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视角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审视与思考
2015-02-01杨海华顾伟国
□杨海华 顾伟国
基于产业视角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审视与思考
□杨海华 顾伟国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伴的职业教育必须承担起为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时代重任。文章认真梳理了职业教育产生的产业背景,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内涵关系及理论基础,并以苏州为例,从产业发展视角认真审视当前苏州职业教育的现况,紧密结合当前产业发展新态势,探索苏州职业教育发展的应和之道。
产业发展;苏州;职业教育
杜威说过,假使我们希望所办教育与现代的社会生活发生一种密切的关系,给学生一种适当的训练,使他们在社会中成为有用的人,自重的人,则需要研究种种社会变迁。职业教育伴随着产业发展应运而生,其发展的基础是技术进步,尽管随着职业教育的功能业已逐渐多元化,但其首要功能依然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截至2013年,我国已有1.23万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达1922.97万人;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达964.23万人,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伴的职业教育必须承担起为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时代重任。笔者将从职业教育伴随产业发展的演进脉络出发,重新理清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内涵关系与理论基础,并以苏州为例,详细分析职业教育对接产业发展的现况与问题,并从产业视角提出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职业教育伴随产业发展应运而生
学徒制是人类传授技术的主要方式,也是职业教育的最早形态。早在原始社会,学徒制就初露了它的原始形态;到了中世纪,伴随着行会制度的建立,学徒制达到了鼎盛。师傅招收学徒,并教授技能和公民道德。师徒经常肩并肩地一起工作,师傅会操作工艺的全部程序,学徒就可以观察并进行模仿。这种特征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教育、培训与就业一体化的雏形。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机器生产逐渐代替手工业,学徒制逐渐衰退,职业教育以其他方式演进,一是在普通教育中加入职业教育课程,例如在拉丁语学校中设有职业技术课程,如农学、医学和机械工艺;二是由学徒制直接演变成学徒学校,如劳动学校、实业专门学校、机械中学等;三是专为贫穷儿童设立的慈善学校,如英国的产业学校,慈善学校多数具有职业技术倾向;四是对传统中等教育进行改造,如英国的实科中学。由此可见,第一次工业革命催生了职业学校教育的起步与发展,经由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变成学徒学校,与现代职业教育特征日趋相近。
第二次工业革命逐渐走向成熟,当电力和内燃机取代蒸气机,更多的精密机器取代传统人力,随着技术进步与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生产工艺逐渐复杂化,需要专门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这是职业教育需求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1868年,莫斯科帝国技术学校校长沃斯及其合作者提出了技术教育新方案即《俄罗斯法》,他摒弃传统的学徒制,通过对生产技术的分析、并把制作过程分解,据此制定教学计划,指导学生通过工厂实习掌握关键技术。俄罗斯法的引进直接影响近代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由此可见,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又一次技术革命,各国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是提升人力素质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透过政府与法律的力量逐渐进入制度化与法制化的轨道。
第三次工业革命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核能和计算机发明以及八十年代因特网的发展为标志,同时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技术进步一日千里,职业教育因应时代变迁与全球化科技分工,世界各国都积极开展职业教育的改革,如修改职业教育法、加大政府投入、完善职业教育资格认证、推行校企合作等,以为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同时,进入二十一世纪,职业教育更加注重人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希望把职业学校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现代人。现代职业教育开始向终身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并正在推动职业教育成为走向大众化的全民教育。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是伴随着工业与产业发展逐渐成长,逐步演变成职业学校教育,逐渐进入制度化与法制化的轨道,并形成职业教育特有的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经济社会与产业的发展,职业教育将更加积极的发挥其经济与教育功能,向多元与终身教育方向发展。总之,职业教育应产业发展而生,必将为产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也将为人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机会和平台。
二、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内涵及关系解析
(一)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是指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既包括单个产业的进化过程,又包括所有产业的进化过程,而进化过程既包括某一产业中企业数量、产品或者服务产量等数量上的变化,也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更替和主导产业等质上的变化,所以,产业发展最显性的标志就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简而言之产业发展的手段就是产业结构调整。
(二)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和服务型人才的教育类型,其发展影响着人才供给的变化。职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教育指所有为就业做准备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职业学校教育或职业培训,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活动,目的是为产业和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也更加多元,但其为产业提供技能人才和为个人就业服务的本质特性不会变。
(三)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产业结构决定了人才需求结构,要求人才供给方提供与之配套的人才类型;职业教育发展同样影响着人才供给的变化。产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规模、教育层次、专业结构等方面产生影响,与此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助推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调整。
首先,产业结构引导着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变化。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区域产业结构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重要依据。在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上,既要考虑办学的超前性,又应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特点,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产业的发展。
其次,专业结构的调整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专业结构反映了人才培养的类别和规格,合理的专业结构使人才能满足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专业结构的优化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促进作用,专业结构的优化是专业设置比例的优化,即新专业设置的方向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一致性。
再次,产业与职业教育合作简称产学合作,产学合作可分狭义及广义两种定义,就广义而言,产学合作是指教育机构与产业界合作从事教育、培训、研究等工作,使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与国家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密切相关,发挥有效的教育功能。就狭义而言,产学合作是指产学合作育人,即企业界与学校机构合作,结合学校教学资源及企业技术资源,签订合约,共同担负教育工作。学生在学校接受专业理论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另在产业界接受实践性的专业工作训练;使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相互结合促进。同时,亦获取足够的工作经验,即一般所说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是狭义的产学合作。
(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互动的理论基础
1.哲学基础。教育与哲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杜威认为哲学是教育的普遍原理,而教育则是哲学的试验田,职业教育自然受相关教育哲学的导引而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杜威所主张的实用主义哲学。杜威主张“做中学”,强调学习者个人直接的主观经验与探究,认为实际的经验过程和教育之间有着非常密切联系,其教育哲学是将教育与个人经验作有机的结合,以此作为职业教育与产业互动合作坚实的哲学基础,以引导其发展的方向,并据此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指导,从而达成教育的理念与结果。
2.经济学基础。将经济学与教育或职业教育作联结,作为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其经常被讨论的主要有“人力资本与教育投资”理论。人力资本与教育投资理论认为,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受到教育投资的影响,即一国人民接受教育之后,所得到知识、观念、能力也相对提高,不仅对个人、产业产生影响,而且能够促进国家整体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同样,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提供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和服务人才及提升人力的职业素质,从而促进经济与产业的发展。因此,职业教育规划应配合经济与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与产业部门的协调沟通,积极推进实施产学互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使学校教育与产业能更紧密结合,从而达到产学双赢的目的。
3.心理学基础。在心理学方面,经验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是职业教育与产业互动发展最主要的理论基础。经验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可视为源于经验的过程,注重学生个人的、特殊的社会文化脉络,透过经验学习历程,将职场发展的实践知识,再经学习者加以反思、分析与实际应用,而将内隐知识外显化。而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学习通过参与而产生于职场和学校两种不同的场合中,学生在工作场所应采用学徒制,跟随实践师傅参与真实的活动;这样的学徒制不只是工作上的训练,也涵括引导学生在工作群体中的思考与理解方式,从而使学生历经由生手到技能人才的教育历程,并且学生通过参与学习,在实习的过程中逐渐适应职场的文化,让自己在对职业的认识、思考、操作的过程中形成职业认同感,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三、基于产业视角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审视与思考——以苏州为例
职业教育主要通过技术技能服务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发展发生关系,其中最显现的表征就是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引导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职业教育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之相对接,并助推产业发展。因此,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是鱼水关系,必须密切相关,紧密配合,相互支撑,共同发展。以苏州为例,审视苏州职业教育对产业发展的适应对接程度,从而为不断提升苏州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的水平和内涵提出建议思考。
(一)苏州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概述
苏州市经济发展迅速,现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城市之一,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苏南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苏州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围绕从“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提升的目标,苏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一般简单加工向产业链高端环节提升,促进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提升。
十三五期间,苏州将继续推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着力构建具有苏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跨越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促进服务业总量占比提高和结构优化提升并重。二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产业,促进新兴产业高端集聚发展。三是优化发展传统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制造业健康发展。
(二)苏州职业教育基本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苏州职业教育伴随着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提升质量,务实创新,基本形成了以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院校为主体,其他教育机构广泛参与,中职和高职相互衔接,职前职后教育并行,城乡一体发展,国内国外开放,具有苏州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1.苏州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基本与产业结构调整吻合。苏州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始终与本地的产业结构保持了良好的匹配与对接,各职业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向导,凭借自身优势,开设了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物流管理、旅游服务等100多个专业,各类专业都有中职、高职两个学历层次,较好地实现了中高职的衔接。据2013年相关调研报告显示,71.88%的学校认为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对应度较高;62.5%的学校认为专业和产业结构吻合度高。可以说,苏州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基本满足了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2.苏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基本符合苏州企业要求。据对相关用人单位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苏州用人单位对市内职校毕业生的整体印象良好,苏州企业对职业教育具有较高的满意度。据2013年相关调研报告显示,97.2%的用人单位认为苏州本地职校毕业生能很快胜任岗位工作,有70%以上的用人单位和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书。
(三)苏州职业教育对接产业发展存在错位现象
1.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错位。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接错位,实际上是职业教育供给的专业人才与产业需求的人才不吻合。所有职业学校都趋同开办热门专业,比如计算机、电子、机械、会计、商贸、旅游类,而对计算机、会计、商贸等专业类中职层次的毕业生需求较少,导致专业人才规模过剩及学生就业不对口。同时,新材料、新能源、通讯、生物医药技术等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巨大,但因社会和家长对新兴专业就业前景不了解,即便就业形势大好,也是无人问津;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新兴专业,专业培养能力不够,导致新兴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低下。另外,职业教育目前还没有完全对接区域特色产业,比如吴中的现代高效农业、山水旅游与传统技艺;相城的物流、园艺;吴江的纺织、丝绸;张家港的冶金、装备;常熟的服装与化工等相关特色产业的技能人才非常紧缺。专业结构的设置与调整将影响到苏州产业人才的结构,影响到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也必将影响到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
2.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与产业人才需求规模存在错位。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应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但当前苏州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与产业人才需求的规模存在错位。首先,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小于产业需求规模,如服务业从业者供不应求,机械、电子等加工制造产业从业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高级工短缺,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极度缺乏,已成为苏州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其次,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也不能很好地满足服务外包、文化创意、旅游等新兴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第三,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超过产业需求规模,比如计算机、会计等相应专业的学生难于在对口产业就业。在调查中有18.29%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和从事的岗位完全不对口,学非所用。
3.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人才需求质量呈现错位。绝大多数的用人单位都重视学生的自控能力、实践与操作实施能力、学习与创新开拓能力、组织与影响他人能力、工作责任心、理想信念与道德自律、团队合作精神、执行能力。而很多职业学校更加注重单一注重技能训练,注重取得职业资格,过于热衷培养技能人才,而忽视了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导致部分技能较好的学生不能胜任企业对综合能力较高的岗位需求。调查中有24.45%的毕业生认为在学校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今后的工作岗位毫无关系,尤其是外资企业,对各类证书的关注度普遍较低。
(四)基于产业视角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考
1.以产业与择业导向调整专业结构。职业教育从本质来说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产业为己任的专业教育,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服务产业最显性的表现,如果专业设置不合理,那就谈不上为地方产业服务了,所以专业设置是关键。如何能够科学设置专业,务实建设专业,是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主导产业相关专业要确保。首先要考虑近五至十年的产业规划,确定了解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趋势,必须随时清晰掌握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并根据主导产业发展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情况,确保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撑。第二,新兴产业相关专业要论证。对于很多衍生的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不能盲目开设,一定要务实做好多方面的市场调研和论证,比如要随时向产业部门了解新兴产业未来发展规模和发展趋势;要论证本校是否有能力开设相关新兴专业,师资、实训设施等专业教育资源和能力是否具备,不能为迎合新兴产业,获取政府补助,而盲目开设新专业,有名无实,无法保障企业和学生的权益。第三,特色产业相关专业要考虑。职业学校更多还是为县区域经济服务,各县区域产业发展情况差异性也较大,所以职业学校在设置专业时,在考虑产业调整的情况时,更要考虑本县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情况,比如现代农业、山水旅游与传统技艺等相关特色产业。第四,专业布局要错位。在设置专业时,要考虑本地区和本校实际情况,不要为了好招生盲目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而根本不考虑学校专业承受能力,同时,同一区域之间,各个职业学校专业分布也要各有特色,发挥所长,专心培养相关产业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第五,专业设置要把控。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现况,并根据职业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情况,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情况,适时引导和把控专业结构布局。特别是每年招生申报招生计划时,县区域级教育部门要严格统筹把控专业招生计划,对产业需求不大、学生质量低下的专业加以限制与调整;优先发展主导产业急需的专业,扶植鼓励发展特色产业相关专业。第六,专业设置要以生为本。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必须改变其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单一的功能价值取向,职业教育在服务产业发展的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择业取向。所以,在设置专业时,不仅要做产业企业的调研论证,同样要做好社会家长学生的调研论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专业选择和择业意向,而不是盲目为仅仅迎合产业发展开设专业,如果盲目开设所谓的新兴产业或者朝阳产业相关专业,学生和家长不接受,招不到学生也是徒劳。同样,在信息畅通就业自由的社会,也很难再把控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就业方向了。综上所述,在专业设置问题上,职业学校在考虑专业设置超前性的同时,必须兼顾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特点,真正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学生择业取向为考量,为区域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不仅需要职业学校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和重设,同样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达成利益多赢的格局。
2.以产学合作理念推进产业人才培养。产学合作,校企合作已是老生常谈,其重要性不必赘述,职业教育界和产业界均已认可产学合作育人是职业教育培养产业人才的最佳方式,其目的就是为了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更加贴近市场与企业的需求和要求。但是,目前来看,不管是校企合作条例的施行还是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对校企合作的前景普遍不容乐观。不管以追求经济利益的为主要目标的企业,还是以行政导向的职业学校多少还是存在体制机制上的错位,要么一头冷一头热,即使两头热还是走不到一起,或者好景不长。产学合作的导向是形成共识,如何调和理顺校企合作矛盾,更加顺应双方关切,关键是如何科学有效的推进,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实践。笔者对校企合作操作有以下两点思考,第一,建立企业导师制度。面与面的合作过于宽泛,归根结蒂要落实到的人与人的合作。通过职业学校认真筛选,由政府聘请,给每个班级配备一位有企业资源和技术能力的企业导师,由企业导师负责安排协调引导学生的职业指导、企业实习甚至就业推荐,由政府颁发证书和相应津贴,这样既有利于学校与企业的双方互动,又有利于增强企业导师的责任意识,真正把校企合作育人落到实处。第二,试行“双元制”培养。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企业间的竞争更加趋向于人才的竞争,要么找不到合适的人,要么留不住人,企业每年都将投入大量人力与财力致力于人才招聘;而职业学校又都很难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同时,苏州集聚了大量德资企业,经调研,在苏德资企业愿意与职业学校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这都为开展中德校企“双元制”合作育人提供了可能。企业专注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学校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和职业素养,和谐分工,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共同发展。中德校企合作,建立“双元制”教学中心,需要政府、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参与。首先,政府在支持引进“双元制”教学平台中发挥先导作用。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需要政府部门牵头支持,主要包括成立中德“双元制”教学机构;签署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召集争取德资企业的参与支持;确定资金投入渠道等等。其次,企业在“双元制”教学平台运行中起引领作用。无论是成立跨企业“双元制”培训中心还是只为本企业服务的“双元制”教学平台,企业的参与和引领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按照“双元制”教学的要求,企业应提供培训场地及设备及企业培训师资,负责企业教学管理与教学平台的具体管理与运营;同时,应按照企业的待遇对待学生;负责学生参加德国商会组织的技能鉴定等工作。为保障企业权益,学生应在公证部门主持下,学校及其监护人见证下,与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各自责任义务。最后,学校在“双元制”教学模式引进过程中起规范作用。学校负责学生专业理论及文化课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兼顾其个人全面发展。但学校是办学主体,在培养学生、项目合作推进过程中,担负严格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的职责,主要发挥规范监督作用。产学合作、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等这都是趋势和导向,要在本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还需大家共同努力,加强研究实践,不断改革完善。
3.以服务为导向及时培养培训专业人才。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单靠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培养的技能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很难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所以,建立集群式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不断加强职业培训是快速及时服务地方产业的有效方式。第一,构建集群式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每个经济区域的产业都是由不同的产业集群构成,因为产业是由政府和产业部门统一规划布局的。同样,专业群的布局和调整应以服务产业集群为目标,通过研究产业发展规划,把握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明确区域内行业发展的重点。对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职业学校可根据办学实际,确定一些行业企业作为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依托,以形成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同时,专业群集聚了师资、实训等多方面的专业教学资源,具有滚动发展适时调整的功能,可以依靠原有的专业师资和实训设施,不断调整专业方向或向相近相关的专业渐进拓展,为产业发展及时提供技术技能人才。第二,不断扩大发挥职业学校在职业培训中的优势。职业培训是产业人才的蓄水池。因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太快,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少则三年,多则五年,先前的紧缺专业,学生毕业时也可能市场趋于饱和;而先前的冷门专业,却是供不应求;特别是新兴产业所需的相关技能人才,职业培训是解决所缺人才最有效最快捷的路径;所以职业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建设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为企业及时培训培养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既可以面向即将毕业的学生,也可以面向社会,让职业学校真正成为集教育、培训与人力资源于一体,为个人职业发展和企业人力支撑提供平台和服务。
4.以素养为导向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职校学生必须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更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因此,必须在职业教育中坚持素养导向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能力和健全人格的人。笔者以为绝大部分学生的非专业素养都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培养:第一,开设选修课,挖掘学生潜在素养。开设选修课,使必修课与选修课优势互补,充分释放各种课程的潜在功能,让学生既发展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又加快与经济社会的接轨,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层次、多样性要求,为现代社会输送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第二,开展社团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化素养。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是教学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可以不断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素养,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提升其综合素养。第三,依托职业教育大赛,全面拓展学生素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设计要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安于一辈子在一个岗位做一颗“螺丝钉”的教育观念显然不适应了,职业教育所设计的教育体系,“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着力体现出 “发展”二字,为职教学生向上发展留出通道与空间。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人生出彩的平台和走向成功的渠道。让职校学生通过参加各类竞赛重新找回自我,树立自信,并引导学生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社会。因此,职业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为受教育者进行就业准备,形成较强的岗位能力,还要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形成较全面的职业素养综合和能力,以适应就业岗位变迁与满足产业与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要充分围绕产业发展要求,及时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以产学合作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好服务于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促进职业院校自身科学可持续发展和职校学生成人成才与终身全面发展。
[1]曹建东,桂德怀.苏州职业教育适应性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2]孙簃.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角度审视苏州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8).
[3]朱新生,王继国.促进苏南地区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2(13).
[4]曹晶晶.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现代商贸工业,2009(23).
[5]杨海华.苏州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互动关系评析[J].职教通讯,2010(1).
[6]杨海华.苏州职教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契合度调研报告[J].江苏教育(职教版),2011(5).
[7]2013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责任编辑 刘扬军
杨海华(1981-),男,江苏无锡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分院讲师,澳门城市大学澳门发展研究所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顾伟国(1971-),男,江苏苏州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分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精品课题培育对象“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苏州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编号:B-b/2011/03/055),主持人:杨海华。
G710
A
1001-7518(2015)13-00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