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呼吸机对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观察

2015-02-01刘红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2期
关键词:左心呼吸机死亡率

刘红丹

急诊呼吸机对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观察

刘红丹

目的 观察急诊呼吸机在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46例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23例, 均给予常规急诊救治, 观察组在常规急救中联合呼吸机辅助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死亡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入院中途死亡率、急诊死亡率、入院后病死率、继发性多器官功能衰竭放弃治疗率等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呼吸机在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理想, 可降低患者临床死亡率, 值得推广。

急诊;呼吸机;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效果

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危重急症,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情严重且死亡率极高的特点[1]。为研究急诊呼吸机在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本院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46例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联合呼吸机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23例。观察组男13例, 女10例, 年龄最大83岁, 最小25岁, 平均年龄(48.6±11.9)岁;其中风湿性瓣膜病患者3例,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例, 高血压病急症患者7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例, 肺源性心脏病7例。对照组男12例, 女11例, 年龄最大80岁, 最小23岁, 平均年龄(48.1±11.5)岁;其中风湿性瓣膜病患者2例,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2例, 高血压病急症患者8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例, 肺源性心脏病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所有患者确诊后立即给予氧疗, 同时给予利尿、强心、镇静及扩血管等抗心衰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氧疗及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呼吸机辅助治疗, 选择PEEP呼吸机实施辅助治疗, 呼吸机呼吸频率设置为15~20次/min, 通气量为6~8 L/min, 潮气量为6~8 ml/kg, 并选择同步间歇指令进行通气治疗, 呼吸比例为1.5:1, 吸入氧浓度一般保持在40%~50%。呼吸机设定需要遵循由低到高的原则, 患者缺氧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且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将其送至重症监护中心继续接受治疗。抢救期间详细统计两组患者入院中途死亡率、急诊死亡率、入院后病死率、继发性多器官功能衰竭放弃治疗率。

1.3 疗效判断标准[2]治疗后, 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得到控制, 临床症状消失, 心脏功能改善在2级以上, 可视为显效;心脏功能改善1级, 临床症状部分改善, 可视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与治疗前对比, 无明显改善, 甚至出现加重现象, 死亡, 可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13例, 有效6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82.6%(19/23);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7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为47.8%(11/2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死亡情况及治疗情况比较 观察组入院中途死亡0例, 急诊死亡0例, 入院后病死2例, 入院后病死率为8.7%, 总死亡率为8.7%(2/23);继发性多器官功能衰竭放弃治疗1例, 继发性多器官功能衰竭放弃治疗率4.3%。对照组入院中途死亡2例, 入院中途死亡率为8.7%;急诊死亡4例, 急诊死亡率为17.4%;入院后病死3例, 入院后病死率为13.0%;总死亡率为39.1%(9/23);继发性多器官功能衰竭放弃治疗3例, 继发性多器官功能衰竭放弃治疗率13.0%。观察组入院中途死亡率、急诊死亡率、入院后病死率、继发性多器官功能衰竭放弃治疗率等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主要是因患者心脏瓣膜疾病、心律失常、心肌损伤及左室前后负荷过度造成心肌收缩功能急性下降,左心室末舒张压力过高以及排血量急速下降, 最终导致的缺血缺氧及呼吸困难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疾病发作时, 易出现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 加重其心功能损害程度, 并且进一步加重其肺部淤血情况, 肺顺应性快速下降, 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增加[3]。患者若不能得到及时处理, 可对全身多项重要脏器造成不可逆损害, 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较大。临床常给予氧疗及传统药物治疗, 但对于病情严重且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 难以取得理想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氧疗及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呼吸机辅助治疗,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 高于对照组的47.8%;且观察组总死亡率为8.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 呼吸机在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价值较高。在给予诊断患者氧疗及药疗基础上早期给予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治疗, 可帮助患者及时纠正低氧血症,改善局部缺氧缺血症状, 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在给予患者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需建立人工气道, 有利于保持患者气道通畅, 保证供氧量;除此之外, 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可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在挽救患者生命中应用价值极高。

综上所述, 呼吸机在治疗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显著, 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死亡率,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1] 付龙, 郭亮, 张月兰.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疗效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7).1984-1988.

[2] 吴启, 胡金伦, 霍健杨, 等.呼吸机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39例临床分析.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3.18(3):176-177.

[3] 黄光锐, 余和安, 甄新焕.急诊应用呼吸机治疗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临床分析.亚太传统医药.2013, 9(3):121-12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2.076

2015-06-29]

110006 沈阳急救中心

猜你喜欢

左心呼吸机死亡率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基于BiSeNet的小儿超声心动图左心分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