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投巧石 臻效课堂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2015-01-31邹小霞
文 邹小霞
智投巧石 臻效课堂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文 邹小霞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覆盖了千家万户,电脑走进了普通家庭。一方面学生使用电脑的频率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学科在学校的地位却越来越低,形成教学和应用的明显断层。究其原因,一是信息技术并非是高考必考学科,自2008年起,江苏省开始实行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作为学业水平测试的组成部分,它仅仅是一次过关性考试,成绩只需合格即可;二是学校自上而下对信息技术课程不重视,不注重信息技术课堂的常态教学,搞的是考前的加班加课,突击训练,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全员过关。导致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过程过于机械化和功利化,信息技术课堂在学生眼里常常是:我想学的你不教,你教的我不想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
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教师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悉心研究有效教学策略,着眼于达成信息技术学习目标的学科理念。它要求教师站在课程的高度,高屋建瓴地对教学进行整体设计,整合素材资源,立体教学,最终盘活内容方式、切换教学角色、克服单调枯燥、构建民主课堂等,综合服务于课堂教学的高质效追求。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和粗浅认识。
一、介入游戏活动 激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教师讲的东西不太感兴趣,对教师布置的操作任务往往认为是小儿科,他们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操作,总是偷偷打开电脑看看能不能做点其他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况,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开动脑筋,想想办法,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来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让他们产生我要学的念头。喜欢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只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意游戏的趣味性、可控性,精心设计并介入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不仅不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反而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任务。
如在讲授《信息的编程加工》一节时,笔者设计了一个猜“翻页笔”的游戏,并告诉其游戏规则,如猜错了会有提示:高了还是低了。历经几个回合,学生终于猜对了,其好胜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学习热情高涨,兴致倍增。笔者就顺水推舟,提出问题:你们能用程序编出这个游戏吗?学生感觉很难,但很想知道答案。在老师的引导之下,揭开了那神秘的面纱,只需要三行代码,就可以顺利完成了。
If price >40 then msgbox “高了,再试一下”
If price =40 then msgbox “祝贺你,答对了”
If price <40 then msgbox “低了,重新试试”
学生非常诧异,教师因势利导,告知学生,只要认真学习这一节的内容,每个人都会编写出这样的甚至更难的程序。这一做法大大的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又为后续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设计微课资源 聚焦学生视点
微课是一种新的课堂资源,它以微视频作为教学核心,教学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有着其显著的特点:首先,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某一个知识点而进行集中性处理,教学内容精练,有较强的针对性;其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实现了人机之间的交互。在遇到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时,学生往往会有一种好奇心,带着好奇心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解,就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重难点。如在《图像的加工》一节中,笔者采用微课,有效地突破了“剪切图像并合成作品”这一教学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片头(25秒左右):让学生观察各类CD封面,思考这一张张漂亮的封面是如何加工合成的。
(2)正文讲解(6分钟左右):第一部分(20秒):提示学生,剪切图像并合成作品的“五部曲”,让学生更好地抓住本节课的几个要点,更高效的学习知识点。第二部分(3分钟):结合实例,重点讲解三种抠图方法及应用特点,并学会选择和使用抠图工具。第三部分(3分钟):根据图像的比例,对已剪裁好的图片进行调整。
(3)课堂实践(2分钟左右):尝试比较几种不同的抠图工具,自主完成教材中的实践任务。
总的来说,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非常新颖,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微课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正迁移,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切换教学角色 凸显学生地位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笔者以为,切换教学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从传授者变成服务者和引领者,这样做,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学习的热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在《文本信息加工》的教学中,笔者先请所有学生打开桌面上的一个Word文档,让学生思考并分析作品是否较好地表达了某个主题,使用了哪些排版功能(如分栏、图片环绕等)和文档元素(如艺术字、自选图形等),大约几分钟以后,教师没有按部就班,逐一讲解,而是把发言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来解答,教者通过“小哨兵”教学软件的“学生演示”功能,请回答问题的同学边讲解边展示其操作过程,其他同学都能在自己的电脑上看到该同学的全部演示过程,即时做出思考和判断,为接下来轮到自己的补充和完善做准备,最后由教师总结、归纳并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享受到尊重,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联系生活实际 开阔学生视野
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其内容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因此,其教学同样也需要生活化,如果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教学起点,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加“现实”的理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如在学习《数字化音频的采集与加工》时,正值学校举办“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活动,因参加海选的参赛选手较多,在进行初赛时,评委只能通过听录音筛选出优秀者参加最后的决赛,因此制作的音频作品是否精致直接影响了参赛者能否成功晋级。为此,在执教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并没有讲太多枯燥的理论,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因为有“任务在身”,学生的学习情绪空前高涨,兴味盎然。他们主动积极,或请教老师,或小组讨论,从软件的选择到音频信息的采集、加工、合成,环环相扣,一丝不苟,当他们听到自己的“天籁之音”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五、善用多元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教学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评价与教学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恰到好处的评价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教学中,笔者主要采取学生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学完一个单元以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让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检查,思考自己“已掌握了哪些?”“还有哪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后续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中,每一节都有“实践”内容,学生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将活动成果在组间相互交流、对比,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进步,同时也促进了小组成绩的整体提高。课堂上,教师的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一样的作品,教师要充分展示学生作品,并做出中肯的评价。哪怕是一个不成熟的作品,只要有闪光点,就应该给予肯定,并加以表扬,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激励之意和关爱之情,从而创造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品尝到学习的乐趣,促进其个性张扬和全面发展。
六、结束语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将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探索,深入研究学生,研究学情,研究教材与教法,改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巧用智慧,真正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优质高效。
作者信息
邹小霞,本科,中学一级。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226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