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人杰的庄学论研究
2015-01-31姚艾,逯宏
姚 艾,逯 宏
方人杰的庄学论研究
姚 艾,逯 宏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方人杰的《庄骚读本》是庄、骚并解之作,它注重分析《庄子》某些篇目的开头结尾,认为它们结构浑融,首尾呼应,且能做到逻辑上的层层推进。从微观方面来说,方人杰认为《庄子》能表达出精微之理,他在解庄时也常以比喻将妙理精思坐实,可谓深得庄学真谛。方人杰评价《庄子》,往往使用“气”这个概念,主要指文章所体现的主体精神气质。在解读庄子哲学思想、阐发哲学意义的同时,他特别欣赏《庄子》一书的文学价值。
方人杰;《庄子》;庄学
方人杰,生卒、字号、籍里不详,清代道家学者,传世有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刊刻的《庄骚读本》一部。此书与明末清初钱澄之的《庄屈合诂》相似,也是庄、骚并解合论之作。《庄子》和《楚辞》同为天下奇书,都有浪漫特色,所以古人往往以庄、骚并称,甚或合在一起进行解读和研究,而且《史记》中也有“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1]的记载。明末谭元春、觉浪道盛、方以智、陈子龙、金圣叹等都曾对《庄子》《楚辞》作过一些讨论,钱澄之、方人杰更是庄、骚并解合论的代表人物。这里单就方人杰《庄子读本》评点中的文学阐释作一论述。
一、重视各篇首尾,推阐逻辑结构
很多庄学研究者认为,《庄子》一书结构松散,特别是篇内各部分论述之间联系不甚紧密,甚至除了《内篇》,《外篇》《杂篇》各部分都没有一个可以统领主旨的文题,只在篇首选取二字作为篇名。而方人杰注重分析《庄子》某些篇目的开头结尾,认为它们结构浑融,能够做到首尾呼应,且能做到逻辑意义上的层次推进。他用宏观审视结构、精细分析庄文思想内涵的方法,发现《庄子》一书首尾的整体性联系。例如解《在宥》篇说:“首尾数千言,一气呵成,议论英伟雄健,神锋直透纸背。”[2]130非常明显,与各家解庄不同的是,他提出“一气呵成”的首尾具有内部凝聚力,能够非常轻松地驾驭“数千言”的文字。对于此篇,他还说:“而在一篇之中,则又如浮云之过太空,并笔墨痕俱消,但见首尾呼应,紧炼汪漾,神光一片。”[2]130此句用形象化的表达方式,明确提出了庄文首尾呼应的特点。这里,“首尾呼应,紧炼汪漾,神光一片”之说,容易让人把庄文的结构外形和岸堤紧固、波浪腾涌的大海联系在一起。其外相固难摧,其内滉不止。在《胼姆》篇末总评中,方人杰认可欧阳修的说法:“语至刻急,每结皆缓,若深厚不可知者,优柔有余,得雄辩守胜之道,自经而子,未有成片文字,枝叶衡生,首尾救应,自为一家。”[2]105这句评论将首尾呼应和文气的行进联系起来,说明庄子之文呼应的方式是多样的。评论《秋水》篇时,方人杰在分析各部分结构意义的基础上,也指出了庄文内部的呼应关系。他说:“前一节议论,随以夔蚿一喻,夫子一证结之,是为一篇之纲。后一节自序,极尽淋漓感兴之致。末复出三段作波澜,以写自适之乐,与首节尽天反真,开阖呼应,粗服乱头之中,神气极其完足。”[2]180这里,他指出了“自适之乐”和“尽天反真”的呼应关系。据此可以看出,方人杰解庄注重篇章各部分内容间的联系,以一种系统化的整体性思维来解读《庄子》。在《寓言》的篇末总评中,他又说:“此篇自叙著书之故,下篇(指《天下》篇)自叙道术渊源之自,自是全书结束。从《论语》《孟子》,至后《史》《汉》百家,古人自重其学,继先传后,皆是如此。”[2]284“著书之故”和“道术渊源之自”,既有后世所谓的序文意义,又有学术总结与补充的内涵。这样,结构解读就建立在整个学术背景下各种典籍的相似点之上了,使得读者搜寻《庄子》结构特点的视野更加广阔。
方人杰能从《庄子》各篇较为松散的结构中发现首尾呼应,说明他善于理清大量的形象化材料。例如在《山木》篇的解说中,他评论“市南宜僚见鲁侯”故事时说:“在著实地上作虚空境界,又在虚空隐显中发著实道理。”[2]202这表明他能透过纷繁复杂的虚幻表象,看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这个特点也体现在纵览全篇滉漾之论而对文章要意的解说中。例如在《山木》原文“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旁小字批道“结出本意”[2]202;“前一节议论,随以夔蚿一喻,夫子一证结之,是为一篇之纲”[2]180是对《秋水》篇的概括;“以无为为体,以法天为用,一篇立言大意”是对《天地》篇的概括;“此一篇(指《逍遥游》篇)是一书大意,此一题是一篇大意,而庄子全身之纲领也”[2]33是对《庄子》的系统化概括。
方人杰认为,《庄子》有些篇目在逻辑上是层层推进的关系。最典型的是他对《逍遥游》的结构分析:“先要见得大,乃前一节鲲鹏引喻之意;然不能用大,亦未为真见,乃中两处鸠、鴳相形之意。而后叠举事功之大,而尧所以用之者,一节深一节,一节净一节;而后叠举瓠、树之大,而我所以用之者,一节阔一节,一节高一节,而即结出通篇大意。”[2]33由鲲鹏之大到鸠、鴳之小,再到事功之大,再到瓠、树类的功用之大,哲理在形象化的论述中逐渐明晰,从否定到肯定,一节高过一节。他评论《德充符》篇时,虽然没有精细的分析,但却谈到了此篇的层次特点:“文章起灭禽纵,步步精深,节节明快,语气似极轻此形,而意外见全形者不觉愈重”;“层次极多,而不见其乱”[2]78。简言之,方人杰解庄好比把恣肆之汪洋划分为一节一节的海岸线,然后找到它们之间天然的结构联系。
二、探求精思妙理,坐实虚空境界
从微观方面来说,方人杰认为《庄子》能表达出精微之理。他在《知北游》篇末总评中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笔墨之灵,能将人之隐微曲曲传出。如意以无为为道,以不知为体道之人,本是一片虚明,长空万里。而文中人名地名,忘言不答,神奇臭腐,睡寐行歌,委形委蜕,喑醷果蓏,稊稗屎溺,拥杖放杖,状貌盲然空然,未有天地,未有子孙,山林皋镶,纯是空中觔斗,笔底烟云,其精思妙义,都在无文之中,无字之下,令人眼头心头,隐隐跃跃,有如神观止之叹。未知文以道而妙乎,抑道以文而妙乎?[2]235-236
庄子采用寓言的方法论述自己的哲学观点,带给人更多的思考、联想、直观感悟的启导,所以看似没有讲什么大道理,但道理俱在其中。故方人杰说“其精思妙义,都在无文之中,无字之下,令人眼头心头,隐隐跃跃,有如神观止之叹”[2]236。意谓庄文精思妙义,笔法精微,甚至能顾及生命主体细碎的感触。或许,这和庄子一贯主张的“得鱼而忘荃”“得兔而忘蹄”[3]944的言意之辨也有关系。可以说,方人杰认为庄子的散文创作实践了他的理论观点。
在评论《则阳》篇时,方人杰表述了同样的意思:“一篇记述文字,前碎叙,后总论,极精极微之理,每从粗俗世故中,最无要紧处曲折隐跃,入情入化,自是喉舌间具有炉锤。”[2]264“粗俗世故”往往只能给人带来娱乐化的谈资,猎奇的愉悦随着谈论的结束也就逐渐消失了,很少能激起人恒久思考的兴趣;“最无紧要处”往往被视觉一扫而过,只是起了联系语义的作用。方人杰认为庄子能从这些材料中讲出“极精极微之理”,可以看出他对于细部的研究较有兴趣。《天运》篇的评论也表达出了同样的看法:
入理能深,出笔能浅,尚矣,然不足多也。深入精微,曲折尽致,而不晦暗;浅出笔墨,情事毕达,而不肤漫,斯为多耳。读《天运》篇,知其经营惨淡于心目之间者不知几时,而有此至精至密之作,鬼斧神工,未易有也。若以笔墨之迹求之,亦乌能以知其妙哉![2]162
庄文好处不止于妙析精微之理,更在于以形象、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方氏上文所说的“入理能深,出笔能浅”。要做到“浅出笔墨,情事毕达”,除大量使用寓言外,善用比喻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庄子读本》在解庄时也常以比喻将妙理精思坐实,可谓深得庄学真谛。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在宥》篇末总评,“一篇之中,则又如浮云之过太空,并笔墨痕俱消,但见首尾呼应,紧炼汪漾,神光一片”[2]130。其中,“浮云过空”或属常见,“紧炼汪漾”则绝难想象。《天地》篇末总评:
若无笺疏枯寂之气,有滉漾风华之致,而又耐咬嚼者,惟《庄子》有然,古文中不易得也。如登万仞之山,观湖海之浩渺,望而知有倚天拔地之概,而其中烟霞、云水、鱼龙、沙石,变态不尽,无能名状,而皆浑涵吞吐于一气之中,斯亦奇矣[2]145-146。
此间妙喻,或化用刘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4]的说法,但较前者无疑更为具体。其他如“笔端灵变,波澜蜂涌”(《庄子读本田子方》)、“最无要紧处,曲折隐跃,入情入化,自是喉舌间具有炉锤”[2]264等,皆堪称奇章秀句。
三、吞吐奇秀之气,妙谈为文之理
文气,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术语,一般指文章所体现的主体精神气质。其渊源是古代哲学概念中的“气”,即某种构成生命、产生活力、体现为精神的抽象物。儒家在阐释音乐的教化作用时,往往强调“气”的作用,认为诗、歌、舞“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5]。意谓诗、歌、舞皆发自内心,而心是精气寓舍;欲使文辞鲜明,必须感情深沉;欲使感情深沉,必须元气充沛,即充满生命活力。这是古人将哲学概念的“气”用于文艺创作理论的较早阐述。至于孟子“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6]的著名论断,自是无须赘言了。庄子也重视“气”的培养,他借仲尼之口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3]147陈鼓应认为,这里的“气”当指“心灵活动到达极纯精的境地。换言之,‘气’即是高度修养境界的空灵明觉之心”[7]。也就是说,内心虚静,忘怀得失,以此心(气)而待万物,即是理想境界也。
方人杰评价《庄子》,往往使用“气”这个概念,例如:
前一节议论,随以夔蚿一喻,夫子一证结之,是为一篇之纲。后一节自序,极尽淋漓感兴之致。末复出三段作波澜,以写自适之乐,与首节尽天反真,开阖呼应,粗服乱头之中,神气极其完足[2]180。
方人杰在这里所提到的“气”,主要指文章所体现的主体精神气质,与庄子“虚而待物”(《人间世》)的“气”不同。换言之,他更注重《庄子》一书的文学笔法和表达效果。在解读庄子哲学思想、阐发哲学意义的同时,他特别欣赏《庄子》一书的文学价值,最典型的是他对《天地》篇文学特色的论述:
谈理之文,易入笺疏,易入枯寂。无笺疏枯寂之气,而仍有滉瀁风华之致者,《楞严》唯识耳,毕竟不耐咬嚼。若无笺疏枯寂之气,有滉瀁风华之致,而又耐咬嚼者,惟《庄子》有然,古文中不易得也。如登万仞之山,观湖海之浩渺,望而知有倚天拔地之概,而其中烟霞、云水、鱼龙、沙石,变态不尽,无能名状,而皆浑涵吞吐于一气之中,斯亦奇矣[2]145-146。
此段论述采用对比的方法来讲庄文的“滉漾风华之致”。哲学类著作以谈理为主,谈理讲求层层深入和逻辑严密,这免不了深奥枯索,与文学的趣味性背道而驰。方人杰总结此类作品容易因满篇笺疏而让人产生枯寂无趣的阅读感受,强调庄文具有令人耐读、余味曲包的特征,在众多的理论类著作中表现出独特的风貌,其文学价值难能可贵。而且,这段评论文字行文风格也近于庄文,将阅读庄子的散文比作登山、观海,以形象的比喻来描述庄文之奇,给读者以美的感受。
其他类似的例子也很多。在《德充符》篇的评述中,他指出了庄子用清亮爽俊之笔来写疑奥艰深之思,突出了文学表现手法对表达效果的重要意义。而且,他还认为庄子行文浑然天成,毫无斧凿的造作痕迹,他说:“字、句、章、段气骨无不炼,而无斧凿、结构、叙述、议论之痕迹。灵隽鲜芳,如游仙界,一草木一禽鱼,总非人间所有,千古文人有不拜下风者邪?”[2]78庄文苦心经营字句文段一说,还是方人杰的独特发现和体会,他看到庄子自谓的“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辞”背后对于语言的着意锻炼,可谓是感受到了庄子全力著文以规世救人的苦心孤诣。关于《胼姆》篇,他说:“清空浏亮,波澜层叠不穷,工炼之中,须挹其奇秀之气。”[2]106指出了文章清秀的风格特色以及文意起伏的艺术特色。在评述《胠箧》一文时,方人杰指出了“文气雄浑淘泻可法”,这也是文学意义上的体悟。
自北宋以来,不少学者都有关于庄子救世思想的阐述,可见庄子并非完全远离世俗,真正抛弃了作为个体的责任意识。庄子着力著文,而且带给大家更美妙的阅读感受,激起大家的类比思维,以更深刻地体悟对个体生存方式的思考。方人杰在《山木》篇的评论中表述了同样意思:“文能纵笔所之。发挥控送,无不如意,疏淡之中,神韵悠长,以其炼也。炼意、炼气、炼笔,真无不炼而后有此。”[2]204可见庄文并非纯粹所谓的“缪悠之说”,他将深刻的含义蕴含在表面宏阔的文辞中,我们只是被他纵笔所如、汪洋洸荡的文风吸引住了。方人杰提醒我们,要看到庄子放旷的文字背后的真意,就像他在《天运》篇的评论中所说的“若以笔墨之迹求之,亦乌能以知其妙哉”[2]162,只有跳过表面的“笔墨之迹”,才能看到庄子的苦心经营。《逍遥游》篇评论也意在纠正只看表面文章的误读,“世之目以荒忽杳渺者,非惟不达其旨,并亦未知其文”[2]34。如果机械地将庄文和他自己故意所说的“时恣纵而不傥”完全对应起来,不仅昧于庄子思想,更昧于庄子之文了。
总之,方人杰的《庄子读本》既能从宏观意义上对《庄子》结构进行梳理,又往往于文章细部有微妙发现,而以文气论庄,更有助于读者体悟庄文至精曲微的文学特色,发现其独特的文学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庄子读本》可谓对《庄子》一书作了全面观照,其解庄、感庄、悟庄,洞烛幽曲,眼光独到,对后人学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2145.
[2]方人杰.庄子读本[M]//子藏·道家部·庄子卷.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3]郭庆藩.庄子集释[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 1961.
[4]黄叔琳,等.增订文心雕龙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0:369.
[5]十三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112.
[6]十三经整理委员会.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5.
[7]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117.
The theory about Chuang tzu of FANG Renjie
YAO Ai,LU Hong
(Literature College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19,China)
FANG Renjie’s Zhuan g Sao reader is a work which interpreted both Chuan g tzu and Li Sao.It focu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of Chuang tzu’s some essays,and thank these essays not only had a whole structure which could head and tail corresponding with each other but also could make level advancement logically.From the microscopic perspective,FANG Renjie believed that Chuang tzu could express the profound theory.He usually used the metaphors to make clear those profound theory when he was interpreting Chuang tzu.This approach won the essence of Chuang tzu.FANG Renjie often used the“qi”word which mainly refered to the master's spirit reflected by the essay.He especially appreciated the literary value of Chuan g tzu when Fang Renjie interpreted Chuan g tzu’s philosophy and made the analysis of philosophy.
FANG Renjie;Chuan g tzu;the theory about Chuang tzu
I206.4
:A
:1671-9476(2015)01-0010-04
10.13450/j.cnki j.zknu.2015.01.003
2014-11-0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庄子》文学阐释接受史研究”(08BZW026)的阶段性成果。
姚 艾(1981-),女,陕西泾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先秦文学研究;逯 宏(1975-),男,辽宁建平人,博士后,主要从事上古文化与先秦两汉文学研究。