为3.3%;白细胞降低1例, 其发生率为3.3%;轻度神经毒性1例, 其发生率为3.3%;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3%。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5例, 其发生率为17.2%;腹泻2例, 其发生率为6.9%;血小板减少2例,其发生率为6.9%;白细胞降低4例, 其发生率为13.8%;轻度神经毒性5例, 其发生率为17.2%;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2.1%。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结肠癌在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位居第四, 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因为结肠癌早期的临床诊断率比较低, 因此有50%以上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转移, 而通过根治性手术治疗后, 有50%左右患者会发生转移或者复发[3]。目前, 化疗是避免治疗肿瘤细胞转移以及疾病复发的主要手段。传统临床的标准化疗方案是5-氟尿嘧啶, 然而其治疗总有效率只有20%左右, 生存期较短, 非理想化疗药物[4]。

卡培他滨是5-氟尿嘧啶的前体药物, 属于氟尿嘧啶氨基甲酸酯类药物, 在推动临床化疗进步上有重要意义。药代动力学提示, 患者服用卡培他滨后, 能够以原型状态经胃肠道吸收, 并在患者肿瘤细胞中转换为5-氟尿嘧啶, 从而发挥其抗肿瘤疗效。草酸铂是继顺铂、卡铂之后铂类第三代衍生物, 其亲脂性较强, 且半衰期较短, 与其他铂类药物相似, 可在产生烷化结合物情况下, 作用于肿瘤细胞DNA, 促使其细胞中链间与链内交联, 从而抑制肿瘤细胞DNA复制与合成,最终诱导肿瘤细胞死亡[5]。经大量临床研究显示, 草酸铂应用于轻度、重度肝肾功能受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具良好耐受性, 因此不需调整药物剂量, 该药物还能上调患者胸腺嘧啶磷酸化酶活性, 因而与卡培他滨有良好协同效果。而依据本次研究发现, 相较于单纯采取卡培他滨治疗的对照组, 应用卡培他滨联合草酸铂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 且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比较低。据此可见, 卡培他滨联合草酸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效果确切, 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 卡培他滨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肯定, 是晚期结肠癌患者的理想化疗方案,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周菜珠, 孙梅, 梁巧莹, 等.328例脂肪肝患者血脂和肝功能检测结果调查分析.中国医药科学.2012.2(4):135-139.

[2] 周燕, 王绩凯, 黄凯, 等.脂肪肝患者肝功能与血脂水平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11.27(1):101-102.

[3] 肖雪云, 曾烈华, 黄多娣.多种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81-82.

[4] 朱健.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变化的检测.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6):793.

[5] 张小艳.脂肪肝的血脂检测与肝功分析.医药前沿.2012.2(15):150-15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2.105

2015-07-16]

132001 吉林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卡培草酸结肠癌
从慢性肾脏病综合诊疗的角度看草酸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卡培他滨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手足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卡培他滨联合调强放疗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观察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