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病理观察
2015-01-31胡蓉
胡蓉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病理观察
胡蓉
【摘要】目的 对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病理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机化性肺炎患者20例,对其进行检查与治疗。结果 患者镜检均发现支气管肺泡腔中机化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和疏松的结缔组织填塞,并有小气道疏松纤维肉芽肿沿肺泡腔延伸。结论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需要进行临床表现、CT、病理镜等综合诊断,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预后良好。
【关键词】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单位:830049 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病理科
The Clinical Pathological Observation of the Hidden Source of the Chemical Pneumonia
HU Rong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hest Hospital Pathology Department, Urumqi 83004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Observation the clinical pathology of 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 Methods Selected 20 cases with organizing pneumonia from January 2009 to Jan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checked and treated. Results Patients were found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microscopy chamber machine of fibroblasts, myofibroblasts, and loose connective tissue filling, and small airways loose fiber granuloma extends along the alveolar space.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 lack of specificity, the need fo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CT, comprehensive diagnosis of pathological mirror may be given corticosteroids for treatment, and the prognosis is good.
[Key words]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 Clinical pathology, Observation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相关研究表示近年以来此疾病发病率有所上升[1]。因此,本次对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病理进行观察,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机化性肺炎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机化性肺炎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肺叶切除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机化性肺炎。其中12例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3例合并结缔组织疾病,4例为机化性肺炎可能性大,1例为机化性肺炎可疑合并肺结核,所有患者中不存在因药物而引发的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咳嗽、发热、气短、乏力、呼吸不畅等,部分患者伴有肌肉酸痛、流鼻涕、咯血、痰中带血等。
1.2 方法
机化性肺炎患者中18例经肺叶切除术,2例借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和病理活检进行确诊,活检标本通过4%甲醛固定,常规包埋、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红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均严格遵循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及病理表进行综合诊断,排除结缔组织病及常见可导致机化性肺炎的诱因,如药物、过敏、感染等情况。
1.3 治疗
均给予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给予甲基泼尼松龙,初次用药40 mg,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时间为1周,之后改为口服,剂量为0.75~1 mg/(kg·d),第4周之后减量,每2周减半,以10 mg的剂量维持,1个疗程为半年到1年。
1.4 评判标准
借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加病理活检进行确诊,观察患者的CT表现并随访3个月,观察用药后治疗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汇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观察结果
所有患者中,12例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54.23±3.54)岁,病程2~11周,平均(6.45±1.23)周。12例确诊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使用光学显微镜镜检均发现肺组织肺泡间隔增宽,支气管肺泡腔中机化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和疏松的结缔组织填塞,并有小气道疏松纤维肉芽肿沿肺泡腔延伸。对其进行高分辨率CT检查,9例检查中呈现不规则形态的实变影以及斑片状影像,占75.00%,影像边界模糊、密度不均匀;12例出现局限性的胸膜增厚以及胸膜粘连,其中大部分伴有少量胸腔积液和支气管充气征,少数(2例)发现空洞、钙化网格样改变,1例检查到大量胸腔积液,无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肿大或者轻度肿大。
2.2 治疗结果
对患者进行随访,其中1例患者因用药后不适,停用药物,其他11例患者均用药0.5~1年,对激素反应良好,病情稳定,得到控制,病灶吸收。
3 讨论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发病率在男女比率中相当,与年龄无关,一般发生于20~80岁,多见的年龄段为55岁左右。发病初期的临床表现与病毒感染较为类似,可能出现鼻塞、流鼻涕、咽喉疼痛、肌肉酸痛等,之后会出现胸闷、乏力、发热、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迹象,部分可能会出现咯血、关节疼痛等[2]。同时在进
行诊断的时肺部可闻及散在的湿啰音,主要为肺底。由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对其进行诊断的时候误诊的几率较大,容易误诊为肺部感染,因此应综合使用病理镜检以及CT检查诊断。一般情况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患者的支气管肺泡实变阴影,常出现在双肺外带和支气管周围,双下肺野较多见,且两侧阴影常不对称,往往可见支气管充气征[3]。病理上可见肉芽组织填塞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同时,在分辨率较高的CT呈像上,其结节等边缘会出现毛刺状、胸膜凹陷等,病理学见细支气管性、肺泡性的机化性炎症。此外,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病理表现为肺泡腔、细支气管肺泡内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和疏松结缔组织成分完全或部分填塞,通过结合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以及高分辨CT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就可通过临床表现—影像特征—病理学特征综合诊断隐源性机化性肺炎[4]。本次研究病例临床表现均符合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均为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可闻及湿啰音。病理镜下检查均发现肺组织肺泡间隔增宽,支气管肺泡腔中机化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和疏松的结缔组织填塞,并有小气道疏松纤维肉芽肿沿肺泡腔延伸;在高分辨率CT检查下,发现9例不规则形态的实变影和边界模糊的斑片状影像,所有患者均检查到局限性胸膜增厚和胸膜粘连,大部分有少量胸腔积液,少数有大量胸腔积液或空洞、钙化网格样改变。根据以上综合诊断,12例患者均确诊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目前治疗此病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为主,且均为口服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给予患者的初始用药剂量为0.75~1 mg/(kg·d),在3周左右的时候将用药剂量减半,逐渐减到20 mg/d,第4周则可以减至10 g/d,但是为了避免患者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出现,在后期的用药剂量越小,减药速度越慢,通常情况下,治疗疗程为半年到一年。即便如此,患者在停药之后也可能出现复发的情况[5]。而12例患者当中,除1例患者由于不良反应停药,其余11例患者患者均用药0.5~1年,且对激素反应良好,病情稳定,得到控制,病灶吸收。
综上所述,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可以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此方法效果理想,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万丽娟,刘超,方向群.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18例临床分析[J].国际呼吸杂志,2014,34(24):1841-1845.
[2] 施举红,许文兵,刘鸿瑞,等.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18例的临床病理特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29(3):167-170.
[3] 胡粟,胡春洪,郭亮,等.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CT诊断[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5):734-737.
[4] 梁起芳,李瑞香.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15例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180-182.
[5] 黄雁西,韩锋锋,杨天芸,等.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像学表现[J].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8):1376-1378.
·临床研究·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9.031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9-0042-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