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5-01-31魏宏波侯永春秦少军
郭 便 魏宏波 侯永春 秦少军
宝鸡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陕西宝鸡 721016
地方高校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郭 便 魏宏波 侯永春 秦少军
宝鸡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陕西宝鸡 721016
对地方高校校企联合的现状进行调查,指出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政府、企业、地方高校三方在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中的作用,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对策,从而改善地方高校工程教育的不足,提高地方高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
地方高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于2010年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1]但是很多地方高校由于条件限制并没有参与到该计划中来,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还处在起步阶段,更多地停留在形式上的联合,没有实质性效果。本文通过对地方高校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现状进行调查,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揭露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促进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对策,从而改善地方高校工程教育经费投入不够、教师队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等方面的不足,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构建机构优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工程教育体系,加快地方高校工程教育的发展。
1 地方高校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现状
近年来,各地方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办学思路,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走校企合作之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从整体来看,地方高校工科教育的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由于缺少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及地方高校的知名度不高、资源匮乏等方面的原因,两者之间的合作还是比较松散的,主要局限于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企业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等形式,这些合作形式大都是浅层次的、学校为主动的合作类型,企业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地方高校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中来,这使得高校在人才培养中不能合理设置专业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的人才脱离社会和企业需求,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地方政府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成功的实验表明,校企合作中,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对我国而言,由于目前我国科技和教育发展的水平都不高,经济发展并没有完全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一些企业对教育缺乏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通过制定有利于校企合作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引导和推进校企合作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2]但是目前地方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合作的许多环节上尚需改进加强,主要表现在缺乏促进校企合作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相应配套措施。
2.2 企业缺乏参与地方高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目前很多企业对工程教育走校企联合之路的必要性认识还不深刻,只注重短期利益,认为没有必要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主动寻求与高校合作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企业少之又少。在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以学校为主动,企业更多的是被动性的承担个别任务,如项目支持、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而这种合作的达成也大多是通过关系或碍于情面,而非企业自愿。由于缺乏利益驱动,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动力明显不足。
2.3 缺乏必要的管理部门 运行机构不健全
由于地方高校和企业的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合作组织、管理部门还没有建立,这使得校企合作双方缺乏互动交流的平台,导致校企合作大部分是阶段性的,没有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持续的合作。
2.4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内容比较浅显 合作不够深入
由于缺乏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高校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并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校企合作办学还只停留在形式上的联合,企业并没有真正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队伍的建设中来,校企双方合作的内容比较简单浅显,形式也比较单一。这种浅层次的合作,远远不能够满足高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
2.5 地方高校的政策和管理制度不配套
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定会改革现有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学校原有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不能完全适应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同时学校原有的人事制度不能很好地解决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中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多数地方高校很难引进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授课、指导学生各类实践活动,这也是地方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2.6 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投入
由于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导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缺少对校企合作的资金投入,这也使得高校在实训中心、实验设备等方面的建设投入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遭到弱化,最终导致了高校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的质量不高。[3]
3 促进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对策
3.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校企合作教育良好有序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国家和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国家立法和各级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建立鼓励、支持、激励和保障校企合作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国家制定促进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各方在开展联合培养中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各方在校企合作教育中的正当利益,为校企合作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法律基础。[4]各级地方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引导和激励当地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将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作为企业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其次,政府部门应该给予参与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企业一定的优惠和补偿政策,如出台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最后,制定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安全责任事故的处理政策,如对由学生个人或教师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免除企业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安全顾虑。[5]
3.2 调动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积极性
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应遵循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能否让企业从校企合作中享受到实惠,给企业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是调动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积极性的关键所在。要想让企业积极参与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必须建立完善的动力机制。一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和保护措施保护企业的利益,同时地方政府采取相应的组织形式,对企业履行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责任进行监督和检查,促使企业提高参与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积极性,自觉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应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努力提升自身的科学研究实力,通过科技攻关、新产品研发等科研合作,促进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合作,这也是当前很多知名院校比较成功的做法。
3.3 建立以地方高校为主体的董事会制度或校企合作委员会制度
根据国外和我国知名院校多年校企合作实践的经验,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董事会制度或校企合作委员会,架起校企沟通的桥梁,这也是使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顺利运行的组织保障。校企合作委员会由校企双方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校企合作计划及实施细则,制定经费投入、质量监控等相关政策,负责和地方政府沟通和联系,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全面指导、协调和管理地方高校与企业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上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合作。[5]以西部某985高校为例,学校和当地一些大中型企业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学校方面利用自身优势与企业进行合作研究和技术开发,通过远程教育等现代手段,为企业培训高层次人才,企业的相关人员在高校兼职,参与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直接提升了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3.4 地方高校应努力构建适应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
地方高校由于校企合作起步较晚,很多工科教育仍然沿用原来的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对实践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差,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这也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地方高校要想改变这个局面,必须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向实践教学环节倾斜,强调学生要到企业实习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毕业设计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6]同时地方高校应改革现有的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工作,改进现有的人才引进政策,使那些虽没有博士学位但是有很强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补充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改善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工程实践经验薄弱的现状。
4 结束语
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是工程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解决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差的根本途径,实现这一根本途径的关键是构建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长效机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支持企业参与地方高校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二是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三是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四是改革地方高校现有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只有我们不断深化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努力解决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建立起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长效机制,使企业主动参与到地方高校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中来,加快地方高校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好地发挥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
[1]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7-23.
[2]喻忠恩.论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角色[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22):33-36.
[3]方晓明.“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3(5):27-29.
[4]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3):58-63.
[5]林健.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教育系统性改革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6]周晓辉,何汉武.地方工科院校“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实施机制改革与实践[J].高教探索,2011(3):106-109.
Research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Joint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Technical Talent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for 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Guo Bian, Wei Hongbo, Hou Yongchun, Qin Shaojun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721016, China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joint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technical talent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for 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dentifi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looks for the reason. The problems will be pointed out 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 will be put forward by analyzing the role of three party joint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talent between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local universities. The measures will help improve the shortage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talents in local colleges.
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e joint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talent training
2015-03-31
郭便,硕士,讲师。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SGH13250);宝鸡文理学院教改项目“地方高校工科专业校企合作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13JG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