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教育规导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流动策略

2015-02-01陈醒

职教通讯 2015年19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规导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流动策略

陈醒

摘要: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数量的逐渐增多,返乡流动成为大势所趋。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在返乡流动中受到观念障碍、技能障碍与环境障碍等因素的制约。社区教育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流动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规导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流动。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流动;社区教育

基金项目:2014年河北省社科

作者简介:陈醒,女,河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基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

2013年,我国农民工增加633万人,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9亿人,其中,80后、90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到70%以上,这一庞大的群体是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建设的主力军。[1]但是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数量的逐步增多,城市生活压力随之不断增大,有限的城市接收度使他们陷入返乡与留城间的双重边缘化尴尬境地。与此同时,农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农业与农村的发展缺少助推力。基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发展新常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流动潮”应运而生,“有近500万农民工利用在外学到的技术、积累的经验和资金,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开展工商企业”[2],这无疑成为反向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新思路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而新生代农民工合理、高效的返乡流动,需要依靠社区教育的规导作用,消除他们返乡流动的障碍因素,打造强有力的新农村建设队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一、社区教育在规导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流动中的作用

社区教育是指“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3]社区教育在规导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流动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作用。

(一)社会整合功能

社区教育的对象既包括当地留守居民,也包括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其教育影响面较大,且强调共同的社区意识、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社区归属感。社区教育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整合作用,使留守居民与返乡新生代农民工加强社区交往,产生集体意识,对身处的社区共同体产生身份感与归属感。

(二)提供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

社区教育可以有效整合政府、企业和学校的资源,提供相应的职业指导和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且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向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可选择的、实用的职业教育课程,使他们通过社区教育获得技能上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实现返乡流动。

(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区教育具有全员性、全程性与全方位性等特点,其广泛参与性为社区成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终生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能够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流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流动的障碍因素

(一)观念障碍

“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观念障碍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流动的首要障碍。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由城市回归日益空心化的农村,难免会感到疏远而陌生,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他们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农村生活记忆淡薄,认同度较低,缺少务农的知识与经历。他们由衷地渴盼融入城市生活,对农村生活有着本能的脱离倾向,所以并不情愿重返农村。(2)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有着更加主动的择业观和更为宽阔的眼界,难免会因为“好高骛远”的思想而拒绝返乡。相关数据显示,在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有超过七成不愿意返乡就业,只有7.3%愿意回乡务农,其中,90后农民工中只有3.8%。[4]因此,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的现状,缓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压力,应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转变固有观念,使他们增强对农村生活的归属感与责任感,从而将返乡流动作为发展自我的新路径。

(二)技能障碍

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经历了城市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和思想观念的洗礼,能力相较于留守农民有一定的提升,文化水平也普遍高于老一代农民工,但是仍然存在着技能障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流动,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新生代农民工返乡之后,如果本着务农理念,继续从事传统农业,则较难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基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业大国的事实,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一批具有现代农业技能的人才队伍,以致力于促进现代农业的大规模发展。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但是现代农业科学知识与技能缺乏,难以满足新世纪农业人力资源的需求。(2)选择返乡进行自主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在务工的过程中熟悉了企业运作的基本流程,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但是这些技能与经验较为单一、缺少系统性,距离创业所需要具备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还有一定的差距,而这些技能的缺失很可能致使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风险加大。

(三)环境障碍

环境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流动。当前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流动的环境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制度环境。2009年教育部便已下发《关于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等工作的通知》,近年来各地方政府也制定了有关引导和鼓励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尽管如此,一些政策尚且不够具体,贯彻落实程度较差,相关保障制度也不够完善,从而降低了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流动的吸引力。(2)融资环境。新生代农民工在务工时虽然积累了一定资金,但是,对于返乡之后的创业来说只是杯水车薪。银行贷款等渠道则由于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难以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需求。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融资环境不足严重束缚了新生代农民工返乡之后的发展。(3)生活生产环境。一个兼具现代城市和传统农村特点的新农村面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目前,农村地区的生活生产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仍需要为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创造更好的条件,消除生活生产环境上的障碍,以满足他们的生存环境需求。

三、社区教育规导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流动的策略

(一)增强农村社区凝聚力

“没有思想的变革就没有其他变革,思想的变革是发生于思想结构本身中的革命。”[5]社区教育在规导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流动中,承担着对新生代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居民进行思想教育的使命。通过开展社区教育,可以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转变,从而增强农村社区发展的凝聚力,使新生代农民工顺利实现返乡流动。社区教育要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居民采取两方面的措施。

1.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要通过社区教育,培养他们的恋乡情结,使他们形成“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的观念,提高对农村生活的归属感与认同度;通过社区教育传达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政策,培养新生代农民工投入家乡建设的责任意识。此外,开展相应的心理疏导,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走出心理误区,使他们知晓返乡创业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和返乡自主创业的信心。

2.对于农村留守居民而言,要通过社区教育,改掉他们传统农耕思想的狭隘观念与陈风陋习,帮助他们实现向现代公民的转变,在思想上认同并接纳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新生力量参与农村建设;利用社区教育推广现代农业,宣传土地流转思想,改变农民“固守自家责任田”的思想,为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整合土地资源,开展大规模的现代特色农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

技能是新生代农民工顺利实现返乡流动的重要因素。社区教育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流动提供充足的师资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具体要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1.合理配置相应的人才队伍。这不仅包括专门的管理人员,也包括具有一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师资队伍。因此,应公开招聘有组织管理能力、热爱社区教育工作的人员,负责社区教育的管理工作,以促进社区教育的有效开展;选拔一批素质高、技能强的专职教师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或者从有经验的农民中选拔专业技能较高者担任兼职教师,充实社区教育的师资力量。

2.开展现代农业技能培训。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农业的发展,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需要学习现代农业生产技能。(1)通过社区教育组织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参观示范区、示范田,学习现代特色农业生产技能与经验;(2)专门开办现代农业培训班,通过操作训练、示范引领等形式,使他们在短时间内高效掌握现代农业技能。

3.开展创业培训。社区教育应有计划地对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和现代企业管理培训,让他们成为懂技术、善管理的现代企业人才。例如,社区教育管理人员可以有计划地从科研机构或者高校聘请一些专业技术人员,面向新生代农民工开展与创业有关的专题讲座,帮助他们之间建立经常性的联系,便于新生代农民工及时请教创业或者管理方面的问题。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对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经营环境有着极高的诉求,因此,社区教育承担着加强治安教育,营造良好环境的使命。具体而言,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加强法制教育。由于我国农民法制意识较为薄弱,缺乏依法办事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社区教育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各类普法培训班和法制知识讲座,使每个农民知法、守法,养成较强的法律意识,为新生代农工的返乡流动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还要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区域内所涉及的居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制止破坏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行径。

2.加强对有关单位的教育与约束。通过社区教育,强化有关单位及领导的自我约束能力,杜绝乱收费和乱罚款等现象,为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营造一个放心创业、大胆创业的诚信环境与和谐氛围。

3.塑造文明乡风。利用社区教育加强文化生活方面的教育,引导农民参加各类健康有益的文化教育活动,提升他们的内在审美情趣、生活艺术与文化技巧,促进农村社区先进文化建设,营造文明乡风,降低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与留守农民之间的人际交往难度。

(四)整合多方力量参与

规导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流动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社区教育只有加强与政府、企业和学校的联系与合作,进行统筹规划,才能众志成城,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为此,社区教育应采取以下三方面的措施。

1.倡导政府参与。(1)通过社区教育发挥舆论导向功能,引起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流动的关注,并制定切实有效的优惠政策措施加以扶持,鼓励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2)倡导政府积极协调新生代农民工与银行之间的关系,促使农村金融机构优先支持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创办的项目。

2.依靠企业支持。通过社区教育的平台,邀请当地企业中的成功人士与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交流,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帮助新生代农民工顺利实现返乡创业。

3.整合学校资源。(1)社区教育要联合农村中小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职业学校等教育资源,向农民和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最大限度地开放;(2)除了开放社区内的公共文化设施之外,也要使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站、文化站等培训机构运转起来,充分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五)构建信息化平台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之后大部分处于基层,消息闭塞,市场信息不畅,要通过社区教育帮助他们广开信息门路,开拓市场。社区教育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全方位收集市场信息,通过各种途径把信息告知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例如,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市场信息专栏、印发简易的市场信息报等。

2.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更新社区教育的手段,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1)通过宽带连接所有乡镇及行政村,组建网络技术专家组,及时上传有关的资料,组织各种活动,使广大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劳动之余,通过平台完成学习及与专家的互动;(2)结合电视、广播和通讯卫星等资源,形成开放的、全领域覆盖的网络教育系统,通过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多媒体远程学习服务,使他们随时随地学习现代农业知识,获取有利的市场信息,从而准确把握创业方向。

参考文献:

[1]唐惠敏.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困境及重塑路径[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1):1-6.

[2]刘奉越.农民工返乡创业的SWOT分析及成人教育应对[J].成人教育,2011(16):30-32.

[3]叶忠海.社区教育学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22.

[4]孟菊香,向定杰.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参与农村建设的动力初探[EB/OL].[2015-01-25].http://3y.uu456.com/bp-3fq4708fqb8q680203d82s70-1.html.

[5][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7.

[6]丁红玲.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教育推进策略——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研究报告[J].职教论坛,2014(6):40-43.

[7]李婷.探寻终身教育机构的发展之路[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4):11-14.

[8]陈醒.立法惠民促发展,教育益民利终身[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4):5-8.

[9]陈雪婧.基于专业化的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管理者培训:经验与启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3):103-106.

[责任编辑金莲顺]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
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现状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与第一代的比较研究
大连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思路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选择因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